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doc_第4页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按照写景顺序选出排列正确的一项放入横线上,使句子连贯。(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_。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A . B . C . D . 二、 默写 (共1题;共6分)2. (6分)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报君黄金台上意,_。(李贺雁门太守行) (2)_,自缘身在最高层。(杜牧泊秦淮) (3)_,水击三千里,_。(庄子) (4)我国古代散文中,很多文章善于通过对动物的描写来表现春天的特点,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_,_”两句,通过对鸥鸟和鱼的描写,写出了春天的特点。 三、 书写 (共1题;共4分)3. (4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 岁月的美在于流sh_,花开花落间,光阴沉din_了年少轻狂,也懂得了冷暖自知,人生,没有人能陪你到最后,一路风雨前行的只有自己。无论脚下的路有多寂lio_,都要做好自己,无论世界是否与你深情,你都要心存善念,保持对生活的zhn_重,岁月也定会与你温柔相待。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4. (15分) 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无数文人墨客为歌颂友谊写下了不少不朽的诗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2)下面是日照市“中学生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活动中,有关“中学生结交网友”的调查报告,请概括出表格所反映的情况。(不超过20个字)中学生结交网友调查表选择的网友对象比例凭感觉交网友19%看重才华17%看重外貌19%看重人品45%(3)对于交网友的利弊,众说纷纭,班上为此准备开展一次辩论赛。如果你是正方,请你列举在网上交朋友的好处。五、 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5. (15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材料:今年3月26起,重庆开始向随地丢垃圾、吐痰、损坏花草、跨越交通护栏.、大声喧哗、尚自摆摊设点等“十不准”行为“宣战”,实行“十不准,十处罚”的首日行动。据了解,当日下午的巡查,执法人员共纠正近300例不文明行为,文明劝导200余人,处罚了21名不文明市民。(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2)请你为重庆的“十不准,十处罚”行动拟一条宣传标语。(3)假如你们学校已开展了“十不准,十处罚”的宣传活动,但你看见仍有一些同学在采摘校园花坛里的花,你该如何劝说他们。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6. (10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竟”“烈士”分别是什么意思?(2)结合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2分)7. (22分)阅读全文,完成练习。 (1)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学 而 不 思 则 罔,思 而 不 学 则 殆(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3)摘写出出自十二章且现在常用的成语。 (4)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学而时习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吾日三省吾身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A . /B . /C . /D . /(5)读了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7分)8. (35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青春的门槛刘心武有一个青年,他想画一幅题为青春的门槛的画。他画了无数次,撕毁了无数次,久久地没有画成因为他心里淤塞着一团乱麻般的思绪,他怕迈出那青春的门槛,怕失去还没有享受够的青春是啊,青春的美好,不必详尽地铺陈,单单想到这一点便令人心醉青春是一种特权!“他还年轻!”这是人们对青春期中的红男绿女的一种覆盖面极宽的赦免。可以任由他们糊涂一点,马虎一点,浪漫一点,淘气一点,懒惰一点,疯狂一点无妨犯一点错误,或者无妨耍一点脾气,肆无忌惮地笑,尽情尽兴地哭因为他们正当青春,所以不要苛责他们!“我还年轻!”这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几近于全面的谅解。以后的事情以后再想,以后再谈。让世界只是一幅画,生活只是一首歌,理想只是朦胧的朝霞,事业只是远方的车站因为我们正当青春,所以只管扭动欢快的舞步!然而岁月匆匆,一个那样的日子终于来临脚尖触到了门槛,青春的门槛!抬头一看,门槛外面是一个惊心动魄的世界。迈出那门槛,责任和义务将沉重地压到肩头;原来只觉得别扭而从未深究过的他人的目光,逼近面前,不得不认真地加以剖析;啊,人际关系如此这般错综复杂,而自己终于不能再加回避;没有人轻易对你谅解和宽恕,连自己也不能不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细加反刍审评;感情世界竟也变得如此迷离朴朔,原来绝不能轻言友谊和爱情;道德是生活这个大鱼缸的玻璃外壁,原以为看似透明无妨穿游,却原来无比坚硬不许超越;世界不是一幅画而是一种复杂深奥的存在,生活不是一首歌而是一篇难以答好的考卷,理想必须明晰并切实地作出抉择,事业是一趟已经开来不抓紧时间努力登上去便要迅即开走的列车啊,青春的门槛!狂跳的心啊,你能不能平静些,告诉我,告诉我,能不能不迈将过去?怎样地迈将过去? 你怎能不迈过那青春的门槛?那是无可回避的。世上有那样一种人,他年龄早已超过青春期,但心理结构和为人处世水平仍停留在青春门槛以内。