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1 绪绪 论论 1 1 1 1 研研究究背背景景 当今 世界减速器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总的发展趋势是向六高 两低 两化方向发展 六高即高承载能力 高齿面硬度 高精度 高速度 高可 靠性和高传动效率 两低即低噪声 低成本 两化即标准化 多样化 1 20 世纪 70 80 年代 世界上减速器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且与新技 术革命的发展紧密结合 通用减速器的发展趋势如下 1 高水平 高性能 圆柱齿轮普遍采用渗碳淬火 磨齿 承载能力提 高 4 倍以上 体积小 重量轻 噪声低 效率高 可靠性高 2 积木式组合设计 基本参数采用优先数 尺寸规格整齐 零件通用 性和互换性强 系列容易扩充和花样翻新 利于组织批量生产和降低成本 20 世纪 60 年代的减速器大多是参照苏联20 世纪 40 50 年代的技 术制造的 后来虽有所发展 但限于当时的设计 工艺水平及装备条件 其总体水平与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引进一批先进加工装备 通过引进 消化 吸收国 外先进技术和科研攻关 逐步掌握了各种高速和低速重载齿轮装置的设计 制造技术 材料和热处理质量及齿轮加工精度均有较大提高 通用圆柱齿 轮的制造精度可从JB179 60 的 8 9 级提高到 GB10095 88 的 6 级 高速齿轮的制造精度可稳定在4 5 级 部分减速器采用硬齿面后 体积 和质量明显减小 承载能力 使用寿命 传动效率有了较大提高 对节能 和提高主机的总体水平起到很大的作用 减速器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且比较典型的机械装置 针对减速器的设计 方法也不拘一格 在减速器的传统设计中 原有的几何模型是设计者利用 固定的尺寸值得到的 零件的结构形状不能灵活地改变 一旦零件尺寸 发生改变 必须重新绘制其对应地几何模型 建立可视化系统 可以利用 它的 参数化设计 一种使用参数快速构造和修改几何模型地造行方法 利用这个技术进行设计时 图形的修改非常容易 用户构造几何模型时 2 可以集中概念和整体设计 因此可以充分发挥创造性 提高设计效率 由 于以实体造型为核心的系统不能用完整的产品模型来支持产品开发的全过 程 为了实现从设计开始就建立一种通用产品设计模型 并完整的描述产 品的几何结构 为产品开发的后继过程提供充足的信息 以提高信息复用 程度和产品开发自动化 可视化程度 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基于 Pro ENGINEER 便于交互及其强大的二维 三维绘图功能 采用Top Down 自顶向下设计 先确定总体思路 设 计总体布局 然后设置零部件 最后完成一个 整体的设计 齿轮减 速器的体积 重量及其承载能力主要取决于传动参数的选择 设计问题一般是在给定传动比和输入转矩的情況下 确定行星轮的个数 各轮的齿数 模数和齿宽等参数 在选择设计参数时采用了很多设计方法 优化设计 模糊设计和可靠设计等 减速器作为独立的驱动元部件 由于应用范围极广 其产品必须按系列 化进行设计 以便于制造和满足不同行业的选用要求 针对其输入功率和 传动比的不同组合 可获得相应的减速器系列 在以往的人工设计过程中 在图纸上尽管能实现同一机座不同规格的部分系列表示 但其图形受到极 大限制 采用Pro ENGINEER 的 Pro TOOLKIT 二次开发工具 在 VC 6 0 的友好界面下 来实现这一过程 不仅能完善上述工作 建立 真实的三维模型 设计完全可视化 方便设计操作 而且使系列产品的技 术数据库 图形库的建立 查询成为可能 使设计速度加快 1 1 2 2 国国内内外外 可可视视化化发发展展现现状状 在实际研究工作中 计算机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并己成为研究 的基本平台之一 可视化技术在现时中的重要作用是由科学研究的特性所 决定的 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是对实际的抽象化 用精练的数字信息代表 真实过程 再对这些数字信息进行研究的而得到具有结论性意义的数据结 果 应该注意的是 所得到的数据结果本身并没有直接揭示蕴涵其中的规 律性 最终还必须有研究者去解释数据结论 从中总结出可以运用于实际 的一般性规律 这一过程是重要的 但显然也是枯燥的 困难的 因为数 据所代表的实际意义不会明显的表露 研究者面对数据 尤其是大量数据 3 时 往往会淹没于数据之中 难于理解 提炼和解释其中规律 因此 研 究者期望一种辅助工具帮助他们实现数据的有效分析 可视化系统正是这 样一种工具 因为可视化的实质是抽象数据的具体化过程 它把数字信息 转化为形象 直观的图形 将数据本身的现实意义通过二维或三维图形等 手段直接返还到研究者眼前 使数据的内在意义得以充分体现 使研究者 从形象化的模型中获得灵感和洞察力 同时也激发了研究者的创造性思维 26 1 1 2 2 1 1 可可视视化化概概念念 科学计算可视化 Visualization In Scientinc Computing VISC 技术简 称可视化 是80 年代后期被提出并得到发展的一门新兴技术 90 年代 初在美国著名国家实验室及高等学校中己从研究阶段发展到应用阶段 计 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特别是超级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涉及到天体物理 生物学 气象 数学 空气动力学 医学图象等领域的大量数据 这对人 脑分析解释这些数据的能力提出了挑战 为此 1986 年 10 月 美国国 家科学基金会 Nation Science Foundation 的科学计算分组就图形学 图 象处理及工作站等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会 