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7-08学年度四年级第一学期5-8单元课内阅读(一)(一)长城节选从北京出发,不过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1、(1)修筑在八达岭上的这一段长城,特点是 高大坚固 。(2)以下建筑有什么作用。1)垛子: 射击和瞭望 2)城台: 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2、近义词:坚固( 牢固 ) 反义词:平整( 陡峭 )3、读句子,选择恰当的汉字(在正确答案上划“”)。 (1)这样气(魄 魂)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 厉)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这一段长城修在八达岭上,高大(坚 艰)固,是用(巨 具)大的条石和城(砖 专)筑成的。4、照课文原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1)( 站 )在长城上,( 踏 )着脚下的方砖,( 扶 )着墙上的条石,很( 自然 )地想起了古代修筑长城的人们。 (2)长城的东头是( 山海关 ),西头是( 嘉峪关 ),长( 一万三千)多里。5、读一读,选一选 你答应(yng yng)别人的事,就应(yng yng)该做到。 这数(sh sh)不清的条石,全是靠无数(sh sh)的肩膀抬上来的。 要把这么重(zhng chng)的条石抬上山,真是困难重重(zhng chng)。6、选一选正确的解释,填一填序号。 1自然界 2理所当然 3自由发展 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的许多秘密。( 1 ) 站在长城上,很自然地就会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2 ) 既然你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就听其自然吧。( 3 )7、“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使用( 比照、列数字 )说明方法。(二)颐和园节选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jin)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sng)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li)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g)。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玻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fng)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j )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tio),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墙和城里的白塔。 1、第一自然段写了长廊的 长 和 美 两个特点。 2、用“”画出文中每个自然段的过渡句。 3、阅读第三自然段,这段话中,作者写了万寿山、佛香阁、树丛、玻璃瓦屋顶、宫墙、昆明湖、城墙、白塔的景物,最详细写的是昆明湖,它的特点一是“静”作者用“镜子”来比喻它;二是“绿”,作者用“碧玉”来比喻它。4、理解文中画“”的句子。 (1)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这句运用 列数字 的方法,突出长廊 长 的特点。(2)一座八角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个三层建筑是 佛香阁 。作者抓住了 颜色 和 形状 两个方面来写这个三层建筑。5、读完了颐和园片段,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写 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吸引了我。 6、第三段景物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按游览顺序(按地点转换顺序)(按方位顺序)(长廊-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和远处景物。)昆明湖的特点: 静 和 绿 7、“掩映”一词说明什么?对的打“”(1) 绿树十分茂盛,看不见其它景物。 ( )(2)绿树十分茂盛,只能看见景物的一角。 ( )8、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隐约( 清晰 ) 古老( 年轻 ) 近义词:耸立( 矗立 ) 隐隐约约( 模模糊糊 )9、判断下面带点的字的正确读音。(用“”表示) 痕迹(hn hng) 佛香阁(g g) 堤岸(d t) 横槛(kn jin) 颐和园(y y) 树丛(cng cng)10、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有名 )的长廊 ( 长长 )的栏杆 ( 长长 )的杨柳 ( 美丽 )的公园 ( 美丽 )的宫殿 ( 高高 )的城楼11、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内容。 “爽”字的音序是( s ),部首是( 大 ),“爽”字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率直、痛快;舒服;明朗,清亮。在“神情气爽”一词中“爽”字应取第( )种解释。在“豪爽”一词中“爽”字应取第( )种解释。 “垂”字的音序是( c ),部首是( ),“垂”字共有( 8 )笔,第四笔是( 一 )。“垂”字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将近;东西的一头向下;流传。在“倒垂”一词中“垂”字的意思是( )。在“永垂不朽”一词中“垂”的意思是( )。12、从万寿山下往下望,作者依次写到的景色有(树丛 )、(玻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 )、( 城墙和白塔),是按照从( 近 )到( 远 )的顺序来写的。13、“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一句中“滑过”改成“划过”好吗?为什么? 不好。因为“滑”字颇有情味,与前一句“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衬托,一静一动更突出湖水静。 14、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把什么比作什么。 混明湖比作镜子。混明湖比作碧玉。 作者浏览顺序:长廊-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和远处景物。 (三)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 bi )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 bi )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1 选自 搭石 ,给带点的字注音。2 文中的“理所当然”指的是 人们遇到这些事都会这样做。 3 造句:如果就 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旅游。 4 经常到山里的人,见过几种情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如有两个人面对面在溪边,会让对方先走;假如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会背老人过去。 5 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答:体会到山里的人互相礼让,尊敬老人。 6、课文围绕( 搭石 ),不仅写了( 搭石景 )美,还写了( 情美 )(四)节选课文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小钱得救了。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生命桥: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生命的火种:爱心。2、 改变句式,意思不变。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不重要,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所以即使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这并重要。 3、 你对“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这种血脉亲情是生命的火种,必将愈燃愈烈,经久不熄,世代相传。 4、 如果有一天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这位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台湾青年说些什么?