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扶绥林业循环经济带雷卡分园道路系统(一期)项目(XX稿)2019610pdf.doc_第1页
广西扶绥林业循环经济带雷卡分园道路系统(一期)项目(XX稿)2019610pdf.doc_第2页
广西扶绥林业循环经济带雷卡分园道路系统(一期)项目(XX稿)2019610pdf.doc_第3页
广西扶绥林业循环经济带雷卡分园道路系统(一期)项目(XX稿)2019610pdf.doc_第4页
广西扶绥林业循环经济带雷卡分园道路系统(一期)项目(XX稿)2019610pdf.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扶绥林业循环经济带雷卡分园道路系统(一期)项目(XX稿)2019610pd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稿)项目名称广西扶绥林业循环经济带雷卡分园道路系统(一期)项目建设单位广西扶绥启源水务投资有限公司编制单位福建闽科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一九年六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山圩镇位于扶绥县东南部,规划以广西剑麻林产循环科技产业园为依托,重点发展剑麻加工业以及生态板材、家居产品等高端林化产业。 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的进一步加强全区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桂政发xx99号)、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实现跨越发展的决定(桂发xx11号)、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指导性文件精神,不断优化产业园的投资2环境,强化园区管理,使产业园周边形成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高等级水道和邻近吴圩机场等多位一体的交通网络大格局。 在此背景下,广西扶绥启源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拟建设广西扶绥林业循环经济带雷卡分园道路系统(一期)项目,总投资71310.51万元。 本项目属于新建的城市路网,包含城市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该项目属于 172、“城市道路”中的“新建快速路、干道”,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为此,广西扶绥启源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我公司接受业主委托后,根据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在进行实地勘察、资料收集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项目所在区域发展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针对项目建设性质、污染特征和区域环境状况,编制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为环境管理部门和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2项目基本情况2.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广西扶绥林业循环经济带雷卡分园道路系统(一期)项目; (2)建设单位广西扶绥启源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3)项目性质新建; (4)拟建地点扶绥县林业循环经济带雷卡分园; (5)建设规模及内容广西扶绥林业循环经济带雷卡分园道路系统(一期)项目由7条新建市政道路组成,分别如下经五路(G322纬一路),道路呈南北走向,路线长度约为2739.004m,道路红线宽度为40m,设计速度60km/h;经六路(G322纬六路),道路呈南北走向,路线长度约为1110.585m,道路红线宽度为20m,设计速度30km/h;经七路(G322纬六路),道路呈南北走向,路线长度约为1110.863m,道路红线宽度为20m,设计速度30km/h;经八路(G322纬六路),道路呈南北走向,路线长度约为1101.821m,道路红线宽度为20m,设计速度30km/h;3经九路(G322纬六路),道路呈南北走向,路线长度约为1102.612m,道路红线宽度为26m,设计速度40km/h;纬七路(经五路经九路),道路呈东西走向,路线长度约为1531.509m,道路红线宽度为40m,设计速度60km/h;纬六路(经四路经七路),道路呈东西走向,路线长度约为1160.142m,道路红线宽度为26m,设计速度40km/h;建设内容为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雨水、污水、给水)、照明工程、交通工程、绿化工程。 (6)投资项目总投资71310.51万元,资金业主自筹、银行贷款、申请上级补助资金。 (7)施工安排预计2019年8月开工,2020年7月施工完毕,工期共计12个月。 (8)占地面积项目永久占地面积32.10hm2,临时占地面积89.58hm2(包括施工营地、临时堆土场、弃土场、拟建道路沿线临时施工占地)。 (9)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xx年本)(xx年修正)中的鼓励类项目;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2.2道路沿线环境拟建道路位于扶绥县林业循环经济带雷卡分园,所经地段主要是荒地、坡地、耕地、剑麻种植基地,地势开阔,地形起伏较大,原地面标高在137.25169.87m之间。 拟建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现状图见附图17。 2.3项目周边交通设施现状扶绥县林业循环经济带雷卡分园现状主要为G322国道及村道,其中G322路面为水泥路面,园区北部有一条宽约5米的东西向乡村水泥路,往东连接322国道,西端与穿越农场场部的一条南北向水泥路相连,园区中部已建设部分道路,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网络系统,整体交通通行能力较差。 且园区内的水泥路面病害多,使用性能较差。 2.4项目建设内容项目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1,技术指标见表1-2。 4表1-1项目组成及建设内容序号项目名称建设规模1主体工程新建道路由7条新建市政道路组成,总长9.856km经五路长度约为2739.004m,道路红线宽度为40m,设计速度60km/h;经六路长度约为1110.585m,道路红线宽度为20m,设计速度30km/h;经七路长度约为1110.863m,道路红线宽度为20m,设计速度30km/h;经八路长度约为1101.821m,道路红线宽度为20m,设计速度30km/h;经九路长度约为1102.612m,道路红线宽度为26m,设计速度40km/h;纬七路长度约为1531.509m,道路红线宽度为40m,设计速度60km/h;纬六路长度约为1160.142m,道路红线宽度为26m,设计速度40km/h。 2辅助工程弃土场项目产生的弃土回填至园区内设弃土场回填。 临时堆土场在空地设置临时堆土场堆放表土、后期用于道路两侧绿化。 施工道路利用现有周边道路,不设施工便道。 3环保工程绿化工程在道路两侧及中央隔离带设置绿化带。 排水工程路面导流系统排入沿路市政雨水管网。 5表1-2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123456789101 一、基本指标经五路经六路经七路经八路经九路纬六路纬七路2道路等级级主干路支路支路支路次干路次干路主干路3设计速度km/h603030304040604道路宽度m402020202626405占用土地(道路红线)亩196.3428.9230.0330.8643.4447.94103.997 二、路线8路线总长m2739.0041110.5851110.8631101.8211102.6121160.1421531.5099最小纵坡%0.3430.6410.3140.61.2531.1960.31710最大纵坡%1.0352.941.4961.1991.5052.0501.111 三、排水工程12雨水管m617613181334132813271311335613雨水检测井座212505053464812914进水井座260525053464812915污水管m598613101377137714401247323916污水检查井座212515357564913217 四、给水工程18给水管m6637.412231269125813851388304019给水井座89303041393113320 五、绿化工程21绿化景观m2739.0041110.5851110.8631101.8211102.6121160.1421531.50922 六、涵洞工程231-4*3m钢砼盖板涵座1124 七、路面25路面设计类型沥青路面沥青路面沥青路面沥青路面沥青路面沥青路面沥青路面26设计荷载BZZ-100BZZ-100BZZ-100BZZ-100BZZ-100BZZ-100BZZ-10027使用年限年1515101010151528道路横断面型式三幅路单幅路单幅路单幅路单幅路单幅路三幅路29 八、挖填方30清表m310623016668387638724561230414677831挖方m3742956624580132041510524035410162024532填方m322543816618xx5546274736729378216 (1)道路工程1)道路平面设计经五路(G322纬一路),道路呈南北走向,路线长度约为2739.004m,道路红线宽度为40m;经六路(G322纬六路),道路呈南北走向,路线长度约为1110.585m,道路红线宽度为20m;经七路(G322纬六路),道路呈南北走向,路线长度约为1110.863m,道路红线宽度为20m;经八路(G322纬六路),道路呈南北走向,路线长度约为1101.821m,道路红线宽度为20m;经九路(G322纬六路),道路呈南北走向,路线长度约为1102.612m,道路红线宽度为26m;纬七路(经五路经九路),道路呈东西走向,路线长度约为1531.509m,道路红线宽度为40m;纬六路(经四路经七路),道路呈东西走向,路线长度约为1160.142m,道路红线宽度为26m。 