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doc_第1页
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doc_第2页
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doc_第3页
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doc_第4页
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贵池区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一、防治策略加强重大病虫监测预报;大力推广栽培控害和生态控害技术,促进稻田生态系统平衡;坚持“预防秧苗期,放宽分蘖期,保护成穗期”的稻田病虫管理策略。二、主推技术(1)栽培与生态控害技术。选用抗性品种;科学管理肥水;栽培避害技术;生物农药应用及天敌保护利用技术;害虫诱杀技术等。(2)总体防治技术。种子处理及秧苗期病虫害预防技术、穗期总体防治技术。(3)主要病虫抗药性治理技术。防治稻飞虱、二化螟等病虫害选择用药、控制用药及交替轮换用药技术。三、具体技术措施(1)稻飞虱科学管理肥水。增施有机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做到促控结合,防止后期贪青晚熟和倒伏。实行浅水勤灌,适时适度烤田,促进水稻健壮生长,恶化稻飞虱食料和生存环境。保护利用天敌。一季稻7月初前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营造稻田天敌繁衍有利条件,促进其建立有效控害种群。抓好药剂防治。防治指标:分蘖期为百丛低龄若虫1000头;孕穗期(大肚期)至齐穗期为百丛低龄若虫1500头;齐穗期以后为百丛低龄若虫2000头。防治适期:卵孵盛期至低龄若虫高峰期。褐飞虱继续贯彻“治前控后”的药剂防治策略,推广使用烯啶虫胺、吡蚜酮、噻虫啉、噻嗪酮和毒死蜱及其复配制剂。亩用有效成分吡蚜酮5克、噻嗪酮25克、乙虫腈45克、噻虫嗪0.51克。示范应用醚菊酯57克等。世代重叠严重,虫情复杂时,宜与毒死蜱有效成份4050克混用。施药技术:用足药量、对足水量(每亩60公斤)、喷准部位(稻株中、下部)、保持水层(3左右水层5天),无水田块加大用水量或用敌敌畏有效成份200克熏蒸。(2)稻纵卷叶螟实施健身栽培。前期促进早发,中期适时适度烤田,后期控制氮肥使用,促进水稻健壮生长,增强稻株的抗虫性。保护利用天敌。水稻生长前期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为稻田蜘蛛及卷叶螟绒茧蜂等天敌种群的建立营造适宜环境,充分发挥自然天敌控害作用。科学开展药剂防治。防治指标:分蘖期百丛低龄幼虫100头,孕、抽穗期百丛低龄幼虫50头。防治适期:大发生年份,防治适期为卵孵高峰期,7天后再补治一次;中等发生年份,防治适期为低龄幼虫高峰期。防治药剂:四(2)代防治亩用8000IU/毫升Bt可湿性粉剂100克,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卵孵始盛期。五(3)代、六(4)代防治亩用有效成分阿维菌素11.5克、丙溴磷50克、氯虫苯甲酰胺2克、甲维盐0.5克、茚虫威、虫酰井辛、抑食肼(抑制蜕皮)等及其复配剂超高效农药;示范推广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34克。(3)螟虫压低虫源基数。越冬代螟虫化蛹高峰期,冬闲田及时翻耕灌深水并保持一周以上。推行栽培避螟,实行生态控螟。针对我县近年水稻穗期3代二化螟及褐飞虱发生越来越重,防治难度大、农户弃治多,损失大的情况,推广适当提早水稻播期,栽培控害。水稻移栽期可提前至5月底,成熟收割期安排在9月中旬,可避开和减轻3代二化螟及后期稻飞虱的为害。合理用药,减少药剂对稻螟赤眼蜂、黑卵蜂等天敌的杀伤,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害作用。开展性诱剂、杀虫灯示范应用,以减少化学农药用量。适时开展药剂防治。二化螟:一代以单季稻秧田和早栽大田为重点防治对象田,在卵孵高峰期,亩用8000IU/毫升Bt可湿性粉剂100克,或在1、2龄幼虫高峰期用杀虫单有效成份6070克防治;二代重点防治单季稻大田,防治适期在卵孵高峰期,重发区域710天后再补治一次,药剂选用(2%+40%)阿维菌素水胺硫磷(河北威远生化“兑兑清”)150-200克、30%哒嗪硫磷辛(池州农药厂)150-200克、甲维盐、氟铃脲、毒死蜱及其复配剂或亩用氯虫苯甲酰胺2克,示范推广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3克、核型多角体病毒(河南白云生化)3-5克;三代重点防治迟熟单季稻、瓜后稻,亩用氯虫苯甲酰胺2克或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3克。