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次月考试卷C卷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1. (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电视报道了一则成都一女人虐待殴打母亲而遭到周围群众强烈谴责的新闻。当记者采访她时,她居然说:“来拍嘛,拍近点,这下我就出名了,比李宇春都还要出名。”到底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不少的困惑请对此发表评论。要求:要有明确的观点;要作简要的论证;字数100120字。二、 综合性学习 (共3题;共53分)2. (18分)阅读红楼梦中香菱被抢案的审判结果,完成问题。至次日坐堂,勾取、千有名人犯,雨村详加审问,果见冯家人口稀少,不过赖此欲得些烧埋之银,薛家仗势倚情,偏不相让,故致颠倒未决。雨村便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冯家得了许多烧埋银子,也就无甚话说了。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今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之言寄去。此事皆由葫芦庙内沙弥新门子所为,雨村又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意;后来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才罢。(1)请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这段文字中贾雨村所做的三件事,它们依次是:_;_;_。 (2)揣摩品味文中的划线词语,说明用这些字好在哪里?薛家仗势倚情,偏不相让。后来到底寻了他一个不是。(3)文中画线部分表现出贾雨村怎样的性格特点? (4)“此事皆由葫芦庙内沙弥新门子所为”中的“此事”指代的是什么? 3. (15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有人问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这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出来的。所谓的民族价值观一定不能有“钱”,一个只为钱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民族必须有精神。就像一个人一样,使一个人富裕起来是容易的,给一个人一百万就富裕起来了。_,使一个有文化、有气质是很难的。(1)第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第句的横线处需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请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 (20分)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公民选择“低碳生活”。向阳中学八年级2班开展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针对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不少于50字) (3)下列由同学提出的内容中,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哪一项?请简要说明理由。A尽量乘坐公交车;B少乘电梯;C不用一次性餐盒;D少做饭,多叫外卖(4)除了上一题提到的生活方式外,请你为我们的“低碳生活”再提两项建议。 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9分)5. (9分)默写。 (1)_,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2)烽火连三月,_。(杜甫春望) (3)僵卧孤村不自哀,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山河破碎风飘絮,_。(文天祥过零丁洋) (5)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_,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7)_,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8)郦道元水经注中的“绿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和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_,_”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 外国名著 (共1题;共5分)6. (5分)名著阅读。(1)学习名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制作阅读卡片作者: _国别: _主题或主要内容:_(2)讲述其中情节故事并写出该情节给你的体验或感悟。情节:_体验或感悟:_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4分)7.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维生素B12的是非方舟子最近有媒体报道称,某种功能饮料标注维生素B12含量为760微克,是成人日适宜摄入量的3倍。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体过量摄入维生素B12会产生毒副作用:有些人可能有过敏反应,甚至会出现过敏性休克。”但是根据美国医学科学院的报告,至今未发现过量摄入维生素B12会产生任何不良反应,所以没有设置每日摄入量的上限。例如,在一次临床试验中,试验对象每天口服1000微克维生素B12长达5年,也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国内文献偶尔有注射维生素B12制剂导致过敏的报道,但那是注射,不是口服,很可能是由于制剂里的杂质导致的。不太可能有人会对口服一种必需营养素过敏,否则是难以生存的。因此不用担心维生素B12会摄入过多,该担心的是维生素B12摄入不足。维生素B12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红细胞形成、神经功能和DNA合成所必需的。如果缺乏维生素B12人会感到虚弱、疲惫、没有食欲、便秘、体重减少,严重时患巨幼细胞贫血,大脑和神经系统出现严重的不可逆损伤,导致痴呆。只有动物性食物,例如肉、蛋、奶,才含有维生素B12植物性食物里是没有的。某些植物性食物,例如螺旋藻,含有类似维生素B12的物质,但是不能被人体利用,被叫做伪维生素B12。食物中的维生素B12都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人吃下去后,在胃里由胃酸和蛋白酶将维生素B12和蛋白质分离开,然后,分离的维生素B12与胃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结合在一起,在回肠末端被吸收进血液里。从维生素B12在食物中的分布及其吸收过程,可以知道容易缺乏维生素B12的有这么几类人。一类是素食者。他们不吃动物性食物,当然无从摄入维生素B12。所以严格的素食者必然是维生素B12缺乏症患者,素食是不健康的。不过,现在素食者可以通过服用维生素B12制剂,或通过吃添加了维生素B12的食品来补充维生素B12。一类是老人。50岁以上的老人大约有1030%患有萎缩性胃炎,胃酸分泌不足,没法把食物中的维生素B12与蛋白质分离,也就没法吸收食物中的维生素B12。所以美国医学科学院建议,5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通过口服维生素制剂或维生素B12强化食品来补充维生素B12因为维生素制剂或维生素B12强化食品里的维生素B12是分离的,老人即使患有萎缩性胃炎也可以吸收。这也可算是天然的东西未必比人造的东西好的一个例子。年轻人也有可能患维生素B12缺乏症。例如如果患有胃、肠方面的疾病,会影响到对食物中的维生素B12的吸收,也需要通过口服维生素制剂或维生素B12强化食品来补充维生素B12。有的人患有一种叫作恶性贫血的自身免疫疾病,胃壁细胞遭到破坏,不能分泌与维生素B12结合的糖蛋白,也就没法吸收维生素B12从而导致巨幼细胞贫血和神经系统损伤。