2)道路横断面设计横断面型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符合道路类别、级别、设计速度、设计年限的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的要求,保障车辆和人行交通安全通畅。 根据交通预测,本项目20m断面按单向1车道,双向2车道设计;26m断面按单向2车道,双向4车道设计;40m断面按单向3车道,双向6车道设计。 20m断面经六路、经七路和经八路这3条道路横断面形式均采用单幅路形式23.0m(人行道)+27.0m(混合车道)=20m。 7图图2.3-120m宽道路标准横断面图26m断面经九路和纬六路这2条道路横断面形式均采用单幅路形式23.0m(人行道)+210.0m(混合车道)=26m。 经九路和纬六路的标准横断面与规划断面一致。 图图2.3-226m宽道路标准横断面图40m断面经五路和纬七路的横断面形式采用三幅路形式,布置为23.0m(人行道)+23.5m(非机动车道)+22.0m(侧分带)+211.5m(机动车道)=40m。 8图图2.3-340m宽道路标准横断面图3)道路路基设计一般路基设计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采取必要的排水防护措施和经济有效的病害防治措施,防止各种不利的自然因素对路基造成危害,以确保路基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土基回弹模量主干路E030Mpa;次干路、支路E020Mpa。 设计标高设计标高为路中线路面标高。 填方路基边坡边坡采用1:1.5。 挖方段路基边坡边坡采用1:2,每6米分一级台阶,台阶宽2.0米。 特殊路基设计根据扶绥县的类似项目的地质情况,本项目的不良地质主要为素填土、耕表土、淤泥质粘土、红粘土(膨胀土)。 对于填方路段耕植土,采用挖除换填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 挖方路段中膨胀土全部按弃土处理,不用于路基填筑,同时将路槽底以下80cm范围内的膨胀土换填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 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9表1-3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表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填方路堤上路床00.386510下路床0.30.854310上路堤0.81.543315下路堤1.5以下32215零填及挖方路基00.3865100.30.854310土质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压实标准。 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时,基底压实度应满足表1的要求。 挡土墙等构筑物背后的填土均应分层压实。 表1-4路基压实度控制标准表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压实度(%)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填方00.89594920.81.59391911.5929190挖方00.39594920.30.893-4)道路路面设计本工程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沥青砼路面虽然投资较高、使用寿命短(次干路、主干路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支路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但具有行车舒适性好等诸多优点,目前国内大部分新建城市道路均采用沥青路面,很多已建成的水泥路面也换为沥青路面,考虑施工、景观、维护、修复等各方面因素,沥青混凝土路面不仅安全、高效、快捷,还具有美观、舒适的使用条件,而且噪音相对较小,对周围环境干扰小。 (2)项目给排水工程1)排水现状本次设计道路均为新建工程,道路沿线均未建雨、污水管道。 设计区域场地现状排水采用自然排放至附近水体。 2)雨水工程经五路雨水管采用双侧布置,结合提供的规划设计雨水管位置,本工程雨水管布置在道路机动车道下,距离路中10m,距离侧分带1.5m。 雨水干管上每隔约40m设置一组检查井,10且检查井位置尽量避开公交车站范围。 并根据需要在沿线及各相交路口预留支管。 