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五年制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1页
3五年制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2页
3五年制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3页
3五年制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4页
3五年制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指导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与专业方向模具设计与制造(580106),冷冲模和型腔模两个专业方向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应届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五年一贯制专科三、培养目标面向模具制造一线的生产和管理岗位群,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了解模具制造的生产过程和技术管理,熟悉模具制造主要加工设备和相应软件的性能与使用技术,具备模具的制造装配、检测调整、试模整修及应用等综合职业能力,经企业再培养也可从事模具的开发设计、制造工艺员及模具测绘、修理、改造、服务等工作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四、职业(岗位)面向、资格证书及继续学习专业二、职业面向:1职业(岗位)面向主要就业岗位:(1)模具制造(数控铣、加工中心和电加工设备的编程和操作)(2)模具装配、调试与整修(3)模具CAD/CAM(4)冲压、塑料模具及其制品的成形工艺规程编制(5)模具生产操作员、质量检验员、班组长等。其它就业岗位:(1)经企业再培养,可从事简单冲压模、塑料模设计与工装设计等工作。(2)可从事模具测绘、修理、改造、服务等工作。(3)可从事模具生产一线管理、工段长、车间主任等工作。2.职业资格证书(下列工种中,根据专业方向任选一项)(1)模具制造工(数控加工)(高级资格证书)(2)模具装配调试与维修工(高级资格证书)(3)装配钳工(高级资格证书)(4)模具钳工(高级资格证书)3.继续学习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1. 素质目标(1)具有优良的职业道德和基本素养、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沟通协作等意识与精神。(2)具有社会责任感,具备一定的工程实际工作经验,具备较强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创新意识。(3)具有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和身心健康,勇于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与态度。2. 知识目标(1)熟悉国家制图标准,掌握机械制图一般知识,能读懂中等复杂程度机械零件图和简单的机械零件装配图、模具装配图,能运用一种CAD软件绘制一般机械零件图。(2)理解常用工程材料的分类、标识及应用,熟悉钢的热处理种类与作用,会根据模具特点正确选用模具材料。(3)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知识和一般工种的操作技能,能按加工需要正确选用机械加工设备。(4)能正确选用和修磨金属切削刃具,会根据加工需要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和夹具。(5)熟悉机械测量基础知识,能根据需要合理选用量具、量仪,初步掌握精密测量技术。(6)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电气控制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电路分析和电气测量技术会正确处理一般性电气事故。(7)熟悉常用模具种类及其结构特点,了解模具制造发展动态。(8)掌握冲压模具制造工艺知识与技术,能按图加工出合格的模具零件,具备规范拆装冲压模具的能力,经企业再培养具备简单冲压模具设计的初步能力。(9)掌握塑料成形模具制造工艺知识和技术,能按图加工出合格的模具零件,具备规范拆装塑料成形模具的能力,经企业再培养具备简单塑料模具设计初步能力。(10)熟练掌握一种CAD/CAM软件的应用技术,能运用CAD/CAM软件对相关模具零件进行数控加工。(11)熟悉常用模具的试模知识,初步掌握试模技术和常用模具的整修技术。3. 能力目标(1)具备在模具制造、装配、检测、调整、试模整修及应用等范围内获取、处理和表达技术信息、执行国家标准、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2)具备模具生产质量监控的基本能力,具备产品质量检验、质量分析和控制、生产管理的初步能力。(3)初步具备一种外语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4)具备尝试运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改进现有简单机械结构功能和自主创新的初步能力。(5)经企业再培养,具备模具的修整、技术服务等工作能力。