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请示资料(定稿).doc_第1页
报告请示资料(定稿).doc_第2页
报告请示资料(定稿).doc_第3页
报告请示资料(定稿).doc_第4页
报告请示资料(定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报告请示资料(定稿) 汇报材料中共石泉县委石泉县人民政府(xx年12月)首先,我代表中共石泉县委、县政府对市委宣传部王部长,市扶贫局曾局长,市财政局周局长,市政协王主任一行各位领导莅临我县考核指导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移民搬迁安置以及扶贫、农综开发工作,表示热烈地欢迎!下面,我将相关工作完成情况作以简要汇报 一、xx年度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一)新农村示范村建设xx年,在巩固前两轮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我县继续按照“产业发展抓蚕桑、基础设施抓配套、民居环境抓改造、乡风文明抓活动、管理民主抓班子”的工作思路,新启动了10个市级新农村重点村和51个县乡级新农村建设。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直各帮扶部门的倾心帮助下,我县通过广泛动员群众,捆绑项目资金,精心组织实施,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扎实推进,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主要成效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主导产业迅速发展。 示范村累计完成新建桑园2039亩,桑树改良2428亩,蚕种发放2.77万张,发展桑枝食用菌238万袋,发展畜牧大户227户,饲养生猪20.29万头,劳务输出1.23万人次,发展经济林特园1866亩。 二是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 共完成新修村道73公里,改造村道126.2公里,连户路硬化120.1公里,新建便民桥43座,新修人饮工程72处,新修河堤61.4公里,新修渠道118公里,农电改网150.3公里。 三是村容村貌水平显著提高。 完成新建民居790户,民居改造1857户,庭院绿化1718户,村口治理37处。 四是社会事业及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推进。 完成新建和完善村级活动室43处,村级卫生室建设35处,建村级体育场23处,电视、电话入户率分别达到了95%以上,电脑入户516户,新建垃圾堆放(填埋)点130个,评选十星级文明户3001户,开展技术培训16854人次。 共完成投资8500万元。 (二)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会议精神,把移民搬迁安置与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和防灾减灾工作有机结合,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分类指导、相对集中,规划引领、产业支撑,基础先行、服务配套,有业安置、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推行“鼓励进城、扩张集镇、做强社区、相对集中、梯次推进、支持外迁”的搬迁安置办法,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体目标,以进县城、入集镇、扩社区和特困户包建等移民搬迁安置示范体系建设为抓手,灵活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联建、统规自建”的建设方式,全面掀起了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建设高潮。 xx年度全县共启动移民搬迁安置建房3467户12918人,占当年计划任务的255%。 其中集中安置2890户10685人(进县城912户3309人,入集镇958户3745人,进社区或集中安置点1020户4031人),分散安置577户2233人。 已完成建房主体工程2211户,占当年计划任务的163%。 同时按照“一名包抓领导、一个包抓部门、一支工作队伍、一个安置规划、一本搬迁安置台帐、一套增收措施”的“六个一”要求,县上确定了30户以上规模的“进县城、入集镇、扩社区、包建型”四种类型示范点22个,其中市级示范点1个,县级示范点4个,镇级示范点9个,中心社区8个,共计划安置1120户4440人。 截止目前,各示范小区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共启动建房1109户,其中754户主体已完工。 (三)扶贫开发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为重点,切实抓好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制度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和夯实包抓帮扶责任制,深入开展行业扶贫、专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全面实现了6020人脱贫目标。 一是连片开发项目村建设稳步推进。 xx年,在做好 xx、xx年40个扶贫重点村和8个特困村续建工作的同时,我县结合68个中高山区域村综合开发和第三轮市级新农村重点示范村建设,启动实施了迎丰镇三官庙村、火石沟村、三湾村3个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村。 截至目前,共完成新建和改良桑园448亩,新建标准化蚕室51间,发展桑枝食用菌85万袋;新建圈舍1380平方米、年出栏生猪5000头,发展林下生态养鸡10万只、大鲵特色养殖1000尾;新建漆园405亩,技术培训660人次,劳务输出524人;同时完成新修组级路7公里、产业路18公里,新修、硬化入户路2.6公里,新建便民桥3座、河堤144.45米;建人饮工程14处、水窖44口,完成低压线路改造7公里,新增变压器2台;完成“五改三建”183户,新建沼气70口,实施移民搬迁25户。 当年完成总投资3833万元,其中财政投资308万元,部门捆绑资金2049万元,群众自筹资金991万元,信贷资金485万元,占两年总投资的76。 二是特困村建设成效明显。 我县积极抓好xx年启动实施的8个特困村年度项目设施。 目前,8个特困村主要完成发展桑枝食用菌67.5万袋,培育千头养猪场1户,新发展养殖大户32户,新建桑园100亩,新建标准化蚕室18间,发展烤烟150亩;修建组级路31.7公里、产业路5.3公里,渠道3公里、河堤530米、便民桥9座、人饮工程13处、水窖5口、沼气146口,实施坡改梯40亩,改造低压线路14公里;完成“五改三建”395户,实施扶贫移民搬迁64户,安装村村通设备292台,农村实用技术培训730人。 