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说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一:师说知识点梳理师说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同“授”,教授。)2.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二、词类活用。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作动,低于)2.吾未见其明也。(形作名,高明的地方)3.吾从而师之。(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4.而耻学于师。(形容词意动,以?为耻。)。5.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6.小学而大遗(形作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三、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 今义:不需要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4.吾从而师之。5.今之众人。6.小学而大遗。 古义:无论 古义:跟随、而且 古义:一般人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今义:许多人 今义:指小学教育的阶段7.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今义:因果关系连词四、虚词归纳(一)而1.小学而大遗。2.则群聚而笑之。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4.吾从而师之。(二)之1.青,取之于蓝。(代靛青)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3.人非生而知之者。(指代知识、道理等)4.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指代童子)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6.郯子之徒。(代词,这)7.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8.不如须臾之所学。(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9.彼童子之师。(的)10.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的)11.古之学者必有师。(的)1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1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的标志)1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6.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7.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三)于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2.善假于物也。(介词,表对象,可不译)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比)4.而耻学于师。(向)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6.其皆出于此乎?(从)7.不拘于时,学于余。(被,向)(四)乎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对)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在,比)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反问,译为“吗”、“呢”)4.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译为“吧”、“呢”)5.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6.呜乎!师道之不复也可知矣!(表感叹,与“呜”连用,译为“唉”)(五)其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平吾前”者)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六)则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却)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就)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如果)五、一词多义(一)师1.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求学)3.吾从而师之。(以?为师)4.吾师道也。(学习)5.齐师伐我。(军队)(二)传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经文的著作)(三)惑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惑)2.惑而不从师(有疑惑)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四)行1.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走路)2.余嘉其能行古道。(履行,实行)3.必能使行阵和睦(队伍,行列)4.则知明而行无过也(品行,行为)5.行弗乱其所为(用行动)(五)复1.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再,又)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再,又)4.山重水复疑无路(重复,繁复)5.不敢出一言以复(回答,回复)(六)所以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的)2.圣人之所以为圣。(?的原因)(七)道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传统)3.会天大雨,道不通(道路)4.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义,道德)6.此其为餍足之道也。(方法)7.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8.废先王之道。(治国策略)(八)解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解答,解释)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理解)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理解)六、词类活用(1)吾师道也(名词意动,以?为师)(2)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3)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4)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6)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7)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8)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七、文言句式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略句)4.吾从(之)而师之。(省略句)5.师不必贤于弟子。(状语后置句)6.学于余。(状语后置句)7.耻学于师。(状语后置句)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10.不拘于时。(被动句)八、其他重点词语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难道)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更加)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自己)4.小学而大遗(丢弃)5.士大夫之族(类)6.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7.六艺经传,皆通习之(普遍)8.作师说以贻之(赠送)九、重点句子翻译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2.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3.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译文:我学习的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4.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文:所以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5.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译文: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6.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惑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译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7.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译文: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篇二:师说知识点整理教师版师说知识点整理一、虚词1. 乎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2. 而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3. 之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代词,指代童子)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4. 其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5. 于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而耻学于师(介词,向)于其身也(介词,对于)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二实词1通假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同授或师焉,或不焉。不同否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读同逗2古今异义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吾从而师之 古义:两个词。跟随、而且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3. 一词多义师 a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c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d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传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道 a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c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惑 a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c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4. 词类活用吾师道也(名词意动,以?为师)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三、文言句式1. 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介词结构后置而耻学于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3.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 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四、重点句子翻译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2.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3.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译文:我学习的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4.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文:所以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5.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惑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译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6.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译文: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篇三:师说文言文知识整理师说文言知识整理一. 通假字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2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fu)二、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5)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6)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7)小学而大遗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三、 一词多义1 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2.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3.道 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4.惑 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5. 乎(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4)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6. 而(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4) 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5)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6) 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7) 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8) 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7. 之(1)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7) 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8)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9)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10)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不译)(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8. 其(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9. 于(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4)皆出于此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湘潭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年渭南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ab卷
- 2025年葫芦岛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精练)
- 2025年濮阳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菏泽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盘锦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5年甘孜藏族自治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年郴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精练)
- 2025年阿拉善盟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湖州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含答案详解ab卷
- 2026年某气调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海龙屯景区的介绍
- 2025年公务员(国考)试题预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AB卷
- 2025年国家电网招聘之电工类考试题库及答案历年真题
- 关键句子课件
- 2025中国中煤华东分公司所属宝山公司第三批社会招聘63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小学1-6年级数学公式大全(表格速记)
- 医院课件:《结核菌素(PPD)试验培训》
- 2025年福建司炉证考试题库
- 从偶然到必然:华为研发投资与管理实践
- A6L 20T BPJ发动机电路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