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a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共7题;共30分)1. (3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悄(qio)然 咆哮(po xio) 屏(bng)气敛声 摧枯(k)拉朽B . 要塞(yo si) 颁(bn)发 锐不可当(dng) 殚精竭(ji)虑C . 国殇(shng) 篡(zun)改 惨绝人寰(yun) 卓(zhu)有成效D . 镌(jun)刻 娴熟(sh) 杳(ch)无消息 清荣峻(jn)茂2. (3分)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诡谲(ju) 拾(sh)级 瞭(lio)望 重峦迭嶂(zhn)B . 涟漪(y) 汲(x)取 譬喻(p) 首当其充(chn)C . 襁(qin)褓 拘泥(n) 亘(n)古 气冲斗(du)牛D . 贮(ch)藏 褴褛(l) 宽宥(yu) 贪脏(zn)枉法3. (3分)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清晨,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_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在科技月活动中,他设计的节水龙头,精巧耐用,受到了师生的交口_。老舍作品的语言,“京味”浓郁,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_。乡亲们好奇地_着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员,眼神里透着淳朴。A . 清脆 赞赏 崇拜 打量B . 清脆 称赞 推崇 打量C . 清晰 称赞 崇拜 端详D . 清晰 赞赏 推崇 端详4. (3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稍远处是一重重长着青冈树的山岗,近处则是一重重种满玉米的丘陵坡地,波浪一般腾向远方。我看清周围都是玉米地,密密的青纱郁郁葱葱,一望无际。天渐渐亮了,西天起了一层厚厚的云,可是东边的山坡,涌出明亮的朝霞,又是一个炎热的夏日。西望,最远处是一派连绵青山,那是县城附近的西山,看起来很近,实际上很远。丘陵之间,蜿蜒着一条修好了很多年但迟迟未能硬化的乡村土公路,在夏天长满杂草,展现勃勃的生机。A . B . C . D . 5. (4分)仿下面句子,再写一个句子,字数相等,句式一样。例句: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仿句:6. (6分)请简要概括骆驼祥子中祥子三次买车的结局和最后的生活态度。 7. (8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黑龙江虐猫事件、北大学生杀死流浪猫事件、南京烧狗事件、当着狗妈妈的面摔死小狗事件网络上曝光的种种虐待动物的行为,让广大网友愤怒不已,动物们的悲惨命运也一次次撕扯着众人的神经。(1)说说你读过材料后的感想。 (2)如果你们班利用假期开展一次“善待动物”的主题活动,请写出活动目的和活动步骤。 二、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共2题;共25分)8. (10.0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 (2)_,_,斜风细雨不须归。 (3)人生自古谁无死,_。 (4)日出而林霏开,_。 (5)诗言志,诗言情。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是_,_。诗人也常借用典故来表达感情,如李白的“_,_”(行路难(其一),暗用姜太公、伊尹的典故表达自己对从政仍有期待。 9. (15.0分)海鸥与巷燕鸥于海渚遇巷燕。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以是观之,子其病矣。”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子之病我者,忮其爱乎?”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燕曰:“皆无之。”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即以人论,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然则,见爱者其危哉!”燕不喻而去。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选自刘熙载寤崖子)【注】病:困苦。忮(zh):嫉妒。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我至子所 不乐依人焉燕不喻而去(2)选出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A . 鸥于海渚遇巷燕贤于材人远矣B . 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C . 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D . 