(6)具备模具制造高级工技能操作水平,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7)具备自主学习,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六、教学时间分配表学期学期周数理论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实 践 教 学军训周数机动周备注教学周数考试周数内容周数技能训练大型作业、毕业设计企业实习(含见习)内容周数内容周数内容周数一1815机械测量技术2专业认识实习11军训在开学前进行二1814钳工实训(1)2机械测绘2三1812钳工实训(2)机加工综合实训电工技术训练222四1810传感与检测技术2机械拆装机加工综合实训电子技术训练222五1810气动与液压技术2数控车实训数控铣实训专业方向实训(电加工技术、电脉冲技术)222六1810数控铣实训冷冲模制造(塑料模制造)26中级工考核七1811CAD/CAM技术3模具制造技术4八189模具检测与维护技术PLC编程技术22模具制造技术5高级工考核九188单片机技术2毕业设计8十18毕业工作()2企业生产实习16入厂教育一周总计180991537121711七、教学时间安排表11五年制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参考性教学安排序号课程类别课 程 名 称课时学分课程教学各学期周学时及训练项目教学周安排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理论15实训3理论14实训4理论12实训6理论10实训8理论10实训8理论10实训8理论11实训7理论9实训9理论8实训10企业生产实习1公共文化课1522德育课必修课职 业 生 涯 规 划3022职 业 道 德 与 法 律281.52经 济 政 治 与 社 会241.52哲 学 与 人 生2012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0222就 业 与 创 业1612二选一心理健康 2212 创 新 发明与实践二选一环保与节能1812职业健康与安全2必修课语 文316214444222243数 学316214444222244外 语316214444222245体 育198132222222226计算机应用基础60447书法艺术30228物理(或化学)885429专业技能课2436专业核心课1970机械制图与CAD技术204机械制图与CAD技术基础14494610机械测绘6032w20/4011机械制造技术488机械制造技术基础12884612机械测量技术6032w20/4013钳加工工艺与技术训练12062w15/452w15/4514机械拆装工艺与技术训练6032w15/4515机加工综合技术训练12062w15/452w15/4516控制技术基础468电工电子技术基础10874617气动与液压技术6032w(20/40)18传感与检测技术6032w(20/40)19单片机控制技术6032w(20/40)PLC控制技术6032w(20/40)20电工电子技术训练12062w(15/45)2w15/4522模具制造技术基础604623数控加工技术280数控加工工艺基础10066424数控车削技术训练6032w(20/40)25数控铣削技术训练12062w(20/40)2w(20/40)26模具检测与维护技术96542w15/4527CAD/CAM软件应用技术1347.543w(30/60)28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基础362429、1专业方向630冷冲模方向 (1)冷冲模制造与应用技术24014664w(20/100)30、1数控线切割加工技术训练6032w(20/40)31、1技能训练与考级33016.52w(20/40)4w (20/100) 5w(25/125)29、2型腔模方向(2)塑料模制造与应用技术24014664w(20/100)30、2电脉冲加工技术训练6032w(20/40)31、2技能训练与考级33016.52w(2040)4w (20/100) 5w(25/125)32企业实习课670专业认识实习301.51 w33企业生产实习6401616W34毕业设 计毕业设计(大型制作)240128W35选修课428人文类选修课100662235知识拓展类选修课986242236技能拓展类选修课925222437强身健体类选修课66422238其它(特色)选修课9252224合 计5276275303w284w286w288w288w288w267w269w2610W16W八、专业技能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序号课程名称课程教学主要内容与要求建议学时教学建议与说明1机械制图与CAD技术(含机械测绘)熟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掌握机械制图一般技巧与方法;具备识读机械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的能力;具备机械零件测绘的初步能力;具备识读第三角投影机械图样的初步能力;具备熟练运用一种CAD软件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144+2W以国家最新制图标准实施教学;制图技巧训练与CAD软件运用结合,在微机房实施教学;特别重视机械图样识读能力的培养;第三角投影机械图样的识读,宜采用对比教学法;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社会认证鉴定,使学生取得CAD绘图技术相应等级证书。