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汤姆·索亚历险记》看马克·吐温的幽默手法.doc_第1页
从《汤姆·索亚历险记》看马克·吐温的幽默手法.doc_第2页
从《汤姆·索亚历险记》看马克·吐温的幽默手法.doc_第3页
从《汤姆·索亚历险记》看马克·吐温的幽默手法.doc_第4页
从《汤姆·索亚历险记》看马克·吐温的幽默手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汤姆索亚历险记看马克吐温的幽默手法第25卷第5期2009年9月甘肃联合大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GansuLianheUniversity(SocialSciences)Vo1.25.No.5Sept.2009从汤姆?索亚历险记看马克?吐温的幽默手法黄江娜(甘肃联合大学外语学院,甘肃兰州7300O0)【摘要】幽默是人类语言中最复杂的机制之一.在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小说中,幽默大师马克?吐温以幽默诙谐的笔调塑造了汤姆?索亚这一着名的文学形象,再现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现实.作者幽默的语言特色在小说中发挥的淋漓尽致.本文从汤姆?索亚历险记出发,解读马克?吐温的幽默手法.【关键词1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幽默【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07X(2009)05.0054.04AnAnalysisofMarkTwainSHumorinTheAdventuresofTomSawyerHUANGJiangna(Schoolofforeignlanguage.GansuLianheUniversity,Lanzhou730000China)Abstract:Humorisoneofthemostcomplexlanguagemechanismsofhumanbeing.InTheAdventuresofTomSawyer,AmericanhumoristMarkTwaincreatessuccessfullythefamousliteraryimageofTomSawyerwithhishumorousstyle,mirroringAmericansocietyatthattime.MarkTwainuseshishumorperfectlyinthisnove1.Basedonthenovel,thispaperhasananalysisofMarkTwainShumor.Keywords:TheAdventuresofTomSawyer;MarkTwain;humor英语中的Humor一词源于古拉丁语,LiquidorFluid,原义是被认为可以对人的性情和健康起决定作用的四种体液(即血液,黏液,胆汁,忧郁液)之一.后来被引申,才有了今天的幽默之义.幽默是人类语言中最复杂的机制之一.作家的生活经历,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他们的写作风格,表达方式也就不同.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则婉约含蓄,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幽默就是常用的间接表达方式.发表于1876年的汤姆?索亚历险记(TheAdventuresofTomSawyer)是马克?吐温第一部独立完成的长篇小说.在这部小说中,马克?吐温以第三人称叙事者的视角,亲切随和的口吻,细腻传神的塑造出一个诡计百出,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和属于他的全部世界.汤姆?索亚(TomSawyer)这一人物将小说中近乎分散的各种冒险经历和讽刺主题有机的连成了一体.作者运用幽默的手法巧妙的讽刺了当时的社会陋俗,社会机构以及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鞭挞了社会中的丑陋现象,作者讽刺与幽默的语言特色在这部小说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说到汤姆?索亚历险记中运用的幽默手法,首先得从马克?吐温本人说起.然而要说马克吐温的幽默,又不能不提马克?吐温的个人经历.马克?吐温(MarkTwain),原名塞缪尔?朗荷恩?克列门斯(SamuelLangorneClemens),1835年出生于密苏里州佛罗里达镇,少年时代在密西西比河畔的小城汉尼拔(Hanniba1)度过.在那里,他领略了在乡村环境里长大成人的一切有利与不利之处.他得以亲近密西西比河,在树木茂盛的河岸与河中小岛上长时间探险.他的成长与他身边的生活极为协调:游泳,逃学,谈恋爱,读冒险小说.马克?吐温最着名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TheAdventuresofHuckleberryFinn)里所描述的圣彼【收稿日期200906-03【作者简介】黄江娜(1982一),女,甘肃宁县人,甘肃联合大学教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54?-?得堡镇(St.Petersburg)就是在汉尼拔的基础上虚构出来的.马克?