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校行政职能」学术研讨会手册暨论文集.pdf_第1页
现代学校行政职能」学术研讨会手册暨论文集.pdf_第2页
现代学校行政职能」学术研讨会手册暨论文集.pdf_第3页
现代学校行政职能」学术研讨会手册暨论文集.pdf_第4页
现代学校行政职能」学术研讨会手册暨论文集.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打造優質學校 學校 政人員的能 與特質 湯志民 國 政治大學敎育學系教授 敎育 政與政策研究所教授 兼政大附中校長 學校 政應以服務為職志 學校 政服務是一種專業 學校 政服務是一種 學校 政重視效能與形象 學校 政與學校共生共榮 優質學校 quality school 係指一所學校的課程設計 教學方法 政管 資源統整 校園營造和學校文化等所建構的敎育環境 能符應或超越使用者的教 育 生活和學習需求之謂 湯志民 2006 優質學校的推展 英美 之有 如 美國的磁性學校 magnet school 帶學校 blue ribbon school 和新美國高中 new American high school 英國燈塔學校 beacon school 和專家學校 specialist school Tapaninen 2005 指出一所優質學校會激 學習和敎學 可提供成長和發 展的情境 並創造社區的意 和增進情誼 2002 敎育部開始辦 標竿一百 九 一貫課程推手 活動 遴選出 一百所推動九 一貫課程卓有績效之學校及教師團隊 所有獲獎團隊之教學資 均置於敎育部 教學創新 九 一貫課程網站 上 供各校 考 藉此帶動各校 課程推動意願 發揮標竿作用 黃榮村 2003 2003 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獎開 始舉辦 InnoSchool 2006 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獎 將學校經營創新的內容區分為 政管 創新 課程與教學 導創新 學生多元展能創新 校園環境美化創新及 社會與環境資源應用創新等 中華創意發展協會 2006 這些標竿一百和經營創 新學校 直接間接的觸動臺灣優質學校的發展 臺 市政府教育局 2005a 彙編成 精緻教育 臺 市優質學校經營手冊 分送各校 考執 2005 6 月頒發 臺 市優質學校評選及獎 要點 臺 市政府教育局 2005b 2006 3 月開始 首次辦 優質學校評選活動 2006 5 月 敎育部研擬 優質高中輔助計畫 自 95 學 斥資 5000 萬元 補助 11 所國 高中 96 97 98 學 將再 分別投資 3 8 億 5 7 億 15 1 億 補助優質高中增至 201 校 以全面提升高中 敎育品質 筆者有幸受邀 與敎育部和教育局的優質高中與優質學校評選 從中得到 少的實務經驗 加以籌辦 7 2005 正式招生的政大附中 頗獲各界肯定 也 有心得 基本上 打造優質學校是一段漫長又艱辛的過程 需具有熟稔 政的經驗 創新經營的 變中平衡的思維 持續學習的態 卑 亢的精 神等能 與特質的學校 政人員 以堅定的步伐 突破教育困境 塑造優質環境 以促進教育 想的實現 今應邀以 打造優質學校 學校 政人員的能 與特 質 為題 擬 揣淺 發抒芻蕘之 執筆匆促 疏 在所難免 尚祈方家 賜教 一 熟稔 政的經驗一 熟稔 政的經驗 徒善 足以為政 徒法 能以自 孟子 婁上 為政在人 其人存 則其政舉 其人亡 則其政息 記 中庸 工欲善其事 必先 其器 語 魏 公 打造優質學校 首先要有優質的 政人員和團隊 支撐和執 學 校的 想與願景 傅 圻 1999 即強調要提高學校教育的質素 除 優秀的前線 工作教師及投入充足的資源外 重要是擁有一群高效能的學校 政人員 優質 的 政人員定有熟稔 政的經驗 方足以穩定校務開創新局 因此學校 政要順 推展 邁向顛峰 一定先要有熟稔 政經驗的人 擔綱 方能成大事 大業 惟 人憂心的是 優質 政人才難覓 主因在於學校 政越 越難為 願 