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实训总结.doc_第1页
解剖实训总结.doc_第2页
解剖实训总结.doc_第3页
解剖实训总结.doc_第4页
解剖实训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剖实训总结会计实训总结 解剖实习报告篇一:解剖实训总结Members:Operator:Assistant:Region of Dissection: 胸外侧壁及腋窝,臂及前臂前区Dissection Record:一、解剖胸前区和腋窝(一)皮肤切口1胸前正中切口 自胸骨柄上缘沿前正中线向下作纵行切口至剑突2胸上界切口 自正中切口上端向外侧沿锁骨作横行切口至肩峰。3胸下界切口 自正中切口下端向外下沿肋弓作弧形切口至腋后线。4胸部斜切口 自正中切口下端向外上对乳头方向作第1段斜行切口,至乳晕. 沿乳晕作环形切口 自环形切口上与第1段斜行切口相对处继续向外上作第2段斜行切口至腋前襞上部。5臂部切口胸部斜切口的上端向下沿上臂内侧面向下作纵行切口至臂部上、中1/3交界处,再折转向外 作环形切口至臂外侧缘。(二)层次解剖1解剖浅层结构(1)解剖肋间神经前皮支:沿胸骨旁线切开浅筋膜,提起切缘,逐渐向外侧剥离、翻开发现有肋间神经前 皮支从肋间隙穿出(2)解剖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沿腋前线稍后方切开浅筋膜,提起切缘,逐渐向内侧剥离,可见有肋间神经 外侧皮支从肋间隙穿出后向胸壁内侧走行,并伴有肋间后动脉的分支2解剖深层结构(1)观察胸肌筋膜和腋筋膜:除去浅筋膜,显露胸前外侧壁的深筋膜,观察其与胸大肌的包被关系及其与 腋筋膜的关系。(2)解剖头静脉末段:沿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切开深筋膜,找到头静脉末段。向近侧修洁至锁骨下窝处(3)解剖胸大肌:修除胸大肌表面的筋膜,显露出胸大肌的境界,观察其起止点和肌纤维走行的方向。沿 胸大肌起点向内2cm处弧形切断该肌,并向上翻起,可见胸小肌、锁胸筋膜、胸肩峰血管、胸外侧神经 和胸内侧神经。切断胸大肌时注意不要损坏腹直肌鞘。清理进入胸大肌的胸肩峰动脉分支和伴行静脉及 胸内、外侧神经,观察后,在近胸大肌处切断之,将胸大肌充分翻向外侧至其止点处。(4)观察锁胸筋膜及其穿行结构:在胸小肌上缘至锁骨区间可见到锁胸筋膜。观察锁胸筋膜的境界,注意 胸外侧神经、胸肩峰血管和头静脉等均在此筋膜的中部穿行。(5)解剖胸小肌上缘的结构:胸小肌上缘的主要结构均从锁胸筋膜穿出。1)修洁头静脉至注入腋静脉处。在锁骨下方头静脉旁,常可见到几个锁骨下淋巴结,外心去除之。细心除 去锁胸筋膜,可见该筋膜与其深面的腋鞘乃至腋静脉紧密结合。2)除去锁胸筋膜的同时,细心剥离胸外侧神经,并观察其分布。3)完全除去锁胸筋膜,显露出腋鞘,剥离胸肩峰动脉及其各分支,并观察其分布。(6)解剖胸小肌下缘的结构1)清除胸小肌筋膜,观察胸小肌的形态和起止点。在胸小肌表面可见自其内穿出的胸内侧神经进入胸大肌。2)在胸小肌下缘的下方,前锯肌的表面,寻找胸外侧动脉及伴行静脉,并仔细寻找沿该血管排列的胸肌淋。 巴结。观察后清除之,保留动脉3)在近胸小肌起点处切断该肌,向外上方翻起,注意进入胸小肌的胸内侧神经,切断之。至此,腋窝前壁。 已完全打开,观察腋窝内疏松结缔组织及腋鞘(7)解剖腋窝底及中央淋巴结:将臂外展900,观察腋筋膜,并仔细剔除之。清除腋筋膜深面的疏松结缔 组织,注意观察埋藏其间的腋淋巴结中央群,观察后清除之。(8)解剖腋鞘及腋窝内诸结构:清除贴近腋静脉远侧段排列的腋淋巴结外侧群,沿血管走行方向切开腋鞘。 清除腋鞘结缔组织,显露腋动、静脉及臂丛。1)观察并切断腋静脉的各属支,保留腋静脉主干。如较大属支较多,可先结扎后再行切断。2)观察腋动脉的分段,仔细剖出各段分支,并观察其分布。3)观察臂丛的各束及由各束发出的分支。(9)观察腋窝外侧壁:从喙突向下修洁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查看臂丛外侧束及进入喙肱肌的肌皮神经。(10)观察腋窝后壁:清理腋血管后方,观察和寻找臂丛后束的各分支和贴后壁走行的血管。1)找出起自臂丛后束的腋神经,再寻找由腋动脉分出的旋肱后动脉,二者伴行穿四边孔。2)在肩胛下肌和大圆肌表面寻出肩胛下动脉,观察其分支,其中旋肩胛动脉进入三边孔;胸背动脉行于背 阔肌表面,与胸背神经伴行进入该肌。3)在腋窝后壁的上部找出肩胛下神经上支,分布于肩胛下肌。在肩胛下动脉的后方寻找肩胛下神经下支, 可见其进人大圆肌。4)在后壁的疏松结缔组织内,肩胛下动脉附近可找到肩胛下淋巴结,观察后清除。(11)解剖腋窝内侧壁:清理前锯肌的境界,在其表面,胸外侧动脉的后方可找到胸长神经,沿腋中线稍后。 方垂直下行(12)解剖腋窝顶部:在腋静脉的近端,即腋窝尖处寻找腋淋巴结尖群,观察滴理后可保留。二、解剖臂前区、肘前区与前臂前区(一)皮肤切口1前臂前横切口 在肱骨内、外上髁连线的下方约3 -4横指处作一横行切口。2臂前纵切口在上述切口的中点处向上作一纵行切口,直达臂上部的切口处,将皮肤剥离翻向两侧。3腕前横切口 在腕前区近侧横纹处作横行切口。4前臂前纵切口沿前臂中线作一纵行切口,至腕部与横切口相交。剥离皮肤,翻向两侧。(二)层次解剖1解剖浅层结构(1)解剖臂内侧皮神经:在腋窝内找到已剖出的臂内侧皮神经,追踪观察其穿出臂上部内侧的深筋膜。(2)解剖头静脉和前臂外侧皮神经:在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内找出已经解剖出来的头静脉末段,沿其走行向 下追踪、剥离至前臂下部。保留头静脉,观察其在上肢各部的位置。在肘部头静脉的附近,找出由深 筋膜穿出的前臂外侧皮神经,向下追踪至前臂下部,观察其走行。(3)解剖贵要静脉和前臂内侧皮神经:在肘部内侧份寻找贵要静脉,向上追踪至穿入深筋膜处,向下追踪 至前臂下部,观察其走行。在臂上部内侧找到已剖出的前臂内侧皮神经,向下追踪,可见其在臂内侧 中、T1/3交界处穿出深筋膜,而后向下与贵要静脉伴行。