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有机茶基地.ppt_第1页
如何建设有机茶基地.ppt_第2页
如何建设有机茶基地.ppt_第3页
如何建设有机茶基地.ppt_第4页
如何建设有机茶基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建设有机茶基地 茶场规划 有机茶园是采用自然和生态法则相协调种植的基地 因此茶场的规划宜应用生态学原理 建立以茶为主 多种经营 立体种植 生态管理 产出绿色食品 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型茶场 宜山水田林路综合规划 农林牧副渔肥统一安排 茶场内宜根据地形地貌 生产规模 经营模式 科学而合理地安排好总场和分场 办公区与住宿区 厂房区与养殖区 商业区与文化区 绿化区与休闲区 茶园与绿肥区 林区与水果区 道路网络与水利系统等规划安排好 总场以交通方便的茶区中心区为宜 场区周边应与茶园设置50 100米的隔离带 茶厂宜安排在几个作业区中心 交通方便的地方 茶厂周边与茶园应设30 50米的隔离带 养殖场宜安排在茶园周边较隐蔽的地方 规模按一亩茶一条猪或一条牛来安排 同时应安排好粪便的无公害化处理场所 其它安排则因地制宜来安排 种植规划 有机茶生产技术的应用强调使茶园的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既要考虑茶树生长发育对温度 光照 水分 热量 土壤等生态条件的要求 又要考虑构成生物多样性生态农业结构要求进行规划 要求坡度25度以上的山地规划植树造林 坡度25度以下集中连片的缓坡地规划为茶园 零星地块 瘠瘦地等规划种植绿肥 牧草 饲料 花卉 药材 豆科作物 低洼积水地宜规划修建水库或鱼塘 茶园梯壁 道路两旁 水沟边 地边角和房前屋后 池塘边等规划种植水果 观赏树 风景树或经济树种 风口处或茶园北面规划为防风林带 有机茶园与常规农业之间必须规划隔离带 包括地理的或人工林带 树种要多样化 乔木与灌木 阔叶与针叶相结合 高一排低一排 林带与隔离带一般宽8 12米 株距 米 同时茶园内规划种植遮阴树 茶行空隙较大时规划种植绿肥或豆科作物 使茶场内外成为一个人工生态群落区 茶园规划 宜以保水 保土 保肥和适应茶树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来规划 坡度25度以下 10度以上的地块规划建立反倾斜的梯级茶园 梯面宽不能小于150厘米 坡度10度以下地块规划建立棋盘式长方型茶园 规划时宜按地形地貌和原植被状况 有选择地规划保留一部分面积不等的植被种类不同的林区 南方茶园宜按8 10行茶规划种植一行遮阴树 株距宜根据所选择树种枝叶疏密 树冠宽窄而定 宜以成年后遮阴度在30 50 之间为原则 一般亩植8 12株为宜 树种以深根 树冠宽大 不与茶树争夺水肥 病虫害少 枝叶疏密适中 冬天落叶的果树 观赏树 风景树 经济树种 豆科乔木树为宜 以便维持生物多样性的良好生态环境 规划茶行时应尽量南北走向和沿等高线走向 茶行间尽量保持平行 避免出现断行和闭合行 整个茶园宜按10 20亩划分为一个作业区 茶行长以50 60米较为合适 道路规划 为提高工作效率 便于管理作业和方便运输以及水土保持等要求来规划道路网络 一般要求有机茶生产茶园500亩以上宜规划主道 宽7 9米 500亩以下只规划支道 宽6 7米 步道按作业区界来规划 10 20亩设立一条步道 宽 米 梯级茶园一般以8 10行茶 梯级 规划一条横向步道 宜水平规划 纵向步道宜根据山形来规划 可以规划成直道也可规划成 道 主道 支道 步道宜纵横排列 路路相通 水利规划 水利系统的规划宜以有利于供水 