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安陵君其许寡人(3)翻译下列句子。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4)这则故事的寓意是: 三、 现代文阅读(40分) (共2题;共40分)10. (2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收获精神生命的成长小的时候,每年寒暑假,我和哥哥都会跟着父母去田里种庄稼。老两口一辈子都在土地上耕作,什么季节种什么作物,哪个季节收获哪样庄稼,样样门儿清。这也让我慢慢悟出一个道理:读书就如种庄稼,只有精耕细作,才能收获精神生命的成长。播下良种,才能有好收成。种庄稼,首先就要选育良种。读书,同样需要有一种挑剔的眼光。优秀的书籍就像粒粒饱满健硕的种子,能在人的心灵原野植下美好,生根发芽;相反,将时间花在粗制滥造、内容廉价的书籍上,不仅于知识、德行的增长无益,还容易让心灵受到污染,得不偿失。古人讲,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这里面的道理,不仅仅在于书需要“读透”,更在于书需要“选好”。好的书籍,能将历史定格,变柔弱为坚强。“火把虽然下垂, 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这是我每次重读路遥平凡的世界的一个感受。它让我懂得,痛苦与幸福实际上是相对的。要想在精神上保持富足,就需要不断超越简单的物质追求,并多加审视不完美状态下的生命意义与价值。曾有一段时间,我经历了一些挫折和失败,一度心灰意冷,但每每在空闲时读起这本书,浮躁的内心就能平静下来,而孙少平永不服输的那种拼搏精神、永不气馁的那股韧劲,也总是能深深地感染我。合上书本,再反观现实,就能明白:生命中的每一次挫折,不也是铺通前行之路的基石吗?更何况,只是一时的挫折,与其埋怨,毋宁改变。一本好书,力量如斯。“要想庄稼种得好,还得力气下得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是站在田头观望别人播种,自己却不付出任何努力的人,在丰收时节也只能远远地观望他人的成果。想要从书中汲取智慧,就不能坐而空谈,更不能叶公好龙,而应该在书籍的“稻田”里,与文字和思想为伍,或读,或抄,或默,或思,或悟。就好比播种、除草、施肥、浇水等诸多农活,自始至终都付出汗水,才能在丰收时收获喜悦。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的一句话说得好:“善破其卷而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蚕食桑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对于一本好书,如果只是生吞活剥、生搬硬套,而做不到理性反思、融会贯通,就很难有机吸收书籍当中的营养,反倒可能让自己患上“厌食症”,损害独立思考的能力。正如庄稼的成长会碰到风霜雨雪一样,阅读的过程,也往往会遭遇困难,尤其是在阅读经典的时候。当时的语言习惯、思考方式,往往与现在有着极大差别,这样的“硬骨头”,要啃下来,绝非易事。比如,大家都知道资本论是马克思的重要著作,放在当下,也有很强的解释力,依然没有过时,但真正从头到尾细细读过的人,恐怕并不多。其实,越是难读,越见勇气和毅力。读好书、啃经典,就需要“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要知道,经典是时代和民族文化的结晶,是“精神源泉”,读经典的“大书”虽难,却能让人终身受益。“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细细品味父母种庄稼的朴素道理,我坚信,在书海耕耘,能让人遇见不同风景,成就人生的品质与高度。(1)本文围绕“读书就如种庄稼”,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成本文的内容结构分析。 段:提出“读书就如种庄稼”的观点。段:种庄稼要选良种,读书也要选好书。段:_。段:_。段:总结全文,强调观点。(2)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划线词语的含义。 想要从书中汲取智慧,就不能坐而空谈,更不能叶公好龙 , 而应该在书籍的“稻田”里,与文字和思想为伍,或读,或抄,或默,或思,或悟。(3)文章用“种庄稼”和读书进行比较,有什么好处? (4)第可否颠倒一下顺序?为什么? 11. (18.0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天上的星星贾平凹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虽然那是为了使他们更快活,我们也乐意呢;但是,他们烦恼了,却要随意骂我们,似乎一切烦恼都要我们负担,这便是我们做孩子的,千思万想也不曾明白的。天擦黑,我们才在家捉起迷藏,他们又来烦了,大声呵斥,我们只好蹑蹑地出来,在门前树下的竹席上,躺下去,纳凉了。闲得实在无聊极了。四周的房呀、墙呀、树的,本来就不新奇,现在又模糊了,看上去黝黝的似鬼影。天上的月亮还没有出来,也不见星星,昏亮亮的一个大大的天空。我们伤心了,垂下了脑袋,不知道这夜该如何过去,痴呆呆守着瞌睡虫爬上眼皮。“星星!”妹妹突然叫了一声。我们都抬起头来,原本是无聊得没事可做,随便看看罢了。但是,就在我们头顶,出现了一颗星星,小小的,却极亮极亮,分明看得出是有无数个光角儿的。