吐温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父亲拥有一些奴隶以及一个杂货店.但在马克?吐温12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他不得不外出工作谋生.作为一个年轻人,他常常四处游历,当过排字工,作过弓l航员.引航员的工作使他熟悉了水上生活,为他以后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他的笔名马克?吐温,也是来自这段生活,MarkTwain即两英寻,是轮船的导航员用来指水的深浅的领航术语.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初期,马克?吐温加入了同盟军,但很快又弃武从文,在内达华(Nevada)和旧金山开始了他写作和当记者的生涯.他为自己所在的报社写一些短篇杂文,在旧日西部的乡下读者中有了幽默作家之名.这些讽刺社会陈规陋习的作品很是成功,于是报社资助他去当时被称做桑威奇(SandwichIslands)的夏威夷群岛旅行.他写的一系列旅游见闻讽刺了那些按图旅行的旅行者.由于这些作品和他作过的一些演讲,人们开始把他看作文风粗犷的幽默作家,并把他与布雷特?哈特,佩罗姆?纳斯比这些作家归为一类.他们以创作极受读者喜爱的西部故事而闻名,充满了方言和大量现实生活中大家所熟知的素材.1869年他出版了异乡奇遇(TheInnocentsAbroad),书中讽刺了跨洋去祭拜死人,而置大洋这边众多鲜活事物而不顾的蠢行,使充满生机与进步的美国与腐朽没落的欧洲形成对照.这本书使他得以出名,并在东部文学界有了一定的声誉.有文学涵养的上层读者始开接纳他.之后他的文章和小说受到极大的欢迎.随着在文学界渐长的名气和由此得到的大量金钱.作为成功的作家,他受到了人们的敬重,并与纽约着名的埃尔麦家族的奥莉维亚?兰登(OliviaLangdon)结婚.从吐温写给兰登和她的朋友的信中,可以了解到他们的这段罗曼史,可以我们联想起汤姆与贝奇(Becky)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恋爱故事.结婚后,他们就定居在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的哈特福德(Hartford).在那儿,马克?吐温写出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并于1876年出版.之后,马克?吐温陆陆续续写了其他作品.马克?吐温成了美国最受欢迎的幽默作家和小说家之一.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主要基于他本人40年代时在汉尼拔成长经历的回忆.在小说的序言中,他说:mostoftheadventuresrecordedinthisbookreallyoccurred.书中的主人公汤姆是acombinationofthreeboyswhomIknew.确实如此,书中所有的人物都源于马克?吐温童年的乡村生活.波利姨妈(AuntPolly)源于吐温的妈妈,玛丽(Mary)源于他姐姐帕梅拉(Pame-la),席得(Sid)则是基于他的弟弟亨利(Henry).哈克(HuckFinn),道格拉斯寡妇(thewindowDouglas),甚至印江?乔(InjunJoe)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原形.而生活中的乔的原型,与其说是一个凶手,不如说是一个与人无害的醉汉.由此可见,马克?吐温将真实的素材和幽默手法揉和在了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作品中一以贯之.鲁迅先生说过:讽刺的生命是真实的.只有介入现实,巧妙的抓住各种社会现象去奇袭侧击,才能产生幽默,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让我们在会心一笑中思索.生活是幽默的源泉,只有生活的探索,对事物本质的深刻认识,迅速捕捉,才能发现幽默,创造幽默.因此,幽默源于生活,反映生活.马克?吐温的幽默正是如此.其次,在这部小说中,马克?吐温综合运用了以上提到的多种修辞手法及幽默手法,尤其运用了大量的夸张,反语,双关以及隐喻等修辞,以诙谐幽默的语调,向我们展现着他对美国当时社会生活的严肃看法和鲜明立场.小说展示了一些社会弊病和黑暗现实,揭示了宗教的虚伪性,批判了教会的伪善,无情的嘲讽了庸俗的小市民习气.如:第五章中含括了许多嘲讽小镇宗教礼仪习俗的描写.略带夸张的勾画了镇上的人们上教堂时的穿着与言行,牧师主持礼拜的过程.吐温写道:Andnowtheministerprayed.Agoodgenerousprayeritwasandwentintodetails他罗列了一长串为之求福的人们,机构和事情后才结束他的祷告词.祷告做得夸大其词,装腔作势,根本没有真诚可言.这些描写运用了反语的写作技巧,充满了讽刺意味的夸张.第九章是整个故事情节的转折点,因为这是汤姆的第一次冒险.在此之前,汤姆的冒险都是嬉戏的,天真无邪的.当汤姆和哈克亲眼看到鲁滨逊医生(Dr.Robinson)被杀害,成人肮脏的行为影响到孩子天真无邪的心灵.当看到有人影朝墓地走来时,两个孩子还以为是魔鬼,这是他们能想到的最可怕的东西.然而,假想的魔鬼竟然是真人,这比孩子们迷信的或是幻想出来的情景还一55要可怕.鲁滨逊医生是当地受人受人尊重的内科医生.在他遇害的那晚,他表现出了肮脏,卑鄙的一面:他雇佣印江?乔埃(InjunJoe)和莫夫?波特(muffPotter)去盗尸,因为他想用尸体做医学实验.魔鬼(devil)这一双关语借孩子之口说出,是马克?