预留沿线街坊雨水支管d 800、i0.005;预留各路口支管则通过计算确定。 设计雨水干管管径d800d2600mm。 经六路雨水管采用单侧布置,结合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雨水管位置,本工程雨水管布置在道路西侧非机动车道下,距离路中5m,距离路缘石2.0m。 雨水干管上每隔约40m设置一组检查井,且检查井位置尽量避开公交车站范围。 并根据需要在沿线及各相交路口预留支管。 预留沿线街坊雨水支管d 800、i0.005;预留各路口支管则通过计算确定。 设计雨水干管管径d800d1500mm。 经七路雨水管采用单侧布置,结合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雨水管位置,本工程雨水管布置在道路西侧非机动车道下,距离路中5m,距离路缘石2.0m。 雨水干管上每隔约40m设置一组检查井,且检查井位置尽量避开公交车站范围。 并根据需要在沿线及各相交路口预留支管。 预留沿线街坊雨水支管d 800、i0.005;预留各路口支管则通过计算确定。 设计雨水干管管径d1000d1500mm。 经八路雨水管采用单侧布置,结合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雨水管位置,本工程雨水管布置在道路西侧非机动车道下,距离路中4.5m,距离路缘石2.5m。 雨水干管上每隔约40m设置一组检查井,且检查井位置尽量避开公交车站范围。 并根据需要在沿线及各相交路口预留支管。 预留沿线街坊雨水支管d 800、i0.005;预留各路口支管则通过计算确定。 设计雨水干管管径d1000d1650mm。 经九路雨水管采用单侧布置,结合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雨水管位置,本工程雨水管布置在道路西侧非机动车道下,距离路中8m,距离路缘石2.0m。 雨水干管上每隔约40m设置一组检查井,且检查井位置尽量避开公交车站范围。 并根据需要在沿线及各相交路口预留支管。 预留沿线街坊雨水支管d 800、i0.015-0.020;预留各路口支管则通过计算确定。 设计雨水干管管径d1000d1200mm。 纬六路雨水管采用单侧布置,结合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雨水管位置,本工程雨水管布置在11道路西侧非机动车道下,距离路中8m,距离路缘石2.0m。 雨水干管上每隔约40m设置一组检查井,且检查井位置尽量避开公交车站范围。 并根据需要在沿线及各相交路口预留支管。 预留沿线街坊雨水支管d 800、i0.005;预留各路口支管则通过计算确定。 设计雨水干管管径d800d1000mm。 纬七路雨水管采用双侧布置,结合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雨水管位置,本工程雨水管布置在道路两侧机动车道下,距离路中9.5m,距离路缘石2.0m。 雨水干管上每隔约40m设置一组检查井,且检查井位置尽量避开公交车站范围。 并根据需要在沿线及各相交路口预留支管。 预留沿线街坊雨水支管d 800、i0.005;预留各路口支管则通过计算确定。 设计雨水干管管径d800d2200mm。 3)污水工程经五路污水管采用双侧布置,结合提供的规划设计污水管位置,本工程污水管布置在非机动车道下,距离路中15.5m,距离路缘石1.5m。 污水干管上每隔约30-40m设置一组检查井,且检查井位置尽量避开公交车站范围。 并根据需要在沿线及各相交路口预留支管。 预留沿线街坊污水支管DN 300、i0.005;预留各路口支管则通过计算确定。 设计污水干管管径DN400-600mm。 经六路污水管采用单侧布置,结合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污水管位置,本工程污水管布置在道路东侧非机动车道下,距离道路中心5.0m,距离路缘石2.0m。 污水干管上每隔约30-40m设置一组检查井,且检查井位置尽量避开公交车站范围。 并根据需要在沿线及各相交路口预留支管。 预留沿线街坊污水支管DN 300、i0.005;预留各路口支管则通过计算确定。 设计污水干管管径DN300mm。 经七路污水管采用单侧布置,结合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污水管位置,本工程污水管布置在道路东侧非机动车道下,距离道路中心5.0m,距离路缘石2.0m。 污水干管上每隔约30-40m设置一组检查井,且检查井位置尽量避开公交车站范围。 并根据需要在沿线及各相交路口预留支管。 预留沿线街坊污水支管DN 300、i0.005;预留各路口支管则通过计算确定。 设计污水干管管径DN300mm。 12经八路污水管采用单侧布置,结合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污水管位置,本工程污水管布置在道路东侧非机动车道下,距离道路中心5.0m,距离路缘石2.0m。 污水干管上每隔约30-40m设置一组检查井,且检查井位置尽量避开公交车站范围。 并根据需要在沿线及各相交路口预留支管。 预留沿线街坊污水支管d 300、i0.005;预留各路口支管则通过计算确定。 