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汉“火”的概念隐喻对比摘要:火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是早期人类人类早期理解世界的最为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人们借助“火”这一具体的认知工具来理解抽象的事物,衍生出一系列与火有关的隐喻。本文试图从认知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中 “火”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探讨其共性和个性产生的原因,从而进一步揭示隐喻的实质。关键词:火 概念隐喻 认知1. 引言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与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之所以存在隐喻表达,是因为我们的概念系统中存在概念隐喻(蓝纯 2005)。概念隐喻包含两部分:一个始源域和一个目标域,隐喻的认知力量就在于将始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之上。这种映射发生在概念层次,是系统性的,且受到恒定原则的制约(Lakoff 1993)。王文斌(2007)认为,我觉得应先说隐喻是什么,再说概念隐喻吧隐喻是一种心理映射,是人们对此事物的认知映射到彼事物上,形成了始源域向目标域的跨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和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赵艳芳 2001)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工具,它深深根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通过隐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认知语言学将隐喻当作一种从具体的源域到抽象的目标域的映射,隐藏在日常语言背后的概念系统的框式,在对世界进行概念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Kovencses 1996)。 隐喻无处不在,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可能是隐喻的载体。作为早期人类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 “火”这一概念深深植根于人类的认知、思维和概念系统中。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火”表达的概念隐喻进行了收集、归类和分析,试图找出两种语言中隐喻概念系统的异同,并对此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和论述,以期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隐喻的实质。2. 英汉“火”概念隐喻的共性特征2.1火喻指某种特定情感或情绪情感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中抽象情感是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表达。日常语言中用“火”词语来表达情感在英汉两种语言相当普遍。中国哲学里早就有“七情六欲”之说,其中儒家定义的“七情”包括喜、怒、哀、惧、爱、恶、欲。除了能喻指七情中的喜、怒、爱、恶、欲以外,火还能喻指人类其它普遍而复杂的情感或情绪。先指出火在指代这七情中的重要性再说后面的2.1.1火喻指喜悦、幸福(1) Light the fire of happiness, and simpler is better.(2) Rekindle the fire of hope, happiness and belief in the future.(3) 清洁能源点燃幸福之火。(4) 幸福就是那一盏灯火。2.1.2火喻指愤怒(5) The fire had gone out of him suddenly.(6) But the fire from its eyes darted out and burned the stepmother and step sisters to cinders.(7) 历来对反动派仇视痛恨,对阎锡山、蒋介石的进逼也窝着一肚子火。(8) 看着老师的脸,就像老师马上要从鼻孔里喷出火来一样。另外,火也可以投射到容易产生愤怒的脾气这一域上来,形成 “火”喻火爆脾气的概念隐喻,如:(9) She was a lady of such ungovernable spirit and fiery temper.(10) No one dares to offend the fiery person.(11) 他们一直被她的行为所困扰,认为她太过刚烈,刚烈得就像一团火。(12) 不过我是应该改改这火暴脾气,免得伤了和气,而且也伤害了别人。2.1.3火喻指爱情或友情 (13) The fire between them finally went out.(14) Fire is love, and water sorrow.(15) He says: friendship is like charcoal fire in the winter.(16) We will still feel the same way and the fire of our friendship will burn again.(17) 爱之火在我俩心中燃起,从此我俩将被熔在一起。(18) 戏外两人朝夕相处将近10个月,果然擦出爱的火花。(19) 这里将燃起熊熊的“友谊之火”。(20) 我们的友谊如火一般的热烈,我们的未来如火一般的辉煌。2.1.4火喻指厌恶、仇恨(21) Hatred burning in heart is like a fire.(22) When I came to my senses, I realized that the whole country and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had been scorched by the fire of hatred.(23) 季晓曼咬牙切齿地说,眼里燃烧着熊熊的仇恨之火。(24) 慢慢地,死灰开始在他眼中复燃,不过燃起的不再是光明,而是仇恨的火焰。