这种人常常因不能适应社会、生活、他人而被视作低能儿,永远保持青春的活力是非常美好的,永远保持青春期的心理结构和为人处世水平,特别是超越青春期仍建立不起坚实的信仰、理想、道德观和事业心,那就不但不称其为美好,甚至要堕入丑陋和丑恶了!你必须迈过那青春的门槛!当你脚尖触到青春的门槛时,你必须勇敢地失去青春!只有丢失青春,才能换取成熟。只有任仲春的劲风吹落花瓣,才能在骄阳中结出你青色的幼果。怎样迈过那青春的门槛?要义无反顾。青春诚美好,但青春必凋零。迈过去!敢于用你还不够坚实的肩膀,承受社会压下来的责任和义务;敢于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敢于迎接微妙的眼神、莫测的心机与需要仔细破译的话语;敢于在感情世界里经受痛彻肺腑的考验;敢于树立起宏大的理想目标;敢于以坚韧的毅力和奋发的进取开创出时代、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业绩要欢欣鼓舞。青春诚美好,但青春的门槛那边更奇妙。花儿落了,会有果实。最初的果实的确是苦涩的,甚至是丑陋的,然而果实比花朵更有价值,随着新的岁月中的奋斗,果实将逐渐硕大,逐渐饱满,逐渐光彩照人,逐渐果香四溢青春如花,点缀得这个世界缤纷似锦,但主要是供于观看;青春后的生命果实,使这个世界变得滋养,并通过种子延续着人类的文明,它就不仅是供于观瞻而是创造出新的生命迈过青春的门槛,在失落的痛苦之后,又将获得多么大的快乐!预支一部分那至高的快乐吧,果断而敏捷地迈过青春的门槛!有一个青年,他想画一幅题为青春的门槛的画。他画出了一个高耸的门洞,门洞这边是一个撑壁犹豫的青年,门洞外的强光勾勒出他的剪影,他正待迈出那门洞下的门槛却还缺乏最后的一束勇气而门洞外是一眼望不清的缤纷世界,显得神秘莫测他该怎样才能把这幅画儿画得更好呢?年轻的朋友们啊,让我们一起帮他来画吧!(1)本文以“青春的门槛”为题,其用意是什么?(2)“道德是生活这个大鱼缸的玻璃外壁,原以为看似透明无妨穿游,却原来无比坚硬不许超越。”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3)下面两句话中的划线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要义无反顾。青春诚美好,但青春必凋零。(青春的门槛)为了如期登上珠穆朗玛峰,四位勇士仍然勇往直前地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4)文中“狂跳的心啊,你能不能平静些,告诉我,告诉我,能不能不迈将过去?怎样地迈将过去?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其作用是什么?(5)比较下面两段文字,说明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迈过去!敢于用你还不够坚实的肩膀,承受社会压下来的责任和义务;敢于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敢 于迎接微妙的眼神、莫测的心机与需要仔细破译的话语;敢于在感情世界里经受痛彻肺腑的考验;敢于树立起宏大的理想目标;敢于以坚韧的教力和奋发的进取开创 出时代、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业绩 (青春的门槛)你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把青春的内容看透吃透。这样,当你胸有成竹地走进人生的课堂,你就能够用自信的目光,把理想的风铃碰出一阵鸣响。当岁月的钟声敲响15下16下或者17下18下,你就可以自豪地说:青春,你一定在我身上绚丽!(读者 卷首语)(6)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有人说应该删去,有人说不应该删去。你的看法呢?请说明理由。(7)作者说要“义无反顾”、“欢欣鼓舞”地迈过青春的门槛,你认为该如何迈过呢?9.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朗读者:点燃阅读热情,给你读书时刻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个小高潮。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新节目朗读者赢得了如潮赞誉,网络上下对这档节目的评价更是近乎“零差评”。嘉宾们以念诗、读散文和家书的方式,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让观众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观点1:重拾书本,感受文字强大魅力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节目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回顾人生片断,将打动或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给观众朗读一遍。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的习惯,但随着时间流逝,大多数人会逐渐丢弃,而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一直坚持下来。文字的力量,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可能已经很多年没有感受到了。如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们在物质财富方面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却变得寥落荒芜。尽管在国家的倡导、媒体的呼吁之下,喜欢读书的人仍为数不少,但毕竟少了许多。快节奏的生活,让很多人感觉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太大,希望节奏能够慢一点,让人们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这正是此类节目的意义所在。文化节目广受好评,不仅是人文精神的高扬,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在经历多年的娱乐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据红网)观点2:走红背后,召唤人文精神回归看罢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很多人都嘉许它们是综艺节目里的“清流”,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这种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就值得思考。