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doc_第1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doc_第2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doc_第3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doc_第4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综合性学习 (共4题;共28分)1. (11分) 古诗文默写 (1)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2)绿树村边合,_。(孟浩然过故人庄) (3)_,志在千里。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6)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_,_。 (7)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揭示出“旧事物中蕴含着新生事物,新生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的哲理的诗句是:_,_。 2. (2分)昆虫记中,蝉是聋子,听不到任何声音。( )3. (10分)名著阅读。(1) 水浒传中,作者给人物所起的绰号,大多极具艺术特色:一个郑姓屠夫绰号“镇关西”,喻示他欺行霸市、为非作歹,这为后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情节发展服务,从而突出了鲁达 的品质;吴用绰号“智多星”,喻示他足智多谋, (事件)就足以表现他的这一特点;张顺绰号“浪里白跳”,喻示 (特长),他也因此成为梁山水寨的水军副都督。(2)章回小说中的回目是对该回内容的概述。下面是水浒回目中的几个句子,请任选一句,依据施耐庵水浒的内容,将所选句子扩展成一段故事简介。(不少于50字)景阳冈武松打虎武松斗杀西门庆林冲棒打洪教头林冲雪夜上梁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花和尚倒拔垂杨柳4. (5分)出发是一种行动,背起行嚢走遍四方;出发是一种期盼,踌躇满志把路踩在脚下;出发是一种心态,历经风雨依然向着阳光有时,出发是为了探寻;有时,出发是为了到达;有时,出发只为出发无论如何,出发总是成长。 请以“出发”为题,写一篇作文。二、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5.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散文藤野先生阿长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朝花夕拾,都出自我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之手。B . 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全书120篇。作者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C .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罗素为什么而活着?我们可以从他的我为什么而活着找到答案:他为寻求爱情、寻求知识、寻求人类的苦难而活着。D . 杜甫的春望抒发了诗人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王绩的野望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三、 综合题 (共2题;共16分)6. (6分)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文字。梦境与睡眠深浅程度有关。朦胧入睡时,大脑皮层里的抑制程度比较浅,梦境就更加相近现实生活,正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甚至有时自己也觉察到在做梦,所以不能主动地控制,只能听其自然发展。睡眠稍深一些,梦境则有明显的虚幻性和荒诞性,一时在东,一时在西,或者与死去已久的亲人在一起,而自己毫无判断辨别的能力。这就是大脑里抑制程度更深。比如,白天深思一道数学题,梦里也可能在做数学;白天搞技术发明,梦里也可能搞同样的工作。(1)第句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它是_,应改为_。(2)第句有一个关联词使用不当,它是_,应改为_。(3)第句成分残缺,你的修改建议是:_。(4)第句位置不当,应放在第_句的后面。7. (10分)阅读下列关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虚拟现实技术(VR)是一种计算机仿真系统。虚拟现实技术,是指借助计算机系统及传感器技术生成三维环境,创造出一种【甲】_(a全新;b崭新;c簇新)的人机交互方式,通过调动用户各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从而享受更加真实的、身临其境的体验。在国家政策支持与鼓励下,如今VR已经应用到房产、酒店、餐饮、旅游、汽车、医疗、交通、教育、人文、游戏娱乐等行业中。VR之于大众,可以让我们身临其境的体验未曾实现过的愿望,是一项能够帮助众多人梦幻成真的技术;之于企业,是一项能够帮助企业节约成本,实现收益最大化的营销技术;之于文物,它能做到展现生动化,文物价值普及化、保护力度加强化的多重益处;之于教学来说,它是一把利器,可以将物理、生物、天文学等学科知识,通过模拟虚拟现实场景,融入视觉、听觉等沉浸式感观感受,让传授知识变得更生动有趣,互动感更强。VR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技术,值得我们仔细研究,今天的VR系统在2030年将无处不在。【材料二】参考消息网5月23日报道 港媒称,想要欣赏著名的兵马俑,游客不再需要亲自前往西安了。借助虚拟现实之旅,您可以在家舒舒服服欣赏兵马俑。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作为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在2200多年前被埋入地下。如今网友们可以在360度虚拟互动技术的帮助下,从各种角度欣赏兵马俑。这一虚拟游览网站于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正式上线,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百度百科”合作推出。这种200亿像素全景展示技术类似于“谷歌街景”地图。游客能够“行走”在一号坑与三号坑内的兵马俑之间,可以更近距离观察这些古老的雕像。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说,虚拟现实网站提供了“【乙】_(a融合;b连结;c沟通)文化与技术、结合古老智慧与现代文明”的途径。【材料三】2015年4月,手机百度在爱奇艺、腾讯视频等站上传了一段虚拟现实技术新品宣传视频,视频中演示了手机百度疑似即将推出“神灯搜索”的新功能。四种生活场景视频以全息投影的形式立体展现在用户面前,同时用户可以与之进行实时互动,实现更加直观、智能的搜索体验。当用户在厨房做饭时,可以跟着手机百度投出的全息影像厨师一步步学习烹饪技巧,根据需要,用户可以手动调节影像大小。而在用户订电影票时也可唤醒“神灯搜索”,通过语音搜索“最近什么电影好看啊”,手机百度就会立即投出近期热映的帕丁顿熊全息影像,同步提供预告片、附近影院、场次、座位等推荐,帮助用户完成在线选座。【丙】_(a邯郸学步;b依样画葫芦;c如法炮制),外出时,用户能用手机百度预订就餐地点、用餐位置等,而在家里,孩子们也能通过手机百度动态的立体影像,更生动地认知世界。