设计污水干管管径d300-400mm。 经九路污水管采用单侧布置,结合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污水管位置,本工程污水管布置在道路东侧非机动车道下,距离道路中心8.0m,距离路缘石2.0m。 污水干管上每隔约30-40m设置一组检查井,且检查井位置尽量避开公交车站范围。 并根据需要在沿线及各相交路口预留支管。 预留沿线街坊污水支管DN 300、i0.015-0.020;预留各路口支管则通过计算确定。 设计污水干管管径DN400mm。 纬六路污水管采用单侧布置,结合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污水管位置,本工程污水管布置在道路东侧非机动车道下,距离道路中心8.0m,距离路缘石2.0m。 污水干管上每隔约30-40m设置一组检查井,且检查井位置尽量避开公交车站范围。 并根据需要在沿线及各相交路口预留支管。 预留沿线街坊污水支管DN 300、i0.005;预留各路口支管则通过计算确定。 设计污水干管管径DN400-500mm。 设计污水干管管径d300-600mm。 纬七路污水管采用双侧布置,结合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污水管位置,本工程污水管布置在道路两侧非机动车道下,距离道路中心15.5m,距离路缘石1.5m。 污水干管上每隔约30-40m设置一组检查井,且检查井位置尽量避开公交车站范围。 并根据需要在沿线及各相交路口预留支管。 预留沿线街坊污水支管d300-d 400、i0.005;预留各路口支管则通过计算确定。 3)给水工程经五路给水管道布置在人行道下,路宽为30m时,给水管采用单侧布置,路宽为40m时,给水管采用双侧布置。 设计给水管管径为dn300,主干管约100m设置一个消火栓,并在13沿线及各相交路口预留支管及阀门井给相关用户。 经六路给水管道布置在人行道下,给水管采用单侧布置,设计给水管管径为dn300,预埋管采用d160,主干管约150m设置一个消火栓,并在沿线及各相交路口预留支管及阀门井给相关用户。 经七路给水管道布置在人行道下,给水管采用单侧布置。 设计给水管管径为dn300,预埋管采用d160,主干管约150m设置一个消火栓,并在沿线及各相交路口预留支管及阀门井给相关用户。 经八路给水管道布置在人行道下,路宽为20m,给水管采用单侧布置。 设计给水管管径为dn200,主干管约150m设置一个消火栓,并在沿线及各相交路口预留支管及阀门井给相关用户。 经九路给水管道布置在人行道下,给水管采用单侧布置,。 设计给水管管径为dn400,主干管约100m设置一个消火栓,并在沿线及各相交路口预留支管及阀门井给相关用户。 纬七路给水管道布置在人行道下,采用双侧布置。 设计给水管管径为dn300dn400,主干管约120m设置一个消火栓,并在沿线及各相交路口预留支管及阀门井给相关用户。 纬六路给水管道布置在人行道下,路宽为26m时,给水管采用单侧布置,设计给水管管径为dn300,主干管约150m设置一个消火栓,并在沿线及各相交路口预留支管及阀门井给相关用户。 (3)项目交通工程经五路、纬七路为城市主干路,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xx),交通设置安全等级按照B级设置;经九路、纬六路为城市次干路,交通设置安全等级按照C级设置;经七路、经六路、经八路为城市支路,交通设置安全等级按照D级设置。 (4)项目绿化工程道路景观在设计上应充分考虑绿化方案的可实施性以及道路、道路设施与城市景观14的结合。 1)植物配置拟通过大量的乡土植物、开花植物以及棕榈科植物进行疏密有致的精心设计,设计上充分利用特有的自然地理要素,配置手法简洁大方,突出多层次植物景观和丰富的绿量,建成舒适宜人、色彩明快,气势宏大、特色鲜明的道路景观。 2)道路绿地率经五路、纬七路、经六路、经七路和经八路道路绿地率为15%,达不到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新建道路红线宽度小于40m的,绿地率不小于20%的要求,建议在道路红线两侧补充种植绿化。 经九路、纬六路道路绿地率为11.5%,达不到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中新建道路红线宽度小于40m的,绿地率不小于20%的要求。 建议在道路红线两侧补充种植绿化。 3)公共设施的布置道路沿线左右两侧布置果皮箱,间距约100米设置一个,具体数量以结算为准。 (5)项目照明工程1)经六路、经七路、经八路道路概况为单幅路型式,双向2车道,红线宽24米。 断面分布形式2x3m(人行道)+23.5m(非机动车道)+2x3.5m(机动车道)=20m。 路灯设置采用单臂钢管路灯1LED60W安装在两侧人行道上,照明器的安装高度为9米,臂长为1.5米,灯杆基本间距为30米,双侧对称排列布置。 为了提高路口照度,在一般交叉路口处安装14米三火泛光灯(LED100W/火)。 要求所有灯具的防护等级不应小于IP65。 经计算,机动车交通道路计算路面平均照度值为12lx,照度均匀度为0.79,人行道路面平均照度值为7lx,机动车道照明功率密度值为0.31W/m2。 满足设计标准的要求。 2)经九路、纬六路道路概况为单幅路型式,双向四车道,红线宽26米。 