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件2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地理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件2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地理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件2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地理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件2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地理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件2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一节 平和一中地理教研组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如何演变来的 思考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交换 二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四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交换 大气 水 岩石 生物 土壤 地形等地理要素通过水循环 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 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 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二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生产功能 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平衡功能 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 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 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 都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是统一的变化过程 探究 黄土高原地貌的形成 四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 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理环境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某一要素的变化 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即 牵一发而动全身 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例如 东北森林的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 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能量流动 生产者 植物 消费者1 食草动物 消费者2 食肉动物 分解者 微生物 土壤 水 空气的营养物质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生产功能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 植物提供叶绿素 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 土壤及水圈 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 由此可见 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 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p92活动 地理环境与藏羚羊数量的关系 环境好 食物多水源足 寒潮少 避风处多 藏羚羊数量增加 环境恶化 食物少水源缺 寒潮频繁 藏羚羊数量减少 在没有人类干扰情况下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的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波动 但基本稳定 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思考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景观的形成过程 汉代的黄土高原 草肥水美 山青水秀 自唐代以后 大兴土木 连年战争 森林植被被大量砍伐 土壤受流水侵蚀 逐渐失去了肥沃的表面土层 土壤肥力逐渐下降 植被生长慢 气候变得干旱 地面被流水侵蚀形成沟谷 沟谷不断加深扩大 最终形成千沟万壑的景观 探究 东北森林主要分布于大 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地区 在平衡大气成分 净化空气 补给土壤有机质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改善地方气候有重要的作用 东北森林 森林减少 活动 总结 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 水 岩石 生物 土壤 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 主要体现在 1 各地理要素间相互渗透 相互制约 相互联系 3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4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 2 各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练习 青海 内蒙古 甘肃等地大量挖掘 发菜 甘草 导致环境恶化 反映了 a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 b 地理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