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税收制度概述.doc_第1页
日本税收制度概述.doc_第2页
日本税收制度概述.doc_第3页
日本税收制度概述.doc_第4页
日本税收制度概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实行中央、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征税体制,由中央征收的税种称为国税,由都道府县征收的税种称为地方税。日本的税收立法权统一在国会,各种税法都要经国会批准,主要税种管理权集中在中央,一些地方税的解释权或者减免权归地方政府。日本实行的是中央地方兼顾型税制,国税、地方税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体系。国税由财务省管理,地方税由总务省内设的自治部门管理。日本现行税制中的国税、地方税共有53个税种, 国税主要税种有:法人税、个人所得税、继承与赠与税、消费税、酒税、烟税、挥发油税、地方道路税、石油天然气税、印花税、汽车重量税等; 地方税主要税种有:个人居民税、法人居民税、个人事业税、法人事业税、不动产购置税、汽车税、汽车购置税、轻油交易税、固定资产税、特别土地持有税、事业所税、城市规划税等。另外,日本的社会保障税不是独立税种,而是以加入保险的形式缴纳的。(一)主要税种概况1.法人税纳税人法人税的纳税人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普通法人组织和其他有经营性收入的法人组织。纳税人分为国内法人和外国法人。总部设在日本境内的为国内法人,总部设在日本境外的为外国法人。国内法人应当就其来源于日本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法人税;外国法人只就其来源于日本境内的所得纳税。征税对象 、税率法人税的征税对象是法人各经营年度从事经营获取的利润。国内法人就经营所得、清算所得、退休年金基金等所得缴纳法人税。来源于日本境内的所得共分为11类:经营和资产运用所得、提供劳务所得、不动产租赁所得、存款利息所得、股息所得、贷款利息所得、资产转让所得、广告所得、人寿保险基金所得、从隐名工会等组织分得的所得、中小企业风险准备金。法人税的基本税率是30%。资本金不超过1亿日元的法人,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800万日元,适用税率为22%;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00万日元,适用税率为30%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为每一纳税年度的利润总额减除费用后的余额。股息处理。实行法人之间分配股息扣除制度。法人A对法人B持股达25%以上、持续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法人A从法人B取得的股息全额不征税;持股低于25%时,取得的股息80%不征税。向外国分支机构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日本法人向外国分支机构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允许扣除,但是必须符合独立公平交易价格的规定。对资本弱化公司而言,负有关联公司债务的日本法人支付利息的可扣除部分受到限制。运用公式计算出的负债资产比例超过3:1时,不得扣除负债利息。固定资产折旧。纳税人可以选择使用余额递减法和直线法。余额递减法不适用于1998年4月1日以后购进的建筑或固定资产。税法规定了不同种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使用上述两种方法时的年折旧率。 日本法人税固定资产折旧率简表不同类型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年)直线法折旧率(%)余额递减法折旧率(%)办公用钢筋水泥建筑502.0-客车616.631.9电子计算机4/525/2043.8/36.9木制桌椅或橱柜812.525.0自动化制造业成套设备1010.020.6钢铁制造业成套设备147.115.2税法规定折旧资产的残值为10%。