(4)观察肘正中静脉:在肘前区寻找连接头静脉与贵要静脉之间的肘正中静脉,观察其类型。(5)寻找肘浅淋巴结:在肱骨内上髁上方,贵要静脉附近寻找肘浅淋巴结。(6)寻找前臂正中静脉:沿前臂中线寻找是否存在此静脉,并观察其注入部位。2解剖臂部深筋膜及内、外侧肌间隔清除臂部浅筋膜,保留浅静脉和皮神经,显露深筋膜。在臂前部正。 中纵行切开深筋膜,翻向两侧,用刀柄在臂肌前、后群之间的内侧和外侧向肱骨探查臂内、外侧肌间隔。3解剖肱二头肌内、外侧沟及有关结构(1)剖查肱动脉:在肱二头肌内侧沟中寻出肱动脉,清理之。在肱动脉起始处寻出肱深动脉,可见其向后 内方随桡神经进入肱骨肌管。在喙肱肌止点平面找出尺侧上副动脉,可见其与尺神经一起穿过内侧肌间 隔。在内上髁上方约5cm处,寻找尺侧下副动脉。此外,还可见数条肌支,分布到臂肌前群。(2)剖查正中神经:自腋窝向下追踪正中神经,可见其伴随肱动脉行于肱二头肌内侧沟中,注意观察它与。 肱动脉的位置关系(3)剖查肱静脉:在肱动脉的内、外侧可见到有两条肱静脉伴行,修洁之,并观察其属支。(4)剖查尺神经:自腋窝向下追踪尺神经,可见其在臂中部,穿过内侧肌间隔向后行。注意观察其与尺侧 上副动脉伴行情况。(5)剖查肌皮神经:在腋窝寻出肌皮神经,可见其行向下外,先穿过喙肱肌,再行于肱二头肌外侧沟内, 行程中发出分支至臂肌前群各肌后,易名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在臂下部浅出深筋膜。4观察臂肌前群将肱二头肌、喙肱肌及肱肌分别修洁,观察之。5观察前臂深筋膜、肱二头肌腱膜清除前臂浅筋膜,保留前臂的浅静脉主干和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显 露深筋膜,注意观察前臂近侧部的深筋膜和肱二头肌腱膜。6解剖肘窝(1)清理肘窝的境界:将肘前区及前臂前区的深筋膜在中线上纵行切开。同时切断肱二头肌腱膜,剥离并 去除深筋膜。修沽肱桡肌及旋前圆肌,暴露肘窝,观察其境界。(2)解剖肘窝内结构:以肱二头肌腱及旋前圆肌为标志,观察其与血管神经的相互关系。1)修洁肱二头肌腱,在其内侧寻找肱动脉,追踪分离至其分为桡、尺动脉处。2)在尺动脉的起始部寻找骨间总动脉,观察其又分为骨间前、后动脉,不必追踪。3)在肱动脉内侧寻找正中神经,向下追踪至其进入旋前圆肌两头之间处。4)在肘窝外侧,肱肌和肱桡肌之间寻找桡神经,追踪至其分为深、浅2支处。7解剖前臂肌前群、血管和神经(1)清理、观察前臂肌前群浅层:先清理起自肱骨外上髁的肱桡肌,再清理起自内上髁的各肌,清除各块 肌的深筋膜,观察之。(2)剖查桡侧血管神经束:在肱桡肌与桡侧腕屈肌之间寻找桡动脉和桡神经浅支,观察二者的位置关系。 剖出桡神经的主要分支,追踪桡神经浅支至腕。(3)剖查正中神经:在指浅屈肌的深面找出正中神经,追踪至腕部,并观察其分支,注意在肘窝附近寻找 由正中神经发出的骨间前神经。(4)剖查尺侧血管神经束:在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间找寻尺动脉和尺神经,向上、下方向追踪观察之。 注意二者的位置关系。(5)解剖前臂肌深层:从腕部用手指向上分离指浅屈肌与深层肌,并将其拉开,观察深层昀指深屈肌和拇。 长屈肌。在腕上方分开指深屈肌和拇长屈肌两肌,观察其深面的旋前方肌8解剖骨间前血管神经束在拇长屈肌与指深屈肌之间寻找骨间前动脉和骨间前神经。9观察前臂屈肌后间隙在拇长屈肌、指深屈肌的深面和旋前方肌浅面之间观察潜在的间隙, 用刀柄向远侧探查其交通关系Structures which have been exposed:1肋间神经前皮支2头静脉3胸肩峰动脉分支4胸大肌5胸内侧神经6胸外侧神经7胸小肌 8锁胸筋膜9腋筋膜10胸肌淋巴结11淋巴管12腋动脉,腋静脉,13胸上动脉14胸肩峰动脉15胸外侧动脉16肩胛下动脉17旋肱前,后动脉18臂丛内、外侧束,后束 19胸背神经20胸长神经21腋神经22桡神经23尺神经24正中神经25前臂内侧皮神经26臂内侧皮神经27贵要静脉28肘浅淋巴结29前臂正中静脉30肱二头肌内侧沟31肱肌 32喙肱肌33旋前圆肌34肱桡肌35桡侧腕屈肌36尺侧腕屈肌37掌长肌Structures which were unexposed or injured: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2锁骨下淋巴结3腋鞘4淋巴结中央群5淋巴结外侧群6肩胛下淋巴结 7淋巴结尖群8肩胛下神经9肩胛上神经10肘正中静脉11内侧及间隙12外侧肌间隙 13肱动脉14肱静脉15前臂外侧皮神经16肱二头肌腱膜17桡动脉18尺动脉19指深屈肌 20桡神经浅支21拇长屈肌22旋前方肌23骨间前动脉24骨间前神经25前臂屈肌后间隙Signature:李楠鹏Estimate from other members (Signature is required):解剖学与生理学实验总结篇二:解剖实训总结解剖学与生理学实验总结与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课程相对应的,在这学期我们也做了一些解剖生理学的相关实验。虽然我们不是专业学医的,但这个实验也是要自己动手真的去解剖蟾蜍和家兔。通过对每一个解剖实验的预习,操作,对结果的分析,很好的巩固了生理学繁琐的知识点,这一学期,主要是对蟾蜍的实验,通过对蟾蜍的解剖,学会了对于简单标本的制作,影响骨骼肌的因素,离体蛙心的灌流和对心动周期的观察。通过对蟾蜍的实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真的是锻炼了我们的胆量,不仅是女生男生也如是。其实对于实际操作来讲,难度不是很大,我们组的操作一直都还算顺利,当然也有一些磕磕绊绊,其中比较让我们纠结就是结扎问题,尤其是在进行离体蛙心灌流时,线很容易扎不紧,插管就会容易脱落,然后插管部分又要重新做,每次实验扎线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庆幸的是,没有在蛙心离体之后插管才掉,那样的话整个实验都要重新做了,我们基本上每次实验都只用了一只青蛙。