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1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2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3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4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或书写错误地一组是( )A . 眼棱(lng) 慷慨(ki) 寒噤(jn) 张皇失措B . 熹微(x) 懦弱(nu) 揸开(zh) 一代天骄C . 妖饶(ro) 聒燥(zo) 赫然(h) 历尽心血D . 校补(jio) 弥高(m) 仄歪(z) 按捺不住2. (2分)含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丰韵 咕侬 惆伥 粗陋B . 奢华 郁闷 颈项 赔偿C . 挈约 仰慕 陶醉 尝试D . 帷幕 矫媚 寒伦 惊赅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 孩子应该干、可以干的事,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越俎代庖。B . 你毕业时送给我的那支钢笔,我敝帚自珍 , 一直保存着。C . 雨过天晴,我们站在土崖边欣赏着高山流水 , 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D . 那些贪污受贿分子肆意以权谋私,他们的人格真可谓不名一钱。4. (2分)下面相关连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星照耀中国小说斯诺美国B . 昆虫学家法布尔昆虫记法国C . 史记史学巨著司马迁中国(汉代)D . 汪曾祺西南联合大学中国当代散文家大淖记事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16分)5. (16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_,_。_,_。” (2)李煜相见欢用丝缕表现愁思,进一步说明离愁是纷繁难以解开的句子是:“_,_,_。” (3)晏殊浣溪沙写词人无限隐忧和伤感,在落满花儿的小径上独立徘徊的句子是:“_。” (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峰回路转,行人消失在雪地中,诗人还是在深情地目送的句子是:“_,_。” (5)李教授已经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你要送给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_,_。_,_。” (6)吴均与朱元思书描写富春江全貌的句子是:“_,_。” 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6. (5分)宁城县北与内蒙古喀喇沁旗相连,东与辽宁省建平、凌源交界,南与河北省平泉县毗邻,西与河北省承德县、隆化县接壤,是一个“鸡鸣闻三省”的大县。“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宁城的方音方言也很有特点。请列举两条思想健康的宁城方言,并用普通话解释其意思。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5分)7. (5分)悟空、八戒、沙僧使用的兵器分别是什么?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8. (8分)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浪淘沙九首(其六)刘禹锡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注释】澄洲:这里指江河中的陆地。江隈:江岸弯曲处。(1)诗歌第一句中的“_”“_”二字准确而有层次地写出了时间的转移;第二句中的“_”字写出了淘金人数的多。(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4分)9. (2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咏雪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俄而雪骤_公欣然曰_与儿女讲论文义_撒盐空中差可拟_(2)画出句子停顿(标一处) 未若柳絮因风起(3)翻译句子: 白雪纷纷何所似?(4)如果你是这场咏雪比赛的评委,你觉得谢道韫和胡儿谁的比喻更好呢,为什么? (5)假如你穿越到东晋,置身谢家,你认为这个家族有着怎样的家庭气氛?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10. (6分)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选段完成文后题目。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 使 这也 算 一 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 , 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1)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只希望着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A . 作者运用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B . “总”字刻画出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C . “只”字刻画出一副真挚、虔诚、执著的样子。