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doc_第1页
传统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doc_第2页
传统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doc_第3页
传统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doc_第4页
传统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 田超强指导老师 陈叶摘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发掘,对中国传统艺术做一个深层次的考虑,更广泛地取材、更自由地改良和利用传统文化艺术特点来表现现代平面设计的精神观念;赋予其新的活力和新的生命,创造中国现代的平面设计。对设计中的手法表现以及和现代文化融合等问题的分析,认识到传统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把传统文化精髓应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去。要超越必须要对传统图形“得意而忘形”地继承,并不是照搬照抄,而在于体会它的意味,用原有的东西结合新的思想去创造出新的东西。关键词:传统文化;平面设计;借鉴The Application Of Trad Itinal Culture In Contem Porary Plane DesignThe student majoring in administration TIAN ChaoqiangTutor CHEN YeAbstract: Pass the understanding to the tradition culture and exhumations, do a consideration of deep time to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rt, get material more broadly and improve and make us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art characteristics more at liberty to express the spirit idea of modern flat surface design;Give it the new vitality and new lifes, create the flat surface design of the Chinese modern.To the analysis that the skill in the design express and blends to wait the problem with modern culture, the important function that know tha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in modern flat surface design, apply to the modern flat surface design 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essence betterly in.To surmount must inherit to the traditional sketch satisfied but forget the form ground, is not to shine on to move to shine on to copy, but lie in the meaning that realizes it, combining the new thought to create a new thing with the original thing.Key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plane Design; Use for reference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现代设计开始发展起来。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中国加入WTO,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国外的各种艺术思潮的涌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们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品位、文化内涵,因此,对设计的深层次内涵有了更多的要求。为了适应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我们必须把具有传统特色的审美追求同现代设计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民族个性的设计风格。通过对文化因素与视觉设计的研究,探讨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发掘以及融合文化的问题。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形式、符号在世代传承中不断演化、再生。而文化的精髓也源远流长,不断得到继承和升华。在现代,我们更要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优秀历史文化,从中吸取更多的信息和灵感,在现在设计中得以充分的运用。一、中国传统平面设计的特点中国历史悠久的平面设计传统,在数千年来民族独特形式的发展与情感递变的历程中,积淀了独特的视觉经验与表述形式。中国传统平面设计的本质特征,是对民族传统生活和情感的视觉写照,是以规范的视觉语言参与对传统生活形式的创造。它由生活的适用方面臻入伦理、道德、审美与宗教诸方面,从而传递出设计图式与人生图式万动觉解的一贯思维。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设计风格,在传统和现代平面设计中都详尽的体现出来。(一)设计图式表现出生活情感与伦理秩序的特征与西方平面设计的木质颇为不同,中国传统平面设计的出发点直接源于对生活的写照,虽然人类历史己经进入了尖端科技发展的21世纪,但作为人类文明载体基本形式的传统文化,仍然不失其光彩。传承文明,借古开今,似乎是构筑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手段和内容。基于这一点,我们有必要多层次、多角度地对传统文化进行认识与发掘,这也是我们的优秀的历史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它表现了中华民族赖以繁衍的生活内容。而前者一则表现了西方传统心灵的核心内容,与其说它是表述生活形式的产物,倒不如说是由追求经济效益与技术进步的理念所推动的产物,它表现了效益世界与技术世界的内容,那种在当今西方世界愈演愈烈的平面设计单纯技术化特征,更因其经济效益与技术的扩张性而导致平面设计的品位与生活世界严重背离。1与此比较,中国传统平面设计的价值与特质便凸显出来了。(二)设计的视觉符号与民族心灵产生诗意理解的特征 在中华民族心灵的深处,早就培养出一种感物的性情,并将这种感物之心的情调之美常融于所看到的周围世界中,凝成诗意化的视觉经验。“情景交融”既是中国传统文艺的特质,也是融于传统平面设计特质的。其形之于态并牵涉传统平面设计方面的文化因素主要有:文学、文字、书法、工艺美术、民间艺术、水墨画、书籍印刷与装帧,乃至饮食起居、饭茶风习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深层次的是在于神韵、内涵的传承。中国有5000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哲学和审美情趣,这些文化随着具体的事物通过视觉表现出来,如:国画、书法、易经、禅学、五行八卦等等。民间有剪纸、泥塑、木版年画等。