完成建设投资1214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7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249万元,群众自筹695万元,信贷扶持100万元。 三是千村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规范运行。 三是千村扶贫互助资金试点工作规范运行。 在做好xx年启动的10个村级扶贫互助协会的基础上,我县今年新启动了后柳镇群英村和云雾山镇板桥村2个扶贫互助协会。 截止目前,12个扶贫互助协会资金运行安全、规范、健康,共有协会会员1315个,入会率达到60%,协会总资本金共计355.85万元,其中省、市、县财政配套资金180万元,会员缴纳基准互助金175.85万元,已累计向727个农户发展栽桑养蚕、畜牧养殖、食用菌、农家乐、购买籽种化肥等发放借款612.32万元。 四是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工作成效显著。 自去年5月份千企千村扶助行动项目启动实施以来,帮扶企业通过带项目、带技术、带信息、带市场等多种途径,帮助贫困村寻找致富门路,开发优势资源,培育主导产业,加快促进农民增收。 截止目前,16个帮扶企业共为贫困村直接投入资金65.5万元,捐赠物资折价36.8万元,修建饮水工程4处,帮助修建村活动室1处,新修村组道路6.2公里,新修便民桥6座,新修圈舍2400平方米,发展畜牧养殖大户17户,发展桑枝食用菌18万袋。 五是省级“两联一包”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年以来,8个省级“两联一包”参扶单位从群众的最需要出发,共为帮扶村投资35万元,扶持产业大户20户,发展畜牧养殖15户,新建养蚕室6间、修建村委活动室1处,修建便民桥2座。 六是科技和信贷扶贫取得突破。 六是科技和信贷扶贫取得突破。 今年我办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扶贫方针政策,开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农业、养殖业实用技术培训3000余人次,为11个镇620户贫困户发展栽桑养蚕、畜牧养殖、食用菌、农家乐等为主的区域特色产业项目投放小额到户贴息贷款860万元,成功申报了石泉县万坤商务粮油贸易公司龙头企业贴息贷款项目,共向“雨露计划”培训学校选送贫困学生576名。 七是农村贫困大学生得到有效救助。 按照省市关于农村贫困大学生救助通知要求,及时下发了石泉县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项目实施方案,由各镇按照文件要求初审统计上报,县扶贫办对各镇上报的学生名单进行调查核实,并将符合条件拟救助的6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了公示,经上报市扶贫开发局审批后,将救助资金通过“一折通”的形式全部发放到贫困学生手中,争取农村贫困大学生补助资金54万元。 八是扶贫旅游示范村初显规模。 八是扶贫旅游示范村初显规模。 xx年,我们在后柳镇永红村、黄村坝村、熨斗镇先联村、曾溪镇瓦窑村、城关镇堡子村、云雾山镇板桥村打造扶贫旅游示范村6个,发展旅游经营户125户,年经营农家乐等旅游服务收入达1100余万元,为贫困村农民群众增收创出了一条新的途径和模式。 (四)农综开发严格按照中、省、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标准,精心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现代农业新亮点,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不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力度,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再上新水平。 一是xx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顺利通过市级验收。 xx年度中池镇项目区0.7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顺利通过省、市级验收,被市督查验收组评定为优秀等次。 二是xx年度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全面完成。 二是xx年度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全面完成。 xx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涉及两河镇双河村、城关镇杨柳社区的18个村民小组,农户981户,农业人口3924人。 一年来共投入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资金826万元,其中财政资金完成774万元,自筹完成52万元,完成中低产田改造任务0.7万亩,全面完成农业措施、水利措施、林业措施和科技措施各项规划建设任务。 同时我们整合蚕桑、畜牧、农业、林业、水利等涉农部门项目资金800余万元,在项目区村内发展养蚕大户65户,推广省力养蚕五项技术120户;发展畜牧大户22户,年饲养生猪2680头;新建大棚80亩,发展大棚瓜菜150亩;培训并输出劳务592人;硬化机耕路3.5公里;修建河堤3公里;村口治理2处;修建党员活动室2处350平方米、村级卫生室2处120平方米;新建民居60户,改造民居120户,庭院绿化170户;安装有线电视540户、电话540户,电脑128户。 三是xx年度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项目增效明显。 三是xx年度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项目增效明显。 xx年,石泉县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项目在城关镇杨柳社区实施,全年共投入资金182万元,其中财政资金完成171万元,自筹完成11万元,完成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项目任务0.2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0%。 完成水利措施新建机电井2眼,配套输电线路1公里;衬砌渠道8公里;完成渠系建筑物盖板阶梯挡土墙93座、埋设涵管0.5公里;农业措施新修、改造机耕路2公里、梯田埂田埂路4公里;科技推广措施完成优质草莓、礼品西瓜等高效农业示范推广300万亩。 