我们就好奇起来,数着那是四个光角儿呢,还是五个光角儿。但就在这个时候,那颗星星的周围又出现了几颗星星,就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察觉,就明亮亮地出现了。呵,两颗、三颗不对,十颗、十五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愈数愈多,再数亦不可数,一时间,漫天满空,一片闪亮,像陡然打开了百宝箱,灿灿的,灼灼的,目不暇给了呢。我们只知道夜晚天上要有星星,但从没注意到星星是这么出现的。那是雨天的池塘霎时浮了万千水泡,还是无数沉睡的孩子,蓦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它们真是一群孩子呢,一出现就要玩一个调皮的谜儿啊!这些鬼精灵儿,从哪儿来的?是一个家庭的兄妹,还是从天涯海角集合起来,要开什么盛会呢?我们都快活起来了,一起站在树下,扬着小手。星星们似乎很得意,向我们挤弄着眉眼,鬼鬼地笑。过了一会儿,月亮从村东口的那个榆树丫子里升上来了。它总是从那儿出来,冷不丁地,常要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先是玫瑰色的红,像是喝醉了酒,刚刚睡了起来,蹒跚地走。接着,就黄了脸,才要看那黄中的青紫颜色,它就又白了,极白极白的,夜空就笼上了一层淡淡的乳白色。我们都不知道这月亮怎么啦,却发现那些星星怎么就少了许多,留下的也淡了许多,原是灿灿的笑,变成了弱弱的光。这竟使我们大吃了一惊。“这是怎么啦?”妹妹慌慌地说。“月亮出来了嘛。”我说。“月亮出来了,为什么星星就少了呢?”我们面面相觑,闷闷不得其解。坐了一会儿,似乎就明白了:这漠漠的夜空,恐怕是属于月亮的,它之所以由红变黄,由黄变白,一定是生气星星们的不安分,在吓唬它们哩!“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了。”妹妹说。我们突然又回想起了一切:原来天上并不甚好,月亮睡着了的时候,它才让星星出来,它出来了,就要星星退去。那纷纷扬扬的雪片,五个角的,七个角的,全是薄亮亮的,不就是星星的尸骸吗?或许,就燃起晚霞的大火来烧它们,要不,星星为什么从来就没有叶,没有根,只是那么赤裸裸的星呢?我们再也不忍心看那些星星了,低了头走到门前的小溪边,要去洗洗手脸。溪水浅浅地流着,我们探手下去,才要捞起一些来,但是,我们差不多全看见了,就在那水底,有着无数的星星。“啊,它们藏在这儿了!”妹妹大声地说。我们赶忙下溪去捞,但无论如何也捞不上来,看那哗哗的水流也依然冲不走它们。我们明白了,那一定是星星不能在天上,偷偷躲藏在那里了。我们就不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让它们静静地躲在那里好了。(1)理清选文思路,将情节的发展与“我们”心理的变化按顺序填在下面表格中。 (2)文中的“我们”是一群怎样的孩子?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3)请分析第四段划线句子“那是雨天的池塘霎时浮了万千水泡,还是无数沉睡的孩子,蓦地睁开了光彩的眼睛”的妙处和作用。 (4)如何理解第(11)段“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这句话的含义?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 写作(55分) (共1题;共55分)12. (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小时候,我们总痴迷于各种游戏,从下棋、猜谜、拼图、折纸,到放风筝、踢毽子、捉迷藏那些童年记忆中的游戏,给我们带来惊喜、兴奋、快乐,也可能带来惭愧、尴尬;它锻炼身体、开发大脑、培养品性,也可能徒耗光阴、消磨意志。请以一次_的游戏经历为题,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不得写成诗歌。不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甲乙丙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村级修桥安全协议书范本
- 顺义活塞机采购合同范本
- 股权转让合同的解除协议
- 私人财产投资协议书范本
- 汽修店工人雇佣合同范本
- 股东退休强制退股协议书
- 浙江小型仓库租赁协议书
- 自建房模具出售合同范本
- 水稻种植托管服务协议书
- 实验活动2 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 打更劳务合同范本(2篇)
- 七年级上学期有理数训练题
- 高考英语核心高频688词
- GB/T 43983-2024足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
- 行政程序法管辖权论文
-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抗精神分裂症作用研究
- 体检中心医护培训课件
- 车间管理干部培训
- (浙江)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职业技能竞赛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设立工业设计公司商业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