会议认为图形学与成像技术应 用于计算科学将会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一科学可视化 简称 VISC Visualization in Scientin Computing 1957 年 1 月美国国家科学基 金会 NDF 组织有关专家召开了科学可视化 VISC 讨论会 形成了正 式的 VISC 报告 从而为VISC 这一门交叉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可视化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 图象处理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视觉 及人机交互技术等多个方面的一个崭新的技术领域 在工程设计领域 可 视化仿真或科学计算可视化被称为对科学计算或仿真计算所获得的数据进 行可视化加工 三维图形显示和动画显示 并可通过交互的改变参数来视 察计算结果的全貌及其变化 由于科学计算可视化对各门学科和工程技术 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及实用价值 因而这种技术在一开始就得到人 们的极大重视 科学计算可视化的基本思想是 从准备数据 实施计算 到表达结果都用图形或图象来完成或表现 最后结果还可以用具有真实感 4 的动态图形模拟来描述 实现科学计算可视化可以大大加快数据的处理速 度 可以在人与数据 人与人之间实现图象通讯 可以观察到传统的科学 计算中不可能或不能观察到的现象和规律 可以了解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并可以通过改变参数对计算过程实现引导和控制 使科学计算和工程设计 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1 1 2 2 2 2 国国内内外外 可可视视化化 设设计计的的发发展展现现状状 计算机可视化动态模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 针对某一研 究项目用户根据某些初始条件和理论分析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 运用计算 机这一先进工具编制相应的软件模拟其真实的运动情况 通过模拟数据结 果对照已有的真实试验测试结果 可以验证该动态模拟基于的数学模型建 立得是否正确 并且即而推广到尚无真实试验结果的未知领域 通过动态 模拟得到所需的数据或结论 国际上在 80 年代中期就对可视化技术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 1987 年美国计算机成像专家对美国国家基金会提交的 科学可视化报告 指 出 科学可视化对科学生产力和重大科学突破将产生巨大影响 这种影 响可与巨型机相比拟 由于认识的充分性和现实的需要 国外于90 年代兴起了开发利用可视化技术的热潮 可视化系统软件开发也获得了 很大的发展 现有多种技术较成熟的软件系统问世 相比之下 我国的可视化应用起步较晚 可视化系统水平基本上还停留 在各个单位为辅助项目设计而临时开发这一原始阶段上 设计时还往往受 到开发平台限制 难以完成国外软件的多种功能 实现上以后置处理型居 多 图形工具多是三维非真实处理 其中比较成功的有上海交大机器人研 究所开发的 ROSIDY 可视化系统 用于工业化机器人图形仿真 清华大学 自动化系开发的IMSS 用于制造系统性能分析的一体化制造仿真 目前 在可视化应用中借助的仅是计算机的图形处理能力和图形表示直 观的特点 真正的分析仍是由人工完成的 随着高性能工作站和可视化技 术的发展 图形处理算法将更多的由硬件实现 可视化软件将与人工智能 技术结合产生智能化的可视化软件 并被作为包含在工作站中的基本软件 系统提供给用户 研究人员可望获得一种硬件和软件 计算与人工智能和 5 可视化技术高度结合的理想的工作环境 从而大大减轻分析人员的劳动强 度 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 1 1 2 2 3 3 可可视视化化 设设计计的的三三个个层层次次 按照模拟执行与结果图像的相结合程度将可视化研究分为三个层次 后 置处理 跟踪 控制 在后置处理中 图形显示是在数据后产生的 与数据源之间没有交互 其优点是如果用户第一次未看清楚 可以很方便的再重复显示 在这一层 次上很多研究人员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如流体力学 有限元计算结果的 后置处理等等 跟踪是图形显示与计算过程同时进行 其特点是 第一 计算的中间结 果及最后结果都能及时显示 因而对计算中的错误可以及早发现 如果有 必要 可以停止执行 由于计算需要大量的时间 图像结果可以收集在工 作窗口中 用户可以在执行其它任务时检查其结果 第二个特点是关于数 据文件的存储 当采用跟踪技术时 图像直接从数据中产生 某些情况下 数据无需写入存储器之中 跟踪技术的优点还有 用户使用效率高 等 待计算结果所需的时间少 缺点是数据有可能仅在计算时才能得到 为改 善此问题 可要求系统提供存取数据的能力 以便用户随时去用检查结果 在跟踪差错及实时监视中 交互技术十分必要 控制 又称驾驭 则应该在计算过程中对参数进行修改 对数值模拟进 行直接的控制和引导 现在已能实现的 控制 实例是驾驶模拟 已建 立的数学模型可准确地计算出车辆对一系列内部作用力和外部作用力的反 应 根据实时反应的最新信息确定车辆在三维世界中的位置 然后用一系 列视觉手段来保证计算达到要求 为了实现适用范围较广的控制结构 必 须使用工具箱 图形工具箱包括扩展的交互技术灵活的图像绘制及支持大 型数据集的交互 提供联结用户与计算模型的结构 提供三维数据输入 大量数据的输入及公共单元的输出手段及动画功能等 在此阶段用户可以 根据需要进行下述处理 重画图像或采用动画功能 比较多幅图像和多动 画系列 进行较快和光滑的动画播放 停止模拟等等 6 1 1 2 2 4 4 可可视视化化 发发展展的的趋趋势势 科学计算与图象 