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胞培养板的选择与常见问题解答细胞培养板依底部形状的不同可分为平底和圆底(U型和V型);培养孔的孔数有6、12、24、48、96、384、1536 孔等;根据材质的不同有Terasaki板和普通细胞培养板。具体选择时根据培养细胞的类型、所需培养体积及不同的实验目的而定。(1)平底和圆底(U型和V型)培养板的区别和选择:贴壁细胞一般用平底培养板。悬浮型细胞的培养一般用V型。U型培养板亦多用于培养悬浮型细胞 。V型培养板有时用做免疫学血凝集的实验。不同型状的板子自然有不同用途。平底的什么类型的细胞都可用但当细胞数目较少如做克隆时就用96孔平底板另外做MTT等实验时无论贴壁和悬浮细胞一般均用平底板。至于U或V型板一般在某些特殊要求时才使用。如在免疫学方面当做两种不同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时需要二者相互接触以刺激因此一般需要U型板因细胞会由于重力的作用而聚集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V型板的用途更少一般用于细胞杀伤实验时为了使效靶细胞紧密接触常使用V型板但这种试验也可用U型板替代(加入细胞后低速离心)如果是养细胞的话,通常是选用平底的, 另外要特别注意材质, 标示Tissue Culture (TC) Treated就是养细胞用的。圆底的好像没听说过拿来养细胞。 圆底的通常是拿来做分析, 化学反应, 或是保存样品用的, 因为圆底比较好将液体吸得干净,如果用平底的就不好吸了。 不过, 如果你是要测吸光值的话, 一定要买平底的才行。大部分细胞培养都用平底培养板,便于镜下观测、有明确的底面积、细胞培养液面高度相对一致,还便于MTT检测。圆底培养板主要用于同位素掺入的实验,需要用细胞收集仪收集细胞的培养,如“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等。(2)细胞培养常见问题与解答问:我看到培养板有4、6、12、24、48、96孔几种规格 ,但不知道到底什么实验用哪种规格。答:要根据你具体的实验要求,流式一般用6孔,MTT一般用96孔,细胞爬片一般用24孔等,要具体根据你实验来定。问:请问哪位高手知道Terasaki板是什么培养板,与普通细胞培养板有什么区别?答:Terasaki plate主要是用于晶体学研究,产品设计便于对晶体的观察与结构分析。有两种sitting 和handing drop两种方法,两种方法应用产品的外形结构也不同。材料上选择crystal class polymer ,特殊的材料有利观察晶体结构。细胞培养板主要是PS材料。材料是treated sufface。便于细胞贴壁生长与伸展。当然还有浮游细胞的生长材料,同时还有low binding surface,有关更多实验材料上的应用与对材料的选择。问:我想测吸光度用酶标仪,用多孔细胞培养板行吗?请问酶标板 多孔细胞培养板有什么区别?答:用多空细胞培养板测吸光度肯定可以拉,我们经常用它来做样品的蛋白定量和MTT检测。区别:酶标板一般要比细胞培养板贵,细胞板主要做细胞培养,但也可以用来测蛋白浓度;酶标板包括包被板和反应板,一般不能用做细胞培养,它主要做免疫酶联反应后的蛋白检测,它需要更高的要求还需要特定的酶标工作液。常用不同培养板的孔底面积及推荐加液量:不同孔板所加培养液的液面都不宜太深,一般在2-3mm范围,结合不同孔的底面积就可算出各培养孔的适宜加液量。若加液量过多会影响气体(氧气)交换,而且在搬动过程中易溢出造成污染。具体所加细胞密度依实验的目的不同灵活掌握。(3)细胞培养板的密闭和污染问题细胞培养板的加样和操作:细胞培养板在进行细胞操作时同样遵循严格无菌的原则,各项操作要保证规范、科学,不对细胞的生长造成额外的影响。这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加样后细胞的均匀和尽量减少换液对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问:96,24孔培养板或培养皿的盖子都很松,这样是方便了透气,但是细菌、霉菌等污染物会不会也随着溜进去呢?答:1.盖子很松,属于半开放培养,这样的目的是透气(实际上是为了使培养皿外的co2能够与培养皿充分交换,维持培养基的pH值)。2.凡事有利必有弊,这样当然增加了污染的可能性。