这些人即使是口服维生素制剂也没法吸收维生素B12只能是通过注射维生素B12来补充维生素B12。调查表明,维生素B12缺乏症其实相当普遍,在一般人群中受影响的比例在15%到15%之间,许多人为何会患维生素B12缺乏症,原因不明。在这种情况下,补充维生素B12制剂,或用维生素B12强化食品,就显得很重要。以“专家”的身份妖魔化维生素B12强化食品,信口开河夸大维生素B12摄入过量的害处,是很不负责任的。(1)文章第段中,为什么说“不用担心维生素B12会摄入过多,该担心的是维生素B12摄入不足”?请结合上下文概括回答。(2)文章第段所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段内容,说说其作用。(3)结合上下文内容,回答下面括号内的问题。“国内文献偶尔有注射维生素B12制剂导致过敏的报道,但那是注射,不是口服,很可能是由于制剂里的杂质导致的。”(划线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这也可算是天然的东西未必比人造的东西好的一个例子。”(此句中“这”所指代的内容是什么?)(4)有人认为,既然维生素B12摄入多没有不良反应,那就是给功能饮料辟了谣,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喝功能饮料了,喝再多也没有关系。请你根据【链接】及上述材料,说说你的看法。【链接】功能饮料: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饮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饮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包括营养素饮料、运动饮料和其它特殊用途饮料三类。功能饮料主要作用为抗疲劳和补充能量。8. (24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我忽然觉得,这只鸽子绝非偶尔落脚,它分明是大自然派来的一位使者,那咕咕的叫声,那带血的翅膀不正在向我们倾吐着什么吗?多少年了,我们太习惯去探寻大自然的意义,而往往忽略了大自然本身的叙说。其实,那咆哮的洪峰,那焚毁的山林,那流失的水土,那龟裂的农田,分明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一次次呐喊,一声声哭诉!我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了,为了可爱的鸽子不受到惊扰,为了儿子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也为了它带给我的那一片恬淡和谐的思绪。这思绪如同一片白云,飘浮在我心灵的天空上,使之变得宁静而高远(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上面画线句子的含义,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在作者的感觉中,这只鸽子不是偶然间来到这里的,而是成了人类呼唤宁静、和谐、和平的使者。B . 那“咕咕”的叫声、带血的翅膀在向我们倾吐:人对自然的剥 夺与破坏已太多,早点醒悟,还自然本来的面目与生机吧!C . 作者运用拟人修辞,赋鸽子以使者的身份与感情,体现出作者对鸽子、对一切生灵的命运的关注之 情。D . “那带血的翅膀不正在向我们倾吐着什么吗?”运用了反问句式,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讽刺人们可悲的下场。(2)联系上下文及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多少年了,我们太习惯去探寻大自然的意义,而往往忽略了大自然本身的叙说。”这句话的理解,你认为人和自然应该有一种怎样关系呢?(3)“这思绪如同一片白云,飘浮在我心灵的天空上,使之变得宁静而高远”中的“之”指什么?又是什么使它变得宁静而高远的?(4)作者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了,仅仅是“为了可爱的鸽子不受到惊扰,为了儿子能有一个新结识的朋友,也为了它带给我的那一片恬淡和谐的思绪”吗?为什么?(5)设想一下:有一天,可爱的鸽子终于扇动健康的翅膀飞走,你会封阳台吗?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6)上面第二段文字也是课文明天不封阳台的结尾,这样的结尾有什么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点明主旨,与课文开头相呼应。B . 作者通过让鸽子落脚而不封阳台这件事,表现了自己对待人与自然的态度。C . 表明了作者今后再也不封阳台的决心。D . 阐述了明天不封阳台的几个理由。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9. (16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乙】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 , 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战国策魏策二【注释】邯郸:赵国的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市。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谗言:坏话。(1)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及其家穿井 _丁氏对曰 _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 _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 _(2)下面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A . 两狼之并驱如故B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 . 得一人之使D .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3)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三人言而成虎。(4)说一说你从甲、乙两则故事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题目:我最 的人要求: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如尊敬、爱、难忘、讨厌等)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学校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历年导游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科一科四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监理考试真题及答案
- 安徽建筑安全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代持房屋协议书6篇
- 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多语言平行语料库构建方法-洞察与解读
- 渔船智能调度系统-洞察与解读
- 2025年《汽车维修工》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营养干预情绪改善-洞察与解读
- 2025至2030中国培训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中医理论培训课件大全
- GB/T 19024-2025质量管理体系面向质量结果的组织管理实现财务和经济效益的指南
- 纪检案件模拟方案(3篇)
- CJ/T 225-2011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
- 2025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全册单词(默写版)
- 酒店物品转卖协议书
- 工地禁酒免责协议书
- 肺癌健康医学科普
- 职业技术学校《酒店数字化营销》课程标准
- 2025年四级保健按摩师(脊柱按摩师)资格理论必背考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