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方案基坑降水 方案(定稿).doc_第1页
工程方案基坑降水 方案(定稿).doc_第2页
工程方案基坑降水 方案(定稿).doc_第3页
工程方案基坑降水 方案(定稿).doc_第4页
工程方案基坑降水 方案(定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方案基坑降水 方案(定稿) 虹井路站盾构进出洞口降水工程降水方案上海长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xx年7月目录1工程概况2工程地质条件3水文地质条件4降水原因及目的5降水井布置6降水井构造与设计要求7成井(孔)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8附图 1、工程概况略 2、工程地质条件 1、地质条件根据勘察报告,虹井路站南端井场区60.5m深度范围内,按成因类型、土层结构及其性状特征可划分为6层,各土层分布稳定,受古河道切割,场区内层缺失,并沉积有 2、3层。 各土层埋藏分布情况详见下图50.70(-46.32)25.10(-20.72)17.60(-13.22)6.60(-2.22)3.40(0.98)1.30(3.08)55.00(-50.62)1006-55-4954.00(-49.87)50.00(-45.87)60.50(-56.37)f371.372(49.0)f37036955.50(-50.75)60.30(-55.55)10101009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 ffffffffffffffff10081007-43-37-31-25-19-13-7-1525.30(-20.84)17.40(-12.94)7.00(-2.54)3.50(0.96)1.80(2.66)45.00(-40.54)368.367(31.0)366364.365(28.0)225.00(-20.87)362.363(25.0)360359.361(12.0)18.00(-13.87)356355.358(14.0).357(13.0)3543533526.50(-2.37)3.60(0.53)1.40(2.73)3513503493484.13ZD3G14.46ZD3C299449.50(-44.75)25.50(-20.75)10051004100310021001100099999899799699545.00(-40.82)25.00(-20.82)17.80(-13.05)7.00(-2.25)4.50(0.25)2.50(2.25)9939929919909899889879869859849839829814.75ZD3G317.70(-13.52)6.40(-2.22)3.50(0.68)1.70(2.48)4.18ZD3C34.38ZD3C425.50(40.00(976672671.732(25.0)45.40(-41.12980979978977.1027.1025670669668667666665.731(23.0).730(15.0)25.80(-21.52975974973972971970.1023.102118.50(.101765596066466366266166065965865765617.80(-13.52969968967966965964963962961.1019.10186546536526.60(-2.32)3.70(0.58)1.80(2.48)4.15S4CZ29599589579564.28ZD3G46.10(-3.50(02.10(22113333各土层的土性描述与特征详见下表。 层序土层名称层底埋深层底标高层厚(m)土层描述1人工填土3.100.131.004.001.004.00均有分布,以杂填土为主,含碎石、垃圾等。 褐黄灰黄色粘土1.280.252.804.500.002.30局部缺失,软塑,含铁锰质结核及氧化铁锈斑,由上而下土质变软,局部为粉质粘土,高压缩性。 灰色淤泥质粘土-1.14-3.105.507.201.704.20均有分布,流塑,尚均匀,夹有少量薄层、团状粉性土,局部为淤泥质粉质粘土,高压缩性。 1灰色淤泥质粘土-12.86-14.8716.9018.8010.4012.70均有分布,流塑,尚均匀,夹薄层、团状粉性土,见零星贝壳碎屑,层下部多为淤泥质粉质粘土,高压缩性。 2灰色砂质粉土(夹粘)-20.64-21.8224.8026.106.308.10均有分布,很湿,稍密,欠均匀,含云母及贝壳碎屑,夹较多薄层粘性土,有时为粘质粉土及粉砂,局部粘砂互层,中压缩性。 2灰色砂质粉土-44.2348.5022.50均有分布,很湿湿,中密,尚均匀,含云母,夹薄层粘性土,局部-49.7653.8029.00为粉砂,中压缩性。 3灰色粉质粘土-49.57-51.0753.7055.504.006.00均有分布,软塑,欠均匀,含少量有机质,夹薄层粉性土、粉砂,中压缩性。 灰色粉砂未穿未穿未穿均有分布,饱和,密实,均匀,含云母,夹少量粘粒、粉粒,中偏低压缩性。 3、水文地质条件 1、潜水根据虹井路站详勘报告,初步勘察期间测得静止地下水埋深为1.01.5m、标高为2.863.15m。 