在神韵传承中,设计师不直接引用符号,而是将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意蕴、审美方式等综合之后,再形成独特的设计方法,达到与传统“神似”的目的。2香港著名设计师靳棣强之所以走向成功,源于他有一流的设计意识和头脑,以及在对中国文化精髓如古钱币、水墨文化、书法、儒家文化、民间文化等的深刻理解,加之早年受到的现代设计的影响,使他的设计作品传达出厚重的文化底蕴。他的设计将传统和现代融会贯通,神形俱佳。二、中国现代平面设计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在新世纪多元文化交融中,一直关注着设计本身的文化对话,创造符合时代精神的本土化设计风格构建更富创新意识的设计文化贯穿了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整个过程平面设计的现代性与民族性对话,似乎更以一种“融合与创新”的文化策略去探求设计文化的精神共性。面临高速发展信息的图像时代,中国式的设计理念透溢出的“中国哲学思想”成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本土化风格的内在精神。在文化创新的审美体验中,具有地域特色的本土文化如一面镜子客观而真实地记载着某一特定地域社会文化生活的历史文脉。平面设计作为体现“一种时代精神、一种特定时代、特定时间的特定文化和文化品味的设计活动”,3更需要积淀丰厚的本土文化精神及时代审美观念挖掘中国哲学思想之内核将本土文化之精髓融入现代平面设计中使设计理念渗透出本土文化语意是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一个趋势。一个国家的设计文化,是与其民族的设计历史、民族特色、社会观念和审美思维方式等特性密不可分的,我们不能无视自身的文化背景去完全接受和模仿西方国家的设计,而是应积极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性的设计。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门的打开,西方的设计思想教育理论不断传入我国。确实,这些都给我们的设计水平起到推动作用,但由于我们对西方的设计教育的历史缺乏一种系统和整体的了解和把握,对他们近现代学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各国设计教育思想、目的、内容、力法、组织形式的影响等史实了解甚少,所以在面对不同国家的各种设计教育思想理论和经验时就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进行有效的借鉴,于是出现了许多“生搬硬套”“模仿抄袭”“牵强附会”的现象,许多设计者满脑子是西方现当代艺术家的影子,对流行艺术的追逐已使许多人失去了民族意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千姿百态,它包括着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其思想智慧和造物原则己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了解了中国的民族传统艺术,尊重传统结合传统才能创造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观。中国传统吉祥符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传承与发扬它,把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之中,必定会使企业形象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中国几千年传统吉祥图案及纹样经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成为中国企业形象标志,有方胜、云纹、如意纹、回纹、水纹、太极八卦、中国结等。这些纹样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中国联通的标志(图1),就是由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盘长”(即中国结)演变而来的。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本意来延展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的寓意。该标志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同、处处顺畅之意;而标志中的10个空处则有圆圆满满和十全十美之意。无论从对称讲,还是从偶数说,整个标志都洋溢着古老东方已流传的吉祥之气。将这种吉祥寓意与现代信息时代的理念巧妙结合,使传统文化有了延续性,巧妙而不牵强,隽永而不肤浅,深刻而不落俗,使我们的现代设计少了一些商业气,更多了一些文化气息和亲和力,在传达中达成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设计作品与大众心理的默契。三、传统文化艺术的借鉴中国传统图形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它们在自己的发展和演变中,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它们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些图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的沉淀、延伸、衍变,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体系,这一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同时也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一)从图像元素上借鉴我国传统图形艺术源远流长,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先民就开始使用图形来传达思想与沟通感情,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与刻绘在崖壁上的岩石刻等等,这一些不仅记载下了先民对自然的理解与期盼,同时也成为了人类最早的图形艺术。中国的图形艺术不仅起源早,而且不断得到发展,虽然时快时慢,但从未中断。对图像元素的借鉴和运用,自然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对传统造型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造型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同时也体现民族个性。传统图形追求“形”、“意”、“势”的表现,现代设计也不乏优秀的例子,如: 2008年中国北京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会徽,(图2)这个会徽表达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将中国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这一设计,凝聚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的神韵.