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名校调研系列卷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15分) (共4题;共15分)1. (6.0分)填空。 (1)陶渊明,_著名的田园诗人,号_,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杜甫,字_,自号_,唐代伟大的_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_”,他的诗被称为“_”。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有“_”之称,著有昌谷集。杜牧,字牧之,号_,唐代诗人。李清照,号_,宋代_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2)饮酒(其五)中蕴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哲理的句子是_,_。春望中作者移情于物,表达感时伤世之情的句子是:_,_。雁门太守行中用了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句子是:_,_。赤壁中作者用形象思维,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_,_。渔家傲中慨叹自己身逢乱世,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感情的句子是:_,_。 2. (5分)阅读新闻,回答问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 , 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议,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 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 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用“”隔开导语和主体,然后用“”给主体部分划分层次。 (2)这则消息先写西路军,后写中东路的原因是( ) A . 长江是从西向东流的。B . 西路军先于东路发起渡江。C . 西路军人员最少。D . 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固。(3)分析这则消息报道中路军战况部分,列出这部分的六要素。 (4)文中第_句最能反映敌军迅速溃退的思想原因。 (5)文中空缺部分最适合填的词语是( ) A . 败退 所向披靡 消灭 占领B . 后退 锐不可当 消灭 控制C . 溃退 锐不可当 歼灭 控制D . 溃退 所向披靡 打败 控制(6)文中两次出现“至发电时止”,说明了什么? (7)你觉得这则新闻中有哪些语言能体现新闻语言“准确”的特点,举例并作简要说明。 (8)有学生提出:“我认为,如果把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会更好。因为前者只说了这次军事行动,后者不仅说出了军事行动而且说出了结果。”这个问题你是如何考虑的?谈谈理由。 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B . 在读书汇报会上,张山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 , 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C . 三月撄花节期间,磁湖南岸,樱花盛开,如云如霞,游人鳞次栉比。D . 长沙以“湘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为契机,提质大河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请永远保存向往和平、向往自由、向往未来的美好愿望,反对战争、专制和恐怖主义。B . 弘扬优秀的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我们的神圣使命。C . 看着这些我们自己制造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展品,无不使人感到万分自豪。D . 由于升学考试的竞争,迫使他们失去了本应该享有的这些权利。二、 阅读理解(45分) (共5题;共45分)5. (5.0分)阅读甲乙两段文字,按要求完成问题。 (甲)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乙)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飦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注释】郭:外城。飦:同“饘(zhn)”。饘,即“糜”,稠粥。(1)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不堪其忧 能忍受B . 饭疏食 吃C . 饮水 热茶D . 不愿仕 做官(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 . 下车引之B . 曲肱而枕之C . 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D . 学而时习之(3)用“/”为下面语句断句(限断一处)。 家 贫 居 卑 胡 不 仕 乎?(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5)甲乙两文中孔子对富贵的抉择和颜回不愿做官都强调了内心的坚守,请说说他们各自坚守内心什么底线? 6. (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独腿人生罗伟章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与闲市区有一段距离,下公交车之后,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40分钟。眼看约定的时间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朋友曾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了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元。”见我犹豫。车夫开导我说:“出租车起价就是6元呢。”这个账我当然会算,可5元再加1元,就是3元的两倍,这个账我同样会算。“这不是讹人嘛。”我举目张望,看望再有一辆三轮点来。车夫说:”上来吧,就收你3元。”