无论“清流”还是“清新”,都是相对而言的。在笔者看来,节目走红更深层次的缘由在于“真”,即节目中那些真实的人和真实的事。透过这两档节目,很多人说看到了文化的价值。诗词也好,散文也好,之所以给人很大触动,除了文字优美,更多在于其传达的价值与读者、观众产生了精神上的共鸣。尤其是在朗读者里,虽说从“朗读”的层面,并不是每一位嘉宾都能展现出专业水准,但透过网友的评论不难看出,真正打动人的不是朗读的过程,而是朗读者结合个人独特经历所传达的真切情感。当然,也有人会认为,节目中传递的这些价值观念“距离现实太远”,但它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比照自身、反省内心、激活自我的机会。一档节目能肩负起推动文化大发展的使命么?对此,每个人心中都有答案。虽然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这样的节目也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更多的模仿者,产生新的审美疲劳。但应该看到,无论从电视节目的角度来评析,还是从文化价值的层面去追寻,节目关注人类自身的精神和价值追求至关重要。(据中国青年网)观点3:多维阅读,构筑新型生活方式朗读者用情感共鸣唤回文学认知,给人一种新的实在的媒体体验。其先讲故事、后朗读的模式将文化与生活连线,告诉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去阅读,换一种方式去做高雅的文化交流。它不仅为观众呈上了一碗热腾腾的心灵鸡汤,更激发了很多人的阅读兴趣。朗读者这档节目告诉我们,健康需要营养,心灵离不开阅读。阅读一本书,你看见的是无声的文字,你听见的是有声的倾诉。当你能感受到这种倾诉,你就会发现世间百态的复杂和简单,就会理解情感的缤纷色彩,珍惜生命的本真价值。有人说,阅读要有呼吸的感觉;有人说,阅读要有燃烧的感觉;有人说,阅读需要给心灵以慰藉。我觉得,阅读应该从真实、价值、厚度、暖度的维度,去感受文字的亲和力。值得注意的是,这档节目拥有大批的年轻观众,他们中很多人刚刚真正开始感知人生的内涵,节目可以启发很多年轻人,教会他们如何给自己的生命质量做加法。确实,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理应主动去搭配自己喜爱的精神食粮。故而,此类文化节目多多益善。(据中国经济网)拓展材料:见字如面节目简介见字如面是由黑龙江卫视推出的阅读推广节目。节目邀请一线当红明星,用生活化、角色化的声音,变身为写信人本身,为大众读出“他们”写的信。所读的每一封信都在打开一个栩栩如生的真实场景,而演员们用声音表演更是让那些写信人好像就在现场,信中所描述的人物情状、社会风物仿佛都触手可及。而信中幽默的文字往往有种特殊的力量,直击人心。这样精致纯粹的节目将带领观众重新领会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唤起大众对书信的重新认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简介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大型文化益智节目,也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选手们在电视节目中除了展现自己的诗词歌赋造诣,更是用自己的人生经验为他们喜爱的诗词带来了更为令人信服的注解。十期节目里,全国各地的普通人构成的百人团成员们的风采、性情带给观众最大的惊喜,诗词带来的欢乐与忧伤,从他们的人生故事中得到释放。他们的共同经历,就是拥有的一颗热爱诗词文化的心。(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作者认为,阅读应该从真实、价值、厚度、暖度的维度,去感受文字的亲和力。B . 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不仅是视觉冲击、戏剧化情节,而且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起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C . 朗读者也许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更多的模仿者,产生新的审美疲劳。D . 很多人都嘉许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是综艺节目里的“清流”,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2)阅读“观点2:走红背后,召唤人文精神回归”部分,概括朗读者走红的原因。 (3)朗读者这档节目能肩负起推动文化大发展的使命吗?结合文本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链接材料】创新传承传统文化的方式势在必行,利用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是必然趋势。网络媒体、电视节目、动漫、广告等都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王本朝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的建言学习文化的最好方式是体验,要不断地用新方式、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激起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冯骥才在2017年全国“两会”上的建言九、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2分)10. (12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周瑜愈怒。忽又报孔明遣人送书至。周瑜拆封视之。书曰:“汉军师中郎将诸葛亮,致书于东吴大都督公瑾先生麾下:亮自柴桑一别,至今恋恋不忘。闻足下欲取西川,亮窃以为不可。益州民强地险,刘璋虽暗弱,足以自守。今劳师远征,转运万里,欲收全功,虽吴起不能定其规,孙武不能善其后也。曹操失利于赤壁,志岂须臾忘报仇哉?今足下兴兵远征,倘操乘虚而至,江南齑粉矣!亮不忍坐视,特此告知。幸垂照鉴。”周瑜览毕,长叹一声,唤左右取纸笔作书上吴侯。乃聚众将曰:“吾非不欲尽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