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上册).doc_第1页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上册).doc_第2页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上册).doc_第3页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上册).doc_第4页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上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大教育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及其运算复习一、有理数的基础知识1、三个重要的定义:(1)正数:像1、2.5、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号,表示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有理数的分类:(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符号分类: 3、数轴数轴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叫做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在数轴上的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所以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4、相反数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其中一个数就叫另一个数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互为相反的两上数,在数轴上位于原点的两则,并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5、绝对值(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该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2)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可用字母a表示如下:(3)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二、有理数的运算1、有理数的加法(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加法的交换律 :a+b=b+a;加法的结合律:( a+b ) +c = a + (b +c)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基本思路是:先把互为相反数的数相加;把同分母的分数先相加;把符号相同的数先相加;把相加得整数的数先相加.2、有理数的减法(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2)有理数减法常见的错误:顾此失彼,没有顾到结果的符号;仍用小学计算的习惯,不把减法变加法;只改变运算符号,不改变减数的符号,没有把减数变成相反数.(3)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步骤:先把减法变成加法,再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3、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乘法的法则:两个有理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2)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交换律:a(b+c)=ab+ac.(3)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即ab=1,那么a和b互为倒数;倒数也可以看成是把分子分母的位置颠倒过来.4、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0不能做除数.这个法则可以把除法转化为乘法;除法法则也可以看成是:两个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等于0.5、有理数的乘法(1)有理数的乘法的定义:求几个相同因数a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是一种运算,是几个相同的因数的特殊乘法运算,记做“”其中a叫做底数,表示相同的因数,n叫做指数,表示相同因数的个数,它所表示的意义是n个a相乘,不是n乘以a,乘方的结果叫做幂.(2)正数的任何次方都是正数,负数的偶数次方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方是负数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关建是熟练掌握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运算律及运算顺序.比较复杂的混合运算,一般可先根据题中的加减运算,把算式分成几段,计算时,先从每段的乘方开始,按顺序运算,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同时要注意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2)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一是要注意运算顺序,先算高一级的运算,再算低一级的运算;二是要注意观察,灵活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以提高运算速度及运算能力.