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009年高考语较性文考试说明比较性.doc_第1页
分析2009年高考语较性文考试说明比较性.doc_第2页
分析2009年高考语较性文考试说明比较性.doc_第3页
分析2009年高考语较性文考试说明比较性.doc_第4页
分析2009年高考语较性文考试说明比较性.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比较性分析(李文执笔).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语文试题既要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又要有必要的区分度,保持适当的难度。.考试能力要求高考语文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知识范围内,要求全面测试考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要求可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并表现为六个层级。A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B理解 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C分析综合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 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E表达应用 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 指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高考语文坚持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注重对考生语文素养全面测试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掌握和应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阅读、写作方面的能力。考试内容语文科的考试内容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并考虑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而确定的。一、语言文字运用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技能。1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识记。2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识记和正确书写3词语(包括熟语)的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4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5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6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7常见修辞方法的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8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变化:1、标点没有列入考试要求。2、字音字形部分,仅增加“常用”两字。变化没有实质性意义。3、常见修辞方法中增加了“反复”,要引起重视。可以在现代文阅读重点句子赏析,也可能用于仿句或修辞中。二、现代文阅读(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作品结构的分析,作品主题的概括2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意见中虽明确了文学常识(含文体知识等)不作考试要求,但在此中却有要求,也许将此内容放在阅读中进行,上海卷中有此反映,因此不能完全将文常不作复习要求。3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4作品形象的欣赏,作品内涵的赏析,作品艺术魅力的领悟5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丰富意蕴的发掘7对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探讨8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2语言特色的分析,文章结构的把握,中心意思的概括3文本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4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5对文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评价6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7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深层意蕴的发掘8对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讨9对文本中疑难问题的探究现代文阅读考试说明,08年没有按照文体进行说明,09年按文学类和实用类分类说明,大家可以在复习中要予以适当关注。值得一提的是三维设计的体系,是按照此分类复习,我们在复习指导中,要提醒学生阅读此部分的解题或技巧说明文字。三、古代诗文阅读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2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理解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本次模拟样卷,考查的是定语后置,应该是违规。当以考试说明为依据。4.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5.文中信息的筛选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7.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8.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9.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10.常见古诗文名句名篇的默写(参考篇目见附录1)08年在古诗文前有这样两条:1、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的识记。2、文学体裁基本常识的了解和识记。 今已做删减,或许不作要求了。四、写作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作文考试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一)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此部分3和4做了调整,似乎传递出3更重要点。5中的两点,也做了调整。原为“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关于“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08年要求是“书写规范,标点正确”,现在明确要求“不写错别字”,可见要重视“错别字”;要提醒学生写好点号,格式正确。标点虽不作要求,但在作文上肯定会有要求,(二)发展等级 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二、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增加了两点。从前面的阅读考点说明来看,论述题量增加。本次样卷考试,语言运用、诗歌鉴赏、散文阅读以及论语部分,都有论述题的出现,说明“探究”型题型目前受到青睐的程度。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展开观点的论述。三、试卷内容与赋分1.语言文字运用 24分 (08年28分,可能是标点的分值)2.现代文阅读 32分 (08年30分,可能是体裁特征,或“反复”?)3.古代诗文阅读 34分 (含默写)4.写作 60分题型示例(略)附1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一)古文(12篇)论语(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篇目) 劝学(节选:从“君子曰”到“用心躁也”) 荀子逍遥游(节选:从“北冥有鱼”到“之二虫又何知”) 庄子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从“廉颇曰”到“为刎颈之交”) 司马迁报任安书(节选:从“古者富贵而名摩灭”到“难为俗人言也”) 司马迁兰亭集序 王羲之滕王阁序并诗(节选:从“时维九月”到“岂效穷途之哭”) 王 勃师说 韩 愈阿房宫赋 杜 牧秋声赋(节选:从“余曰”到“物过盛而当杀”) 欧阳修六国论 苏 洵赤壁赋 苏 轼(二)古诗词曲(12篇)渔父 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