在解剖实验中,对于一些较困难的实验,我们都是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像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离体蛙心灌流,还有后面的家兔实验,我们在看相关录像的时候,觉得操作也不是很难,但是操作中也需要操作者之间的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实验,也因为配合的不是很好,在实验中也浪费了很多时间。有了之前对蟾蜍的解剖的基础,在对家兔实验时,对于实际操作已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但由于两个的身体结构有很大不同,在对于神经的分辨和血管的确定时还是花费了很多时间。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还记得在第一次实验时,面对蟾蜍,班上的每个人都是满心的惊恐,但在几次试验后,已经完全没有当时的胆小,都很认真的去做实验,去分析。在这个过程,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了解了对于实验的分析,不是简单的罗列结果,而是需要根据原理,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最后给出结果,并且通过这些分析,对生理和解剖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入,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印象。就我个人来讲,这样的课程设置针对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很深入起到了很大的巩固效果,此次生理学实验对于我来说,更加珍贵的事这个过程,除了学医的学生,应该很少有专业会安排学生进行解剖实验,解剖实验让我了解了更多医学的知识,我觉得这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到的。解剖实习报告上肢篇三:解剖实训总结Members:Operator:Assistant:Region of Dissection:上肢(胸前区、腋窝、臂部、肘部、前臂部)Dissection Record:一、解剖胸前区和腋窝:(一):皮肤切口:1、将尸体按仰卧位摆正后,做切口。2、胸前正中切口 自胸骨柄上缘沿前正中线向下作一正中切口至剑突。3、胸上界切口 自正中切口上端向外侧沿锁骨作横行切口至肩峰。4、胸下界切口 自正中切口下端向外下沿肋弓作弧形切口至腋后线。5、胸部斜切口 自正中切口下端向外上对乳头方向作第一段斜形切口,至乳晕(本 具尸体为小女孩,故作男性处理);自环形切口上与第1段斜形切口相对处继续向外上作第 2段斜形切口至腋前壁上部。6、臂部外切 胸部斜切口的上端向下沿上臂内侧面向下作纵行切口至臂部上、中三 分之一交界处,再转向外作环形切口至臂外侧缘。(二)浅层解剖:1、去除浅筋膜,把胸部脂肪用血管钳一点一点去掉之后,在胸骨旁找出第27肋之 间肋间神经皮支。2、沿腋前线寻找,可见肋间神经外侧皮支从肋间隙穿出,并伴有肋间后动脉的分支。(三)深层解剖:1、头静脉 沿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切开深筋膜,即找到头静脉。2、胸大肌 除去胸大肌表面的浅筋膜,沿胸大肌起点作弧形切断该肌,向上翻起,观 察到胸小肌,胸肩峰动静脉,(上组同学实验时,已把锁骨剪断,锁胸筋膜已遭破坏)。3、胸小肌 同样沿胸小肌起点作弧形切断该肌,向上翻起(实验不小心,将前锯肌也 掀起来了一小块)。4、胸小肌下缘1) 胸小肌表面挑出自其内侧穿出的胸内侧神经。2) 在其下方,前锯肌的表面,找出胸外侧动静脉,并发现有灰黑色淋巴结。5、中央淋巴结 将臂外展90度,剔除腋筋膜后,发现有腋淋巴结中央群。6、腋鞘 清除腋静脉远侧端排列的腋淋巴结外侧群后,切开腋鞘。小心清除腋鞘结缔 组织,暴露出腋动静脉及臂丛。1) 去除腋静脉分支,保留主干。2) 腋动脉分支:以胸小肌为界,根据其分为三段,细心寻找胸上动脉,胸肩峰动 脉,胸外侧动脉,肩胛下动脉,旋肱前后动脉。3) 臂丛各束:分辨内外侧束合并:正中神经外侧束:肌皮神经,胸外侧神经内侧束:尺神经,胸内侧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臂内侧皮神经 后 束:桡神经,腋神经,胸背神经其他部位:肩胛下神经,胸长神经,肩胛上神经7、腋窝1) 后壁:找出腋神经及腋动脉第3段发出的旋肱后动脉,两者伴行通过四边孔; 找到肩胛下动脉其分支旋肩胛动脉,其通过三边孔;胸背神经行于背阔肌表面,支配该肌;肩胛下动脉附近找到肩胛下淋巴结。2) 内侧壁:胸外侧动脉后方可见胸长神经,胸长神经支配前锯肌。3) 顶 部:腋窝尖处找到腋淋巴结尖群。二、解剖臂前区、肘前区与前臂前区(一)、皮肤切口1.使上肢呈外展位,手掌向前。2.前臂前横切口 在肱骨内、外上髁连线的下方约34横指处做一横行切口。3.臂前切口 在上述切口的中点处向上做一纵行切口,直达臂上部的切口处,将皮 肤剥离翻向两侧。4.腕前横切口 在腕前区近侧横纹处做横行切口。5.前臂前纵切口 沿前臂中线作一纵形切口,至腕部与横切口相交。剥离皮肤,翻向 两侧。(二)、浅层解剖1.在腋窝内找到已解剖出的臂内侧皮神经,可观察到其在臂上部内侧的深筋膜穿出。2.找到上次实验剥离出的头静脉末段,沿走行向下追踪,清除浅层脂肪,暴露头静脉 直至前臂下部,继续清除暴露其在上肢主要分支走行。在肘部头静脉附近可找到前臂外侧皮 神经,观察其走行。3.在肘部内侧份寻找贵要静脉,向上追踪至穿入深筋膜处,向下追踪至前臂下部,观 察其走行。同时可在臂上部内侧找到前臂内侧皮神经,向下追踪可观察到其在臂内侧中、下 1/3交界处穿出深筋膜,然后继续与贵要静脉伴行向下。4.在肘部前区观察到了肘正中静脉、同时沿其走行与交通向下找到了前臂正中静脉, 未能在肘部肱骨内上髁上方找到肘浅淋巴结,但在更上方贵要静脉附近找到贵要淋巴结。