断面分布形式2x3m(人行道)+2x10m(混合车道)=26m。 路灯设置采用单臂钢管路灯1LED160W安装在两侧人行道上,照明器的安装高度为12米,臂长为2米,灯杆基本间距为35米,双侧对称排列布置。 为了提高路口照15度,在一般交叉路口处安装14米三火泛光灯(LED150W/火)。 要求所有灯具的防护等级不应小于IP65。 经计算,机动车交通道路计算路面平均照度值为21lx,照度均匀度为0.85,人行道路面平均照度值为15lx,机动车道照明功率密度值为0.47W/m2。 满足设计标准的要求。 3)经五路、纬七路道路概况三幅路型式,双向六车道,红线宽40米。 断面分布形式2x3m(人行道)+2x4.5m(非机动车道)+2x1.5m(侧分带)+2x11m(机动车道)=40m。 路灯设置采用双臂钢管路灯1LED260W+1LED120W安装在两侧侧分带上,机动车道侧照明器的安装高度为12米,臂长为2米,非机动车道侧照明器的安装高度为8米,臂长为2米,灯杆基本间距为35米,双侧对称排列布置。 为了提高路口照度,在一般交叉路口处安装14米三火泛光灯(LED250W/火)。 要求所有灯具的防护等级不应小于IP65。 经计算,机动车交通道路计算路面平均照度值为33lx,照度均匀度为0.72,非机动车道路面平均照度值为19lx,人行道路面平均照度值为12lx,机动车道照明功率密度值为0.74W/m2。 满足设计标准的要求。 2.5项目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案 (1)施工组织1)交通条件工程周边有现状G322国道及村道等,施工便道多,本项目交通便利。 2)给排水工程给水本工程建设过程用水量主要用于修复原有砼路面混凝土构件的制作和养护、搅拌水泥砂浆、清洗材料和构件、清洗施工车辆、防尘、生活、消防、绿化等。 山圩镇供水网可提供本工程的主要用水水源。 排水本项目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用于场地喷水降尘及施工再利用,不外排。 3)施工用电本项目施工用电通过现状市政供电网直接供电。 4)建筑材料钢材、木材、水泥等建筑材料从当地建材市场采购。 本项目所需的沙石料从当地具合法供应手续的砂、石场采购,相应水土保持责任由供应商负责。 165)通讯山圩镇已拥有有线、无线、截波、光缆、卫生等通讯网络及电脑信息网络,可接入为本项目提供有效的现代化信息服务。 6)施工便道布设工程周边有G322国道及村道等现状道路均能运输,施工便道多,本项目交通便利,故建设本项目不需要另外修建施工便道。 7)临时堆土场布设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剥离的表土集中堆放,剥离表土存放于临时堆土场,作为后期道路沿线绿化覆土。 根据实际情况,本项目拟设2处临时堆土场,临时堆土场占地面积2.0hm2,位于道路沿线两侧,占地类型为荒地。 本项目选定临时堆土场分布在道路施工范围旁,方便表土堆放及调运。 堆土场周边没有重要的公共设施、工业企业及居民点等,避开河道水系。 临时堆土场内无溪流出入,周边集水面积较小,可通过在周边布设截水沟将降雨径流引到附近排水系统,不会对土体产生冲蚀威胁。 本项目临时堆土场土地利用现状为荒地,表土调运后进行土地整治,后期作为园区建设用地,临时堆土场选址合理。 8)施工营地布设本项目拟在道路沿线就近布置2处施工营地,总占地面积0.5hm2,占地类型为荒地,用于搭建简易房作为施工营地及停放施工机械、堆放建筑材料等,后期作为园区建设用地,施工营地不影响主体工程施工进度,该场地选址合理。 9)弃渣场布设项目为扶绥县林业循环经济带雷卡分园配套道路,园区地势开阔,地形起伏较大,目前尚未进行土地平整,根据设计资料,拟在园区低洼处设置两个弃土场,使之回填至园区设计标高。 两处弃土场分别设置在园区南面(1#弃土场,纬一路北面,纬五路南面)、园区东面(2#弃土场,纬六路、纬七路、经八路及经九路围合处)。 其中1#弃土场占地面积69.42hm2,现状高程139m158m,总弃土容纳量350万立方米,平均堆高5.04m,现状用地类型主要为荒地、坡地、耕地、剑麻种植基地;2#弃土场占地面积7.40hm2,现状高程136m139m,总弃土容纳量40万立方米,平均堆高5.41m,现状用地类型主要为现状用地类型主要为荒地、坡地、耕地,现状高程136m139m,总弃土容纳量40万立方米,平均堆高5.04m。 17两个弃土场总容纳量为390万m3,本项目土石方开挖再回填利用后剩余约195.98万m3,能满足弃土要求。 本次项目的弃土可全部被规划园区消化,因此不需另设弃土场。 预计2021年后方开发建设回填区地块,因此本工程弃土不影响地块后期开发建设进度,符合区域规划,有利于后期工程开发建设。 结合区域规划建设情况,将本项目弃土运至园区低洼处回填利用,避免了乱丢乱弃,避免另外选址弃土造成扰动,造成水土流失,有利于水土保持工作,同时也减少其他规划建设项目借土回填增加的扰动地表及水土流水,有利于后期规划项目的建设。 由上述可见,本工程弃土处理方式可行。 (2)施工方案1)路基工程施工该地区的地形条件便于采用大规模机械化施工。 施工前必须针对当地自然、社会特点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运用施工机械,合理安排路段的开工顺序和开工时间,在首先保证不中断现有道路交通的前提下,作到既能为结构物施工创造条件,又保证开挖的土方最经济地利用到填方路段。 