图形有着紧密的联系 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 有了数据后进行图形显示 还希望从计算模型的建立和原始数据的准 备开始就通过图象和图形来实现 计算过程能由人来驾叹 计算结果不仅 图形化 而且能通过分析处理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这一切的关键所在是 图形显示与数据处理的紧密结合 即所谓视算一体化 Visual ComputingIntegration 这一技术可以概括如下 6 任何一项计算从开始 获取数据就依靠图象或图形来实现 如通过作图建模的方法 对摄录或扫 描图象处理的方法 或其它物理手段 如射线 超声 磁共振等 计算 模型不仅在几何上用图形表示 物理量也可用灰度及颜色表示 计算过程 及中间结果还应形象地用图形模拟 以图线 图形及动画等形式表现出来 这一过程还应是一个紧密的人机交互过程 计算机不断进行数据加工 用图形或图象显示其过程 而且通过分析判断 智能地反应出信息 而 人们则一方面可对计算过程和结果有一个全面形象的了解 追踪计算过程 洞察发生的问题 加深对计算过程和结果的理解 并由此获得启发 建 立新概念 悟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计算机分析判 断所反馈的信息 通过对图形的修改 改变参数 实时地干予和引导计算 过程 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最后结果除了用图形 图象 颜色和动态模 拟来描述外 还应提供多种手段 通过对图形的处理 获取更多更直接有 用的信息 这一技术 是从表示大量科学计算数据使其可视而发展起来的 但实 际上其意义已超过了 可视 这一范 筹 因为这一技术的关键在于图形 与计算的有机 结合 故使用 视算一体化 的术语较为贴 切 6 但是这项技术的引入是一件有相当难度的工作 其复杂性在于它涉 及到计算机科学的多个方面 如软 硬件技术 图形显示 计算机图形学 数据结构特别是图形数据结构 以及专业问题 因此它是一门边缘科学 开发此类软件必须由专业人员与计算机人员协同工作 并以专业人员为主 导 这是由于视算一体化软件必须紧密结合 专业需要的原则决定的 专 业人员必须掌握计算机软 硬件知识到一定深度 成为复合型人才 亲自 动手 而计算机人员则在较为深入的计算机技术工作上发挥作用 7 1 1 3 3 论论文文内内容容概概述述 1 1 3 3 1 1 选选题题的的 目目的的及及意意义义 随着三维图形技术和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在计算机内部建立相应的 三维实体模型能够更直观 更全面地反映设计意图 传统的设计交互造 型不仅效率低而其容易出错 为提高效率 提出了建立参数化模板库的方 法 通过引入基于特征的参数化造型的思想 建立常用的典型零部件模板 库 在设计计算完成后 通过参数化驱动从而得到所需的模型并且将材料 信息等物料信息自动加入到模型中 并且 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可以进 行零件装配 干涉检查 有限元分析 运动分析等高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工作 建立三维实体模型以后 还可以根据需要由该模型方便地生成传统 加工过程所用 的工程图 机械产品 的设计从产品构思 概念表达 结构设计 性能分析到最终 的产品加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这种设计过程的复杂性 多样性和灵 活性就要求设计自动化必须走参数化可视化 的道路 从而提高机械设计 的效率 这也是机械设计师梦想的事情 本文研究的可视化系统主要针 对张家口煤机厂项目 该厂以往减速器的设 计 都是重复的建立三维模 型 工作量很多 而且重复性劳动很多 因此 采用特征造型和参数化 技术进行齿轮减速器可视化设计 能够更好地缩短设计周期 提高齿轮减 速器的设计 制造质量 目前 三维 CAD 技术在减速器设计方面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 个方面 减速器产品的三维实体造型 产品的可靠性分析等方面 而 对整体的比较全面的三维参数的 可视化设计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 本 文开发的 减速器 不包括箱体 三维参数的可视化设计 系统利用 Pro ENGINEER 平台的强大二次开发接口技术 成功地实现了设计的修改 参数的获取以及部件的装配 不仅 提高设计效率 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 解放设计人员 提高设计质量 对机械产品的三维参数化可视化设计有一 定的参考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行星减速器的设计不同于普通的定轴减速器 它的传动参数的选择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 装配 同心 邻接 强度 结 构和工艺 所以在进行参数化设计时 也相对复杂 在实现 它的可视 8 化时 也主要是以零部件为单位 先实现部件轴系的可视化 然后利用 装配关系生成新的结构相同的减速器 来应对 不同功率和传动比的需要 1 1 3 3 2 2 论论文文的的主主要要过过程程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有 1 确定系统设计方案 根据该行星减速器的特点和可视化设计的要求 确定系统的开发方法 选择系统开发的软硬件环境 2 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 对系统进行任务分解 确定系统总体结构 进行合理的模块划分 3 利用 Pro ENGINEER 建立参数化的 零部件 模型库 实现参数化装 配 4 以 VC 6 0 和 Access 为开发工具 建立系统数据库 5 通过 ODBC 