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复习提要一测量 一 长度 1 定义 物体的长短 2 长度单位 1 国际单位 米 m 2 常用单位 千米 k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m 3 换算关系 1km 1000m1m 10dm 100cm 1000mm 3 测量工具1 基本工具 刻度尺2 常用工具 三角尺 卷尺 游标卡尺 4 刻度尺要素1 量度范围 起始读数与最大读数之间的范围 即一次能测量的最大长度 2 最小刻度 相邻刻度之间的长度 即能达到的准确程度 5 刻度尺使用方法选择 根据被测物体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刻度尺和合适的测量方法 贴近 刻度尺的刻度与被测物体贴近 放正 刻度尺不能歪斜的放在被测物体上 对准 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物体一端对准 正视 读数时 视线与刻度尺垂直 估读 读数时 要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6 测量结果的表示 准确值 估读值 有且仅有一位 单位7 特殊测量方法1 以厚测薄 纸张厚度 细铜丝直径的测量 2 以直代曲 曲线的测量 圆柱体直径的测量 3 长度平移 圆锥体高的测量 二 体积 1 定义 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 2 体积单位1 国际单位 米3 m3 2 常用单位 分米3 dm3 厘米3 cm3 升 l 毫升 ml 3 换算关系 1m3 1000dm31dm3 1000cm31l 1000ml1l 1dm31ml 1cm3 3 测量工具 量筒 量杯 溢杯4 量筒使用方法1 放平 量筒要放在水平桌面上 2 相平 读数时 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5 固体体积的测量方法1 规则固体用刻度尺测出所需的长度 利用体积公式进行计算 2 不规则固体先在量筒中注入一部分水 记下水面读数v1 然后将被测物体用细线栓住放入水中 再记下水面的读数v2 两次读数之差v v2 v1 就是被测物体的体积 三 时间 1 定义 两时刻之差 2 时间单位1 国际单位 秒 s 2 常用单位 时 h 分 min 毫秒 ms 3 换算关系 1h 60min1min 60s1h 3600s1day 24h 1440min 86400s3 测量工具 钟表 四 质量 1 定义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 质量单位1 国际单位 千克 kg 2 常用单位 吨 t 克 g 毫克 mg 3 换算关系 1t 1000kg1kg 1000g1g 1000mg 3 特点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不随物体位置 形状 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4 测量工具 天平 托盘天平 5 天平使用方法1 调节 放平 归零 调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游码移到标尺零刻度处 旋动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刻度板中央 静态判断 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 动态判断 2 测量 左物右码 加砝码 移游码将被测物放在左盘 在右盘增减砝码 当最小的砝码也不能使天平平衡时 调节游码 使天平平衡 3 读数 物体质量 砝码总质量 游码所示质量4 注意 三个不能不能超过天平的测量范围 不能将潮湿的 腐蚀性的 粉末状的物体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 不能直接用手取用砝码 要用镊子夹取 五 误差 1 定义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不可避免的差异2 来源 测量工具 测量人 测量方法3 特点 只能减小 不能避免4 减小方法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l l1 l2 ln nl1 ln为符合测量要求 单位一致的测量值 l与l1 ln的精度相同 初中物理复习提要二运动 一 机械运动 1 定义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 2 参照物 被选作为标准的物体 假设为不动的物体 机械运动中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二 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 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的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实际上并不存在 三 速度 1 定义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 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3 单位1 国际单位 米 秒 m s 2 常用单位 千米 时 km h 3 单位换算 1m s 3 6km h 4 公式 v s t5 比较相同时间比路程 路程长的运动快 相同路程比时间 时间短的运动快 路程时间都不同 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初中物理复习提要三力的概念 一 力的初步知识 1 力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1 施力物体 施加力的物体 2 受力物体 受到力的物体 力不能脱离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单独存在 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2 力的作用效果1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由运动到静止 改变速度大小 改变运动方向 2 改变物体的形状 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作用效果不是相互的 3 力的测量1 国际单位 牛顿 n 简称 牛2 测量工具 测力计 弹簧秤 原理 在弹性限度范围内 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使用 不能超过测量范围 测量前先调零 4 力的图示1 力的三要素 大小 方向 作用点2 力的图示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大小 用线段的长度 标度表示 方向 用箭头表示 作用点 用线段的起点表示 二 力的合成 1 合力 一个力的作用与几个力的共同作用完全相同 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 求几个力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2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大小 同向相加f f1 f2反向相减f f1 f2 方向 与较大的力相同 三 二力平衡 1 平衡力 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两个力 2 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同体 二力大小相等 等值 方向相反 反向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共线 3 二力平衡时 合力为零 四 惯性定律 1 历史回顾亚里士多德 只有力的作用才能使物体保持运动 伽利略 根据 斜面实验 得出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牛顿 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 2 惯性 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物体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 3 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初中物理复习提要四具体的力 一 重力 1 定义 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 施力物体 地球受力物体 地球表面的一切物体 2 重力三要素大小 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g mgg 9 8n kg 方向 竖直向下 应用 重垂线 作用点 重心 