(三)、深层解剖1.清除臂部浅筋膜,保留大部分的浅静脉和皮神经,显露深筋膜。在臂前部做纵行 切口切开深筋膜,在臂肌前、后群之间可探查到内、外侧肌间隔。2.在肱二头肌内侧沟找到肱动脉,在其起始处找到了肱深动脉,在喙肱肌止点平面 找到了尺侧上副动脉。在肱动脉的内外侧各有一条肱静脉伴行。3.找到上次实验已剖出的正中神经,追踪向下,可观察到其伴行肱动脉行于肱二头 肌内侧沟中,先行于动脉外侧,约在喙肱肌止点处斜过肱动脉前方至其内侧,下行至肘窝。4.自腋窝追踪尺神经,可发现在臂中部,穿过内侧肌间隔向后行。尺侧上副动脉与 其伴行。5.在腋窝找到肌皮神经,追踪,其行向下外,穿过喙肱肌,行于肱二头肌外侧沟内, 行程中发出分支支配臂肌前群,移行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在臂下部穿出深筋膜。6.清除前臂浅筋膜,保留前臂浅静脉主干和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剖开深筋膜,可观 察到肱二头肌腱膜。7.观察臂部和前臂部浅肌层的肌肉走行与相互位置。8.在肱桡肌和桡侧腕屈肌之间可找到桡动脉及桡神经浅支。9.在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间可找到尺动脉及尺神经。10.在指浅屈肌深面找到了正中神经。三、解剖臂后区、肘后区与前臂后区(一)皮肤分离1.将尸体呈俯卧位,沿着前区做好的皮肤分离进一步分离后区皮肤(二)浅层解剖1.在三角肌后缘中点下方找到臂外侧上皮神经。臂后区中部找到臂后皮神经。2.在前臂下部找到头静脉,向上追踪,找到前臂内侧皮神经分支。(三)深层解剖1.切开深筋膜,暴露肱三头肌,可探查到内、外侧肌间隔。切断肱三头肌外侧头, 打开肌管,可看到桡神经和肱深动静脉。Structures which have been exposed:一、胸前区和腋窝:胸大肌,胸小肌,肋间皮神经前,外侧皮支,头静脉,臂丛(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 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臂内侧皮神经,肌皮神经,腋动,静脉,旋肱前,后动脉,肩胛下动 脉,旋肩胛动脉,腋群淋巴结(中央群,内,外侧群,前,后群),胸长神经,胸背神经。二、臂部、肘部及前臂部: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前臂正中静脉、贵要淋巴结、内、外侧肌间隔、臂后皮神经肱动脉、尺侧上副动脉、肱静脉、 肌皮神经、桡动脉及桡神经、尺动脉及尺神经、正中神经、臂外侧上皮神经、肱深动静脉、 以及前臂部大部分肌群与臂部前后集群、伸肌支持带。Structures which were unexposed or injured:一、胸前区和腋窝:胸肩峰动脉,胸内,外侧神经,前锯肌,锁胸筋膜及其穿行结构,胸上动脉,胸肩峰动 脉,胸外侧动脉。二、臂部、肘部及前臂部:肘浅淋巴结、尺侧下副动脉、骨间总动脉、骨间前神经、前臂屈肌后间隙、肱三头肌腱膜。Signature:Estimate from other members (Signature is required):解剖实验报告篇四:解剖实训总结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不同频率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一目的要求1. 掌握蛙类双毁髓的试验方法;2. 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标本的制作方法;3. 观察不同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形式的影响。二基本原理蛙类动物的某些基本活动,如神经的生物电活动、肌肉收缩等与哺乳动物相似。其离体组时所需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掌握,而且动物来源丰富,因此在生理实验中常用蛙类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和坐骨神经标本来观察组织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的规律以及骨骼肌收缩的特点等。肌肉受到一次阈上刺激而产生的一次收缩为单收缩,其过程可分为三个时相,即潜伏期、缩短期和舒张期。肌肉受到连续的阈上刺激时,如果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的过程,相邻两单收缩的时相会出现融合,表现为强直收缩现象。如果表现为每次收缩的开始发生在上次收缩的缩短期,称完全强直收缩,如果表现为每次收缩的开始发生在上次收缩的舒张期,称不完全强直收缩。使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可以观察到腓肠肌收缩的情况。三实验材料实验动物:健康青蛙一只;实验器材和药品:蛙类手术器械一套(粗剪刀一把,组织剪一把,眼科剪一把,镊子一把,探针一根、玻璃分针2把,蛙钉4个、培养皿一个,蛙板一个、滴管一个、棉线若干),张力换能器,肌槽,刺激电极,铁架台,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微机,任氏剂。四实验步骤捣毁蟾蜍脑脊髓:取蟾蜍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左手握蛙,用食指下压头部前端,拇指按压背部,使头前俯。中指与无名指夹其前肢,无名指与小指夹其后肢,使整个躯干做最大屈曲。把探针自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到达椎管,即将探针改变方向刺入颅腔,向各侧不断搅动,彻底捣毁脑组织;再将探针原路退出,刺向尾侧,捻动探针使其逐渐刺入整个椎管内,完全彻底捣毁脊髓。