2.1.5火喻指欲望(25) Her clit was on fire.(26) Andrew Marvell persuaded his lover to give her chastity to him when she was young, to put out the fire of his lust for sex.(27) 吃姜可帮助男人点燃欲望之火。(28) 让男人“欲”火中烧的勾魂动作。2.1.6 火喻指热情、激情(29) Zeal is like fire, it needs both feeding and watching.(30) The politician gave a fiery speech.(31) 可是心里的那团火却始终没有灭。(32) 原来是一位位身穿红马夹的中国女排志愿者们,她们那颗火热而平凡的心,诠释着心灵深处那一股火热的情!2.1.7 火喻指嫉妒(33) The fire of envy consumes the body and excessive jealousy is like a raging fire.(34) 终于有一天,那某在这种嫉妒之火的驱使下决定铤而走险。例子还应多两个吧2.2 火喻指紧急状况和危险事物破坏性是火的显著特征之一。火可以摧毁森林、房屋和其它除“水”之外的一切事物。火灾的发生没有预警性,且无法控制,对人类造成的破坏也是无法估量。因此,火这一始源概念可以映射到表示紧急状况或危险事物概念的目标域中。例如:(35) National wind sweeps new round of local companies like fire.(36) Failure to stick to the safety rules is simply playing with fire.(37) Fire and water have no mercy.(38) 接到报警后,东莞市消防支队大朗中队火速赶往事故现场。(39) 现在国家危急,我已经准备好拼一死报答国家,哪怕刀山火海,我也毫不害怕。(40) 火是无情的,它不仅吞噬人的生命,还吞噬人类的精神财富。此外,英汉表达中也有大量的习语表明,火可以喻指危险事物或紧急状况,如英语中有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 fat is in the fire、between two fires)、out of the frying pan into the fire、pull out of the fire、add oil to the fire等;汉语中有火上浇油、水深火热、趁火打劫、抱薪救火、拔诸水火、引火烧身、厝火积薪、玩火自焚、水火无情、隔岸观火、火烧眉毛、十万火急等。2.3 火喻指红色、明亮和希望 火喻红色或者明亮这一概念隐喻主要是基于始源域和目标域两者外在特征上的相似性。火是红色的,人们常常用红色来喻指火,同时也用火来喻指红色。另外,火燃烧时可以发出明亮的光,中国人在远古时期正是用火来照明。火的红色和明亮这一外在特征投射到其他事物,形成概念隐喻。如英语表达fire-eyed和eyes on fire,汉语表达目光如炬、明若观火正是基于火的明亮特征形成的概念隐喻。以下例子可以进一步说明这种现象:(41) Tonight her eyes were red as two fire holes in her face.(42) The camellia blossoms are a more fiery scarlet.(43) But the fire from its eyes darted out and burned the stepmother and step sisters to cinders.(44) Suddenly the sky behind them flashed brilliant fire.(45) 有一位小朋友将他对老师的爱都深深寄予在一片火红的枫叶上了。(46) 正在欣喜之余,天边火红的晚霞更是让我激动不已。(47) 其中一种功能很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奇妙莫测。(48) 像血一样鲜红,像火一样明亮。 另外,人们通常将困境诠释为黑暗,当身处困境时,人们通常用身处黑暗来形容自己。正因为火具有发光和明亮的特点,人们通常将火投射到希望上,形成了火喻指希望的概念隐喻。如:(49) Lets show we can light an endless fire of hope to live on and brighten our hearts and souls.(50) Youre gonna set your hope on fire.(51) 不但未能熄灭由电子报点燃的“永动机创作”火苗,反而是使电子报的某些编辑尝到了“甜头”。 (52) 业余党校是是“播种机”,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点燃共产主义理想的火种。2.4 火喻指争论或辩论 毋庸置疑,战争中必然涉及到火。战争爆发为“开火”,战争结束为“停火”,火是战争的一部分。因此产生了火指代战争的这一部分代替整体的转喻,火喻争论或辩论这一概念隐喻便是在此转喻的基础上形成的。始源域“战争”投射到目标域“争论”或“辩论”中,战争的开始、强度和结束分别对应争论或辩论的开始、强度和结束。以下实例可以佐证这一观点:(53) President Delors also came under fire from Tory MPs.(54) Recently he has come under savage fire from a variety of journalists.(55) 学生都竭力争取尽可能多的课堂参与机会,课堂讨论常常是唇枪舌剑,火药味十足。(56) 请大家向他开火,可以不经过脑子。另外,英语中的关于“火”的大量习语或词组也喻指这一概念,如 fire away、 between two fires、make a snipers shot, fire from behind等。中文中则有停火、火并、火线等。2.5 火喻生命或生活火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人们以火取暖,用火烧饭。依据“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的认知方式,人类首先确立对周围身边具体有形物质的认知,并使其成为体验、认知和描述其他无形的、抽象的和难以定义的事物的基础(田玉 2008)。因此人们便以“火”这一有形物质来喻指“生活”。同时,中国的五行说把“火”作为万物的起源之一,古希腊哲学家也认为“火”是构成世界的四大元素之一,就对决定了人类知识系统里对“生命离不开火”这一概念的认知。以下实例可以证明“火”这一始源域可以映射到目标域“生活、生命”中:(57) But the fire of life, diligence, and happiness is burning in their hearts all the time.