形状规则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 二 摩擦力 1 滑动摩擦 发生在接触面之间的阻碍物体滑动的现象 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中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影响因素 压力大小 接触面性质 接触面粗糙程度 2 滚动摩擦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产生的摩擦 特点 在相同压力的情况下 滚动摩擦要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3 静摩擦 阻碍物体运动趋势的现象 4 摩擦力的方向 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5 改变摩擦大小的方法1 增大摩擦的方法 增大压力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改变接触面性质2 减小摩擦的方法 减小压力 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 改变接触面性质 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三 浮力 1 定义 液体 或气体 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向上托的力 2 产生原因 物体在液体 或气体 中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3 浮力三要素大小 f浮 液gv排方向 竖直向上作用点 浮心 4 物体浮沉条件 5 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改变所受浮力 改变液体密度 改变排开液体体积改变自身重力 如潜水艇 初中物理复习提要五密度 1 定义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2 特点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它只与物质种类有关 与物体的质量 体积无关 3 公式 m v4 单位国际单位 千克 米3 kg m3 测量方法 用天平测出质量 用量筒测出体积 用公式进行计算 6 水的密度 1 0 103千克 米3表示 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00千克 初中物理复习提要六压强 一 压力 1 定义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2 效果 使物体发生形变 3 压力作用效果的比较受力面积相同时 压力越大 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压力大小相同时 受力面积越小 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压力 受力面积都不同 比较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二 压强 1 定义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 意义 决定压力的作用效果是否明显 3 单位 帕斯卡 pa 简称 帕4 定义式 p f s1pa 1n m25 改变压强大小的方法在压力大小相同的情况下 减小受力面积 可以增大压强 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 增大压力 可以增大压强 三 液体压强 1 产生原因液体由于重力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 液体由于流动性对容器侧壁产生压强 2 测量工具 u形管压强计 3 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液体内部在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 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 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4 静止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 p ghh 竖直深度同种液体 同一深度 压强相等 同种液体 深度越深 压强越大 同一深度 液体密度越大 压强越大 四 大气压强 1 两个重要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且数值很大 托里拆利实验 首次测定了大气压的大小 2 测量工具 气压计 汞气压计 无液气压计 3 标准大气压 1atm 76cmhg 760mmhg 1 01 105pa 1 01 105n m2 10 34mh2o 4 影响因素 湿度高度天气气候 初中物理复习提要七简单机械 一 杠杆 1 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2 要素1 支点o 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2 动力f1 作用在杠杆上 使杠杆转动的力 3 阻力f2 作用在杠杆上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 动力臂l1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5 阻力臂l2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3 杠杆平衡1 杠杆平衡情况 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2 杠杆平衡条件 f1l1 f2l2 3 分类 二 滑轮 三 功w 1 定义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2 单位 焦耳 j 简称 焦3 必要因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4 公式 w fs1j 1n 四 功率p 1 定义 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2 意义 表示做功的快慢 3 单位 瓦特 w 简称 瓦4 公式 p w t1w 1j s 初中物理复习提要八光学 一 光的直线传播 1 光源 本身会发光的物体 如 烛焰 电灯 区分 月亮 电影屏幕 2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沿直线传播 如 水 空气 玻璃 真空 在 墨经 一书中最早记录了 小孔成像 实验 证明了光的直线传播 3 真空中的光速 3 108m s或3 105km s4 光线 一根带箭头的直线 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 二 光的反射 1 定义 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改变方向返回原来介质的现象 2 基本概念 如右图 1 入射点o 界面mm 2 入射线ao 反射线ob 法线on 过入射点o且垂直于界面的直线 3 入射角 aon 入射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 bon 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 3 反射定律三线共面 入射线 反射线 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入反分居 入射线 反射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反射角 入射角 4 平面镜1 成像特点 a 正立等大虚像 b 像与物体连线与镜面垂直 c 像和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 2 平面镜应用 成像 改变光路 三 光的折射 1 定义 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 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 2 基本概念 如右图 1 入射点o 界面mm 2 入射线ao 折射线oc 法线nn 过入射点o且垂直于界面的直线 3 入射角 aon 入射线与法线的夹角 折射角 con 折射线与法线的夹角 3 折射规律三线共面 入射线 折射线 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入折分居 入射线 折射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空气中的角 水中的角 玻璃中的角 入射角增大 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四 透镜 1 