脊髓破坏完全的标志是:下颌呼吸运动消失,反射消失,四肢松软。剪除躯干上部和内脏,去皮,制备下肢标本: 用粗剪刀在骶髂关节前1厘米处剪断脊柱,握住蟾蜍下肢,沿躯干两侧(避开坐骨神经)剪开腹壁。此时躯干上部及内脏即全部下垂。剪除全部躯干及内脏组织。剪去肛周皮肤;用圆头镊子夹住脊柱,注意不要碰到坐骨神经,捏住皮肤边缘,逐步向下牵拉剥离皮肤。将全部皮肤剥除后,把标本置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2.1.1.3洗净双手和用过的全部手术器械。分离两下肢: 避开坐骨神经,用粗剪刀从背侧剪去骶骨,然后沿中线将脊柱剪成左右两半,再从耻骨联合中央剪开,将已分离的标本浸入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2.1.1.5 取出一下肢,用蛙钉固定于蛙板上,固定时要注意,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朝上。先用玻璃分针沿脊柱侧游离坐骨神经腹腔部,然后循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坐骨神经沟,纵向分离暴露坐骨神经之大腿部分直至腘窝,在分离过程中,把神经周围的结缔组织去除干净,并把神经的细小分支剪断,但要注意不要用金属器械碰触神经,也不要对神经过度牵拉。实验期间应不断滴加任氏液使神经保持湿润。用玻璃分针游离腓肠肌,并在下面穿线,在跟腱处打结。在结扎线的下方剪断跟腱,在膝关节处把除腓肠肌外的小腿其他部分剪除。注意保持完整的腓肠肌。 2.1.1.7用棉线在靠近脊柱的位置结扎坐骨神经,并在结扎线的上方剪断神经,用眼科剪剪断坐骨神经的全部分支。从腘窝处开始剪掉大腿所有的肉,尽量把股骨刮干净,在膝关节上至少1cm处剪去上段股骨。将标本浸入任氏剂的培养皿中。实验装置与仪器连接:1.将标本股骨残端固定在肌槽上的小孔内;2.将结扎腓肠肌肌腱的棉线与张力换能器连接,调节棉线的松紧,要与桌面垂直;3.将神经置于肌槽的刺激电极上,用任氏剂保持标本湿润;4.刺激电极插入微机上的刺激输入孔;5.张力换能器与微机相应通道相连。打开电脑,进入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在菜单栏选择“实验项目”-“神经肌肉”-“刺激强度与反应的关系实验模块”点击开始,调节刺激参数,使频率自动逐渐递增,串间隔为2.连续记录不同频率时的肌肉收缩曲线。五结果与分析不同频率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串间隔为2,频率增量为1时的张力变化(如图)可见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分析:刺激强度到达阈刺激时腓肠肌开始收缩,在最大刺激收缩力前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到达最大刺激强度后,收缩力不发生明显改变;在最大刺激强度条件下,某较小频率使腓肠肌发生单收缩(如图中第一次刺激),频率增大到,单收缩变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如图中第2-6次刺激),频率继续增大,不完全强直收缩变为完全强制收缩(如图中第7、8次刺激)。不同的腓肠肌其阈刺激,最大刺激均存在差异;其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所要频率也不尽相同。六实验总结本次试验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所得实验结果较为理想,很容易观察到腓肠肌的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现象。在实验的过程中,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是最繁琐的步骤,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所在,期间,我们进行的比较缓慢,生怕弄错了哪一步,一步步想原理、回忆老师是怎么说的,所幸的是我们最终成功了,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在这次的不断尝试和思考中,很好地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离体蛙心灌流一、【目的要求】1、学习斯氏离体蛙心灌流法;2、了解心肌的生理特性;3、观察Na+,K+,Ca2+及肾上腺素(Adr),乙酰胆碱(ACh)等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二、【原理】将离体蛙心(失去神经支配的蛙心)保持在适宜的环境中,在一定的时间内仍然能够保持节律性收缩,心脏正常的节律性活动需要一个适宜的理化环境,离体心脏也是如此,离体心脏脱离了机体的神经支配和全身体液因素的直接影响,可以通过改变灌流液的某些成分,观察其对心脏活动的作用。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及收缩性,都与钠、钾及钙等离子有关。血钾浓度过高时(高于7.9mmol/L),心脏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及收缩性都下降,表现为收缩力减弱、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严重时心脏可停搏于舒张期。血钙浓度升高时,心脏收缩力增强,过高可使心室停搏于收缩期。血钙浓度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弱。血中钠离子浓度的轻微变化,对心肌影响不明显,只有发生明显变化时,才会影响心肌的生理特性。肾上腺素可使心率加快、传导加快及心肌收缩力增强,乙酰胆碱则与肾上腺素的作用相反。