2机械制造技术了解机械产品生产过程与机械加工主要工种分类及其特点;了解环境保护、节能增效、安全生产等相关知识;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名称、牌号、一般机械性能及使用特点等知识;熟悉公差配合相关知识,掌握机械测量相关技能;熟悉机械切削加工主要工种的设备、工量刃具和工艺知识,初步掌握其加工技术;熟练掌握与专业相关的机械加工工种工艺分析技术;熟悉典型机械装拆工艺,能正确装拆中等复杂程度的机器、部件。128+12W本课程系综合化、模块结构课程,各模块可由不同的教师任教;测量技术、工种加工技术等模块,建议采用理实一体或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热加工、装配等工种的教学可让学生参观相应企业;与模具专业专门化方向相适应的机加工工种是教学的重点。3控制技术基础熟悉安全用电基础知识,掌握用电事故应急处理的基本技能;熟悉常用电器元件的名称、规格和使用的基本常识;掌握简单的电工测量技术,初步具备一般设备电气电路的识读分析能力;熟悉常用电子元件的名称、性能指标及一般使用方法常识;初步掌握PLC编程技术,具备编制简单PLC控制程序的初步能力;了解气动与液压控制的基础知识及其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技术;具备电气控制相关操作的初步技能。132+12W本课程为综合化模块结构课程,不同模块可由不同的教师分别任教;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块,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简化原理阐述和繁冗计算,以操作认识教学为主;课题选择以常见的工业应用项目为主。4模具制造技术基础熟悉模具常用材料及其常用热处理方法;熟悉模具常见种类及工艺特点;熟悉常用模具制造设备结构、控制特点;具备根据模具零件选择刀具、加工设备、进行工艺分析、编制加工工艺的能力;60本课程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不具备数控电加工设备条件的学校,可在企业实习时完成本环节教学;每个实习课题需让学生首先编制出正确的工艺方案。5数控加工技术熟悉常用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特点,具备分析典型零件数控加工工艺的能力;掌握常用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初步掌握一种常用数控系统(如华中系统、FANUC系统和SIEMENS系统等)的手工编程技术;具备常用数控机床的维护和保养的基础能力。100+6W按照国家劳动部门颁布的数控机床操作工的相应国家职业标准,精选课题;课程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每个实训课题中均有对学生编制工艺方案的要求;实训有2周数控车实训、4周数控铣实训。6模具检测与维护技术熟悉典型模具的拆装工艺;具备模具试件的检测能力;熟悉常用模具的维护、保养方法;具有对模具使用中的磨损进行修复和精度保持的能力。36+2W有条件的学校可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可聘请有相关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任教;按企业设备管理制度和设备保养规范组织教材。7CAD/CAM软件应用技术了解目前企业常用CAD/CAM软件的种类和基本特点;具备运用一种常用CAD/CAM软件进行简单模具设计的初步能力;具备运用模具CAE软件对模具成形进行计算机辅助分心的初步能力;具备运用一种CAD/CAM软件实施模具零件数控加工的初步能力。能够运用一种CAD/CAM软件与数控机床之间的进行通讯传输。44+3W本课程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或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结合学校已有的CAM软件选择软件教学种类;模具CAE软件教学视学校软件配置情况而定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效性;有条件的学校可与切削加工紧密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8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基础熟悉企业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理论;熟悉质量管理的一般手段和方法;熟悉企业目前常用的几种质量控制方法和技术;具备制造类企业质量管理、质量分析和质量控制的初步能力。36以案例教学为主;可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任教;按企业质量控制的具体做法编写教材;学生可在企业生产实习时,参与企业的生产质量管理活动,以积累实际工作经验。9冷冲模制造与应用技术熟悉冷冲压的一般成形工艺;熟悉冷冲模的常用结构;具备简单冲压零件的成形工艺分析和冷冲模设计能力。120+4W本课程应突出应用,适当弱化复杂的成形理论和计算通过实例,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冷冲模概念;应配备相应的模具陈列室、装拆实验室。10塑料模制造与应用技术熟悉塑料一般成形工艺;熟悉塑料模的常用结构;具备简单零件的注塑成形工艺分析和塑料模设计能力。120+4W本课程应突出应用,适当弱化复杂的成形理论和计算通过实例,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塑料模概念;应配备相应的模具陈列室、装拆实验室。