吃苦擔任 政工作的人急遽減少 政人員經驗平均太短 以臺 市為 89 91 學 公 高中主任平均任職 1 7 組長平均任職 1 5 主任組長總平均 任職 1 6 鄭同 2006 90 94 學 臺 市公 高中職和國中主任平 均 資 1 77 2 03 組長平均 資 1 71 2 11 動之主因為業務 太重占 86 其他依次為壓 太大及工作時間太長各佔 75 個人因素佔 67 未受對 等尊重無成就感佔 64 激 措施太少佔 61 有責無權佔 58 張勳誠 2006 因 政難為 致許多學校徵選 師以當組長為要件 使得剛畢業到學校服務的 師馬上要擔任艱鉅的 政工作 很多校長戲稱這是 還 會拿槍 就得上戰場 對校長而言學校 政人員經驗 足 甚至毫無經驗 人事 迭快速 學校 政工 作必然跛足 遑 創新校務 打造優質學校 無 緣木求魚 政大附中創校第一 想甄選有豐富經驗的優 師兼 政 須有一套甄選策 如初試以資績表 學 高 有經驗和優 表現的高中 師積分較高 與敎育 專業科目筆試 鼓 學經 豐富的優 教師報名 複試 分 政組和敎學組 可 跨組 甄選 惟 政組優先 取 因 12 科教師中 國英 除外 其他各科每科都 僅 取 1 名 致大多 人都會跨組報名 在 78 名 加複試之中 有 58 名跨組報 名 政組 以 政筆試 考公文和學校 政實務 政資績和口試 取最優前 24 名 逐一唱名 取為 政組 餘者改至教學組 以試敎 口試和初試成績 擇優 取 惟如 政組 取人 足 得由敎學組 取者中兼任之 湯志民 2005 實際所得主任和組長 政 資平均 10 以上 使校務得以穩定開展 成 為打造優質學校的支柱 二 創新經營的 二 創新經營的 學校創新經營係學校依循敎育 突破傳統觀 運用學習型組織的團體 動能 轉化 政 課程 敎學和環境的 勢 使之成為優勢 以創造獨特風格和 組織文化 並發展學校特色之 程 就本質而言 學校創新經營必然要突破傳統 觀 有新穎獨特的創意點子 但其前提是符合敎育 使學校創新價值穩定 否則會 於荒謬和搞怪 就過程而言 學校創新經營須有敎職員生和家長的團體 共 形成學習型組織的團體動能 將 政 課程 敎學和環境可能面 的人事 物限制的 勢轉化為優勢 使學校創新價值提升 就目標而言 學校創新經營意 在創造本校的獨特風格和組織文化 發展超越或與他校區隔的學校特色 使學校 價值提升創新 湯志民 2006 打造優質學校 必須培育出有創新能 的學校 政人才 使學校組織能 斷 的開創突破性創新事業 學校 政主管很多 包括校長 主任 組長 敎學研究 會召集人 分別負責各項 政管 和敎學研究事宜 就 政主管而言 鼓 其發 揮創新思維 並具備突破性創新知能 將有助於學校創新經營的成效 吳清山 2004 強調校長在學校創新經營扮演著關鍵角色 只有校長具有創新的認知和 知能 而且有意願從事校務創新 才能使創新經營有效推動 就敎學研究而言 各召集人負責 導和整合敎學活動設計 敎學的創新規畫和經營 將使學生直接 受惠 惟 這些學校 政人才創新能 的培育 須有計畫性的使之 與各項研習 培訓其能 並透過創新活動設計和實施 培養其經驗 運用學習型組織使其逐 漸具有創新能 以引 親師生和同儕 共同 與學校創新經營 以政大附中為 學校位於 市南郊指南山麓 遠 市前三志願學校之東 西軸線 要吸引家長認同和高素質學生就 的確會面 嚴苛的挑戰 惟如能創 造新價值曲線 脫 紅海 使競爭變得毫無意義 則能開創自我遨遊的 海 因 此 政大附中創新經營策 乃以新穎的校舍建築 優 的敎學設備 無圍牆的 社區學校 採英美加先進國家的學科型教室設計 最自由的學風 無制服 無髮 禁 無午休 開放教育環境 開架式球具 full time 的敎師 嚴選高資 敎師 e 化敎學環境 大學預修課程 獨 學習課程 大節下課時間 15 20 分鐘 等 走 出與傳統高中截然 同的學校環境 校風 課程 敎學和制 讓校地小 學生 少和資源 多的學校 敎育能優質化 精緻化 湯志民 2006 這些創新經營 和策 是打造優質學校的重要條件 需有創新經營 的學校 政人才 方能竟其功 三 變中平衡的思維三 變中平衡的思維 社會快速變遷 學校 政應體會的環境本質是 變是唯一的 變 變 的英文字 