三、【实验仪器】青蛙、 常用手术器械、蛙板(或蜡盘)、蛙心夹、计算机采集系统、张力传感器、支架、双凹夹、双针形露丝刺激电极、滴管、培养皿(或小烧杯)、纱布、棉线、橡皮泥、任氏液。蛙心套管(斯氏套管或八木氏套管)、套管夹、065NaCl、5NaCI、2CaCl2、1KCl、1:5 000肾上腺素、1:10 000乙酰肌碱、300UmL肝素。四、【方法与步骤】1、斯氏蛙心插管法(1)一只青蛙,双毁髓后背位置于蜡盘中,按前面的方法暴露心脏。仔细识别心脏周围的大血管(见右图)。在左主动脉下方穿一线,于动脉圆锥处结扎(动物个体小时,结扎位置可靠上些)。再从左右两主动脉下方穿一线,并打一活结备用。左手提起主动脉上的结扎线,右手用眼科剪在结扎线下方、沿向心方向将动脉上壁剪一斜口。选择大小适宜的蛙心套管,然后将盛有少量(套管内23 cm高度)任氏液(内加入一滴肝素溶液)的斯氏蛙心套管,山开口处插入动脉圆锥(见右图)。当套管尖端到达动脉圆锥基部时,应将套管稍稍后退,使尖端向动脉圆锥的背部后下方及心尖方向推进,经主动脉瓣插入心室腔内(于心室收缩时插入,但不可插得过深,以免心室壁堵住套管下口)。此时可见套管中血液冲人套管,并使液面随心脏搏动而亡下移动,表明操作成功(否则需退回并重新插入)。用滴管吸去套管中的血液,更换新鲜任氏液。稳定住套管后,轻轻提起备用线,将左、右主动脉连同插入的套管用双结扎紧(不得漏液),再将结线固定在套管的小玻璃钩上,然后剪断结扎线上方的血管。轻轻提起套管和心脏,看清静脉窦的位置,于静脉窦下方剪断有牵连的组织,仅保留静脉窦与心脏的联系,使心脏离体(切勿损伤静脉窦)。用任氏液反复冲洗心室内余血,使套管内灌流液不再有残留血液。保持套管内液面高度一致(1.52 cm),即可进行实验。(2)将插好离体心脏的套管固定在支架上,用蛙心夹夹住少许心尖部肌肉 (不可夹得过多,以免因夹破心室而漏液)。再将蛙心夹上的系线绕过一个滑轮与张力传感器相连(如右图)。注意:勿使灌流液滴到传感器上。调节显示器上心脏收缩曲线的幅度适中。2、 实验观察(1)记录正常心搏曲线(2)改用065NaCI溶液灌流,并作好加药标记,观察心搏变化。待曲线 氏插管装置出现明显变化时,立即吸去套管中的灌流液,同时做好冲洗标记,并用新鲜任氏液清洗23次,待心搏恢复正常。注意:换液时切勿碰套管,以免影响描记曲线的基线,同时保持灌流液面一致(以下同)。 观察可得,NaCI溶液会阻遏心脏搏动。(3) 迅速用新鲜任氏液清洗23次,待心搏恢复正常。向套管内加入13滴2CaCI:溶液,观察并记录心搏曲线的变化。当出现明显变化时,立即更换任氏液,待心搏恢复正常(如果恢复迟缓,可多次冲洗)。(4)同法向套管中加12滴1KCl溶液,记录心搏曲线的变化。当心搏曲线变化时,同法更换灌流液,待心搏恢复正常。(5)同法记录套管中加入l2滴的肾上腺素溶液(1:10 000)后心搏曲线的变化。(6)同法记录套管中加入12滴乙酰胆碱溶液(1:10 000)后心搏曲线的变化。五、【实验结果与原因分析】曲线的幅度收缩的程度曲线的密度心率曲线的基线舒张的程度1、正常收缩曲线图解剖实训总结.分析:2、滴加含钠离子溶液图分析:滴加Na离子溶液后,心跳减弱,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灌注液中缺乏Ca2+,当Na明显增高时,膜内外钠离子的浓度梯度增大,因此,细胞Na离子内流加快,去极速2度和幅度均增加,导致传导性和自律性增高。同时,Na离子内流的增多促进细胞内Ca的2外运使细胞内Ca浓度降低,因此,心肌收缩能力减弱。3、 滴加2%CaCl溶液分析:细胞外Ca2在细胞膜上对Na内流有竞争性抑制作用,称为膜屏障作用。Ca2 增高时,Na内流受抑制,细胞0期除极速度与幅度减小,使兴奋性及传导性均降低。Ca2 增高使Ca2内流增多,因此慢反应细胞0期去极化加快加强,传导性增高,而快反应细胞平台期缩短,有效不应期缩短,复极加速。Ca2内流增多,使心肌收缩能力增强。Ca2 降低时,所引起的变化与高钙时相反。因此加入CaCl2后,心率减少、振幅减少,基线上移。人体解剖学实验报告篇五:解剖实训总结本科学生综合性实验报告学号 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10生科B班 实验课程名称 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实验 教师及职称 陈穗文(讲师) 开课学期 第一 学期 填报时间月日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编印一实验设计方案人体解剖学实验报告指导篇六:解剖实训总结实验报告实验课的目的及要求系统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本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标本模型,使学生掌握掌握人体九大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巩固解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自学、表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求学生:1.重视实验课,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方法及步骤并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理论。2.实验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操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思考。如:(1)椎骨的形态特征?(2)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3)椎间盘的结构及临床意义。(4)脊柱的侧面的四个生理弯曲及意义。