(58) There was no fire there now, no sign of life, nor of the spirit that had once shrieked at the local folk who had emerged from the fortress demesne to loot and honor the dead.(59) 生命再一次被燃起,人生再一次着了火。(60) 像她那样不食人间烟火的女孩子是不会说谎的。(61) 写出了老百姓平平淡、奋争的生活,从里边读到了人间烟火。2.6 火喻指想象火喻指想象的概念隐喻主要是基于火燃烧时溅出的火花这一意象。始源域火花映射到目标域想象中,形成隐喻表达。具体说来,火的点燃对应想象的开始,燃烧的过程对应想象的过程,火花对应想象的具体情景,火的熄灭对应想象的结束。实例如下:(62) It sets my imagination on fire.(63) Deep within each heart there lies a magic spark that lights the fire of our imagination.(64) 燃起想象之火。(65) 这部电影激起了学生想象的火花。2.7 火喻指正义 过去人们常常用火来驱赶野兽、治疗疾病和惩治邪恶,人们对火心生一种敬仰之情。他们认为火可以鉴别好坏和善恶,火的这一特征映射到正义的力量上,因此,火成为正义和神圣的象征。实例如下:(66) There is something about a fire that reminds me of holiness and truth.(67) International and Japanese activists experience together the difficulties of spreading the wild fire of global justice movement in countries with strong and repressive policing tradition.(68) 让奥运圣火成为真正的友谊之火,一路点燃奥运激情,一路播撒和谐之光。(69) 村官车娅婷走了,从愤怒中看见的正义之火。2.8 火喻指男性 火喻指男性与水喻指女性密不可分。由于水火之间的强烈对比及紧密联系,人们通常将男性喻做火,而女性喻做水。一般来说,男性具有阳刚之气,而女性往往带有阴柔之美。因此始源域男性和女性往往分别投射到目标火的热烈与水的柔情上,形成男人似火、女人似水的概念隐喻。例如:(70) Fire was also males.(71) A woman is flax, a man is fire, the devil comes and blows the bellows.(72) 男人一盆火,女人一盆水。(73) 女人是水,以柔情征服男人;男人是火,以热情温暖女人。2.9火喻指流行 火喻指流行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诠释。一方面,火燃烧时,可以发出强光且热度和亮度逐渐增加,于是我们有了“火热”表示流行的说法。另一方面,火燃烧时发出的光和热可以让人感到舒服,而流行的人和物也正式大众所喜欢的,因此火可以喻指流行。(74) The delegates wondered why he had not caught fire with voters.(75) 针对目前MBA十分火爆的现象,不少相关人士指出(76) 热点新闻盘点当下中国十大最火80后名人。3. 英汉“火”概念隐喻的个性特征3.1英语 “Fire”概念隐喻的个性特征3.1.1 火喻指批评或批判 火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蔓延,作为一种负面力量时攻击性强大,人们往往难以抵挡。批评或批判是对事物的优劣对错做出一个评判,当批评的言辞或态度比较激烈,或批评的范围扩大时,批评也可以对当事人形成一定的攻击性。因此,英语中的火也可以映射比较激烈的批评或批判。如:(77) She answered the fire from her political critics(78) The proposition was subjected to a fire of criticism 3.1.2 火喻指解雇 火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可以毁灭世界上很多东西。火燃尽后,物体化为灰烬,失去某种存在形式。而雇员被解雇就意味着从某个特定团体或机构中消失,失去其存在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英语中的火可以映射到解雇中,形成概念隐喻,而汉语中则无这种用法。例如: (79) “Im going to fire the son of a bitch right now.” he said.(80) Westborough, Massachusetts-based Proteon Inc puts the need to fire 15%of its workforce.3.1.3以fire与smoke的关系喻指因果联系 英语中有一句习语为“there is no smoke without a fire”。这句习语表明了火与烟之间的因果联系,火点燃时必然产生烟。英语中,人们将火与烟的关系映射到其他事物间的因果联系上,而在汉语中人们则是用“无风不起浪”,即风与浪之间的关系来喻指因果联系。英语示例如下: (81) There is, as the British public commonly believes, no smoke without fire.(82) And if you believe theres no smoke without fire, Sean Young must be a towering inferno.3.2 汉语“火”概念隐喻的个性特征3.2.1 火喻指某种病理现象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上火是中医术语,意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一般认为“火”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两大类,而常见的上火症状则有“心火”和“肝火”。解决方法为去火,可服用滋阴、清热、解毒消肿药物,也可中医针灸、拔罐等。作为一个中医术语,火喻指某种病理现象也是汉语所独有的,如:(83) 要避免上火,要按时作息定时定量进餐,忌暴饮暴食。(84) 新鲜绿叶蔬菜、黄瓜、橙子、绿茶、绿豆汤、赤小豆汤都有清火作用。3.2.2 火喻指家族延续 中国古代封建思想相当严重,人们渴望生育男孩以传宗接代。