吐温对成人肮脏行为的辛辣讽刺.幽默是利用语言逻辑常规的悖反而造成可笑的意味,而修辞方法往往是悖反了语言的逻辑常规.因此,修辞的使用可以使我们得到幽默的效果.然而,幽默离不开讽刺,幽默并不只是博得读者一笑,而是将讽刺作为利剑,让读者从中把握生活中的真实.再次,马克?吐温还运用了一个特殊的幽默手法:让孩子们来做通常是成年人做的事情.如小说第六章中讲述了汤姆与贝奇?撒切儿(BeckyThatcher)同桌相处时最初的一段快乐时光.这段私恋讽刺的是成年人求爱的套路.汤姆嘴笨口拙,贝奇面带羞涩,汤姆大胆示爱,贝奇扭捏作态,使读者忍俊不禁.汤姆和贝奇这两个小孩子成为了小说嘲笑恋爱的主角,这使讽刺的成分更加突出,更加清晰有力.另外,马克?吐温的作品幽默风趣还有以下两个原因.其一,马克?吐温继承了美国在19世纪和2O世纪早期流行的西部粗俗幽默作品的风格.其二,是由于马克?吐温个人写作上的特点.例如:在本部小说第五章中最后的几个段落中,讲述了老虎钳甲虫(Pinchbug)的故事.这些情节本身平淡无奇,可在吐温的精心编织下变的引人人胜.这个故事的成功部分是因为背景的缘故一条狗沿着街道惨叫乱窜谈不上滑稽,但是一只狗要是在教堂里上窜下跳地吼叫就难免让人发笑了.这种凭借素材间奇特,怪诞的联系进行创作的手法,是19世纪和29世纪早期流行的西部粗俗幽默作品的特征.另一个使这个故事有趣的因素就是吐温个人独特的写作风格.他使用了极其富有渲染力的词语(如游荡的狮子狗,vagrantpoodle之类的词语),使整个故事生动活泼.措辞的形象具体,使乏味的平凡琐事表现得与众不同,体现了这位幽默大师出众的艺术才华.说到马克?吐温的幽默手法,不能不提这部小说中吐温对儿童心理细致人微的描写.马克?吐温在描写以汤姆为首的一群儿童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人物的一般刻画上,而是按照儿童的天性发展,对儿童的心理方面做了较深层次的描述.一56一从儿童心理描述中,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给儿童造成的心理印象,折射出成人以及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以儿童的视角来表述成人的观点,这是马克?吐温运用他的幽默才能揭示社会现实的独特方法.如小说第二章中有关出让刷墙权的那段描写充分展现出汤姆的杰出领导才能:Ohcome,now,youdontmeantOletonthatyoulikeit?Thebrushcontinuedtomove.Likeit?WellldontseewhyIoughtnttolikeit.DoesaboygetchancetOwhitewashafenceeveryday?Thatputthethinginanewlight.Benstoppednibblinghisapple.Tomswepthisbrushdaintilybackandforth?steppedbacktOnotetheeffect-addedatouchhereandthere-criticizedtheeffectagainBenwatchingeverymoveandgettingmoreinterested,moreandmoreabsorbed.presentlyhesaid:Say,Tom,letmewhitewash0little.与贝恩(Ben)的对话中,汤姆表现出完美的表演技巧和对人们行为举止的充分理解.在这些恶作剧中,汤姆总是比被他骗的人多向一点,预测到他们的反应,用语言诱使他们,从而得到预想的答案.贝恩不知不觉自愿的成为汤姆的俘虏,不仅为他刷墙,而且为了刷墙,连自己的苹果都赔上了.从这个让人捧腹的场景中,马克?吐温得出的寓意是工作就是一个人不得不做的事而玩耍却是一个人不得不做的事(Workcon-sistsofwhateverabodyisobligedtOdo,andplayconsistsofwhateverObodyisnotobligedtOdo.)某些价值观完全是习俗的产物,因为许多武断的习俗,人们总荒谬的渴望去做不允许做的事,这是吐温在小说中一次又一次描述的真实生活.小说第四章中描写汤姆在早晨的家庭祈祷后,振作精神,一本正经的去背诵他选的五节圣经,那是最短的,再也找不出来更短的经文了.(hecouldfindnoversesthatwereshorter.)可是到玛丽要听他背诵时,他却结结巴巴背不出来,勉强在云雾中摸索前进.(HetriedtOfindhiswaythroughthefog.)玛丽只好做出奖励的许诺,他又立刻精神百倍的干了起来.这一描写反映了儿童心理的一般状况.受到物质奖励的孩子往往愿意干他本不愿意干的事情.小说的第三十五章中当哈克请求汤姆让他一起加入强盗帮时,汤姆说:总的说来,强盗比海盗格调要高,在许多国家,强盗算是上流人中的上流人,都是些公爵之类的人.(Arobberismorehigh-tonedthanwhatapirateisasflgeneralthing.Inmostcountriestheyareawfulhighupinthenobility-dukesandsuch.)尽管这些话出自儿童之口,却能更真实的反映社会给儿童造成的心理印象,反映社会现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部小说虽然是为儿童写的,但又是一本写给一切人看的高级儿童读物.正如马克?吐温在本书的序言中写道:写这本小说,我主要是为了娱乐孩子们,但我希望大人们不要因为这是本小孩看的书就将它束之高阁.因为阅读这本小说能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