将数据库与 VC 相连 实现数据与Pro ENGINEER 的交互 6 用 Pro ENGINEER 的二次开发工具Pro TOOLKIT 和 VC 设计一 个友好的用户交互界面 1 1 4 4 本本章章小小节节 本章着重讨论了减速器的设计发展在国内外发展的状况 根据现状 提出可视化设计的意义 在对可视化的概念 发展及其在机械设计上的应 用等相关说明中 说明了减速器可视化设计作为一种设计 方向的 重要 性 最后叙述了 本论文选题的 目的 意义 希望通过 Pro ENGINEER 二次开发等技术实现减速器的可视化设计及需要完成的主要 工作 9 2 2 可可视视化化系系统统的的总总体体设设计计方方案案 2 2 1 1 减减速速器器结结构构简简 述述 减速器是一种在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用来降低转速的独立传动装置 其 类型很多 传动级数和传动的布置形式也是多样的 本系统便是以运用到 刮板运输机传动装置的二级行星减速器为例 进行减速器的参数化设计 本文的 行星齿轮减 速器是 张家口煤矿机械厂所开发设计的减速器产 品 主要针对该减速器 开发研制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可视化系统 该系统 以原样机 60JSCD 2K H 型机构为基础 当高速轴由电动机驱动时 太 阳轮回转 带动行星轮转动 驱动行星架座输出 其结构如图 2 1 所示 图 2 1 减速器结构图 该行星减速器主要由传动零件 齿轮 轴承 箱体及其附件组成 2 2 2 2 系系统统开开发发软软件件的的选选择择 随着信息时代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到来 企业必须具备新产品的开 发 研制及创新能力 有自己的便于更新的产品设计平台 才能不断快速 地推出适应市场需求 满足顾客需要的新产品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 生存下来 随着微机版三维CAD 系统的日趋完善 Windows 操作平台 10 的日益普及和微机性能价格比的不断提高 企业大范围使用三维CAD 技术的时机已经成熟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 三维CAD 技术必然会很大 程度替代二维CAD 技术 实践也证明 三维CAD 技术的应用对加速新 产品开发 提高产品质量 缩短产品研制周期 降低产品成本起着关键的 作用 它是支持企业增强创新设计 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强有力手段 也是 企业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企业信息化的重要举措 那么如何正确选择一款 适合企业实际的三维CAD 软件就成了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2 2 2 2 1 1 典典型型三三维维造造型型软软件件介介绍绍 CAD 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先后走过大型机 小型机 工作站 微 机时代 每个时代都有当时流行的CAD 软件 近年来 由于个人计算机 的性能迅速提高 已具有较强的图形处理能力和支持多处理机及并行处理 的能力 基于Pentium X 芯片 运行 Windows NT 的高档 PC 系统 其 性能己接近传统的工作站 而价格却远远低于后者 所以基于PC 的 CAD 系统的市场份额正逐渐提高 工作站和微机平台CAD 软件已经占 据主导地位 并且出现了一批比较优秀 比较流行的商品化软件 UG 是 Unigraphics Solutions 公司的拳头产品 它将参数化和变量化 技术与传统的实体 线框和表面功能结合在一起 AutoCAD 是二维绘 图软件 它在二维绘图领域拥有广泛的用户群 AutoCAD 有强大的二 维功能 如绘图 编辑 剖面线和图案绘制 尺寸标注以及二次开发等功 能 同时有部分三维功能 AutoCAD 提供 AutoLISP ADS ARX 作为二 次开发的工具 在许多实际应用领域 如机械 建筑 电子 中 一些软 件开发商在 AutoCAD 的基础上己开发出许多符合实际应用的软件 MDT 是 Autodesk 公司在 PC 平台上开发的三维机械CAD 系统 它以三 维设计为基础 集设计 分析 制造以及文档管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 为 用户提供了从设计到制造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由于该软件与AutoCAD 同时出自 Autodesk 公司 因此两者完全融为一体 用户可以方便地实现三 维向二维的转换 MDT 为 AutoCAD 用户向三维升级提供了一个较好的 选择 SolidWorks 是基于 Windows 平台的全参数化特征造型软件 它可 以十分方便地实现复杂的三维零件实体造型 复杂装配和生成工程图 图 11 形界面友好 用户上手快 该软件可以应用于以规则几何形体为主的机械 产品设计及生产准备工作中 其价位适中 DEASMasterSeries5 是高度集成化的CAD CAE CAM 软件系统 它 帮助工程师以极高的效率 在单一数字模型中完成从产品设计 仿真分析 测试 直至 数控加工的产品研发全过程 I DEAS 是全世界制造业用户广泛 应用的大型 CAD CAE CAM 软件 I DEAS 在 CAD CAE 一体化技术方 面一直雄居世界榜首 软件内含诸如结构分析 热力分析 优化设计 耐 久性分析等可提高产品性能的高级分析功能 Pro ENGINEER 系统是美国参数技术公司 Parametri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简称 PTC 的产品 PTC 公司提出的单一数据库 参数化 基于特征 全相关的概念改变了机械CAD CAE CAM 的传统观念 这 种全新的概念己成为当今世界机械CAD CAE CAM 领域的新标准 