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开题报告定稿.doc_第1页
【精品】开题报告定稿.doc_第2页
【精品】开题报告定稿.doc_第3页
【精品】开题报告定稿.doc_第4页
【精品】开题报告定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开题报告定稿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基于matlab交换系统仿真学生姓名毛远学号0805110803专业通信工程所在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指导教师杨娟职称讲师xx年12月7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框架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xx年4月26日”或“xx-04-26”。 5.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字体请按宋体、小四号书写,行间距1.5倍。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不少于1000字的文献综述 一、立题的目的及意义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通信设施、通信网络和信息共享已成为日常必需品。 在通信网络中,交换设备是一个很重要的设施,起着信息立交桥的作用。 交换技术总是依赖于人类的信息需求、传送信息的格式和技术以及控制技术而成螺旋形发展。 电话机的发明引出了电路交换技术。 随着元器件的进步和计算机的出现,电路交换系统从人工接续发展到程控交换。 特别是近20年的时间里,随着半导体材料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字传输技术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电路交换系统正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廉价、快捷、优质、可靠,不仅能交换语音,还能够交换数据图像等多种综合业务的通信性的通信组网设备。 鉴于交换系统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我们有必要认真细致深入的了解下交换系统。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自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电话以来,随着社会需求的曰益增长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路交换技术处于迅速的变革与发展之中,其历程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人工交换,机电交换与电子交换。 早在1878年就出现了人工交换机,它是借助话务员进行电话接续,显然其效率是很低的。 15年后步进制(stepbystep)交换机问世,它标志着交换技术从人工时代迈入机电自动交换时代。 这种机电式交换机必定是“直接控制”方式,即用户可以通过话机拨号脉冲直接控制步进接线器做升降与旋转动作,从而自动地完成用户问的接续。 这种交换机虽然实现了自动接续,但存在着速度慢、效率低、杂音大与机械磨损严重等缺点。 直到1938年发明了纵横制交换机才部分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随着半导体器件和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迅速发展,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机电式交换结构,使之走向电子化。 1965年美国贝尔公司率先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商用存储程序控制的电子交换机,这一成果标志着电话交换机从机电时代跃入电子时代。 到了21世纪随着数字交换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产成了程控数字交换机。 他是先进的硬件与日臻完美的软件综合与一体,赋予程控交换机以众多的功能和特点,使他与机电交换机相比拥有以下优点:1.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2.能灵活的向用户提供众多的新业务服务功能。 三、我的看法电路交换系统的出现使人们的信息的传递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畅通,通信成本也得到了降低。 程控交换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它的出现是通信行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本课题主要是要求我们掌握交换网的基础知识,并熟悉交换网的工作原理,最后通过matlab仿真的方法来研究程控交换机T接线器的工作原理。 这刚好是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四主要参考文献1.陈锡生,糜正琨.现代电信交换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1999, (7).2.李一男.CC08程控交换机简介M.电信技术,1995, (10).3.李伟章.交换技术演进新说第一讲交换技术综述M.电信技术,xx, (01).4.冯筠荪.交换网络的组合分析M.天津通信技术,2000, (01).5.刘岚,蔡维娜.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简易数字程控交换系统M.信息技术,xx, (04).6.陈雷,田晓燕.小型数字程控交换机的设计与实现M.现代电子技术,xx, (21).7.马利娜.浅谈小型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设计M.科技信息(科学教研),xx, (32).8.王平,施文灶,黄晞.小型程控电路交换机的硬件设计M.现代电子技术,xx, (04).9.丛林.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结构M.科技资讯,xx, (19).10.李少明,张健.交换机的交换技术和特点的比较分析M.信息技术,xx, (01).11.李伟章.交换技术演进新说第四讲帧中继交换技术(上)M.电信技术,xx, (06).12.丛林.浅谈程控交换机原理M.科技资讯,xx, (20).13.李玲玲,刘建中,李志刚.论程控交换机数字交换的构成M.煤,xx,(S2).14.何炳基.电话程控交换分类及发展M.广东金融电脑,1996, (02).15.李海花.电信网络交换技术的发展及趋势M.通信世界,xx, (26).16.张继荣等.现代交换技术M.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xx, (03).17郑少仁等.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xx, (07).18.张中全.程控交换与宽带交换M.人民出版社,xx.19.姜冰.一种小型程控交换机的设计M.电子元器件的应用,xx.20.古敏.程控数字交换机与交换网(第二版)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xx.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1.给出T单元的原理图;2.给出“顺序写入,控制读出”的设计原理,设计思路;制读或控制写均对SM而言,CM的写入由CPU的软件完成。 (1)时钟写入, (2)控制读出, (3)简称控制读SM写入由时钟脉冲CP控制顺序写入,HW时分线的语音编码信号经串并转换,按时钟顺序写入SM。 即当输入时隙(TSi)到来时,将语音编码信号写入SM的第i个单元;读出由CM控制读出,在输出时隙(TSj)到来时根据CM第j个单元所存的SM第i个单元的地址从SM中取出语音编码信号送至输出端。 CM写入由CPU控制写入,CPU根据所选定的路由将SM第i个单元的地址写入CM中第j个单元;读出由CP控制顺序读出,按时钟顺序访问CM,在TSj时隙到来时读出CM第j个单元所存的SM第i个单元的地址。 在控制读工作方式下,CM单元地址与输出时隙号对应,其单元的内容(SM的地址)与输入时隙号对应。 CM中的内容在整个通话期间不变,通话结束清0,释放通路。 SM中的内容每隔125s变换一次。 SM写入由CM控制写入,在输入时隙(TSi)到来时根据CM第i个单元所存的SM第j个单元的地址将语音编码信号写入SM的第j个单元。 读出由时钟脉冲CP控制顺序读出,即当输出时隙(TSj)到来时,从SM第j个单元中取出语音编码信号送至输出端。 CM写入由CPU控制写入,CPU根据所选定的路由将SM第j个单元的地址写入CM中第i个单元。 读出由CP控制顺序读出,按时钟顺序访问CM,在TSi时隙到来时读出CM第i个单元所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