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负有理数即是正有理数 B、0表示不存在,无实际意义C、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D、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一定不相等 B、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一定不相等C、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D、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3、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A、1 B、0 C、 1 D、不存在4、计算所得的结果是( )A、0 B、32 C、 D、165、有理数中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一定是( )A、1 B、0 C、-1 D、16、( 3)( 4)+7的计算结果是( )A、0 B、8 C、 14 D、 87、( 2)的相反数的倒数是( )A、 B、 C、2 D、 28、化简:,则是( )A、2 B、 2 C、2或 2 D、以上都不对9、若,则=( )A、 1 B、1 C、0 D、310、有理数a,b如图所示位置,则正确的是( )A、a+b0 B、ab0 C、b-a|b|二、填空题11、( 5)+( 6)=_;( 5)( 6)=_.12、( 5)( 6)=_;( 5)6=_.13、_;=_.14、_;_.15、_;16、平方等于64的数是_;_的立方等于 6417、与它的倒数的积为_.18、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m的绝对值是2,则a+b=_;cd=_;m=_.19、如果a的相反数是 5,则a=_,|a|=_,| a 3|=_.20、若|a|=4,|b|=6,且ab0,即;当时,; 当时,.点拨:本题分析比大小和做差比较大小时都发现要进行分类讨论,注意分类要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四、中考题型分析题型一: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题例1、(2006年长春市) 化简的结果是( )(A)0 (B)2 (C) (D)分析:本题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基础题,只要按去括号法则运算即可.解:.,所以选C题型二:求值题例2、(苏州市2006年) 若x=2,则的值是 ( )(A) (B)1 (C)4 (D)8分析:本题也是求值题中的基本题,直接代入求值即可.解:;所以选B.例3、(张家界市2006年)已知,那么:_分析:本题根据已知条件很难求得x和y的值,所以考虑用整体代入法求值.解:因为,所以点拨:求代数式值的题型,一般的解题思路是先化简再代入计算求值.但代数式中字母值很难求时考虑用整体代入法.一般整体代入法求值的题目有一定的特征,就是含未知数的部分可以看成一个整体.题型三:列代数式题例4(湖北省荆门市二00六年)6.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再沿虚线剪开,如图(1),然后拼成一个梯形,如图(2),根据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关系,表明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a2-b2=(a+b)(a-b).(B)(a+b)2=a2+2ab+b2.(C)(a-b)2=a2-2ab+b2. (D)a2-b2=(a-b)2.分析:图(1)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2-b2,图(2)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由于阴影部分面积相等,所以选A.解:选A.题型五 找规律题型例5、(常德市,2005)找规律:如图,第(1)幅图中有1个菱形,第(2)幅图中有3个菱形,第(3)幅图中有5个菱形,则第(n)幅图中共有_个菱形. 分析:第(1)幅图中有1个菱形,第(2)幅图中有3个菱形,第(3)幅图中有5个菱形,第(4)幅图中有7个菱形,所以第(n)幅图中有(2n1)个菱形.解:有(2n1)个第二章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在下列代数式:中,单项式有(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2、.在下列代数式:中,多项式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为八次四项式,则正整数m的值为( )A. 2B. 3C. 4D. 5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5不是单项式 5. A. x与y的一半的差 B. x与y的差的一半 C. x减去y除以2的差 7. 下列各组中,当n3时是同类项的是( ) 8、下列整式加减正确的是【 】(A)2x(x22x)=x2 (B)2x(x22x)=x2 (C)2x(y2x)=y (D)2x(x22x)=x29、减去2x后,等于4x23x5的代数式是【 】(A)4x25x5 (B)4x25x5 (C)4x2x5 (D)4x2510.、一个多项式加上3x2y3xy2得x33x2y,这个多项式是【 】(A)x33xy2 (B)x33xy2 (C)x36x2y3xy2 (D)x36x2y3xy211、 把,正确的是( )A. B. C. D. 12、(安徽省,2005)今天,和你一起参加全省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的同学约有15万人,其中男生约有a万人,则女生约有( ) A、(15+a)万人 B、(15a)万人 C、15a万人 D、万人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 一个三位数,它的个位数字是0,十位数字是a,百位数字是b,用代数式表示这个三位数是_.14.若单项式2x3yn3是一个关于x,y的5次单项式,则n=_.15.若多项式(m+2)y23xy3是五次二项式,则m=_.16.化简2x(5a7x2a)=_.17、. 当时,代数式的值是_.18、 已知,则代数式_. 19、 已知,则代数式_.20、 已知长方形的长为a,面积是16,它的宽为_.三、解答题:(21、22、23、25、26、27每题8分,24题6分)21、. 