2)路面工程施工路面工程应在路基和构造物工程完成后立即进行,以防止路基中水份蒸发而造成路基土松散,某些高填路段可以等路基自然沉降一段时间而基本稳定后再施工路面,并要注意避开低温季节以及夏季多见的阵性强降雨。 2.6项目拆迁工程根据项目主体设计及现场勘察,拟建道路沿线所经地段主要是荒地、坡地、耕地、剑麻种植基地,本项目建设不涉及拆迁安置与专项设施改迁建。 2.7项目设计交通量 (1)项目平均交通量预测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分析,本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1-5。 18表1-5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一览表单位pcu/d路段项目特征年2022年2029年2037年经五路132642130731168经六路7596984013121经七路7641990213204经八路7654991913227经九路93921695824591纬七路127272044429905纬六路94211701024667 (2)项目昼夜交通量预测根据区域经济结构及产业情况和山圩镇综合交通规划对人口、就业岗位、居民出行总量以及机动车出行量的预测,拟建道路车型比见表1-6。 表1-6项目车型比例表道路类型小型(%)中型(%)大型(%)支路、次干道、主干道80.010.010.0根据关于调整公路交通情况调查车型分类及折算系数的通知(厅规划字xx205号),昼夜间车流量比例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取值为昼间车流量占70%,夜间占30%,最后得出评价项目预测时段各类车交通量下表1-7。 表1-7项目预测时段各类车交通量表单位辆/h车型预测时段2022年2029年2037年平均交通量平均交通量平均交通量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经五路小型车4643987466391091935中型车665010780156117大型车665010780156117小计59749795979914031169经六路小型车266228344295459394中型车382849376649大型车38284937664919小计342284443369590492经七路小型车267229347297462396中型车382950376650大型车382950376650小计344287446371594496经八路小型车268230347298463397中型车382950376650大型车382950376650小计344288446372595497经九路小型车329282594509861738中型车4735856412392大型车4735856412392小计4233527636371107922纬七路小型车4453827166131047897中型车644810277150112大型车644810277150112小计57347892076713461121纬六路小型车330283595510863740中型车4735856412393大型车4735856412393小计4243537656381110926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拟建道路位于扶绥县林业循环经济带雷卡分园,所经地段主要是荒地、坡地、耕地、剑麻种植基地;扶绥县林业循环经济带雷卡分园处于基建阶段,未有企业进驻。 由于区域未设置污水管,主要污染源为周边村落的生活污水。 此外,项目附近G322国道会产生一定的交通噪声,对项目声环境评价区造成一定的影响。 20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1地理位置扶绥县地处东经10731086,北纬22112257之间,南北最大纵距78公里,东西最大横距55公里,位于广西西南部,崇左市东部,东部及东北部接南宁市江南区,南与防城港市上思县及崇左市宁明县毗邻,西连崇左市江洲区,北靠南宁市隆安县。 处于南宁与崇左两个中心城市的半小时经济圈交汇点,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陆路通道的重要接点,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南友高速公路、湘桂铁路、国道322线和左江穿境而过,县城距首府南宁52公里,距吴圩国际机场28公里;距崇左市67公里;距凭祥友谊关152公里;至防城港180公里;水路经南宁可达广州和港澳地区。 本项目位于扶绥县山圩镇山圩产业园(扶绥山圩剑麻-木业循环经济区规划区内),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 项目周边环境详见附图3。 1.2地形、地貌、地质特征扶绥县位于南岭构造带西段南缘,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南端。 