此外这样还会使培养皿内的液体蒸发,这对于精确定量的药物来说就显得值得注意了。所以以下二条措施是必须的a培养箱内空气必须清洁(定期紫外线照,酒精擦洗,尽量少开关培养箱)b培养箱内的湿度必须始终保持为100%(培养箱内放置无菌蒸馏水的水槽)。就好像培养皿,也是一个盖倒扣的容器,也不会污染。主要是因为盖子“L”型边缘产生气流负压的缘故,灰尘上面才附着有微生物,而气流携带的灰尘是无法通过产生负压的盖边缘的。而透气作用只是通过空气的扩散,不会产生气流,所以只会透气不会透菌。我使用24孔板,在其中的某些孔中有操作(在超净台内),而其它孔中还有细胞要培养.我很担心这样会污染,不知道要注意什么?大家不知道有什么好的建议。在超净台内如果操作规范的话应该可以的,我想你可以充分利用培养版的盖子,尽量只暴露要操作的孔,将其它孔用盖子盖起来。这是我的一点粗浅的见解,抛砖引玉吧!使用前综合考虑一下,充分使用所以的孔;如果只需要使用少数的孔可以只用一边的,其余用盖子盖住,我习惯于先用右侧的孔(右手加样方便)。其实自己感觉只要注意无菌操作,一般是不会污染的。操作时用几块玻片把板子一侧垫高,不要把盖子全打开,一般没问题。(4)细胞分布不均及解决办法问:我的细胞接种培养板,细胞总是聚集在周边部分,该如何处理啊?我看园子里有的战友的细胞却是聚集在中间,是不是板子的质量问题啊?答:请问你的细胞是如何混匀的?是滴管吹打还是振荡培养板?如果是后者,而且是转圈摇匀的话,很有可能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细胞甩到周边部分,导致细胞中间少,四周多!自己可是试试!周边一般是相对会多一点,但是中间的数量也不会很少啊 铺板的时候我也没有特异去振荡培养板。大概是板子的质量问题吧或者是不是铺板时候的细胞密度太低了?我用的corning的板 。一个好办法:在你培养种板之前,把培养板放入培养箱里进行几个小时的饱和后再取出,种入细胞时力量要轻,可采取用滴头在培养板孔的侧面慢慢加入让细胞悬液流入板孔中,培养的细胞基本是均匀生长。记住千万不要用振荡器振荡,否则你的细胞就会想你说得那样聚积在一起。我今天把培养板放入培养箱里几个小时,适当的把细胞密度加大了一下,另外多加了一点培养液,今晚看细胞铺的挺好的。我认为有两种可能解决你问题的办法:1.加入前吹打均匀;2.从多孔板侧边或底边缓慢加入。问:我在做原代培养时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我一直以为培养皿铺胶不均匀会导致这种现象,因为混匀的血管段加入到培养皿中时,在相差显微镜下血管段均匀分布在培养皿中,24h后贴壁的血管段就是周边多,中间相对少些。下次我要试试hkqu战友的方法看能否改变这种现象。答:这种现象很正常呀,不知你仔细观察过没有,孔直径愈小,这个现象越明显,我试过,24、96孔板这种现象不可避免,因为液体的附壁使得孔内培养液不是成一个平面,而是周边高,就像凹镜一样,而使用这两种孔板由于需要加干预等原因而不能加足量培养液,使得细胞随培养液一起出现“边集”现象,如果为了使孔中央也有均匀细胞而增加接种细胞数量的话,这要看你需要观察何种指标,如果是MTT ,免疫组化的话会因为细胞成层而影响结果。(5)6孔板接种和换液问题:问:我的细胞传代很正常,但一种到六孔板里(不管加药和对照),总有两三个孔(随机)细胞长得不好,很小,像破碎了。有人遇到过这种情况吗?到底是啥原因呢?请各位指点答:可能跟你加液的温度有关。如果你细胞刚刚拿出来换液加液,培养基也是从4度冰箱拿出来不久,很容易细胞就会冻死了。建议你最好把培养基先在培养箱里边孵育15min先。另外,跟你细胞的生长状态也有关。加药之前的细胞可以用高点的血清浓度培养。保证细胞状态良好。或者放在37度水浴锅里孵育也可以,或者是培养板本身的问题,你再换换其它培养板试试看。再有可能就是细胞状态问题了,种板时的血清浓度调高试一下问:最近几天,我用六孔培养板接种细胞,培养24小时后更换培养基,在更换培养基之前,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贴壁,状态非常的好,更换了培养基后,立即用显微镜观察,发现每个孔中都近乎有一半的细胞表现出近乎死亡的状态。细胞变得非常小,产生大量的碎片,而另一半的细胞一切正常,异常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存在一条分水岭,上半个圆是好的,下半个圆就不好,这是怎么一回事?答:你可以看一下是不是培养板没放水平。