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5元其实没多收你的。”“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无呢。”“如果在前一个站,就只收3元。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穿着人力三轮车车夫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至少有55岁的年纪。车行一小段路程,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而且,车轮不是滑行向前,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右腿上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的频率前后晃荡着。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臀部时时脱离坐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在左腿上,从他左腿并不肥大的裤管随风摆动的情形,我猜想他唯一的好腿一定搜得可怜。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瞪了,我走路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前面是上坡路。我说:“这里不好骑,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綳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争!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重重地喘着粗气。不知怎的,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踪影。在我面前的,无疑是一个强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待他嘴息稍定, 我说:“你真不容易啊!”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八十多里,而且带的是两个人!”他说:“有两个外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别人的车他们不坐,偏要坐我的车。他们一定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为咱们成都人争了气,为中国人争了气!下了车,那两个外国人流了眼泪,说的什么话我不懂,但我想,他们一定不会说我是孬种。”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既心酸,又豪迈,是那种近乎悲壮的自豪的情感,我很想打听一下他的那条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事实上,这已经无关紧要了。他已经断了一条腿,而那条独腿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这就足够了。离别墅大门百十米远的距离,车夫突然刹了车。“你下来吧。”他说。我下了车,给他5元钱。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2元钱。我正要离去时,他不好意思地说:“往别墅里去的人,至少应该坐出租车我怕被你朋友看见”我天生是不大流泪的人,但此时我的眼泪流了下来。“谢谢”我轻声地说。“谢谢您!”车夫郑重地说。议完事,朋友留我吃饭,我坚决拒绝了。我徒步走过了那段没有公交车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1)简要梳理“我”对车夫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在下面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词语。 怀疑_高兴自豪_(2)小说让车夫自述拉两个外国人的故事,有何作用? (3)作者按一定层次塑造“车夫”这一形象,请参照的句式,用“挣”或争概括另外两个层次。 作为残疾人,自食其力,为家庭挣生活;_;_。(4)车夫与鲁迅小说中孔乙已的命运截然不同,请说明造成这种不同的社会原因。 7.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独行玉器行余显斌丰阳玉色泽光润,入手清凉,雕为小件,千金难求,很是红火。但是,此玉和当地一种荧光石极为相似。因此,就有玉匠以荧光石为之。王独行却不。王独行是丰阳著名玉匠,秉承祖业,开一家玉器行,不大,所有玉器均为手工雕琢。玉器行的职员,全部是自己的弟子。王独行规定,在他门下,不学满三年手艺,不许出师。王独行还特别规定,不许以荧光石充玉,否则,开除出师门。因此,“独行玉器行”货真价实,生意兴隆。人们说,买王独行的玉器,放心。王独行还有第三条规定,弟子出师,一般不许离开自己的玉器行。因为,他担心没有自己把着,弟子们没了紧箍咒,会胡来的。这样,不只是坏了自己名气,也坏了丰阳玉的名气。当然,有弟子一定要出去单干也可以,必须通过考验,合格才行。至于考题,是临场发挥的。好在,一直没弟子愿意离开他,毕竟,借得大树好遮阴,更何况师父对他们一个个如自己的儿子。因此,第三条规定一直闲搁着。可是,也有例外。这人,就是曾白。曾白投到王独行门下,苦心钻研,手艺日进。一日,王独行雕一棵玉白菜,即将完工,菜叶上,一块玉石一崩,掉了,出现一块黑斑。王独行呆望半天,不知如何是好,继续雕琢吧,这个黑斑,会破坏白莱美感;放弃吧,这么大一块玉石就糟蹋了。他叹口气,走了出去。每次遇见这样的事,他都会去茶室,泡一壶茶,慢慢地喝,静静地想,究竟有没有挽回的方法。一壶茶喝罢,他想,算了,毁就毁了吧,不能让玉器有瑕疵。他走进作坊,玉白莱仍在案上,黑斑没了,上面趴着一只蝉,身子黑亮,薄翼如烟。他走近了,蝉竟不飞,仔细一看,竟然是用黑斑雕成的。这蝉,是曾白雕的。他少有地一笑:“小子,你出师了。”曾白眼睛一亮:“师父,真的?”王独行点着头说,明天,他就是“独行玉器行”的正式员工,可以加工资了。曾白却说,想离开这儿,自己开玉器行。王独行愣了一下。“那就准备接受考试吧。”曾白忙说:“请师父出题。”王独行笑笑:“急什么?早着呢。”几天后,王独行生病住院,将玉器行暂时托给曾白管着。一天,工商局的周局长来了,在玉器行转了一圈,对迎接他的曾白说,刘县长半个多月后过生日,县长喜欢丰阳玉器,自己想弄一件作为礼物相送。曾白建议,祝寿要应景的,自己细心雕琢一件,让周局长半个月后来拿。周局长点点头,转身离开。曾白回去,独自选料,设计,雕琢。半个月后,一件仙猴献桃的玉器出现在周局长眼前。一只猴子举着一个硕大的蟠桃,蟠桃白里透红,水灵灵的,周局长眼睛一亮,呵呵一笑 , 拿着玉器走了。当天,王独行回来,宣布曾白不能离开。“为啥?”大家不解。“考查不过关!”