折旧方法适用于购置成本的90%。根据行业和资产种类,可在购进年度适用特别加速折旧。财务账面折旧与税务折旧之间的差异应在纳税申报表中作出调整。产量比例法是一种年限法,适用于矿产,根据矿山预期采掘年限计算预期采掘量的方法。亏损结转。法人合并、分立发生的经营亏损,可以向后结转5年,即允许从今后5年内实现的利润中抵扣,不论法人还是居民个人税均不允许亏损向前结转。准备金制度。只有坏帐准备金、返销品调整准备金允许抵扣,但有数额限制规定。2003年4月1日起,季节性红利和担保准备金不再允许抵扣,而且,雇主解雇费和特别维修准备金也不再允许抵扣,从2003财政年度起以后的4年间将缩小这两项准备金数额。交际费扣除。从2003年4月1日起至2006年3月31日,对资本金不超过1亿日元的法人,交际费列支特例为实际支付金额的90%或者360万日元中数额较少的一方。留存利润征税制度。为防止关联公司内部过度使用节税策略,日本规定了公司内部留成比例最高限额,对年度留存利润超过规定扣除限额的部分,采用特别税率征收。考虑到内部留成是中小企业的重要资金来源,因此对其超额留存利润适用较低的三级累进税率:对不超过3000万日元的部分,税率为10%;超过3000万日元至1亿日元的部分,税率为15%;超过1亿日元的部分,税率为20%。从2003年至2006年期间,对于自有资本比率低于50%的中小企业,停止适用留存利润征税制度。捐赠款扣除。用于振兴科教文卫或社会福利事业的捐赠款,允许全额扣除。慈善捐款的扣除比率为应纳税所得的1.25%或者实收资本的0.125%,但是,对外国分支机构的捐款则一概不予扣除。未向税务机关提供收款人姓名、住址等信息资料的费用支出一概不能扣除。除了征收正常的法人税和居民税以外,对这类费用支出还将适用48.28%的特殊税率征税。董事报酬。除红利外,支付给董事的报酬允许扣除,规定该数额应按合理标准,并不能超出该标准。即使如此,也需经股东认可或在公司章程中规定。雇员报酬。向雇员发放的报酬一般允许扣除。但是,以雇员和其上司的特殊关系向其发放的额外工资和退休费用则不能扣除。法人事业税和法人居民税日本法人除缴纳法人税外,另须缴纳法人事业税和法人居民税。法人事业税属于都道府县收入,法人居民税属于都道府县和市町村收入,税率(按照法人税额的一定比例)由各地方政府制定。不论国内法人和外国法人均须缴纳法人事业税,法人事业税自2003年起引进外形标准征税制度,以各经营年度所得额、附加价值额和资本金额作为计税依据,既使是亏损法人也须缴纳法人事业税,征税对象是资本金超过1亿日元的法人。外形标准征税制度按照法人各经营年度所得额、附加价值额和资本金额分别设定不同比例税率:所得额对不超过400的部分按照3.8%;对超过400至800的部分按照5.5%;对超过800的部分和清算所得按照7.2%征税。附加价值额按0.48%征税。资本金按照0.2%征税。此税率从2004年4月1日以后的年度适用。凡在都道府县和市町村拥有事务所的居民法人均须缴纳法人居民税,计税依据是资本金总额和从业人员数量,道府县居民税按照资本金总额设定为2万日元至80万日元的五级,标准税率为5.0%(税率上限是6.0%);市町村居民税按照资本金总额和从业人员数量设定为5万日元至300万日元的九级,标准税率为12.3%(税率上限是14.7%);东京都按照法人税额的17.3%(税率上限为20.7%)征收。外国税额抵免日本居民和国内法人在外国已缴纳的税额可以在规定的限额内抵免国内法人税和居民税。对非居民和外国法人的征收制度对非居民或者外国法人来源于日本国内的所得征税。根据其在日本国内有无常设机构以及源泉所得的种类而不同:非居民和外国法人在日本国内有常设机构的,其经营所得、资产所得与居民一样采用综合计税方法;劳务报酬、工资、股息、特许权使用费、租赁费、贷款利息、存款利息、债券、金融商品收益等必须缴纳15%至20%的预提税,然后,纳入综合计税对象。非居民和外国法人在日本没有常设机构的,按照“无常设机构不征税”的国际法原则,对经营所得免税,资产所得只限于不动产转让所得列入综合计税对象; 劳务报酬、工资、股息、特许权使用费、租赁费、贷款利息、存款利息、债券、金融商品收益等一般只征收15%至20%的预提税。2.