有一回我也出现过这种情况。你的培养液如何,如果培养液过期,细胞就不会贴壁。换一点新配制的培养液试一试。我也经常碰到,我想可能是板的问题,换一个牌子的板或换用培养瓶就没问题了。不知楼主所需换液的培养板多不多,换培养基的时候如果没有注意风机的影响,特别是所需换液的培养板很多时,容易使细胞因风吹失水而干缩破裂。如果如此,换液时应该逐个培养板进行,别怕浪费吸管,注意操作的效率!(6)24孔板接种问题:问:把细胞消化接种到24孔板之后,已经四天了,老是每孔的中间部分长不满,每天换液时都用PBS 清洗,第二天换液时都出现同样的情况,每孔的边缘长的很好,中央大量死细胞?答:我是选择孔内铺盖玻片,在玻片上种植。每次换液都用PBS洗,必要的步骤吗?另外,也有可能和细胞种类有关或者和培养液有关?我想你的培养液可能加的太少了。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培养板的边缘液体会向上走,造成培养液面呈现一个凹面(就像量筒的液体凹面一样),中央的细胞正好在凹面的最低处,培养液少,细胞的营养不够,甚至干涸掉,空气中的氧气也会造成损伤,即使有增值过来的细胞也会死掉。另外,检查一下培养箱底部的水是否少了,如果少了,箱内的空气湿度不够,会造成培养液挥发加快,这样即使刚加的液体不少,过一段时间,由于蒸发,液体量会减少,造成中央干涸。并且这样会改变了培养液的成分浓度,造成渗透压过高。个人经验认为这是物理问题:24孔板小,细胞接种进去后是很难摇均匀的,结果导致细胞重贴壁后呈现四周密中间稀的状况.至于中间较多死细胞,如果是悬浮状的话,也一样是物理问题。接种后比较粗暴的碰撞,似乎对摇均匀细胞有一定效果.在为多孔板培养的细胞换液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把培养基吸得太干,如果完全吸取,很容易造成细胞干涸,这样的话细胞会很快死亡。我有一段时间总是遇到这个问题,一个板子中总有一两个孔出现细胞大量死亡,后来发现是上面的原因。现在我做的时候如果必须把液体吸干,我会一个一个空来吸取,最多一次不超过3孔,然后马上加入液体,同时在作转染时,我会在吸液和加液时将风机关掉,这样基本上会避免细胞死亡。同时你所说的细胞周围密而中间稀疏,大约有如下原因:1.培养液加得太少。主要是由于液体张力的问题。2.细胞接种后震荡太厉害了。由于离心力作用导致细胞分布到周围。细胞分布均匀与否有一点很关键,即每种细胞是有个体差异的,别人的细胞操作不一定适合于你.所以要靠自己摸索,且找出专属于自己细胞的一套规律,有如下经验:1.所有待接种的细胞悬液在种板前一定要用吸管混匀。2.按资料记载,24孔板的液体量为1ml,个人也觉得1ml的量足矣。3.接种时,要慢慢加样,且记得轻微旋转枪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押题练习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5广东共青团江门市委员会选调参照管理单位工作人员1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网络安全在云计算平台中的安全架构与防护策略报告
- 2025年教育产业投资并购动态:整合策略研究报告全景解读
- 合并前列腺炎的前列腺增生组织中IL-17、IL-8表达的深度解析与临床意义探究
- 民营经济面试题库及答案
- 煤厂会计面试题及答案
- 律协考核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过关检测及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课件)肝性脑病
- 基坑土石方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
- 社会统计学-全套课件
- 打印版唐能通
- 物流公司道路运输许可证申请资料范文
- 分公司总经理管理手册
- 六年级上册英语试题Unit1 I go to school at 8:00. 阶段训练一-人教精通版-(无答案 )
- 择菜洗菜和切菜
- (完整版)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中天]香港置地北郡商业施工策划(共172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