防治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农药要交替轮换使用,以延缓抗药性产生。大螟:药剂可选上述农药,同时加30%乙酰甲胺磷100克效果较好。施药时田间要尽量保持浅水层,无水田块,必须加大用水量,确保防治效果。(4)稻瘟病逐步淘汰感病品种,选用抗性优质品种。水稻品种在连续种植45年后要及时更换。做好种子处理。水稻播种前用25%咪鲜胺(使百克)或5.5%二硫氰基甲烷(浸种灵)25003000倍液浸种。加强肥水管理。注意氮磷钾的合理配施,避免偏施、迟施氮肥,提倡叶面喷施含钾、锌、硅、抗逆诱导物质等多种有效成份的叶面肥;浅水勤灌,适时适度烤田。及时开展大田药剂防治。防治苗瘟、叶瘟,发现中心病株即挑治或病叶率达35%时施药防治12次;防治穗瘟,老病区感病品种要严格做到破口前35天喷药预防,一周后再补治,亩用有效成份稻瘟灵40克、30%敌瘟灵、50%咪酰胺或春雷霉素23克、或用75%三环唑可湿粉30克等。(5)水稻条纹叶枯病加强虫情监测。5月初,开展灰飞虱发生基数调查,为开展麦田、秧田和大田防治提供依据。减少初始传毒媒介数量。灰飞虱重发区,于早春清除田边、地头、沟旁杂草,并开展麦田等前茬灰飞虱防治。狠抓秧田防治。小麦成熟收割期秧田普治灰飞虱,亩用有效成份吡蚜酮6克或毒死蜱40克等,并视虫情及时补治。大田防治。病害常发区分别于灰飞虱第二卵孵至低龄若虫盛期防治,亩用有效成份吡蚜酮6克或噻嗪酮20克。水稻条纹叶枯病全面推广应用吡虫啉浸(拌)种,秧田和直播稻苗期推广使用毒死蜱和吡蚜酮防治灰飞虱,根据发病情况可选择在水稻生长的前中期喷施立诺先锋、10%宁南霉素、50%氯溴异氰尿酸等病毒钝化剂预防和减轻显症;(6)黑条矮缩病加强对灰飞虱等传毒媒介昆虫的防治,强化对秧田及大田前期的保护。亩用有效成份吡蚜酮6克或高含量吡虫啉3克或噻嗪酮20克,治虫防病。(7)稻曲病选用抗病品种。宜选用近年在当地发病轻的品种。及时开展药剂防治。于水稻破口前10天第一次施药,破口期再补治一次,亩用有效成份戊唑醇67克、30%苯醚甲丙环、烯唑醇10克,或井蜡芽、井烯唑等复配剂。(8)水稻纹枯病减少菌源。灌水耙田时,打捞被风吹到田边的“浪渣”,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减少水稻纹枯病初始菌源。加强肥水管理。实行氮磷钾合理配施,避免偏施、迟施氮肥,适时适度烤田。及时开展药剂防治。在分蘖至拔节期病丛率达20%的田块,要及时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24%噻呋酰胺悬浮剂(陶氏益农“满穗”)、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5%井冈霉素水剂、12.5%井蜡芽水剂、30%苯甲丙环唑、井冈米鲜胺等,药液要均匀喷在稻株中下部。重病田块第一次施药后710再补治一次。(9)总体防治技术水稻播种至秧田期:重点防治种传病害(恶苗病、苗稻瘟等)、灰飞虱、一代螟虫等。一是抓好种子处理环节;二是根据当地病虫种类选准药剂,适期防治,带药下田。水稻破口期: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穗瘟、稻曲病等病虫害。根据水稻品种特性、主要病虫种类、发生程度,因地制宜确定主治对象,合理混配药剂,治“主”兼“次”,达到“一治多效”的效果。水稻穗期:根据病虫发生实际,以稻飞虱为主治对象,兼治其他病虫害。水稻病虫防治中,要按防治要求用足水量,均匀施药,并尽量保持田间寸深水层,提高防治效果。2010年贵池区水稻主要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表防治对象有效成份或通用名常用商品名称亩用量病害纹枯病5%井冈霉素井冈霉素200-300毫升30%苯醚甲丙环爱苗15毫升稻瘟病20%三环唑三环唑(预防)75-100克40%稻瘟灵、富士一号稻瘟灵100-120克恶苗病干尖线虫25%咪酰胺使百克2000倍浸种10%二硫氰基甲烷浸种灵2000倍浸种稻曲病40%戊唑醇好立克20-30克15%三唑酮粉锈宁50-75克后期综合症30%苯醚甲丙环爱苗15毫升虫 害螟 虫 卷叶螟20%氯虫苯甲酰胺康宽10毫升1.8%阿维菌素阿维菌素100-150毫升48%毒死蜱乐斯本、同一顺、绿憬50-100毫升稻飞虱25%吡蚜酮吡蚜酮30-35克48%毒死蜱乐斯本、同一顺、绿憬100-120毫升80%敌敌畏敌敌畏200-250毫升首选吡蚜酮,烯啶虫胺混配毒死蜱,敌敌畏仅作后期补治用。叶 蝉70%吡虫啉吡虫啉、艾美乐4-6克草害秧 田直播田17.2%幼禾葆幼禾葆250-300克40%苄丙直播青、直播净40-60克10%千金+2.5%稻杰千金+稻杰 30毫升+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