利用 该概念开发出来的第三代机械CAD CAE CAM 产品 Pro ENGINEER 软 件能将设计至生产全过程集成到一起 让所有的用户能够同时进行同一产 品的设计制造工作 即实现所谓的并行工程 2 2 2 2 2 2 软软件件二二次次开开发发的的选选择择 为推广应用 以 D 技术 许多企业纷纷购置了昂贵的计算机硬件和 CAD 支撑软件系统 由于这些商品化的以 D 软件一般都是通用化软件 基本上覆盖整个机械行业各个方面的工作 而用户在应用时都具有自身行 业的特色 因此 用户在引进商品化的CAD 软件后 通常需要那些既掌 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又懂得产品设计的人员针对本行业的特点对支撑软件进 行修改和扩充 开发出实用性更强的CAD 应用软件 即所谓的二次开发 二次开发的目的是设计一个软件系统或称之为设计工具来辅助具体的机 械设计 二次开发不同于一般的软件开发 主要在于它不是从底层开始 的软件设计 而是 在已有的软件上进行的开发 所以二次开发的最大特点 就是继承性 二次开发后的软件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撑软件本 身的功能和开放程度 因此 支撑软件的选择非常关键 首先 软件应当由可靠的 较大规模的公司生产 防止由于软件公司的 12 倒闭使我们失去长期而可靠的技术支持 其次 应当选择大家比较熟悉的 功能齐全 性能优良 且本身又在不 断进步的软件 如 具有标准的图形格式 符合国际 国内标准 方便与 其它软件的交换 具有windows98 windowsNT 及工作站等多种版本 支持从微机到工作站多种硬件平台 实现功能完全一样 并在网络和数据 上达到无缝集成 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性能 就是支撑软件的开发性 或者说二次开发的 能力 可以从两方面考虑 一方面开发功能是否齐全 接口是否简单 另 一方面开发语言是否为通用的高级语言 编译环境是否优良 此外 根据本论文是进行行星减速器的可视化设计 所以选择支持软件 时 除了要具备以上的基本条件外 还应该具备以下三点 1 完善的三维实体建模功能 模型应具有良好的继承性和可控制性 2 良好的参数化设计特性 3 能够实现与第三方程序无缝连接 综上所述 结果本论文决定选用的软件是美国PTC 公司的机械设计 自动化软件 Pro ENGINEER Wildfire 该软件自 1988 年问世以来 10 多年间成为全世界及中国地区最普及的3D CAD CAM 系统 软件 Pro ENGINEER 集合了零件设计 产品组合 模具开发 钣金 设计 铸 造件设计 造型设计 逆向工程 自动测量 机构仿真 应力分析 产品 数据库管理等功能于一体 是一个全方位的3D 产品开发软件 Pro ENGINEER 已经成为世界3D CAD CAM 系统的标准软件 广泛应用 于电子 机械 模具 工业设计 汽机车 航天 家具 玩具等各行业 2 2 3 3 P Pr ro o E EN NG GI IN NE EE ER R 的的参参数数设设计计化化特特性性 本论文的减速器可视化设计 系统 实际是 对减速器 参数化 造型设计 的可视 体现 因此要求开发软件本身有较高的参数化设计特性 这里我们 先介绍 Pro ENGINEER 的参数化设计的特性 1 3D 实体模型 Solid model 3D 实体模型除了可以将用户的设计思想以最真实的模型在计算机上表 13 现之外 借助于系统参数 System parameters 用户还可以随时计算出产 品的体积 面积 重心 惯性大小等 以了解产品的真实性 并补足传统 的面结构 线结构的不足 用户在产品设计过程中 可以随时掌握以上情 况 设计物理参数 并减少许多人为计算时间 2 单一数据库 Single database Pro ENGINEER 可随时修改由3D 实体模型产生2D 工程图 而且自 动标注工程图尺寸 不论在3D 还是 2D 图形上作尺寸修改 其相关的 2D 图形或者 3D 实体模型均自动修改 同时组合 制造等相关设计也会自 动修改 这样可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并避免反复修正的耗时性 由于采用 单一数据库 提供了所谓双向关联性的功能 这种功能也正符合了现代产 业中所谓的同步工程 concurrent engineering 3 以特征作为设计的单位 Feature based design Pro ENGINEER 以最自然的思考方式从事设计工作 如孔 Hole 开槽 Slot 倒圆角 Round 等均被视为零件设计的基本特征 可随时对特 征做合理 不违反几何的顺序调整 Recorder 插入 Insert 删除 Delete 重新定义 Redefine 等修正动作 4 参数化设计 Parametric design 配合单一数据库 所有设计过程中所使用的尺寸 参数 都存在数据 库中 设计者只需更改3D 零件的尺寸 则2D 工程图 Drawing 3D 组合 Assembly 模具 Mold 等就会依照尺寸的修改做几何形状的变化 以达到设计修改工作的一致性 避免发生人为改图的疏漏情形 且减少许 多人为改图的时间和精力消耗 也正因为有参数化的设计 用户才可 以运用强大的数学运算方式 建立各尺寸参数间的关系式 Relation 使得模型可自动计算出应有的外型 减少尺寸逐一修改的繁琐费时 并减 少错误发生 2 2 4 4 基基于于 P Pr ro o E EN NG GI IN NE EE ER R 的的减减速速器器可可视视化化系系统统结结构构 2 2 4 4 1 1 系系统统的的 总总体体组组成成 本系统是在减速器各零部件按照强度 刚度 寿命要求完成优化设 计的基础上 得到相关的优化参数和各零部件 之间的相互关系 利用 14 面向对象技术 对设计对象 设计参数进行分类 以 Pro ENGINEER 为支撑软件 用其PART 模块和 ASSEMBLY 模块建立减速器所有 的实 体模型 在面向对象的开发环境VC 6 0 中 利用 Pro ENGINEER 二 次开发技术设计友好的用户界面 进入减速器各零部件可视化设计 的 人机交互界面 实现设计参数从数据库中传递到Pro ENGINEER 