而未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还会有更多品牌入驻神灯搜索,为用户创造更多便捷好玩的功能和沟通可能性。(1)下面对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可以使学生更轻松地接受知识。B .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在博物馆建设中可以增强文物的学术价值。C .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人们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更好的认知感受。D . 虚拟现实技术可帮助企业更减轻生产负担进而提升经济效益。(2)在文中【甲】【乙】【丙】处选择词语填入横线处。甲_;乙_;丙_(3)不少网友在看过视频后都纷纷表示,“神灯搜索太黑科技了,很想立刻感受一下”。请你结合上述对虚拟现实技术的介绍,说明“黑科技”应具备哪些特点。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8. (4分)古诗词鉴赏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写军容浩大,军乐雄壮,烘托士气之高。B . “沙场秋点兵”中“秋”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C . “马作的卢飞快” 意思是“的卢马飞快”,一个“飞”字写出烈马奔驰,四蹄生风的雄姿。D . “了却君王天下事”把忠君思想与个人功利掺杂起来,反映了诗人思想的局限性。(2)下面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这首词由诗人挑灯看剑,回想起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B . 这首词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C . 这首词展现了诗人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D . 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末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33分)9. (33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1)解释下列划线字。持就火炀之则字平如砥以手拂之未为简易不若燔土为余群从所得 (2)选出下列各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 )A . 有/奇字/素无备者B . 若/印数/十百千本C . 用讫/再火令/药熔D .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3)选出下列句中“其”字所指代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 ( )A . 其法:用胶泥刻字(指代毕升)B . 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指铁板)C . 则以一铁板按其面(指铁框)D .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指先设的铁板)(4)从下列各组里选出划线字的意义或用法,与另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 . 唐人尚未盛为之B . 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C .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D . 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5)选出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 . 活板的制作和印刷过程主要经历刻字、排版、印刷和拆板四大工序。B . 印刷术的发明、制作、效能和使用方法。C . 活板的主要特征在“活”字,集中体现在字是 活的,排版、印刷是活的,以及字印便于便于贮存重排等方面。D . 活板的字模之所以用胶泥而不用木料制作,是因为木料质地太软,且不宜用“火炀”。(6)根椐说明内容,写出活板印刷简要的工作流程。(7)根据文意说说活板印刷术提高工效的关键是:(8)活板跟雕版相比,具有什么优点?活板到底“活”在哪里?(9)活板一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出实例并分析其作用。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10. (2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题目。“知入”与“知出”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3)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4)第段画线的词“这样”在文中指代什么?(5)读了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子的感悟联想。11.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生长在城市里的一棵树在一座拥挤的城市里,在两座高楼之间长着一棵树。这棵树的周围没有任何绿色植物,树一侧的叶子碰到了一座仓库密密实实的墙,另外一侧的叶子掠到了一座破旧公寓的窗口,下面的空间已经被水泥铺到树的根部,但这棵树仍然活着,而且每到春天都会长出新鲜嫩绿的叶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住在树根下的老鼠问。“我就不会这样做,如果我是你的话”。“这是我的事!”树说。“这是我得做的事情。我的家族全都这样做”。“但是没有人来看你,在这样的环境里,”老鼠说,“除了我。”“那不关我的事!”树说。但是,公寓里那位生病了的姑娘说:“妈妈!亲爱的妈妈!窗外那棵树长出细小的新叶了,嫩嫩的,绿绿的。春天来了,即使是在城市里也可以看到春天了。现在我会长得更好。我敢肯定。”“感谢上帝!”母亲说。夏天来了。树叶长得又大又长,树枝被它们压得弯了腰。树叶在风的吹拂下颤抖,留下了一片阴凉。“你这样耗费自己的生命,真的让人为你感到遗憾!”住在树根下的老鼠说,“要是你捕捉昆虫,或者做些有用的事情,我倒会感到好受一些。你为什么就是要这样做呢?”“这是我得做的事情!”树说。“我的家族全都这样做”。“但是,如果有人关注或同情的话,那又会不同,”老鼠说。“那不关我的事!”树说。但是,公寓里那位生病了的姑娘说:“妈妈,热浪让人感到窒息。要不是有那棵可爱的树的遮阴,我真的无法忍受。风把树叶吹得沙沙作响,我从这种响声中感觉到了凉爽,好像置身于山间一大片森林,森林里的树木凤舞婆娑,碧绿的草地上长满了鲜花,清香四溢,叮咚作响的泉流你追我赶往前奔。”“感谢上帝!”母亲说。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是秋了。空气开始稀薄和变冷,那棵树的树叶也开始变黄,一片接一片地掉落到地上。水泥地面全都被落叶覆盖了,那些落叶就像金子般闪闪发光。“现在你明白了!” 住在树根下的老鼠说,“现在一切都结束了,你的辛苦有何所得?”“我做了我得做的事情”,树说,“那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真是懦弱的植物!”老鼠说,“如果你结出果实让人吃,那至少算是留下一点东西,可现在,除了掉落的枯叶和空荡荡的树枝,你什么都没有留下。”“那不关我的事!”树说。但是,公寓里那位生病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