王独行说,“是我请周局长来索要玉雕的,这是一道考题。我一直告诚大家,玉匠要人净心净,曾白如此做法,显然不合格。”正说着,周局长赶来,微笑着说:“过关了,过关了!”王独行一愣,不解地望着他。原来,周局长拿回玉雕,用放大镜仔细一看,竟然是荧光石雕的。底座上隐隐有一行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为灵物,岂能贿官?”王独行听了,哈哈大笑。曾白问:“师父,我能离开了吗?”“不行!”王独行一挥手,“我老了,要退了,玉器行得有人主管。我决定,曾白上。”至于曾白以荧光石充玉,王独行说,应该的。(选自林中凤凰,有删改)(1)结合文章情节,完成填空。 王独行立下三条规定王独行雕玉白菜遇到黑斑,曾白_王独行要为曾白加工资,曾白_周局长“索要”玉器送县长,曾白_王独行留曾白接管玉器行(2)从人物形象刻画的角度,说说第段的作用。 (3)请分别说说和段中周局长“笑”的内涵。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中胡屠户的两段话,结合本文第段画线句和第段,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吴敬梓范进中举)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王独行对“以荧光石充玉”的态度都有变化,原因分别是什么?这样设计,都是以“变”写“不变”,胡屠户和王独行的“不变”分别是什么?8. (5.0分)名著阅读 走到了地方,他满身是汗。见了那个破大门,好像见了多年未曾回来过的老家;破门,破墙,门楼上的几颗干黄的草,都非常可爱。他进了大门,一直奔了小福子的屋里去。顾不得敲门,顾不得叫一声,他一把拉开了门。一拉开门,他本能的退了回来。炕上坐了个中年的妇人,因屋中没有火,她围着极破的被子。祥子楞在外面,屋里出了声:“怎么啦!报丧哪?怎么能不言语一声就楞往人家屋里走啊?!你找谁?”祥子不想说话,他身上的汗忽然落下去,手扶着那扇破门,他又不敢把希望全部扔弃了:“我找小福子!”(1)祥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去找小福子的?他为何去找小福子? (2)小福子的结局如何?小福子的结局对祥子有着怎样的影响? (3)创业史写到的蛤蟆三大能人指的 ( ) A . 梁生宝、梁三老汉、高增福B . 郭世富、姚士杰、郭振山C . 白占魁、姚土杰、郭世富D . 郭振山、高增富、梁生宝9.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本文作者柳宗元,_(朝代)文学家。 (2)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B . 水尤清冽(特别)C . 往来翕忽(疾速的样子)D . 隶而从者(奴隶)(3)文章开篇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运用了一系列动词详写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有何作用? (4)第三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5)“兴尽悲来”似乎是多情文人宴游的常态心理,柳宗元也没有逃脱。本文情感先乐后忧,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呢? 三、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共2题;共60分)10. (10.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众所周知,博物馆作为收藏、研究、展示历朝历代文物遗存的地方,不仅仅具有游览、观赏的价值和意义,还起着传承、普及、弘扬传统历史文化的作用,是让国民更好地了解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人文精神等不可替代的场所。从这个角度来说,博物馆里面收藏的每件文物,都是一段历史的浓缩,都是一种文化的结晶。材料二:随着被称为中国版“博物馆奇妙夜”国宝探秘节目国家宝藏走红,原本“高冷”的博物馆一下子成为市民热捧的旅游“打卡目的地”。某在线旅游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自去年12月初以来,通过“博物馆”搜索大城市旅游产品的游客上升了50%另有数据显示,上海125家各类博物馆中,已有96家全年免费开放。元旦小长假上海各类博物院参观的人数较平时有了大幅度增加。但是,除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因为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常年受国内外游客追捧之外,其他不少中小城市的地方性博物馆却大都是旅行社所开发旅游线路上的冷门,鲜有游客主动选择把某个博物馆当作自己的旅游目的地。材料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随着国家宝藏节目走红,博物馆成为旅游“打卡目的地”,更多民众自觉学习历史文化。B . 北京凭借它悠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电池隔板加工制造项目施工方案
- 土石方工程设备使用与管理方案
- 超高纯电子级气体生产建设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 xx市城乡供水安全保障一体化项目技术方案
- 冷冻法施工组织设计
- 中心城区地下管网改造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2025年新生入学考核题库及答案
- 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工程节能评估报告
- 跨区域口腔医院医生聘用及人才培养协议
- 离婚二次起诉书:共同债务清偿与财产分割协议
- 道教学院考试试题2025及答案
- 征迁岗位笔试题目及答案
- 共用道路纠纷协议书
- DB34T 5137-2025电化学储能液冷系统设计技术要求
- 食品免责协议书
- 25Hz相敏轨道电路系统配套器材一60课件
- 风力发电机组的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 DB44-T 1661-2021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技术规程
- 驾考宝典三力测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医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研究
- 骨科围手术期的护理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