中 在 Pro ENGINEER 中执行 Pro TOOLKIT 应用程序 实现对减速器模型 参数的改变生成新的三维实体的可视化设计 其中 用 Access 建立数据 管理库 通过ODBC 参数数据库与VC 连接 导入 Pro ENGINEER 中 然后调用在本系统中作为图形浏览工具的Pro ENGINEER 其中 Pro TOOLKIT 应用程序源代码是在VC 6 0 的编译环境中 利用 Pro ENGINEER 的二次开发工具包Pro TOOLKIT 对 Pro ENGINEER 进行的二次开发 本文中的 行星减速器的可视化设计系统由三大模块构成 通过 VC 6 0 开发的用户界面模块 利用Pro ENGINEER 建立模型库模块 其中模型库模块又分为零件模型库和装配关系模型库 以及 Access 建 立的 数据库模块 此系统的模块 结构见图 2 2 系统设计过程的总体组成框图如图2 3 用户界面模块数据库模块 零件模型库 装配关系模型库 用户界面模块 模型库模块 15 图 2 2 系统模块结构图 图 2 3 减速器可视化系统总体设计框图 2 2 4 4 2 2 系系统统应应用用环环境境 系统的应用环境推荐如下 1 硬件环境 CPU Pentium 166MB 以上 内存 4MB 较大的装配应在128MB 或 256MB 以上 硬盘 10G 以上 显示器 分辨率 800 X 600 或 1024 X 768 2 软件环境 系统软件 Windows 2000 或 Windows XP 支撑软件 Pro Engineer2001 以上 应用软件 VC 6 0 2 2 5 5 本本章章小小节节 本章介绍了 本文所要进行可视化设计减速器的 基本 结构 以及针 对 基于 PRO E 的减速器可视化系统 三维参数化设计图库系统数据库 零件实体造型库 非标准件库标准件库 产品装配模型库 总装配模型图库装配示意分解图库 16 减速器可视化系统设计的二次开发软件选择过程 并对相关软件进行了 介绍 和对比 择优 选择 Pro ENGINEER 作为平台完成设计需要 最后 阐述了基于 Pro ENGINEER 的减速器可视化系统设计的开发方案和思路 及系统设计结构的确定 17 3 3 系系统统开开发发工工具具介介绍绍 3 3 1 1 P Pr ro o E EN NG GI IN NE EE ER R 简简介介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 CAD 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 用 先进的工具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目前 较为先进的机 械 CAD 软件有 AutoCAD Pro ENGINEER I deas 等 随着 面向对象技术及特征建模技术的发展 CAD CAE CAM 技术已紧密相连 CAD 已从单纯模仿二维工程图样飞跃到三维实体造型 同时 当今虚拟现 实技术的发展 使得CAD 技术在工程设计中呈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Pro ENGINEER 软件是美国 PTC 公司 Parametric Technology Corpo ration 的产品 是一种单一数据库结构 标准的基于特征的建模技 术以及独特的全相关技术的机械设计自动化软件 Pro ENGINEER 是建立在一个统一的能在系统内部引起变化的数据结 构的基础上 因此开发过程中某一处所发生的变化能够很快传遍整个设计 制造过程 以确保所有的零件和各个环节保持一致性和协调性 Pro ENGINEER 的零件设计功能是一些和系统内部蕴藏的知识 智能 相联结的过程 可以画出非常复杂的几何外形 Pro ENGINEER 设计的 零件不仅包含制造工艺和成本等一些非几何的信息 而且还包括零件的位 置信息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这意味着对零件进行布置时 并不需要 一个坐标系 零件自身知道它们是任何和模型的其余部分相联系的 这就 使得对模型的改动非常迅速 并且使最终 和最初 的设计意图相一致 3 3 2 2 V Vi is su ua al lC C 开开发发工工具具 VisualC 是新一代面向对象的 可视化的程序设计工具 本系统用户 界面 模块的设计选择VC 6 0 作为开发平台 VC 6 0 是运行于 Windows 上的交互式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 是美国Microsoft Visual St udio 的一部分 56 像其它的可视化开发环境 如 Vusual Basic Delpic C Builder 一样 VC 6 0 集程序的代码编辑 编译 连接 调试等于 一体 给编程人员提供了一个完整而又方便的开发界面和许多有效的辅助 开发工具 VC 6 0 的 AppWizard 可以为很大一部分类型的程序提供框 架代码 用户不需要书写代码 只需要几个按钮就可以生成一个完整的可 18 以运行的程序 利用 VisualC 开发基于 Pro ENGINEER 的程序编制一 般需要两个步骤 一是可视化设计阶段 二是代码编写阶段 在可视化设 计阶段 编程者使用VisualC 工具箱来定制所需的用户界面 在代码编 写阶段 编程者通过 调用 消息和事件函数实现所需的功能 由于在 VisualC 中可以方便使用对话框 Dialog 位图 Bitmap 菜单 Menu 等工具箱 编程人员只需编写少量的代码就可 以设计出界面友好 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 因而可以大大提高系统开发的 效率 3 3 3 3 P Pr ro o E EN NG GI IN NE EE ER R 开开发发方方法法介介绍绍 Pro ENGINEER 提供了多种层次开发方法 根据层次的高低用户的灵 活性不同 开发方法如下 1 族表 Family Table 族表是 Pro ENGINEER 提供给用户一个工具 不需要编制程序 功能 十分有限 通过族表用户可以方便的管理具有相同或相似结构的零件 特 