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日本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为居民和非居民个人。居民指在日本国内拥有住所、居住期间满1年以上的个人,非居民指在日本国内没有住所、居住期间不满1年的个人(居民以外的个人)。居民应就来源于全世界的所得纳税,非居民只对来源于日本境内的所得纳税。无意在日本永久居住,居住期限在5年以下的非永住居民,仅对来源于日本境内的所得和在日本支付或汇往日本的境外所得纳税。日本的海外移居者最初5年通常作为非永住居民;因工作派遣到日本居住不满1年,则作为非居民对待;在日本居住满5年,即成为永住居民。征税对象、税率居民应就下列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包括:利息所得;股息所得;不动产所得;经营所得;工薪所得;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山林所得;退休所得;其他所得。日本现行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如下 日本个人所得税率表级数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330万日元的部分102超过330万日元至900万日元的部分203超过900万日元至1800万日元的部分304超过1800万日元的部分37工薪人员的工薪所得扣除最低为65万日元。工薪所得扣除制度如下表所示: 日本工薪所得扣除率表工薪所得最低扣除额扣除率(%)超过162.5万日元至180万日元的部分65万日元40超过180万日元至360万日元的部分72万日元30超过360万日元至660万日元的部分126万日元20超过660万日元至1000万日元的部分186万日元10超过1000万日元的部分220万日元5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因基本生活扣除额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变化,目前,夫妇带两个孩子的标准工薪家庭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84.2万日元。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扣除项目包括: 基本生活扣除。日本永久性居民纳税人和非永久性居民纳税人均可享受基本生活扣除,扣除标准个人所得税为 38万日元 ,个人居民税为33万日元。配偶扣除。扣除标准同上 。非抚养配偶根据其收入状况,最高扣除标准个人所得税为38万日元,个人居民税为33万日元。抚养扣除。扣除标准同上。医疗费扣除。最高限额为200万日元 。社会保险费扣除。按照家庭构成扣除标准不同:独身为11.4万日元,夫妇为22万日元,1个孩子的家庭为28.3万日元,2个孩子的家庭为38.4万日元。人寿保险费扣除。最高限额为10万日元。损害保险费扣除。最高限额为1.5万日元。捐赠款扣除。计算公式为:特定捐赠款合计金额-1万日元,或者,(年收入金额25%)-1万日元,其中较少金额作为扣除标准。 配偶专项扣除。扣除标准为38万日元。残疾人扣除。扣除标准为27万日元。老年扣除。扣除标准为50万日元。鳏寡扣除。扣除标准为27万日元。16岁至22岁的抚养子女扣除。扣除标准个人所得税为25万日元,个人居民税为12万日元。小企业互助款扣除。扣除标准为实际支付的全部金额。各种损失扣除。计算公式为:(灾害损失金额+关联支出金额)-年收入金额10%,或者,灾害关联支出金额-5万日元,其中较多金额者作为扣除标准。考虑到特殊情况,个别扣除项目有所增减。非居民不享受上述任何一项扣除。配偶专项扣除是1987年税制改革中针对“配偶打工问题”设置的,适用于纳税人年收入不超过1000万日元的家庭。一旦配偶的打工收入达到103万日元,与工薪所得扣除(65万日元)和基本生活扣除(38万日元)相抵,纳税人不能享受配偶扣除;而配偶收入达到141万日元时,将取消纳税人的全部配偶扣除,配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纳税人。