这一思想在某些农村或落后地区仍然很普遍,他们认为,只要使家里的檀香木一直燃烧着,家族就可以得到延续。因此汉语中常用“香火不绝”形容这一现象。同时,中国人信奉佛教,在寺庙中点燃香火就意味着传递某种精神。因此,火用来表示家族延续是汉语文化独有的现象,其历史悠久,至今依旧流行。如:(85) 君不见,很多家庭买男孩延续“香火”吗?(86) 延寿寺同样香火缭绕,极力推荐游客烧香磕头“布施功德”。3.2.3 火喻指程度 根据热度不同,火可大可小,可强可弱。汉语中用“火候”来表示这些变化。始源域火候映射到人们处理事情的分寸和尺寸以及人们在某一领域的能力上。“差火”或“缺点火候”表示人们处理事情不够有力,或在某一知识领域能力不足;“够火”或“不温不火”表示人们处理和对待事情的方式比较正常;“过火”或“炉火纯青”则表示人们对待某事的方式比较积极,或者在某一领域能力出色。具体实例如下:(87) 这样的男人真差火。(88) 市民反映平淡,商家不温不火,“男人节”南宁遭冷遇。(89) 近期的集邮市场,可谓空前火暴,可以说什么都在涨。 (90) 面对过火的MBA,经理人报读时要注意什么呢?3.2.4 火喻指繁荣和喜庆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红色,都有着特殊的情结。作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中国红不单单只是一种颜色的代表,它往往还象征着平安、喜庆、繁荣与祥和。红色是中国传统婚礼的主色调,也是中国国旗的标识性颜色。而火的红色是热烈的,给人带来明亮、温暖和希望。因此,中国人常用“红红火火”来寓意生活幸福,生意兴隆。总之,火喻指繁荣和喜庆这一概念隐喻也是以中国深远的文化背景为根基的。实例如下: (91) 这和中国国内的红火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92) 所谓树大招风,因为生意火,也就引起了一些人的眼红,徐承平就是其中的一个。4. 英汉“火”隐喻概念共性和个性的原因这边分点来论述是不是要清晰一些,尤其是下面的个性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英汉中“火”概念隐喻的共性远远大于其个性,这主要是基于人类共有的身体和物质经验。两种语言中存在着认识和语言上的普遍现象,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共同的概念隐喻。比如说,英汉语言中都存在用“火”来隐喻情感的认知方式,这要归因于我们共同的体验:情感是人类共同的身体体验, 而“火”是人类共同的生活经验,用 “火”来隐喻愤怒、爱情和嫉妒等是将抽象的情感映射到具体的相似的生活经验上。同时英汉“火”概念隐喻的共性也表明了隐喻的普遍性特征。然而,由于受到各自不同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影响,,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的隐喻认知。借助“火” 这一工具,人类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身边的事物和概念 ,衍生出一系列与“火” 有关的词语,扩大和丰富了语言系统,也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边是不是还可以说说中国古代的烽火啊,可以列为历史原因首先,中西地处环境迥异。操英语国家大都四面环海,气候条件和环境相对恶劣,而中国是一个内陆农业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和环境更适宜生存。因此,英汉语国家对火持有不同的态度。毋庸置疑,他们都以火取暖、照明、狩猎等,但是相对来说,英语国家更加关注“火”的破坏性及无情这一负面效应,而中国人更愿意将火视作美好的事物,如中国人喜欢用“红红火火”来形容生活的富足和充裕,其他类似的例子有火树银花、炉火纯青、风风火火等。其次,中西民族文化差异明显,关于“火”的概念隐喻在医学这一方面尤为明显。根据百科知识,中医是一门起源与形成于中国的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特点的学科。它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通过长期医疗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心饮食安全:2 拒绝“问题食品”》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33《当别人欺负你时》 北师大版
- 《黄河颂》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基础课-全一册-高教版(2023)-(音乐)-69
- Writing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英语沪教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沪教版2020
- 2025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统计(9大考点57题) (第1期)解析版
- 2025年饲养与饲料生产技能资格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2025年司法面试考试题解答及答案
- 2025年杭州市江干区实验小学五年级第四十二单元测试数学试卷
- 2025年全国焊工操作证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北京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2024广西公需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答案
- 完整的离婚协议书打印电子版(2025年版)
- 去极端化教育宣讲
- 标准化考核办法
- 高处吊篮使用审批表
- (本科)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章教学课件
- 恶心呕吐PPT精品课件
- Apple Watch中的设计美学课件
- 大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课件
- 室间隔缺损封堵伞释放未成功1例ppt课件
- 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10kV配电站房分册(终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