别适合标准件库的建立和管理 族表通过建立通用性零件为父零件 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尺寸参数进行控制来生成派生零件 族表通过表格来管 理 常常被称为表格驱动 2 用户定义特征 UDF 用户定义特征也是系统提供给用户的工具 通过这个工具 用户可以将 几个特征组成为一个自定义特征 系统以gph 文件保存用户定义特征 调用时作为一个整体出现 用户定义特征有利于用户根据产品特征快速生 成三维模型 提高设计效率 3 Pro Program Pro ENGINEER 给每个模型都提供了一个主要设计步骤和参数列表记 载工具 Pro Program 它是一种类似于BASIC 的高级语言格式 用户可 以根据设计需要来编辑模型的Program 使其作为一段程序来工作 通过 运行该程序来控制系统参数 特征显示和特征尺寸参数等 但是 Pro Program 不能调用系统函数 功能十分有限 4 J Link 19 J Link 是 Pro ENGINEER 提供的基于 JAVA 语言的高级开发工具包 功能强大 用户可以通过JAVA 编程来扩充系统的功能或定制基于产品的 设计模块 5 Pro TOOLKIT Pro TOOLKIT 在 Pro ENGINEER17 版本之前是 Pro Develop 从 Pro ENGINEER18 版本开始是 Pro TOOLKIT 是 Pro ENGINEER 提供的 功能最强大的高级开发工具包 不同于J Link 的是它是基于C 语言的 Pro TOOLKIT 支持 Windows 和 UNIX 操作系统 Pro TOOLKIT 提供了 一个庞大的 C 语言函数库 借助第三方编译环境进行调试 使得外部应用 程序在一种可控制和可靠的方式下访问Pro ENGINEER 数据库和用户界 面 实现与 Pro ENGINEER 的无缝集成 随着版本的不断更新 提供的库 函数更加丰富 因此 用户的应用程序功能逐渐强大 本系统中选用它 作为二次开发方法 能更好的实现与人机交互界面的友好连接 下面就介 绍 Pro TOOLKIT 的详细用法 3 3 4 4 P Pr ro o T TO OO OL LK KI IT T 二二次次开开发发介介绍绍 3 3 4 4 1 1 P Pr ro o T TO OO OL LK KI IT T 的的特特点点 Pro TOOLKIT 应用程序具有面向对象的风格 21 它利用数据结构在 Pro ENGINEER 和应用程序之间进行信息的转换 而这些数据结构对于应 用程序来讲不是直接可见的 只能通过Pro TOOLKIT 函数来进行访问 下面就 Pro TOOLKIT 应用程序的几个主要特点分别作以介绍 1 对象和动作 Objects and Actions 在 Pro TOOLKIT 中最基本的概 念就是对象和动作 Pro TOOLKIT 函数库中的任何一个函数的功能都是 在一个指定类型的对象上执行一个动作 Pro TOOLKIT 函数的命名规则 是 前缀 Pro 对象的类型名 执行动作的名称 如 ProMdlCopy ProSolidCreate Pro TOOLKIT 的对象是一个完整定义的C 结构 大多数对象是 Pro ENGINEER 数据库中的一个条目 如特征 面 每一类对象都有一个 以大写字母开头的标准名称 并且与Pro ENGINEER 中的名称相对应 如 20 Feature 特征 Surface 面 Solid 一 实体 执行动作的名称指定了将要执行的动作类型 如 Get 从 Pro ENGINEER 数据库中直接读取数据 Eval 提供简单计算的结果 Compute 提供可能包含的几何模型数据分析的结果 2 函数原型 Function Prototyping 每个 Pro TOOLKIT 函数都有一 个 ANSI 函数原型 一个特定Pro TOOLKIT 对象的所有函数都被放在以 这个对象为名称的头文件中 例如 函数ProEdgeLengthEval 的原型 位于头文件 ProEdge h 中 3 函数错误状态 Function Error Statuses Pro TOOLKIT 函数库中 的大多数函数都有一个ProError 类型的返回值 ProError 是一个枚举类 型 包含了 Pro TOOLKIT 函数成功或失败时最常见的返回信息 对我们 调试程序很有帮助 常见的返回值有 PRO TK NO ERROR 调用函数成功 PRO TK BAD INPUT 程序没有正确调用函数 PRO TK OUT OF MEMORY 或 PRO TK COMM ERROR 系统 错误 应用程序对 Pro TOOLKIT 的返回状态应做出反应 不同类型的成功 和失败信息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4 对象句柄 Object Handles 在 Pro TOOLKIT 中 每一个对象都有 一个对应的 C 类型定义 叫做 柄 handle 它的名字是由对象本身的 名字加前缀 Pro 构成的 句柄常用来作为指向某一类型对象的所有变量 和参数的类型 例如 对一个实体Solid 执行一个动作的任何 Pro TOOLKIT 函数都有一个ProSolid 类型的输入参数 根据句柄定义和 使用的方法 句柄可分为两种类型 不透明句柄 opaque handle 和数据 库句柄 database handle 简称 Ohandle 和 Dhandle 21 3 3 4 4 2 2 创创建建 P Pr ro o T TO OO OL LK KI IT T 应应用用程程序序的的基基本本模模式式 Pro TOOLKIT 提供多种创建应用程序的模式 主要分为两大类 同步模式和异步模式 1 同步模式 Synchronous Mode 同步模式是指应用程序进程和Pro ENGINEER 系统进程不能同时操 作 并且 应用程序只能在Pro ENGINEER 系统启动时或启动后通过辅助 应用程序注册来调用 同步模式又分为动态链接库模式 DLLS 和多进 程模式 Multiprocess 动态链接库模式是标准的应用程序创建模式 用户程序通过C 编译 器和链接器的处理生成文件扩展名为DLL 的动态链接库文件 在动态链 接模式中 应用程序与Pro ENGINEER 之间的交互通过函数的直接调用 