补入下列各多项式的缺项,并按x的升幂排列: (1)x3x2 (2)x45x2 (3)x31 (4)1x4 22、比较下列各式的大小:(1)比较和的大小.(2) 比较与的大小23、 24、已知长方形ABCD中,AB=4cm,AD=2cm,以AB为直径作一个半圆,求阴影部分面积.2526、某移动通讯公司开设了两种通讯业务:“全球通”用户先交50元月租费,然后每通话一分钟,付话费0.6元(市内通话);“快捷通”,用户不交月租费,每通话一分钟,付话费0.8元(市内通话). (1)按一个月通话x分钟计,请你写出两种收费方式下客户应支付的费用;(2)某用户一个月内市内通话时间为200分钟,选择哪种通讯业务较省钱?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复习一、方程的有关概念1、方程的概念:(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2)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系数不为0,这样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2、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a=b,则a+c=b+c或a c = b c .(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是等式.若a=b,则ac=bc或(3)对称性:等式的左右两边交换位置,结果仍是等式.若a=b,则b=a.(4)传递性:如果a=b,且b=c,那么a=c,这一性质叫等量代换.二、解方程1、移项的有关概念: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这个法则是根据等式的性质1推出来的,是解方程的依据.要明白移项就是根据解方程变形的需要,把某一项从方程的左边移到右边或从右边移到左边,移动的项一定要变号.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1)去分母 等式的性质2注意拿这个最小公倍数乘遍方程的每一项,切记不可漏乘某一项,分母是小数的,要先利用分数的性质,把分母化为整数,若分子是代数式,则必加括号.(2)去括号 去括号法则、乘法分配律严格执行去括号的法则,若是数乘括号,切记不漏乘括号内的项,减号后去括号,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一定要变号.(3)移项 等式的性质1 越过“=”的叫移项,属移项者必变号;未移项的项不变号,注意不遗漏,移项时把含未知数的项移在左边,已知数移在右边,书写时,先写不移动的项,把移动过来的项改变符号写在后面(4)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注意在合并时,仅将系数加到了一起,而字母及其指数均不改变.(5)系数化为1 等式的性质2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记住未知数的系数永远是分母(除数),切不可分子、分母颠倒.(6)检验二、列方程解应用题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2)分析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等量关系;(3)设未知数,列出方程;(4)解方程;(5)检验并作答.2、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规律和等量关系:(1)日历上数字排列的规律是:横行每整行排列7个连续的数,竖列中,下面的数比上面的数大7.日历上的数字范围是在1到31之间,不能超出这个范围.(2)几种常用的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公式:S=ab,a为长,b为宽,S为面积;正方形面积公式:S = a2,a为边长,S为面积;梯形面积公式:S = ,a,b为上下底边长,h为梯形的高,S为梯形面积;圆形的面积公式:,r为圆的半径,S为圆的面积;三角形面积公式:,a为三角形的一边长,h为这一边上的高,S为三角形的面积.(3)几种常用的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L=2(a+b),a,b为长方形的长和宽,L为周长.正方形的周长:L=4a,a为正方形的边长,L为周长.圆:L=2r,r为半径,L为周长.(4)柱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当休积不变时,底面越大,高度就越低.所以等积变化的相等关系一般为:变形前的体积=变形后的体积.(5)打折销售这类题型的等量关系是:利润=售价成本.(6)行程问题中关建的等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以及由此导出的其化关系.(7)在一些复杂问题中,可以借助表格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若干个较直接的等量关系,借此列出方程,列表可帮助我们分析各量之间的相互关系.(8)在行程问题中,可将题目中的数字语言用“线段图”表达出来,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9)关于储蓄中的一些概念:本金:顾客存入银行的钱;利息:银行给顾客的酬金;本息:本金与利息的和;期数:存入的时间;利率:每个期数内利息与本金的比;利息=本金利率期数;本息=本金+利息.练习题:一、填空题:1、请写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_.2、如果单项式与是同类项,则m=_.3、如果2是方程的解,求a=_.4、代数式的值是互为相反数,求x=_.5、如果|m|=4,那么方程的解是_.6、在梯形面积公式S = 中,已知S=10,b=2,h=4求a=_.7、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则_.