3.实验后,认真整理实验物品,如有损坏及时交给实验老师。班级:组别:日期: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室守则1.遵守学习纪律,准时到达实验室。实验时因故外出或早退应向教师请假。2.要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实验期间不得进行任何与实验无关的活动。3.保持实验室安静,讲话要低声,不要影响其他人实验。4.实验时严格遵守代教教师及课代表的指示。实 验 内 容任务一 观察躯干骨及其连结一、实验指导(一)实验目的1.能在骨标本上说出躯干骨的组成,胸廓的组成。2.能在骨标本上辨认椎骨、胸骨的形态结构。3.能指出躯干骨的主要体表标志。(二)实验器材分离躯干骨标本 完整脊柱和胸廓标本(三)实验步骤1.分组取标本学生需提前分组,每组成员需按照课代表及组长的分配确定座位,未经代教教师允许不得擅自更换桌位。各组组长到课代表处领取骨标本,分发给每位组员作好记录以便回收。解剖实训总结.2.保持安静,听代教教师讲解椎骨的一般结构和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脊柱和胸廓结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本过程要求学生要保持安静,如有问题等教师讲解完毕再行询问。3.观察并记录结果 每位同学需认真观察标本,结合理论知识理解椎骨的一般结构和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重点理解脊柱侧面观、椎间盘结构和胸骨角,最后绘图,书写实验报告。4.还标本,打扫卫生 实验完成后将标本还给组长或课代表,检查物品是否有损坏,如有问题及时向代教教师反映情况,按实验室相关规定提供赔偿。服从课代表分配搞好实验室卫生。( 四)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是观察躯干骨的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观察躯干骨连接时,重点认识椎间盘的结构,椎骨间的韧带,脊柱侧面的生理弯曲和胸廓的组成及形态。认识胸骨角。(五)实验结果任务二 观察颅骨及其连结一、实验指导(一)实验目的1.能在骨标本上说出颅骨的组成、分类和名称。2.能在骨标本上辨认颅骨侧面、颅底内、外面及颅骨前面的主要结构。3.能指出颅骨的主要体表标志。(二)实验器材分离颅骨标本 完整颅骨标本(三)实验步骤1.分组取标本每次实验前必须提前分组,每组成员需按照课代表及组长的分配确定座位,未经代教教师允许不得擅自更换桌位。各组组长到课代表处领取骨标本,分发给每位组员作好记录以便回收。2.保持安静,听代教教师讲解颅骨的组成、分类和名称及颅骨的整体观,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本过程要求学生要保持安静,如有问题等教师讲解完毕再行询问。3.观察并记录结果 每位同学需认真观察标本,结合理论知识理解颅骨的组成、分类和名称,重点理解颅的侧面观、前面观及颅底内、外面观,最后绘图,书写实验报告。4.还标本,打扫卫生 实验完成后将标本还给组长或课代表,检查物品是否有损坏,如有问题及时向代教教师反映情况,按实验室相关规定提供赔偿。服从课代表分配搞好实验室卫生。( 四)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是观察颅骨,重点辨认颅骨侧面观、顶面观、前面观及颅底内、外面观的主要结构。(五)实验结果任务三 观察四肢骨及其连结一、实验指导(一)实验目的1.能在骨标本上说出上肢骨及下肢骨的组成和名称。2.能在骨标本上辨认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的主要结构。3.能在骨标本上辨认髋骨、股骨、胫骨的主要结构。4.能指出四肢骨的主要体表标志。(二)实验器材四肢骨标本 完整骨架(三)实验步骤1.分组取标本每次实验前必须提前分组,每组成员需按照课代表及组长的分配确定座位,未经代教教师允许不得擅自更换桌位。各组组长到课代表处领取骨标本,分发给每位组员作好记录以便回收。2.保持安静,听代教教师讲解四肢骨的组成和名称及四肢主要骨的主要结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本过程要求学生要保持安静,如有问题等教师讲解完毕再行询问。3.观察并记录结果 每位同学需认真观察标本,结合理论知识理解四肢骨的组成和名称,重点理解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和髋骨、股骨、胫骨的主要结构,最后绘图,书写实验报告。4.还标本,打扫卫生 实验完成后将标本还给组长或课代表,检查物品是否有损坏,如有问题及时向代教教师反映情况,按实验室相关规定提供赔偿。服从课代表分配搞好实验室卫生。( 四)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是观察四肢骨的主要结构。(五)实验结果任务四 观察躯干肌、四肢肌任务五 观察消化系统任务六 观察呼吸系统任务七 观察泌尿系统任务八 观察心血管系统一、 