change 源於古法文 changer 意謂 彎曲 轉彎 就像樹枝或 藤蔓趨向陽光一般 約公元 500 前 古希 唯物主義哲學家 辯證法奠基人 Heracleitus 的 代 即有 唯一 變之道就是變 之 法 中國古籍 經之 即兼有 簡 變 和 之意 過去 生活儉樸 社會步調和緩 簡 現在 生活繁雜 社會互動快速 變 變是唯一的 變 已成為顯 之事實 而隨著教育大環境的變動 學校 政的運作和推展也陷入 渾沌 的 局面 秦夢群 2005 明 1990 代進入非均衡系統模式 non equilibrium system model 著名的渾沌 chaos theory 強調耗散結構 蝴蝶效應 奇特吸引子和 回饋機制之影響 最有趣的是 導 推陳出新 如權變 導 contingency leadership 轉型 導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交 導 transactional leadership 願景 導 visionary leadership 發展願景 developing vision 導 ethical leadership 向上 導 upward leadership 和向下 導 downward leadership 服務型 導 servant leadership 謝文全 2003 策 導 strategic leadership 學 習中心 導 learning centred leadership 建構 導 constructivist leadership 詩意和 政治 導 poetical and political leadership 情緒 導 emotional leadership 企業 導 entrepreneurial leadership 永續 導 sustainable leadership 等等 Davies Ed 2005 對陷入渾沌時局的學校 政 究竟要用哪一種 導 才有效 似乎有 多選擇 也 清楚 現今的學校 政因校園民主化 常出現對 的現象和矛盾 係因許多人 固 守於自身的 場 要化解此一對 的現象和矛盾 優質學校的 政人員要以 變 中平衡 思維 以因應當前渾沌局勢的學校 政 渾沌是一個時局 清的空間 現象 在時間軸上 停的產生變局 猶如 耗散結構 般 大環境會解體再變 任何小 激都可能產生 蝴蝶效應 變中平衡 則運用 足於某一 奇特吸 引子 平衡大環境的耗散 使蝴蝶效應 能激化 當我們找平衡點的時候 必須多方位思考 對每一個需求者都要找出對他最有 的 服條件 但又 能使 相對的一方陷於 的窘境 與過去的溝通只要尋求對方和己方最有 即可形 成共 有很大的 同 變中平衡 的要訣是將己方中 出 為彼此需求 同的二方協調 這二方需求可能是對 或彼此是 敵 對居於協調中心的 政 人員而言都是 友 因此在溝通時 能以對另一方 的條件 作為 服這 一方的 由 變中平衡 的 政施作猶如在空中走鋼 須先找到平衡點才能 往前走 任何一步失衡就無法走下去 湯志民 2003 以現有的學校 政為 教改的核心 之一是 教育鬆綁 而有 學校 本位管 之經營模式 國內校園民主化腳步雖快 如民主素養和成熟 足 競逐權 多於民主合作 學校經營成效會適得其反 許多學校在校園民主化之 後 反而陷入紛紛擾擾的困境 即為顯 個人認為學校 政 教師會 家長會 互動的學校 政決策基模 如同三 教師會和家長會是三 的二個後 應該一樣大 可有大有小 學校 政則為前 可大 可小 至少要和後 一 樣大 三 三個 如大小失衡 學校 政決策無法推展 三 的 夫則由 校長 擔任 夫要常鍛 腳 和踩 技巧 要看準方向用 踩 偶而要下 看 看 胎有沒有氣 多打打氣 讓三 好跑 至於顧客是誰 當然是我們的學 生 沒有學生 就沒有班級 就沒有 師 就沒有教學 就沒有學校 政 家長 和學校 政人員 師都是生命共同體 彼此沒有衝突的本錢 只有努 共塑學 校願景 開創優質的學校環境 提供學生發展的最佳教育空間 亦即三 的 駛 要以學生五育均衡發展為方向 三 可 繞 要掌握 況 況 避免 擁 段 可誤闖單 道 此一最 捷的 駛 線即為學校發展願景 一條提 