地质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灰系、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系和第四系,第四系广泛分布于河流二级阶地上。 项目厂地属丘陵地貌,一般海拔100300m,坡度815,周边地势平缓,地表相对高差不大。 场地附近地段无大冲沟、滑坡等不良地质作用,在场地内及附近无断裂构造通过。 1.3水文 (1)地表水扶绥县有左江至西向东横贯中部,其南北两片有七条一级支流汪庄河、客兰河、笃帮河、那密河、上沙河、下沙河、罗阳河。 山圩农场属于汪庄河流域,其境内的大栏河(又名岜盆河)就是汪庄河的一条主要支流。 产业园区内无水库,仅有大小不一的池塘,水域面积约40.64公顷。 项目所在的扶绥县林业循环经济带雷卡分园周边地表水发育不全,未发现有大型地表水体。 距项目东北约4.0km处有大栏河自东向西流过,河流主要功能为工业、农业用水。 大栏河发源于山圩镇蜘蛛岭、渌谷一带,由东南向西北流入岜盆乡注入汪庄河。 全长27.6公里,年平均径流量约1.2m3/s,平均流速0.08m/s,大栏河最终流向汪庄河。 (2)地下水据广西地质队普查资料,县境有地下水出露水点17处,流量变化在1.44-5.53m3/s之间,21年平均储水量3.67亿立方米,枯水年储水量约为2.2亿立方米。 地下水主要分布在渠黎、渠旧、东罗、东门等乡镇,尤以竹琴、弄卜、渠吞、后寨、蕾陇、渠风、联绥、弄斗、岜羊、岜楼等地的地下水最为丰富。 地下水源由地下暗河、溶洞水、泉水、孔隙水四部分组成。 地下河11条,丰水流量为4.4-25.9m3/s,平均10m3/s。 地下河是扶绥地下水源的主体。 1.4气候、气象扶绥县地处低纬,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在21.322.8,历年最低气温-0.6,历年最高气温39.5,日平均气温10的年累计积温为7502,年总辐射量108.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1693小时。 全区年降水量10501300mm,年无霜期长达342天以上。 县域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和东南风。 常年平均风速0.9m/s。 1.5生物资源扶绥县地带性植被属于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由于土壤瘦瘠和漫长的历史原因,生态环境已受到严重的破坏,原生的常绿阔叶林已不存在,全境已找不到一块原始状态的森林,只在局部地方,如石山和一些村庄的后龙山保存有一些次生的阔叶林。 阔叶林群系主要种类有翻白叶林、羽叶秋、苹婆、粗糖柴、茶条木、山乌梅、海红木、黄连木、金丝李、黄毛榕、小叶榕、山苦楝等。 扶绥县还盛产稻谷、黄豆、玉米、花生、甘蔗等粮食和经济作物;果类有柑、橙、柚、龙眼、梨、桃、李、柿、板栗、番石榴等20多种。 草本植物有芒果、茅草等,灌木及草木层植物发达。 评价区域内未发现珍稀濒危或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1.6扶绥县林业循环经济带雷卡分园基本概况扶绥县林业循环经济带雷卡分园位于崇左市扶绥县山圩镇西南部,北临G322国道,园区距南宁市60公里,吴圩国际机场30公里,南友高速公路苏圩入口17公里,扶绥火车站30公里,边境城市凭祥150公里,距钦州港150公里,园区紧靠南友高速、崇钦高速,具有良好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 本园区规划以发展木材精深加工产业为主,建设面积为546.68公顷。 据估算,扣除仓储、商贸等其他用地,工业用地创建期末可规划到约346.28公顷。 规划园区人口近期2025年约为0.6万人;远期2035年约为1.25万人。 22环境质量状况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声环境、生态环境问题等)为了解本项目区域大气环境状况,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水环境质量现状引用广西扶绥胜利胶水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5000吨脲醛树脂、5000吨酚醛树脂、5000吨白乳胶、10000吨腻子胶、3500吨浸渍纸和1500吨热熔胶膜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下简称“胜利胶水项目”)中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胜利胶水项目”位于广西山圩产业园内,位于本项目西南侧9.5km,因此本次环境质量现状引用该项目报告书在空间和时间上均能满足本项目的要求。 1.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项目所在地属于环境空气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应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