实验指导(一)、实验目的1、能在标本上说出躯干骨的组成,胸廓的组成;2、能在标本上辨认四肢骨和躯干骨的形态结构;3、能指出人体骨骼的主要体表标志;4、观察膈的位置、形态和功能;5、熟悉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臀大肌、梨状肌、股四头肌、缝匠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和起止点,并在活体上验证它们的功能;6、熟悉消化系统的组成;7、辨认消化管各段的位置、形态和连通关系;8、熟悉呼吸系统的组成;9、掌握气管和主支气管的位置、形态和特征;10、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11、掌握肾的位置、形态;12、熟悉输尿管的行程和狭窄部位;13、熟悉膀胱的形态、位置和毗邻,膀胱三角位置;14、熟悉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和心腔内部结构;15、学会心的传导系统和血管;(二)实验器材1、分离躯干骨标本;2、完整脊柱和胸廓标本;3、分离颅骨标本;4、完整颅骨标本;5、四肢骨标本;6、完整骨架7、腹腔解剖标本;8、各类牙的标本或模型;9、呼吸系统概观标本或模型;10、头颈部正中矢状切面标本、模型;11、气管、左右主支气管标本;12、左右肺标本;13、胸腔标本;14、男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概观标本及模型;15、男女骨盆和正中矢状切面标本及模型;16、完整的心脏离体标本或模型;17、心的血管标本;(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只要是观察人体骨骼的主要结构及各系统的形态结构。(四)、实验方法通过触摸、精讲、启发、引导和讨论的教学方法(五)、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让学生们了解人体各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通过观察和讲解,使学生们更为深刻的了解到人体的神秘,也使同学们明白解剖学在医学中的低位和重要性。2012-1-11蒙红亮解剖课实验篇七:解剖实训总结运动解剖学课程实践教学项目运动解剖学课程实验项目 1细胞和组织的显微镜观察 实验目的掌握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掌握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掌握骨组织的结构,掌握肌肉组织的分类及骨骼肌肌原纤维的结构,掌握神经元的结构特点。 实验内容1 观察细胞 。2 观察四大基本组织。 实验原理用 显微镜和组织切片观察研究细胞与组织的结构。 实验方法与步骤1 正确使用显微镜组织切片进行观察。2 观察细胞类型、形态、结构。3 观察四种组织的结构特点。4 完成实验作业。 实验要求按步骤完成实验, 绘制在细胞切面模型上看到的细胞结构部分并注明其名称和结构特点 , 完成实验报告。 场地、设备与器材1 显微镜、玻片等数台(套)2 各种模型数套。3 挂图、 VCD 片等。4 盘、镊、刀、剪等解剖器具数套。(点击查看实验指导)运动解剖学课程实验项目 2运动器官形态结构的 观察 实验目的1 掌握人体全身骨的组成、位置、结构特点及主要骨性标志。2 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熟悉各关节的运动3 辨认主要肌肉的位置、形态和起止点,理解主要肌肉的功能 实验内容1 观察人体全身各骨结构和主要骨性标志2 观察上、下肢各关节的组成与结构,观察头颅骨、躯干骨的连结3 观察运动各关节主要肌肉的位置、形态、起止点与运动功能 实验原理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模型观察掌握全身各骨的结构特点以及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了解人体骨连结的类型和关节的分类,通过观察肌肉模型与讨论,熟悉关节、肌肉的结构与运动功能。 实验方法与步骤1 观察上肢骨、下肢骨、躯干骨和头颅骨2 拼接各主要关节,并根据其结构讨论运动功能3 讨论骨骼肌的运动功能4 完成实验作业。 实验要求1 说明抽查部分关节的名称、组成、主要结构2 说明周围肌肉的组成、位置、起止点与运动功能3 完成实验报告(内容如上) 场地、设备与器材1 人体完整散骨模型、人体骨架2 肩关节、膝关节、肘关节模型,关节分类模型,脊柱、椎连结模型、颅骨模型3 全身肌肉模型,上、下肢肌肉模型,躯干肌模型(点击查看实验指导)运动解剖学课程实验项目 3人体动作的综合分析与实践 实验目的通过对体育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掌握主要肌肉的功能,掌握发展主要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的方法和动作要领,深入理解各关节和肌肉在各项运动中的相互作用关系。 实验内容1 动力性动作分析2 静力性动作分析 实验原理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进行实践,运用人体运动的解剖学理论对较为常见体育动作进行练习和解剖学分析。 实验方法与步骤1 学生 4 6 人一组,以活动主要关节的 5 分钟热身运动,制定动作分析方案2 各小组针对动作分析计划进行实践与动作分析3 完成人体运动的解剖学动作分析(实验作业) 实验要求1 要求每位同学参与练习2 以小组为单位抽查一位同学3 完成实验报告(解剖学动作分析) 场地、设备与器材人体骨架、全身肌肉模型健身器材、场所,毛巾、水等(点击查看实验指导)运动解剖学课程实验项目 4内脏器官观察 实验目的掌握消化、呼吸、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和构造。掌握胃壁、小肠壁、肝小叶、肺小叶和肾小叶的微细结构。 实验内容1 观察内脏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及结构,可观察其微细结构2 解剖离体新鲜猪肾,观察肾的结构 实验原理通过内脏器官模型的观察、离体新鲜猪肾的解剖后观察进一步了解消化、呼吸、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构造和功能 实验方法与步骤1 观察内脏器官 模型2 熟悉解剖器具( 7 件)使用方法3 解剖离体新鲜猪肾,观察组织结构 实验要求1 以小组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