来实现 而且进程单一 所以应用程序的运行直观明了 容易检查错误 本论文有关实例程序都是通过动态链接库模式创建 在多进程模式下 应用程序被编译 链接形成一个单独的文件扩展名为 EXE 的可执行文件 应用程序不但有通过函数的直接调用与Pro EN GINEER 系统进行交互 而且可以通过消息传递实现进程间的交互 但无 疑增加了程序的复杂性 并且排除错误比较麻烦 2 异步模式 Asynchronous Mode 在异步模式下应用程序进程和Pro ENGINEER 系统进程可以同时操 作 不同于同步模式 异步模式可以使用远程程序调用命令 rpc user remote procedure calls 作为应用程序同Pro ENGINEER 交互的方法 并 且异步模式创建的应用程序不显示在Pro ENGINEER 的辅助程序对话框 中 同步模式和异步模式另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在于Pro TOOLKIT 应用 程序的启动方式不同 在同步模式下 Pro TOOLKIT 程序通过 Pro EN GINEER 启动 这种启动基于注册文件包含的信息 在异步模式下 Pr o TOOLKIT 应用程序 包含这个程序自己的主函数 的启动独立于 Pro E NGINEER 因为异步模式下使用rpc 远程程序调用命令 将会导 致此种模式的操作比同步模式慢很多 并且应用程序的创建和调用都很复 杂 所以 用户尽量不要使用异步模式 22 3 3 4 4 3 3 基基于于 W Wi in nd do ow ws s 平平台台在在 V VC C 环环境境下下创创 建建 P Pr ro o T TO OO OL LK KI IT T 应应用用 程程序序的的过过程程 Pro TOOLKIT 给用户提供了利用Make 文件创建应用程序的简单范 例 用户可以修改模板Make 文件创建自己需要的Make 文件 模板 Make 文件在 protoolkit i486 nt obj 文件夹 文件名前缀为Make 将 其扩展名修改为 mak 然后在 VC 6 0 环境打开该文件 便可以修改 内容 然后直接创建应用程序 但是 采用 Make 文件的方法创建应用程序必须手工修改Make 文件 程序的设计和调试均不方便 并且 由于这种方式无法使用 MFC Micr osoft Foundation Classes 类库 因而不能充分利用VC 的应 用程序设计向导 AppWizard 和类向导 Class Wizard 来创建应用程序 无疑是一种更佳选择 3 3 4 4 4 4 创创建建 P Pr ro o T TO OO OL LK KI IT T 应应用用程程序序基基本本框框架架 VC 的集成开发环境是采用工程 Project 来管理所有的C 源程序 头文件 库文件和对话框等各种资源的 程序的设计 编译 连接和调试 均十分方便 利用VC 的应用程序设计向导可以方便 快捷地创建 Pro TOOLKIT 应用程序的基本框架 创建的步骤为 1 启动 Visual C 6 0 集成开发环境 选择文件 File New 菜单 在 New 新建 对话框中选工程 Projects 选项卡 选择MFC AppWizard dll 项 在工程名 Project name 输入框中输入用户的工程文 件名 在位置 Location 输入框中输入目标路径 单击OK 按钮 2 在 MFC AppWizard 对话框中选择动态连接库共享MFC DLL 单 选按钮 使 Pro TOOLKIT 应用程序使用共享的MFC 单击完成 Finish 按 钮 进入新建工程信息 New Project Information 窗口后 单击OK 按钮 完成工程文件框架的建立 3 选择 FileView 打开 VC 应用程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考专业(工商企业管理)能力提升B卷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计算机二级题库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执业药师之《西药学专业二》练习题库包附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自考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复习提分资料(夺分金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单招考试文化素质物理预测复习附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年法院司法辅助人员高分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A卷】
- 2025年科技企业人才租赁合同
- 2025版数据中心水电系统优化安装工程合同
- 2025年度ALC隔墙板绿色建筑应用技术研究合同
- 2025年铁路职业技能鉴定(值班员)考试题库附答案
- 建筑设计数字化协同工作方案
- 新入行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原生家庭探索课件
- GB/T 42062-2022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 GB/T 30106-2013钟表防水手表
- 多模态语篇分析课件
- 《卫生检验与检疫学导论》教学大纲
- 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标准
- 常见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课件
- DB32-T 4357-2022 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安装质量检验规程
- 【外研社Unipus】新探索(基础级)读写U1课件-AE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