鲜红的色彩传达了中国文化特有的热情气氛;寓意丰富的图形,形如一个“京”字,表达了举办地的名称;也像一个冲向终点的运动员,体现了冲刺极限,创造辉煌的奥林匹克精神;又似一个载歌载舞中的人,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和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二)从传统工艺美术上借鉴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其独特的艺术构造、丰富的表现形式、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了生活的直接性以及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对现代平面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众多的标志设计、广告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中,到处都能看到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作用。传统工艺美术经过几千年发展己经形成了一定的象征模式井融入社会之中。牡丹象征富贵;松鹤、桃子、灵芝象征长寿;葫芦、石榴比喻多子;竹象征平安;龙、风象征祥瑞等。4如今,传统的视觉形象不时出现在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组织图案上,它们似乎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人。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平面设计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乏成功之作。陈汉民先生设计的北京王府井饭店标志(图3),以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图案“方胜盘长”吉祥纹样为本,经穿插组合成垂直和水平的经纬直线,构成上下左右对称的正方形,传达了该饭店严格规范化管理、上下一致、同心协力、热情迎来送往客人的新理念,中间的“王”字既是饭店的字头,又寓意该饭店在同行中翘首领先、傲视群雄的王者本色。此外在细节处理上也颇具匠心,把四角处的线有意断开,构成“井”字,既突出该饭店所处王府井的地理位置,又表达了王府井饭店的客源如井水一样源源不断的吉祥美意。使我们看到这个标志时,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情节,又具备现代设计的特点。(三)从中国传统美学中借鉴中国传统艺术重视意境美的表现,画家们在不断寻求合乎自然精神的绘画形式,并且在创作过程中追求自然中的情趣美,将文学艺术更深层次的美意境的表现融入绘画创作中去,表现出文学、艺术、哲学综合的思维深度。齐白石画虾,匠心独运地处理画面的虚实,留下大量空白,给人以无限想象空间。他不把对自然的如实模仿当作最高境界,提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5除了绘画 ,中国的诸多艺术部类都或多或少体现着这种传统的表现形式。新石器石代西安半坡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图4)运用了“黑白相间”“计白当黑”的表现方式,人面双眼由黑白两色组成,似在水中捕鱼,又似神秘观望,使人浮想联翩。在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世界观与“物我同一”的审美观念的共照下,中国的艺术表现形式不重“写实”,重“传神”,不重“表现”,注重表现整体的意、神,而不是对客观对象事无巨细的全盘描绘,诗意意象的创造。中华民族将这种感物之心投射于几平面设计的图式,便体现出上述特征的无穷丰富性。以传统的佩玉为例,其作为信物之征,已经将情感化为一种诗意,视其表面的色泽与纹理,或如霞似锦、或如波如泓,皆映照出民族斑斓内美的心灵图式。再加之这种审美的特质,不仅诉之于视觉,亦诉之于触觉。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如构思上的“以一当十”、“以少用多”,构图上的“针白当黑”等,均能够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大量的营养。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均衡和内在的节律,我国篆刻艺术中有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布局法则,强调变化中的均衡,这既符合科学上相对的原理,也符合艺术上形式美的规律。6在我国的平面设计中,动与静、疏与密、多样统一、宾主呼应、虚实相生、纵横曲直、黑白对比、重叠交错等传统构图法则中也屡见不鲜。中国传统美学观对现代平面设计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它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是一种经过高度提炼美的精华,是积淀了内容要求的形式之美。正因为如此,它才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四、传统文化和现代平面设计的融合当今时代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随之而来的新思潮、新观念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应以世界性的审美观点进行评估,找到恰当的结合点。跨越世纪,平面设计从静态表现转向动态传达;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从二维平面延伸到三维立体空间;从传统的印刷设计产品更多转化到虚拟信息形象的传播。在变化中平面设计对于传统造型中“形”和“意”的沿用,可以说是对传统造型的一种浅层次的发展和提升。虽然高度科技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对于传统造型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新的发展的契机。新的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导入为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观念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维度,而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也为我们传统造型的再设计提供了更多样的可能性。一种新的民族形式的创造,是需要我们摆脱美学传统的物化表象,进入深层次的精神领域去探寻的。我们只有在深入领悟传统的艺术精神,充分认识来自现代西方的各种设计思潮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切合点,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时代的民族形式,才能找到真正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同时又能够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的现代设计。在设计文化成为主导文化的今天,设计的国际性与区域性的文化交流,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视觉语境之技术融合,设计的个性风格与共性风格的同构将成为图像时代平面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两者的融合过程实质上是彼此吸收文化之精髓的过程,并非是一种文化吞并。7在美的造物中“融合”并非简单地复制、表层地借鉴传统图形。而是透过传统图形来诠释文化内涵,是有目的地选择、重组、创新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传统文化元素。将传统文化、本土文化中的神韵及精髓融于现代图形设计之中去。传统文化更显现出其独特的风采,它召唤着我们的人文情怀,鼓舞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平面设计应立足于本国传统的民族土壤。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即应该是现代的又应该是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