灌水 排水 蓄水 防洪和水土保持等为原则进行 供水沟 供水管与山塘 水库或抽水 蓄水站连接 灌水系统宜以滴灌 喷灌 流灌等规划 排水沟设在茶园低洼处和道路两侧 防洪沟规划在茶园上方与山林交界处 蓄水池用于蓄水和沤制水肥用 一般每 亩茶园建一个 规划在路边或近供水处 深宽度以每亩蓄水 立方米为宜 排蓄水沟既可排水又可蓄水 以每隔一定距离规划设置一个低于沟面5 10厘米的梯级小土坝为标志 一般规划在茶行上方 水沟的深宽度和水管的条数宜视需水量和排水量而定 规划要纵横有序 大小相通 茶园开垦 有机茶园的开垦要求分步进行 第一步先将园内地面的杂树 竹子 荆棘 乱石 土堆等清理 但是在清园中应改变常规茶园清园时将全树木一扫光的做法 宜保留一些大树 名贵树和有观赏价值 经济收益大的树种 有利于茶园生态建设 第二步开垦种植沟 开垦前首先将表土层表土 杂草 腐叶等肥力较高的表土层约5 10厘米开挖作基肥堆放在不影响开垦种植沟又利于填回沟底的一侧堆放 在清挖表土肥泥时注意将暗石 树头 竹兜 茅根 恶草等清挖干净并堆放出园外 因茶树一经种植 中途不易改变 为使茶行整齐美观和方便采摘管理作业 开挖种植沟前宜先用石灰粉划线 然后按规格 顺序开挖 以便提高劳动效率 开垦时一人一个作业区 从第一行至第二行 每开挖好一条茶沟则回沟一行 可以较好地解决泥土堆放难的问题 种植沟之间距离为120 200厘米 目前大多采用150厘米的规格 种植沟深度60 70厘米 种植宽度单行植为50 60厘米 双行植为70 80厘米 多行植宽度相应增大 目前大多数采用双行植 第三步填土回沟 开垦种植沟时最底层约5 10厘米的松土留沟底作为第一层 第二层填入表土层肥泥5 10厘米 第三层填入经无公害化处理的无污染基肥 包括厩肥 饼肥 绿肥 草渣 堆肥 沤肥 泥肥 鱼肥 沼气液肥 人畜禽粪尿 作物秸秆等有机肥和矿物钾肥 矿物磷肥 钙镁磷肥 焦泥炭土 生物菌肥等无机矿物肥料 复合微生物肥料等基肥20 25厘米 第四层填入普通泥土5 10厘米 余下10 15厘米暂不填土 待种植苗木时再填满 整理平整 茶树种植 茶树为多年生作物 一经种植几十年内一般不会改变 因此 一是要选择好良种 二是要种植符合出圃标准的苗木 三是要高标准 科学种植 良种是实现高质高产高效低耗的基础 必须按市场的需求 创新 创名牌的需要和远景规划 发展的眼光 地域的优势等科学选择和搭配好茶树良种 同时还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加工的茶类品种选择适应性广 抗病抗虫抗寒能力强 农艺性佳 适制 个茶类品种或一个特优茶类品种的高香 多毫 味佳 适应机械化采摘 管理 加工的无性系 非转基因的茶树良种为有机茶种植品种 种植的苗木要符合国家 11767 1989 茶树种子和苗木 标准的一 二类标准苗木要求 并经过严格检疫 种植规格 株距 单行植大叶种40 50厘米 中小叶种30 40厘米 小叶种22 33厘米 小行距 双行植33 43厘米 多行植23 28厘米 每穴 丛 定值株数 大叶种 株 中小叶种 株 种植适期以秋植 霜降前后 和春植 雨水前后 为宜 种植前起苗要尽量带土移栽 减少损伤根系 种植时先按行株距划线或拉绳确定种植穴位 穴位深宽20 25厘米 施足豆饼 菜子饼类粒状肥拌火炼烧土为基肥 每亩150 200公斤 然后种植 种植时注意根系伸展 不接触基肥 茶苗要垂直 株行距要准确 整齐美观 填土至原育苗泥土处 填土后要压实 压实后于茶株四周覆盖一层草 淋足定根水 在茶苗种植的同时种植茶园遮阴树 防风林带 隔离林带 路沟两旁植树和山上的造林 房前屋后的美化等 植后管理 茶苗种植后宜根据天气变化情况 在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