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新增灌溉面积0.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1万亩,新增种植业总产值170万元,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加总额将达到112万元,农民人均增收634.2元,比非项目区人均收入高出500元。 二、主要工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移民搬迁安置、扶贫及农综开发工作。 一是建立了“一名县级领导挂帅,一个县级部门包抓,一名乡镇领导包建,一支驻村工作队苦干”的工作机制,把新农村、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及扶贫开发建设情况纳入部门和乡镇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从制度上予以保障。 二是年初建设规划方案制定后,县上及时召开了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会、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推进会和专题办公会议,迅速分解目标任务,逐一夯实部门项目建设责任,落实项目捆绑资金,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三是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到项目村中调研,现场解决建设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四是县督查考核办定期对工作进度进行检查督办并予以通报,确保项目、资金落实到位,大大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工作重点。 一是在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上,着力在调整产业结构、明晰主导产业、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优化居住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及社会事业建设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二是在特困村建设上以熨斗镇、喜河镇、后柳镇等南区板块建设为重点,在突出抓好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同时,积极探索出中高山区产业扶贫发展模式,着重在扶产业、扶智上下功夫,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三是在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上,着力解决贫困户用电难、行路难、饮水难等突出问题,积极引导贫困户发展主导产业,不断促进贫困群众增收,同时以安居工程为重点,建设扶贫移民安置点,群众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四是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上,以避险、避灾和扶贫为主要移民对象,以移民搬迁安置示范体系建设为抓手,以移民户后续发展为重点,确保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总体目标。 (三)整合项目资源。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县政府通过县长办公会、专题办公会等形式,整合交通、水利、农业、电力等涉农部门项目资金,集中投入新农村示范村、特困村、扶贫连片开发和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中,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合力,整体推进。 同时为积极探索区域板块式扶贫开发、流域性综合治理扶贫模式,我们在项目计划编报时,充分考虑把扶贫内部项目有效整合,集中解决问题,大大提高项目村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项目村建设标准和档次。 (四)创新工作机制。 (四)创新工作机制。 在工作中,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基本县情,努力创新,不断探索。 一是将新农村示范村、特困村、扶贫连片开发重点村与中高山区域综合开发项目村相结合,统筹推进项目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是将新农村示范村、特困村、扶贫连片开发重点村建设与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相结合,积极引导农民进县城、入集镇、扩社区,有效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三是建立社会帮扶机制,定期向外出务工能人、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争取“外援”,加大对新农村及特困村建设项目的支持和建设力度。 四是建立考核奖惩机制。 将新农村、特困村和连片开发项目村建设任务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实施重点督查督办,并与项目安排,资金拨付挂钩。 尤其是今年启动的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行了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单项考核的双项考核机制,进一步严格考核奖惩。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建设氛围。 建设工作启动以来,县扶贫办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和相关惠民政策,全年在各级媒体发表相关稿件102件,为加快推进各项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强化项目监管。 在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上,我县严格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坚持不断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