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D卷.doc_第1页
北师大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D卷.doc_第2页
北师大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D卷.doc_第3页
北师大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D卷.doc_第4页
北师大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2020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其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学上都卓有建树。“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指的就是曹氏三父子。B . 狼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聊斋志异中的“志”意思是“志向”,表明了作者的志向并不在功名,而在于诸多“奇异的事”。C . 新闻特写,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断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D . 律诗有“五律”和“七律”,每两句成一联,依次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首的中间两联的上下句须是对偶句,全诗通押一个韵,除了首句,每句都需押韵。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2. (4分)古诗文默写。 (1)_,道阻且长。蒹葭 (2)_,_。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子衿) (3)_,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桃花源记中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意境一致的语句是:_,_。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颔联是_,_。 (6)关雎中统领全诗诗句是_,_。 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4分)3. (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历史的天空,因有众多平庸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中有独爱莲的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有许身国威壮河山的邓稼先,有要给我们shui微的民族开一济救济的文化药方的闻一多,有对不幸的老王总是心怀愧怍的杨绛 , 有力求完美并以身作则鞠躬尽粹的叶圣陶(1)请给文中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shui_微愧怍(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改为“_”;“_”改为“_”(3)文段中划线的词语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平庸B . 光辉灿烂C . 力求完美D . 以身作则(4)文段中划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4. (5分)邻居王奶奶眼睛不适,医生给他开了“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由于没有记清医生的话,王奶奶想请你看一下说明书,告诉她怎么用药。请你根据以下内容,告诉王奶奶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90字以内) 【药品名称】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性状】本品为无色至微黄色澄明液体。【规格】每瓶13毫升。【用法用量】滴眼,一次1-2滴,一日4-6次。【注意事项】本品仅限滴眼用,切忌口服;滴眼时,切勿使容器瓶口触及眼睛,避免污染;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眼红、疼痛等情况,应停药就医;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3分)5. (3分)附加题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後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 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 武松喝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1)以上文段选自水浒传,作者是_,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文字的故事情节_,并写出本情节后发生的与武松有关的两个故事_、_。 (2)文中说“只要依我三件事”,是哪三件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3)结合选文中划线的语句,具体分析“武松”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6. (2分)下列选项中不是本诗所象征的主题意义的一项是( ) A . 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B . 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C . 显示出在大风大浪的斗争激流中要勇敢、顽强、坚定、敢于冲破一切障碍。D . 预示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然取得胜利的前景。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7. (13分)阅读选文,完成小题 陈涉世家(节选)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陈涉世家节选自_时期文学家_的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3)下列对选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节选文字用丰富精炼的语言详尽叙述陈胜吴广起义的全过程。B . 陈胜打扶苏、项燕旗号,以寄托怀念之情,立志替二人报仇。C . “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起义过程中两个必要的环节。D . 节选文字表现了陈胜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8. (15分)阅读跟自己比完成习题。我们动不动就跟别人比,而且无所不比,比成绩、比结果、比地位、比职称、比权势、比财富等等,不一而足。结果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强于别人,一种是自己弱于别人。前者往往使我们变得愉悦、得意,甚至骄傲起来;后者往往使我们变得不快、郁闷,甚至燃起嫉恨之火。也就是 说,不管哪种结果,都会让我们变得不平静。最可怕的是,在跟人比较中,我们丢失了自己。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果总喜欢跟人比较,这种境界就很难达到。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在我看来,如果非要比较的话,那就跟自己比吧。桓公(桓温)年轻时与殷侯齐名,所以常常怀有竞争之心。有一次,桓公问殷侯:“你与我相比,如何?”殷侯回答说:“我和自己打交道已经很久了,宁愿做我。”这是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元代学者黄元瑜用殷侯的答语来命名他的亭子,叫做“我我亭。看来,古人早已懂得把目光由外在事物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自我。换言之,从自己身上找“答案”不愧为明智的做法。因此,跟自己比,总算找对“对手”了。女作家乔叶说:“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既然这样,那么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的思想、行为等就会有差别。去年的你跟今年的你、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刚才的你跟现在的你如果在它们之间用减法,结果往往不会是零,要么是负数,要么是正数。也就是说,你可能进步了或倒退了,更加成熟了或更加幼稚了,懂得宽容了或更加狭隘了,宠辱不惊了或更加浮躁了因此,在成长中,我们不能总是前进,有必要时常停下来,想想自己的以前和现在,也就是让“旧我”和“新我”比一比。如果“新我”名副其实地进步了,升级了,那么就要沿着脚下的路,一如既往地向前,朝更高的制高点迈进;如果不是这样,就要总结、反省,寻找、分析“退步”的原因,目的是把今后的路走好,让自己取得进步和收获。从这个意义上说,跟自己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蒋勋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次,他问一位学植物学的朋友:“如果含笑的香味和百合的一样,会怎样?”那位朋友告诉他:“那它就会被淘汰。因为它东施效颦,没有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看来,要想有声有色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能盲目地跟人比较,胡乱地模仿他人。跟自己比,守住自我,才是正道。(1)本文是针对什么现象引发议论的?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作者提出观点后,是如何展开论证的?(3)阅读两节,说说为什么“跟自己比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4)阅读下面这则网上的“热帖”,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的跟帖。【热帖】楼主:从小我就有个夙敌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第一。这个孩子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跟帖】1楼:每个妈妈心里都住了个“别人家的孩子”。2楼:家长们总喜欢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但是你知道孩子的想法吗?3楼:有一次,我妈说楼上的人家在看书,我说楼上的说了她在看电视。我妈说,人家就是怕你超过她所以骗你。你的跟帖: 9. (15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涵养几分静气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 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 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文/宋威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16日04版)(1)文章首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阅读全文,请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涵养静气”。 (3)文中第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再写出一个“涵养静气”的方法。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旅游爱好者,在旅游中经常迷路。“你经常在外旅游,有丰富的旅游经验,怎么还会迷路呢?”朋友不解地问。“每次迷路,都是走上了歧路。”“为什么会走上歧路呢?”“因为歧路上有迷人的风景,看着看着,就忍不住走进去了;走着走着,就走不出来了。”请你根据读后的联想和感悟,写一篇作文。要求:作文的题目、文体由自己确定;不超过话题范围;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不少于600字。第 11 页 共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