沪科版2020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04:物态变化(II )卷.doc_第1页
沪科版2020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04:物态变化(II )卷.doc_第2页
沪科版2020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04:物态变化(II )卷.doc_第3页
沪科版2020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04:物态变化(II )卷.doc_第4页
沪科版2020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04:物态变化(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科版2020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04:物态变化(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下列测量仪器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 用刻度尺测量物块的长度 B . 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C .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D . 读取液体体积 2. (2分)(2015营口)下列关于一些物理量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中学生的身高165dmB . 我市今天气温为60C . 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30m/sD . 我国的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3. (2分)为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小明去医院进行了体检,检查结果是身体非常健康,那么下列记录出现错误的一项是( ) A . 身高170cmB . 体温37C . 质量550ND . 每分钟心跳75次4. (2分)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 A . 冰箱冷藏室的温度B . 盛夏室外温度C . 10月舒适的气温D . 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5. (2分)一支刻度均匀,但标刻数值不准的温度计.在测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示数为96C,在测.杯热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与热水的真实温度50C恰好相等.若用此温度计去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则示数是( ) A . 0B . 13.2C . 4CD . 6C6. (2分)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升高B . 晶体和非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C . 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升高D . 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7. (2分)小莉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她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小莉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A . 液体的温度有关B . 液体的表面积有关C . 液体上方的空气流速有关D . 液体的种类有关8. (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用久了的灯泡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 . 冬天,车窗上结霜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C .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是液化现象D . 夏天,游泳后从水中上岸会感到冷是水蒸发吸热9. (2分)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 雾凇生成B . 冰化成水C . 露珠形成D . 蒸笼旁的“白气”10. (2分)某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水的蒸发快慢是否与( )A . 水的温度有关B . 水的表面积有关C . 水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D . 上述三种因素都有关11. (2分)(2015天门)将冰块放进外壁干燥的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约半分钟,可以看到易拉罐外壁出现了白霜白霜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 凝固B . 凝华C . 液化D . 升华12. (2分).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需要吸热B . 夏天的早晨露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需要吸热C . 冬天玻璃上的冰花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需要放热D . 深秋,草木上的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热13. (2分)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 A . 干冰熔化吸热B . 干冰液化放热C . 干冰升华吸热D . 干冰凝华放热14. (2分)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 A . 气、固、液B . 气、液、固C . 固、液、气D . 液、固、气二、 填空题 (共7题;共25分)15. (3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原理制成的,单位“”读作_ 16. (2分)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这种物质是 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 _,熔化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 _(选填“不变”、“增加”或“减少”)17. (2分)如图是我国选手在温哥华冬奥会女子冰壶比赛中夺冠的一个场景。冰壶离开运动员王冰玉的手后能继续在冰面上滑行时因为冰壶具有_。比赛时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刷冰”,使表面的冰_成薄薄的一层水(填物态变化名称),这样就能够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_,使冰壶按照运动员预计的运动快慢和方向运动。18. (3分)如图是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判断该物质一定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t2时刻该物质的内能_在t3时刻的内能。该物质在t4时刻的分子动能_在t1时刻的分子动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9. (3分)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如图9所示的两种方式进行加热,图甲中的碘颗粒吸热会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9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均会_。 20. (3分)为了缓解旱情,有时会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_成二氧化碳气体(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空中水蒸气便_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成雨点降落到地面。 21. (9分)在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的颗粒,对玻璃泡微微加热,看到玻璃泡中出现_(填颜色)碘蒸气,停止加热,在冷却的过程中碘由_态变为_态,在整个过程中_(填“有”、“没有”)出现液态的碘 三、 解答题 (共1题;共5分)22. (5分)夏天,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快,这是为什么? 四、 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5分)23. (6分)如图所示是小吴做“冰的熔化”实验所画出的熔解曲线。(1)从图像BC段可以得出的信息是:_;_;(2)从图像中BC段所对应的2可以推断其原因可能是:_;_;(3)图像中AB段比CD段较为“陡峭”,说明_;这一结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是_。(写出一条即可) 24. (9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水沸腾,沸腾持续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 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9第7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_。(2)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热量,水的温度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用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入质量、初温相同的不同液体,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观察到两种液体开始沸腾的时间先后不同。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两种液体的_不同。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1、2-1、3-1、4-1、5-1、6-1、7-1、8-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