2、微承压水场区内揭示的微承压水分布于2层砂质粉土(夹粘)层、2层砂质粉土层中。 2层揭示的顶板埋深为16.918.8m、顶板标高为-12.86-14.87m,2层揭示的顶板埋深为24.826.1m、顶板标高为-20.64-21.82m,两微承压含水层相互连通。 根据在ZD3G3孔进行的微承压水的观测结果,场区内微承压水水头埋深为地表下3.1m(xx年3月31日)。 3、承压水承压水分布于粉砂层中,揭示的顶板埋深为53.755.5m、顶板标高为-49.57-51.07m。 根据在ZD3G3孔进行的承压水的观测结果,场区内承压水水头埋深为地表下8.6m(xx年3月31日)。 4、降水原因及目的 1、降水原因根据勘察报告可知,进出洞范围内土层为1层灰色淤泥质粘土层和2层灰色粉砂与粉质粘土互层。 ?1层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强度低、渗透性差、灵敏度较高的特点,易产生流变现象;?2层含水量较大、压缩性较高,由于该层土夹粘性土,其渗透性相对较差,但粉性土则可能产生流砂现象;?2层砂质粉土层具有承压性,由于该层土夹多层薄层粘性土,其渗透性主要以水平向为主,垂直向的渗透性较差,该层土在动水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管涌现象,需采取适当的降压措施。 2、降水目的降低2层中地下水的水头压差及2层的水头高度,确保盾构顺利出洞; 5、降水井布置根据以上分析及本工程的降水目的,本方案拟布置2口降水井。 分别布置在端头井侧,详见附图。 6、降水井构造与设计要求 1、井口井管口应高于地面以上0.50m,一般采用优质粘土或水泥浆封闭,以隔离地表水浸下部含水层。 2、井壁管井壁管均采用焊接钢管,降水井的井壁管直径均为273mm(内径)。 3、过滤器(滤水管)降水井采用滤水管外均包一层30目40目的尼龙网,滤水管的直径与井壁管的直径相同。 4、沉淀管沉淀管主要起到过滤器不致因井内沉砂堵塞而影响进水的作用,沉淀管接在滤水管底部,直径与滤水管相同,长度1.00m,沉淀管底口用铁板封死。 5、填砾料降水井的滤水管部位采用颗粒磨圆度较好的中粗砂围填,围填部位从井底向上至滤水管顶部以上m(详见降水井井点结构图),在填砾(中粗砂)部位以上围填粘性土止水; 6、封孔在地表以下至围填砾料部位顶部采用优质粘土或水泥浆封孔; 7、成井(孔)施工工艺与技术要求成孔施工机械设备选用GPS-10型工程钻机及其配套设备。 采用正循环回转钻进泥浆护壁的成孔工艺及下井壁管、滤水管,围填填砾、粘性土、封孔等成井工艺。 成井工艺流程如下 1、测放井位根据降水井井位平面布置图测放井位,当布设的井点受地面障碍物或施工条件的影响时,现场可作适当调整; 2、埋设护口管护口管底口应插入原状土层中,管外应用粘性土和草辫子封严,防止施工时管外返浆,护口管上部应高出地面0.10m0.30m; 3、安装钻机机台应安装稳固水平,大钩对准孔中心,大钩、转盘与孔的中心三点成一线; 4、钻进成孔降水井开孔孔径为550mm,一径到底。 钻进开孔时应吊紧大钩钢丝绳,轻压慢转,以保证开孔钻进的垂直度,成孔施工采用孔内自然造浆,钻进过程中泥浆密度控制在1.101.15,当提升钻具或停工时,孔内必须压满泥浆,以防止孔壁坍塌; 5、清孔换浆钻孔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在提钻前将钻杆提至离孔底0.50m,进行冲孔清除孔内杂物,同时将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至1.10,孔底沉淤小于30cm,返出的泥浆内不含泥块为止; 6、下井管管子进场后,应检查过滤器的缝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下管前必须测量孔深,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后,开始下井管,下管时在滤水管上下两端各设一套直径小于孔径5cm的扶正器(找正器),以保证滤水管能居中,井管焊接要牢固,垂直,不透水,下到设计深度后,井管口固定居中; 7、填砾料(中粗砂)填砾料前在井管内下入钻杆至离孔底0.30m0.50m,井管上口应加闷头密封后,从钻杆内泵送泥浆进行边冲孔边逐步调浆使孔内的泥浆从滤水管内向外由井管与孔壁的环状间隙内返浆,使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到1.05,然后开小泵量按前述井的构造设计要求填入砾料,并随填随测填砾料的高度。 直至砾料下入预定位置为止。 8、填粘性土在降水井内围填粘性土时,应将块状的粘性土碾碎(粒径3cm)后填入,下入速度不宜太快,围填部位见“降水井井结构图”。 9、井口封闭为防止泥浆及地表污水从管外流入井内,在地表以下围填范围内采用优质粘性土掺水泥封孔。 10、洗井在提出钻杆前利用井管内的钻杆接上空压机先进行空压机抽水,待井出水较清后提出钻杆再用活塞洗井,活塞必须从滤水管下部向上拉,将水拉出孔口,对出水量很少的井可将活塞在过滤器部位上下窜动,冲击孔壁泥皮,此时应向井内边注水边拉活塞。 当活塞拉出的水基本不含泥砂后,可换用空压机抽水洗井,吹出管底沉淤,直到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