目前,税制上已做出修改,废除了配偶专项扣除(38万日元),此项修改适用于2004年以后的个人所得税。随着配偶收入的增加,个人所得税负也将有所增加。个人所得税实施了一项定率减税措施,即按照个人所得税额的20%(最高扣除限额为每年25万日元),个人居民税额的15%(最高扣除限额为每年4万日元)分别给予减除。股息抵免和外国税额抵免日本个人所得税法为避免个人所得税和法人税的双重征税设置了股息抵免项目。应纳税总所得额低于1000万日元时,扣除额为股息所得的10%,应纳税总所得额超过1000万日元时,扣除额为股息所得的10%和超过部分的股息所得的5%的合计金额。为避免国内个人所得税和外国个人所得税的双重征税设置了外国税额抵免。日本居民的国外源泉所得依据外国法律已缴纳的外国税额可以从日本的个人所得税和居民税中抵免。资本利得课税资本利得采取在减除最大法定扣除额50万日元后与其他所得综合课税的原则。保有期超过5年的转让资产,其资本利得视为长期资本利得,应纳税所得额减按净资本的50%计算。转让土地、建筑物及构筑物的资本利得将采用特殊的税制措施。对销售特殊指定证券(包括法人股、可转让无担保公司债等)采取与其他所得分离的方式课税,适用税率为26%(其中,个人所得税20%,个人居民税6%)。通过指定证券公司转让上市证券实现的资本利得,税率减按10%征收(其中,个人所得税7%,个人居民税3%),适用期限从2004年1月1日起截至2007年12月31日。适用期过后将按20%的税率征收(其中,个人所得税15%,个人居民税5%)。纳税人在2007年12月31日以前仍可选择按10%的税率对资本利得征税(以后按20%)。自2003年1月1日起,通过指定证券公司转让上市股份产生的资本损失允许向后结转3年。按照下列条件,转让上市股的资本利得可以免缴所得税:于2001年11月30日至2002年12月31日购进的股份;于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通过指定证券公司转让的股份;全部购进成本不超过1000万日元.来自银行存款以及特殊指定金融工具的利息采取与其他所得分离的预提方式征税,税率为20%(其中,个人所得税15% ,个人居民税5%)。股息采用与其他所得综合计税的原则。当股息在日本支付时,对其征收20%的预提税。自2004年1月1日至2008年3月31日期间,预提税减按10%(其中,个人所得税7%,个人居民税3%)征收。对在日本支付的来自上市股和其他特定股的股息,纳税人可以选择预提税方式缴纳国地税。今后任何一种股息均须采用与其他所得综合计税的方式。非居民来自日本境内的利息、股息、租金和使用费按照20%(银行存款或特殊指定金融工具则按15%)或按较低的协定税率缴纳预提税。个人居民税和个人事业税个人居民税。在市町村和都道府县拥有住所和事务所的居民均须缴纳个人居民税,对在市町村拥有住所的居民采用定额税率和比例税率计税。对拥有事务所(事务所所在市町村没有住所)的居民采用定额税率计税,市町村居民税根据人口规模税率分别是2000日元、2500日元、3000日元,道府县居民税为1000日元。 日本个人居民税定额税率表 类别市町村居民税(年税额)都道府县居民税(年税额)人口达50万以上的市3000日元1000日元人口超过5万低于50万的市2500日元人口低于5万的市町村2000日元比例税率适用于上一年度所得减除必要的扣除项目后的余额部分,适用税率如下: 日本个人居民税比例税率表 (此表将都道府县居民税和市町村居民税合并) 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万日元)税率(%)扣除额(万日元)不超过200的部分5-超过200至700的部分1010超过700的部分1360个人事业税。此税是都道府县对个体经营者的上一年度净收入(即扣除290万日元后的净所得)征收的道府县税。依据行业性质的不同,从事营业性行业如商品销售业、不动产租赁业、餐饮旅游业、保险电信业等税率为5%;从事畜牧水产业税率为4%;从事自由职业如医生、律师、税理士、美容美发师税率为5%,助产医师、按摩师等适用3%的轻税率;限定税率为标准税率的1.1倍。个人事业税可以从下一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3.其他主要税种消费税居民和非居民以及国内法人和外国法人在日本国内提供货物及劳务必须缴纳5%的消费税(属增值税性质)。