定义 用玻璃制成 一个或两个侧面被磨成球面的器件 2 分类 3 基本概念1 光心o 透镜的中心 主光轴 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 焦点f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 会聚在主光轴上的点 焦距f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3 物距u 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像距v 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4 三根特殊光线 五 凸透镜成像 1 实像 虚像的区别1 实像能在光屏上得到 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得到 2 实像一般倒立 虚像一般正立 3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 虚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 2 凸透镜成像规律 初中物理复习提要九热学 一 温度 1 定义 物体的冷热程度 2 单位 摄氏度 非国际单位 定标 0 冰水共存物的温度 100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1 0 100 等分成100份 每一份就是1 3 工具 1 温度计a 构造 一根内径细而均匀的玻璃管 下方有一玻璃泡 内装适量液体 煤油 酒精 水银 b 使用 玻璃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读数时不能离开待测物体 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2 体温计a 测量范围 35 42 最小刻度 0 1 b 特殊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一弯曲细管 受冷时水银从此处断开 二 热膨胀 一般物体都有温度升高时膨胀 温度降低时收缩的性质 在相同条件下 气体膨胀程度最大 液体次之 固体最小 相同条件 初始体积相同变化温度相同 三 物态变化 四 热传递 1 现象 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2 发生条件 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 结束条件 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温度相同 3 三种方式 五 热量 比热 1 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 1 单位 焦耳 j 简称 焦2 物体吸收 放出 的热量与升高 降低 的温度 物体的质量 物质的种类有关 3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发现 1千克水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为4 2 103焦 2 比热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 温度每升高1 吸收的热量 1 特点 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它只与物质种类有关 与物体的质量 变化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无关 2 定义式 3 单位 焦 千克 读作 焦耳每千克摄氏度4 水的比热 4 2 103焦 千克 表示 1千克水温度每升高 或降低 1 需要吸收 或放出 的热量为4200焦 5 水的比热较大 对气温有调节作用 可以用来做冷却剂 3 热量的计算 初中物理复习提要十电学 一 简单的电现象 1 带电 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叫物体带了电 2 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两种电荷 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正电荷 负电荷 2 正负电荷的规定正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3 电荷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 验电器 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 导体和绝缘体1 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 如 金属 石墨 人体 大地及各种酸 碱 盐的水溶液等 2 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如 橡胶 玻璃 陶瓷 塑料 油 纯水 糖水 酒精等 二 电学基本物理量 1 电量q 电荷的多少 单位 库仑c简称 库 2 电流i 每秒钟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 1 形成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2 单位 安培a简称 安3 公式 i q t1a 1c s 4 工具 电流表特点 相当于一根导线 即r 0观察 2个量程 3个接线柱使用 串联 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 从负接线柱流出 注意 不能超过量程 正负接线柱不能接反 不能直接并联在电源或用电器的两端 5 效应 热效应 磁效应 化学效应 3 电压u 使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1 单位 伏特v简称 伏 2 工具 电压表特点 相当于断路 即r 观察 2个量程 3个接线柱使用 并联 正接线柱靠近电源正极 负接线柱靠近电源负极 注意 不能超过量程 正负接线柱不能接反 3 常见电压1节干电池1 5v1节蓄电池2v家庭电压220v安全电压 24v 4 电阻r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1 单位 欧姆 简称 欧2 特点 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 3 测量 伏安法 多用表欧姆档 4 影响因素长度 在截面积 材料相同的情况下 导体长度越长 电阻越大 截面积 在长度 材料相同的情况下 导体截面积越小 电阻越大 材料 在长度 截面积相同的情况下 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有关 温度 一般来说 对同一导体 温度越高 电阻越大 5 滑动变阻器原理 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 目的 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5 电功w 电流所做的功 1 单位 a 国际单位 焦耳 j 简称 焦b 常用单位 千瓦时 kwh c 换算关系 1kwh 3 6 106j 2 公式 3 工具 电能表 6 电功率p 电流在1秒钟内所做的功 1 单位 a 国际单位 瓦特 w 简称 瓦b 常用单位 千瓦 kw c 换算关系 1kw 1000w 2 公式 额定功率 正常工作时的功率 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三 电路计算 1 电路基础1 两种基本的连接方法a 串联 用电器依次连入电路 b 并联 用电器并列连入电路 2 三种可能的电路状态a 通路 处处连通的电路 b 开路 断开的电路 c 短路 电流未经过任何用电器 直接从电源正极回到负极 通路 开路是允许存在的 短路是绝不允许存在的 3 四大必需的电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玉米爆炸现象的科学探秘
- 编程入门培训课程
- 数学培训汇报
- 课件模板喜庆
- 静物写生绘画课件
- 有趣的文字课件
- 防欺凌动画课件
- 课件最后致辞
- 广东护士大专自考试题及答案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44)
- 智慧校园建设“十五五”发展规划
- 流管专员笔试题目及答案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 营业厅安全管理规定
- YS/T 921-2013冰铜
- GB/T 28121-2011非热封型茶叶滤纸
- 低压电气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3年廊坊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苹果栽培学完整版课件
- 沁园春长沙完美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