11专业方向技能训练与考级结合专门化设置方向,第六学期达到工种中级技能等级操作水平,经考核取得相应中级工证书;第八学期强化训练后达到高级工技能等级操作水平,经考核取得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11W本课程是具体体现和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课程;保证实训时间和岗位条件是重要基础;按劳动部门颁布的相应标准,精选课题,实施教学。12专业外语借助词典,能基本读懂一般机电专业文献资料;具有听、说、读、写一门专业外语的初步能力。40结合专业及相关专业产品说明书实施教学。九、设备配置建议根据本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配备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本专业校内实训实习必须具有金属加工车间、钳工车间、数控加工车间和机械测量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PLC控制与单片机控制实训室、传感与检测实训室、CAD/CAM实训室。以每学年两个班,每班40名学生配置:1实训车间(1)金属加工车间 普通车床 20台 普通工具铣床 10台平面磨床 2台 工具磨床 2台万能磨床 2台划线平板 2块测量平板 1块台式钻床 5台 砂轮机 5台相应工量刃具满足实训岗位需求。 (2)钳工车间(含模具拆装实训)钳工台和台虎钳 40工位 划线和测量平板 3块 台式钻床 6台专用拆装工作台 4个相应工量刃具满足实训岗位需求有条件的学校可配备小型冲床1台,小型注塑机1台。(3)数控加工车间数控车床 10台数控铣床 5台快走丝数控线切割 5台电脉冲成型机床 2台电火花(激光)打孔机 1台加工中心 2台 专用电脑及相关软件满足实训需求,有条件的学校可在此基础上再配备几台数控铣床。相应工量刃具满足实训岗位需求。2实训室 机械测量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PLC控制与单片机控制实训室传感与检测实训室CAD/CAM实训室相应设备和软件配置满足实训需求。 十、编制说明与教学建议:1本方案按五年一贯制制定,是指导性培养方案,各院校在制定江苏省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指导方案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允许调整20%左右。按冷冲模和型腔模两个专业方向进行设置。2本方案中德育课程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法律、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心理与职业健康教育或创新教育、环保与节能减排教育等。第九学期教学内容建议为:就业与创业。文化课程的教学安排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周学时数。第九学期的公共文化课教学内容建议:语文以实用文写作为主,数学以概率与统计为主,外语以专业外语为主,体育以健身体育为主。3每学期实际教学时间按18周计。实训课按每周30学时计,专业认识实习按每周30学时计,企业生产实习按每周40学时计。总计为:5276学时。其中:公共文化必修课为1522学时;专业技能课为2396学时(包括专业必修课1766,专业方向限选课630学时);选修课为448学时(包括人文类100学时(包括专业英语),知识拓展类98学时,技能拓展类92学时,健身强体类66学时,其它特色课程92学时);企业实习课为670学时(包括专业认识实习和企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为240学时。4本方案总学分为:275学分。原则上理论教学1518学时计算1学分,实践教学与毕业设计1周计算1.5学分,企业生产实习1周计算1学分,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学分进行微调,并制订学分奖励办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经培训和社会化考核取得其他技能等级证书的学生,或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获奖的学生进行奖励。学生取得248学分即可获得毕业证书。5. 第五-九学期的文化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建议:语文以中国名著赏析、世界名著赏析、古诗词赏析、散文赏析、毛泽东诗词赏析、童话赏析为主;数学以工程计算与速算、优选法应用技术、样条拟合与算法为主;外语以日常会话、英语构词法、常用词组、专业外语为主。6专业认识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认识实习,可以使学生较早地接触专业生产实际,加深对专业了解,增强专业意识和劳动观念,培养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为后续有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本方案仅在第一学期安排了一周的专业认识实习,各校在实际安排中,可根据学校实际,增加认识实习的次数和时间。7企业生产实习是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企业生产实习教学计划由企业与学校根据生产岗位对从业人员素养的要求共同制订,教学活动主要由企业组织实施,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