供學生發展的坦途和環境 湯志民 2003 這種學校 政思維是以 學生 和 學 校發展 作為奇特吸引子 大人與小孩相對 自然要平衡 成為其助 而非阻 以促進學校的發展 邁向優質學校 四 持續學習的態 持續學習的態 學如逆水 舟 進則退 尤其是知 經濟時代 資訊爆炸 知 產 無遠弗屆延伸 學校是知 的殿堂 是生產知 和創造知 的地方 學校的發展 快速變動 學校 政人員是推展校務發展的關鍵樞 失去對學校快速變遷的敏 感 何能打造優質學校 幾 前 有一臺電腦叫 深 Deep Blue 會自我修正和學習 最終打敗當 時的西洋棋冠軍 很慘的是西洋棋冠軍想求和都 可得 今 初在臺灣的第八屆 人腦對電腦象棋大賽 由 3 位七段和 1 位八段棋手各與電腦對奕二場 結果電腦 以 5 勝 3 和成績贏過 4 位象棋高手 這種人腦和電腦的象棋比賽 從 1999 開 始至 2007 每 1 次共舉辦 8 次 2002 沒比賽 其中電腦和人腦各有 4 場 勝負 但值得注意的是 最近這四 電腦贏 3 場 對奕的棋手段 也從 6 7 段 提升到 7 8 段 今 的這一場比賽也是首次讓人 一勝難求 這 印證 一件事 學習是一 進步的泉源 當電腦也會學習時 發明電腦的人腦 也會 陷入無法應付的窘境 就學校而言 學校 政人員要有實 打造優質學校 需有持續學習的態 並發展 Senge 1990 的 學習型組織 learning organization 求自我超越 personal mastery 改善心智模式 Improving metal models 建 共同願景 building shared vision 團隊學習 team learning 和系統思考 systems thinking 以 形塑 學習型學校 learning school 使學校能 斷成長 進步與創新 張明輝 2003 也強調 21 世紀 最重要的關鍵是讓各級學校轉型為 學習型學校 在學 校 政層面 1 學校 政主管的持續性學習 學校 政主管 如校長 各處室主 任 組長等應轉型為學習者 探 者與溝通者的角色 改善教學監督及合作教學 的效果 促進學校成員間的合作與學習 2 學習型組織 的學習策 學校 政主管在作出決策時 可 照系統思考 團隊學習 改善心智模式等方法 達成 共 增強凝聚 推動學校的發展 3 學校職工的學習與發展 學校職工作為 學校重要成員之一 應獲得在職進修機會 或校外各種進修活動 增強其專業能 推動學習型學校的營造 此外 為改善公 學校職工的工作態 方法 應 引進企業管 的 和作法 給職工提供再學習的機會 提高他們的工作成效 五 卑 亢的精神 五 卑 亢的精神 卑 亢 是與人相處 既 自卑 也 傲慢 人應尊重自己 要有自己 的尊嚴 也應尊重他人 維護他人的尊嚴 卑 亢 是人的尊嚴與價值 精 神和素養的體現 學校 政人員為人處事 溝通協調 與人互動 應有謙和的態 無官 氣息 廣結善緣 方能與學校同仁 共同協 打造優質學校 惟 教改之後 家長會 教師會與學校 政之間的互動 會形成阻 或助 端看對彼此角色的 解 支持與認同 如缺乏互信和相互尊重 甚至角色扮演 清 喜歡 伸到別人的碗 挾菜 則會導致學校運作有失控的現象 如 有 些學校教師會的主事者 會錯把自己當成是 監督 學校的角色 常常喜歡批評 指責或糾正校務 政的措施 知道每所學校都有督學在視導 而且督學對學校 的指導也很客氣 常常鼓 政人員 加以 許多兼主任 組長的 師 也是教 師會的會員 民間組織的成員之間如何形成督導關係 甚難 解 基本上 教師 會只有在善意的 與 才有可能形成另一股學校的發展 而教師會與學校 政對 從未聞有學校會因此發展得很好的案 幾 前 有一些校長甚至感嘆 的 學校 政是 有責無權 缺乏尊嚴 凡事協商 校務空轉 嚴重的是 學校 政沒人想做 導師 組長和寒暑假學藝活動 要到處拜託請人幫忙 大家 都 方 有個人因素 謝謝啦 委婉拒絕 試想 吃公家飯 本 就會有很多 方 納稅人的錢 我們有權 讓自己 做事嗎 學校之外有多 少政府長官 家長和社會大眾在監督我們 學校 政人員和 師是相輔相成 共 生共榮的群體 為 學生 和 學校發展 彼此只有協 共進的義務 絕無 討價還價的空間 解此 