2003年对中小法人(个体经营者)采取进一步扩大税基的措施,年应纳税销售额低于1000万日元的法人(个体经营者)免缴消费税。为解决消费税滞纳税金问题,对年消费税额超过4800万日元(含地方消费税6000万日元)的法人由按季缴纳改为按月缴纳。上述措施自2004年4月1日起适用。从事出口贸易的中小法人经申请可以选择作为纳税人,这样,不仅可以扣除进项消费税税额,还可以享受出口退税的优惠(申请期限为2年)。另外,税法还规定了法人继承、合并、分立时免除消费税纳税义务的特例。进口货物一律缴纳消费税。继承和赠与税个人通过赠与取得来自另一个人的财产时需要缴纳赠与税,赠与财产的基础扣除额为每年110万日元。自2003年1月1日起,赠与税税率和继承税税率作出大幅下调,最高税率从70%降至50%,同时,作出了提高适用最低税率的起征点和降低适用最高税率的起征点的调整。65岁以上父母对20岁以上子女的赠与,允许受赠人选择按赠与财产与继承财产合并计算征税。按照这项制度,赠与财产特别扣除额为2500万日元,对超过特别扣除额的部分一律适用20%的税率;赠与人死亡后计算继承税时,为了精确计算起见,将赠与财产与继承财产合并计算,并从继承税额中扣除已经缴纳的赠与税额。例如:缴纳赠与税时,赠与财产为3000万日元时,减去特别扣除额2500万日元,余额500万日元乘以20%的税率,应纳税额为100万日元。缴纳继承税时,赠与额和继承额的合计金额减去继承税基础扣除额,继承税基础扣除额为5000万日元+(1000万日元法定继承人数),再乘以继承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从中扣除已缴纳的赠与税额,扣除不尽的余额退还纳税人。受赠人如果不选择赠与财产和继承财产合并计算的方式,可以按照基础扣除额和赠与税速算表计算赠与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赠与财产-基础扣除额)税率-扣除额=应纳税额。这时,赠与人死亡后计算继承税时,两者不需要合并计算。2003年1月1日起适用的继承税和赠与税税率表如下: 2003年日本继承税税率表各法定继承人应纳税所得额税率(%)不超过1000万日元的部分10超过1000万日元至3000万日元的部分15超过3000万日元至5000万日元的部分20超过5000万日元至1亿日元的部分30超过1亿日元至3亿日元的部分40超过3亿日元的部分50 2003年日本赠与税税率表应纳税所得额税率(%)不超过200万日元的部分10超过200万日元至300万日元的部分15超过300万日元至400万日元的部分20超过400万日元至600万日元的部分30超过600万日元至1000万日元的部分40超过1000万日元的部分50酒税和烟税烟酒作为嗜好品,较之其他商品征收较高税收, 引进消费税之后,税负有所调整。在确立以直接税为主导税种之前,酒税占国税收入的第一位,现在约占国税收入的4%;酒税是以含酒精1度以上的饮料为计税依据,按照不同酒类设定税率,如40的威士忌1公斤税额高达409000日元;烟酒税均采用从量税方式征收,对于香烟,除征收消费税和地方消费税以外,还征收国税的烟税和地方的烟税以及特别烟税。烟酒税属于间接税,最终的负担者是消费者。印花税对个人或法人制作的凭证如合同、期票、汇票、收据等征收,凭证制作人是纳税人。纳税人在其制作的应纳税凭证上贴足印花税票即完成纳税。税率取决于凭证的性质和所含的数额。如不动产转让合同金额10万日元以下,税率为200日元,合同金额超过50亿日元,税率为60万日元。社会保障税健康、养老、长期看护和失业保险是政府主办、雇主和雇员必须参加的制度。税额由雇主和雇员各自分摊。税率为:健康保险是月标准工资的4.1%(最大限额为每月40180日元),月奖金标准的4.1%(最大限额为一次支付81000日元);养老保险是月标准工资的6.79%(最大限额为每月42098日元),月奖金标准的6.79%(最大限额为一次支付101850日元);长期看护保险是月标准工资的0.445%(最大限额为每月4361日元);失业保险是月标准工资的0.7%,月奖金标准的0.7%。雇员每月全部保障税占月标准工资的12.035%,占月奖金的11.59%。其余均由雇主分摊。(二)主要税收优惠1.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