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教案1.doc_第1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教案1.doc_第2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教案1.doc_第3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教案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教学案 教学目标:1 . 弄清中考要求,阐释特点2 . 鉴赏用词之妙,句子赏析方法。3 . 品鉴思想情感4 . 赏析表达技巧教学重点:初步鉴赏浅易的古诗词,鉴赏诗词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及情感。教学难点:1 . 鉴赏用词,句子之妙。2 . 品鉴思想情感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二、 出示中考古典诗歌鉴赏题目特点:1.重在语言品味、内容理解、情感把握;2.题型以填空题、简答题居多;3.题材大多选用课外的绝句,涉及各种主题。三、师生探讨:(一)词语赏析【题目形式】(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题目解读】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答题要点】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题型示例】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问: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答:“阔”字更好。原因:(1)“阔”是空阔、开阔之意;(2)“阔”字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3)“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4)“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不同类型词语的赏析1、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一般从动静、拟人效果来入手。 例:(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2、修饰语:(1)大部分为形容词。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2010年无锡)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注:公元810年,元稹因弹劾不法官吏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公元810年,白居易因事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诗作最后一句中的“寒”有怎样双关意义?(2)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例: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 杨柳阴阴细雨情,残花落尽见流莺。(2010年浙江义乌)(3)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例: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4)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例: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 齐己练习: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作品中的一个”闹“字自古被人称道,说说它的妙用?并说说你准备怎样来鉴赏它?(二)句子赏析。【题目形式】(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题目解读】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根据具体的句子,可三者皆说,也可侧重一个方面。【答题要点】 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2.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3.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4.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题型示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蜀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闻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1.请描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含义。答: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畔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它昭示我们,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所以我们在描写句子反应的画面时,不能简单地翻译,而应在不偏离原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像,行文中也应渗透进诗中的情感。练习:描述“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画面。(三)品鉴思想感情1掌握诗歌中常见的类型和思想情感:【怀古诗】: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等。2.内容特点: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评,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咏物诗】1.形式特点:(1)以物象为题;(2)咏(题、赠、赞)+物象。2.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写景诗】:内容特点:(1)归隐田园,钟情山水。(2)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3)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战争诗】形式标志:题目中常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基本主题:建立功业的渴望,保卫国家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无家可望的哀痛。【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闺怨诗】:一是表现妇女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鼓励丈夫建功立业的情怀;二是表达对出门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达女子的离情别绪,忧愁伤感;三是表现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送别诗】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基本主题: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2“披文以入情”揣摩诗歌中的情感(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化为一个个凝练的词句,那么我们面对一首诗的时候又如何做到“披文以入情”通过这些语句去把握住诗歌内在的情感脉络呢?)知作者 明主题每个诗人由于人生经历与情感体验的不同,他们的诗歌往往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辛弃疾:爱国词人,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报国无门的悲愤(“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陶渊明:向往田园归隐之乐看提示 定基调提示从何而来?就是诗中的标题、背景提示、注释等,这常常会给我们理解诗词情感以重要提示。例:泊船瓜洲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注释】泊:停船靠岸 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京口:在长江南岸,属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的家园所在地。 诗歌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抒写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内心感受? (故园虽近却难以归乡的无奈、惆怅之情)练习:春夜喜雨(能从中找到感情的批示吗?)“ ”暗示了诗人对春雨到来的 之情。品语句 悟情感前面两点还只是把握情感的辅助手段,体会诗中情感更重要的还是应从诗句本身出发,细加品味。例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最后两句: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一个“岂”字一个“奈”字就表达了作者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与无奈。抓住文中直抒胸臆的关键词句来把握诗歌的情感主题。除了直抒胸臆外,诗人通常还会用怎样的方式去传达情感?化景物为情思,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我们做题时就要仔细去品味诗中之景所包含着的情感。 例: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文中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词句中可见?(愁:对美好春光消逝的感伤。“雨疏风骤”“绿肥红瘦”细雨、落花都是古典诗语中传达伤春之情的两个常用意象。)在古诗词中,还有很多景象身上都含有固定的情感内涵。比如说送别诗中,就常出现哪种景物?(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就含有惜别之情)大家还能想到哪些景物身上也这样的特点?(月、雁、梅)把握诗歌中常见意象及其所定的情感内涵,有利于解题。附:古诗词中常见意象蕴含的情感。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1. 杨柳。2. 长亭。3. 南浦。4. 酒。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1. 月亮。2. 鸿雁。3. 莼羹鲈脍。4. 双鲤。此外,还有行为类意象,如“捣衣”,也表达对亲人的牵挂。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1. 梧桐。2. 芭蕉。3. 流水。4. 猿猴。5. 杜鹃鸟。四、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1. 菊花。2. 梅花。3. 松柏。4. 竹。5. 黍离。6. 冰雪、草木。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