D . “一味”刻画出一副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2)下面对选段-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段中的“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作者反复强调这些事实,可见作者用冷峻的目光关注着社会现实,关注着这些“公开的文字”B . 第段画线句子中的“新生路”指的是“相信自己”。C . 第段是过渡段,由揭露不但失掉“自信力”而且发展着“自欺力”的一小撮中国人转向歌颂“并不失掉自信力”的广大人民。D . 文章段与段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第段“然而,在这笼罩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使全文从前面的间接批驳转向直接批驳。(3)选段-中论证的观点是( )。A .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B . 要论中国人,必须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C .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D .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11. (15分)阅读下面的短篇小说用善良做底色,完成后面题目。用善良做底色松韵天气冷得出奇,寒风咆哮着卷起雪花,升腾起呛人的白烟。温暖的红砖房里,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柴火在灶坑里噼啪作响,锅上冒着润白的蒸气。我和弟弟早就饿了,正眼巴巴地等待着第一锅酸菜肉蒸饺出笼。这时,有人叫门。父亲出去片刻,带回一个衣着单薄的外乡人来。看上去是个20多岁的农民,但是很年轻,嘴唇都发青了,显然在风雪中冻了很久。“这丝棉很好的,你看看。”他说着,卸下肩上的旧麻袋,就要往外掏丝棉。“别拿了,我不买丝棉。”父亲止住了他,“外面太冷,请你进屋暖和暖和!”“哦,不买?不买啊?这丝棉好,真的很好。”他有些失望,坐在暖和的火墙旁,一时却也并不想挪动。这时,母亲端上了两大盘热腾腾的酸菜肉蒸饺。“你一定饿了,吃几个饺子挡挡寒吧!”母亲看着仍有些哆嗦的他,把筷子递过去。那人的确是饿了,推辞了一下,便接过筷子狼吞虎咽起来。当他意识到我们一家人还没吃饭时,两盘蒸饺只剩下了小半盘。他尴尬地抬起来,窘迫不安地嗫嚅道:“这我我你们,你们还没吃吧?”母亲笑道:“还有呢,你要吃饱了啊!”蒸饺的确还有,可那一笼是纯素馅儿的,一丁点儿肉都没放。弟弟捏了捏我的衣角,嘟起嘴来。一盘半的蒸饺,对他来说可能也就六分饱,但无论如何他也不肯再吃了。接下来的聊天中,我们知道他是安徽的农民,跟父亲弟弟一起到北方贩丝棉,没想到折了本,近年关了,打算把剩下的丝棉低价处理了,好歹挣回返乡的路费。“我兄弟的脚冻坏了,他跟我父亲在车站蹲着呢。今儿天太冷,没让他们出来,我寻思把最后一包丝棉卖了,今晚就跟他们坐火车回去。”他说。母亲听了,感叹道:“唉,你们做点小生意,也挺不容易啊!”父亲跟母亲轻声说了点什么,母亲便去仓房找了三双半新的棉鞋,还有半面袋的冻豆包回来,递给这个年轻人说:“我们也不是有钱人家,要不然,就把你这丝棉买下了。这双棉鞋你换上,另两双拿去给你父亲和弟弟穿,北方不比南方,脚冻伤了可了不得!冻豆包我们今年蒸得多,你带几个让你的父亲和弟弟尝尝吧!”年轻人站了起来,拘谨地搓着手,一遍遍地说:“这可咋好呢?这可咋好呢?我这是遇上好人家了!”我们把他送出门时,年轻人一眼瞥见院子里一堆锯好的圆木。他突然放下肩上的包,三步两步抢过去,“我干点儿活再走!”说着便抡起大斧,劈起柴来。母亲正要劝阻,父亲说: “让他干吧!”寒风中,雪花飘飞,年轻人已经走了,我家院子里,整整齐齐地码着一垛劈得粗细均匀的柴火。弟弟吃了剩下的半盘有肉的蒸饺,玩去了。我跟父母吃着第二笼纯素馅儿的蒸饺,觉得温暖而香甜。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最赏心悦目的,是纤尘未染的青山绿水;最温暖人心的,是人与人之间纯洁真挚的感情。 暮年回首时,最有价值的财富,应是一颗恬淡宁静的心,和一份丰富无悔的回忆。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一颗善良单纯的心做底色。(1)文章开头第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2)“我”和父母吃着纯素馅蒸饺时,为什么会觉得“温暖而香甜”?(3)年轻人在作出为“我”家劈柴的决定时,心理活动是怎样的?请联系上下文,用文字写出来。年轻人在为“我”家劈柴时,母亲要阻止,而父亲却说“让他干吧”, 父亲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读下面的材料,然后结合本文,说说你的感受。2007 年2月16日,刚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旨在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应邀参加晚宴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 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的安南,不是捐出300万美元的巴菲特,而是仅仅捐出30美元零25美分的小露西。她说了这样一句话:“慈善的不是钱,是 心。”让全场的人感动不已。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 作文(1)以“没想到我如此_”(自私、虚荣、坚强、幸运)结合自己个人生活经历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再完成作文。要求:中心明确,语句通顺,不少于650字。(2)有一只老虎,看见曾打败过自己的水牛被农人吆喝着耕地,便去问牛为什么怕农人,牛说因为人有“智慧”。老虎向农人要求看看他的“智慧”。农人说把“智慧”忘在家里了,可以去拿,但要先把老虎捆起来,免得他走后老虎把牛吃掉。老虎听从了。农人回村叫来村民,把老虎装进铁笼,对老虎说,这就是“智慧”。把上面的材料扩写成一篇不少于650字的文章。要求:以记叙为主,合理想象,适当充实情节,题目自拟。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