才能使校務往前邁進 打造優質學校才有希望 再舉一 學生的午餐 通常學校要依規定請具有 安全管 系統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 簡稱 HACCP 的公司 且基於安全 學生 可 以買外食 因此 如果家長未提供 當 幾乎很少有人對於吃 當會完全滿意 由很簡單 當的菜色是大鍋菜本 就很固定 口味又 符合個人需求 加 以吃久 鐵定會膩等 這時候學校 政人員可能會成為大家出氣包 每個人都會 罵他提供的 當 好吃 他也 知道該 該 當 是他煮的 錢 是他賺的 孩子如有特定的口味家長是 是自己提供 當比較好 甚至也有 師加入戰場斥 責 當很難吃 真讓人感覺 知今夕是何夕 基本上 學校外包的午餐只是提供 師生和家長的一個 選擇和服務 想吃 當然可以選擇 買 吃得 舒服 罵學校 政人員的服務 佳 就讓人 知從何 起 試想 如果大家都帶自己的 當 學校 政人員 輕鬆也 必辦招標 擔風險 萬一食物中毒又被罵 又何 招致罵名 有些學校家長會很 解學校 政人員的困境 一手接下 也就沒有 罵聲 因為家長 會罵家長 師也 會罵家長 學生 會罵家長 大家相 安無事 天下太平 是 是很有趣 總之 學校 政人員仍要以寬容的心接納 同的意 但也應當要釐清 政提供服務 對人客氣是個人素養而非義務 如果有人對 政服務 做過 的要 求 甚至把客氣當服氣 把拜託當請求 或有喧賓奪主 對 政人員頤指氣使 則應以 政專業 的堅持 卑 亢的精神 強調權責相稱的 政體系 委婉 而堅定的表明 政的權責與 場 並拒絕別人 伸到自己的碗 挾菜 反正 無欲則剛 做學校 政 會是最壞的 況 對學校而言 也 會有人期待無 政府 態的學校 政出現 權責相稱的重申 會多一分彼此的尊重 才會有 和 諧的 朝向優質學校邁進 考文獻 考文獻 中華創意發展協會 2006 InnoSchool 2006 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獎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獎 2006 1 月 30 日 取自 http www ilc edu tw upload 950113 13821171 InnoSchool 202006 E5 85 A8 E5 9C 8B E5 AD B8 E6 A0 A1 E7 B6 93 E7 87 9F E5 89 B5 E6 96 B0 E7 8D 8E E7 B0 A1 E7 AB A0 doc 吳 清山 2004 學校創新經營的 與策 教師天地 128教師天地 128 30 44 秦夢群 2005 教育 政 部分教育 政 部分 第四版 臺 市 五南圖書公司 張明輝 2003 營造 學習型學校 Learning School 中國遠端教育 2中國遠端教育 2 2007 3 月 15 日 取自 張勳誠 2006 找出人才 住人才 善用人才 載於臺 市政府教育局主辦 臺 市 95 學 第 1 學期公私 高中職暨國中校長會議會議手冊臺 市 95 學 第 1 學期公私 高中職暨國中校長會議會議手冊 第 71 78 頁 臺 市 作者 傅 圻 1999 如何培養高效能的學校 政人員如何培養高效能的學校 政人員 2007 3 月 11 日 取自 湯志民 2003 學校 政的新思維 變中平衡 學校 政雙月刊 26學校 政雙月刊 26 108 117 湯志民 2005 二十一世紀的優質學校 政大附中的經營 與策 載於國 政治大學敎育學院 中華民國敎育 政學會 臺彎敎育政策與評鑑學會 中 華民國學校 政研究學會主編 2005 敎育政策與 政學術團體 合 會 文集 敎育政策與 政學術團體 合 會 文集 第 46 59 頁 臺 市 國 政治大學敎育學院 湯志民 2006 學校創新經營的 海策 載於政治大學教育學院主辦 2006 海 峽 岸教育發展與改革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 第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