展开想象,写下来。答:小钱说:“感谢你让我这朵即将凋零的花朵重新绽放。 5、用“ ”画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6、联系上下文理解下更词语。空旷: 地方宽阔敞亮,四周没有遮拦物。 沉着: 李博士十分冷静。 7、在发生余震的时候,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为什么没有跑到空旷的地方去?此时此刻,他们会想到些什么? 答:因为他们想救小钱。他们会想到:无论地震有多可怕,我们也要救活小钱。 07-08学年度四年级第一学期5-8单元课内阅读(二)(五)节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正当周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正大声吵嚷着什么。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这时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1、照样子写词语:左顾右盼( 左思右想 )( 左摇右摆 )( 左邻右舍 )得意洋洋 蒸蒸日上 历历在目 彬彬有礼 2、反义词:惩处( 表扬 ) 得意扬扬( 垂头丧气 ) 指望( 失望 )3、认真读短文,从哪些地方你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答: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这个地方我感受到了“中华不振”。4、看到这一幕,在场的周恩来是怎么想的? 答:我一定要振兴中华呀。 5、想像一下,周恩来还会遇上什么事,让他感受到中华不振?请你仿照这段话,写一写。答:周恩来可能会看到公园只给外国人游玩,中国人不得内进。 6、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在外国租界里,谁都不敢怎么样。 (六)节选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大作家,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我15岁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1、 多音字组词。 chng( 称呼 ) m ( 模糊 ) 称 模 chn ( 匀称 ) m ( 模样 )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庆幸( 幸运 ) 楷模( 榜样 ) 非凡( 特殊 )3、与课文标题呼应的一句话是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4、作者认为“我15岁那个夏天意义非凡”,“非凡”的意思指 不同一般 ,意义非凡的原因是 觉得自己很庆幸,第一次见到作家 。5、“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我”到叶老先生家做客的情景令“我”终身难忘。 (七)选自 飞向蓝天的恐龙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肉食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身体轻盈;脑颅膨大,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一样拍打;他们的体表长出了美丽的羽毛,不再披着鳞片或鳞甲。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这些树栖的恐龙在树木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1、这段话出现6个“有些”,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 答: 运用了排比倏手法,说明了恐龙家族很庞大。 2、文段中有这么一句:“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可以删掉“可能”这个词语吗?为什么? 答:不可以删掉,因为删掉了就说一定是,可这里不是一定是。用词准确性。 3、用直线画出这些猎食性恐龙最终变成什么样子?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小巧( 笨重 ) 温顺( 凶恶 )降落( 上升 ) 敏捷( 迟钝 )(八)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以上文段选自( 呼风唤雨的世纪 )。2、默读课文,用“ ”画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历史中生活状态的语句。3、用“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造句。 古代,没有电灯;没有汽车;没有电视,也没有电脑。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依赖(依靠 ) 愿望(梦想 ) 改观( 改变 )5、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这句话运用了( 设问 )修辞手法。6、体会加点词句的意思,并写下来。(1)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说了20世纪的科学成就,来到得很快,没人想到。 (2)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 7、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在生活中分别指( 能够看到很远的东西 )、( 能够听到很远处声音 )和( 能在空中自由行走 )。(九)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公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新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相关化石一直没有被找到。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和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予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1、多音字组词。似sh( 似的 ) s( 相似 ) 假ji( 假如 ) ji( 放假 )2、解释下列词语。(1)欣喜若狂: 科学家突然找到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高兴不得了。 (2)印痕: 科学家找到恐龙化石有羽毛的痕迹。 3、读句子,用带点的关联词造句。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小明不仅外表美,而且心灵美。 4、“点睛”之笔在这里是指: 辽西的发现。 5、为什么说是“点睛”之笔? 因为辽西的发现无疑为鸟类由恐龙演变而来提供有力的证据。这是最重要、最关键。 (十)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1、多音字组词。喝 h( 喝水 ) 当dng( 当时 )h( 喝彩 ) dng( 上当 )2、解释下列词语。(1)铿锵有力: 回答问题的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奏。 (2)欺凌: 欺负;凌辱 3、周恩来立下“为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品品种分类培训
- 智能小车启蒙课件
- 课件模板护眼
- 住陪师资培训
- 课件样片拍摄
- 新进教师培训心得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检测试题打印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考眼力考试题及答案
- 矿井电气防爆检查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混合气生产工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QCT268-2023汽车冷冲压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 【大数据“杀熟”的法律规制探究17000字(论文)】
- 队列训练齐步的行进与立定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课后练习题 全册
- 初中九年级英语课件宾语从句 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 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的关联
-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进展
- 拆除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方案
- 公司网络安全培训课件
- (115)-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