日一二三四五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8、如右图是2003年12月份的日历,现用一长方形在日历中任意框出4个数,这四个数字的和为55,设a为x,则可列出方程:二、选择题:1、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的和是15,则它们的积是( )A、125 B、210 C、64 D、1202、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B) (C) (D)3、方程的解是( )(A) (B) (C) (D) 4、已知等式,则下列等式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 (B) (C) (D) 5、解方程,去分母,得( )(A) (B) (C) (D)6、下列方程变形中,正确的是( )(A)方程,移项,得 (B)方程,去括号,得 (C)方程,未知数系数化为1,得(D)方程化成7、重庆力帆新感觉足球队训练用的足球是由32块黑白相间的牛皮缝制而成的,其中黑皮可看作正五边形,白皮可看作正六边形,黑、白皮块的数目比为3:5,要求出黑皮、白皮的块数,若设黑皮的块数为,则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 )(A) (B) (C) (D) 8、珊瑚中学修建综合楼后,剩有一块长比宽多5m、周长为50m的长方形空地. 为了美化环境,学校决定将它种植成草皮,已知每平方米草皮的种植成本最低是元,那么种植草皮至少需用( )(A)元; (B)元; (C)元; (D)元.三、解方程:1、 2、3、 4、5、四、应用题:1、在日历上,小明的爷爷生日那天的上、下、左、右4个期之和为80,你能说出小明的爷爷是几岁吗?2、把一段铁丝围成长方形时,发现长比宽多2cm,围成一个正方形时,边长正好为4cm,求当围成一个长方形时的长和宽各是多少?3、用一个底面半径为4cm,高为12cm的圆柱形杯子向一个底面半径为10cm的大圆柱形杯子倒水,倒了满满10杯水后,大杯里的水离杯口还有10cm,大杯子的高底是多少?第四章图形初步认识总复习(一)多姿多彩的图形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1、几何图形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主(正)视图-从正面看2、几何体的三视图 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俯视图-从上面看(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4、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体:几何体也简称体.(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二)直线、射线、线段1、基本概念图形直线射线线段端点个数无一个两个表示法直线a直线AB(BA)射线AB线段a线段AB(BA)作法叙述作直线AB;作直线a作射线AB作线段a;作线段AB;连接AB延长叙述不能延长反向延长射线AB延长线段AB;反向延长线段BA2、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单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2)用尺规作图法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1)度量法(2)叠合法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图形: A M B符号: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BM=AB,AB=2AM=2BM.6、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7、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点在直线上 (2)点在直线外.(三)角1、角: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2、角的表示法(四种):3、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4、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范围090=9090180=180=3605、角的比较方法(1)度量法(2)叠合法6、角的和、差、倍、分及其近似值7、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1)借助三角尺能画出15的倍数的角,在0180之间共能画出11个角.(2)借助量角器能画出给定度数的角.(3)用尺规作图法.8、角的平线线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图形:符号:9、互余、互补(1)若1+2=90,则1与2互为余角.其中1是2的余角,2是1的余角.(2)若1+2=180,则1与2互为补角.其中1是2的补角,2是1的补角.(3)余(补)角的性质:等角的补(余)角相等.10、方向角(1)正方向(2)北(南)偏东(西)方向(3)东(西)北(南)方向四、课堂练习与作业(一)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延长射线OP B、延长直线CD C、延长线段CD D、反向延长直线CD2、下面是我们制作的正方体的展开图,每个平面内都标注了字母,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和面A所对的会是哪一面?(2)和B面所对的会是哪一面?(3)面E会和哪些面相交?3、 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几个交点?四条直线两两相交有几个交点?思考:n条直线两两相交有几个交点?4、 已知平面内有四个点A、B、C、D,过其中任意两点画直线,最少可画多少条直线,最多可画多少条直线?画出图来5、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BC的中点,CD=25厘米,请你求出线段AB、AC、AD、BD的长各为多少?6、已知线段AB=4厘米,延长AB到C,使B C=2AB,取AC的中点P,求PB的长课堂练习与作业(二)一、填空(54分)1、计算:30.26=_ _; 181536 =_ _ ;3656+1814=_ ; 108- 5623 =_;27175 =_ ; 15206 =_ (精确到分)2、 60=_平角 ;直角=_度;周角=_度.(第4题)3、如果ACB = 90,CDA = 90,画出这个图形求以下三题:(1)所有的线段:_;(2)所有的锐角:_(3)与CDA互补的角:_4、如图:AOC=+_ BOC=BOD=AOC.ADCB5、如图, BC=4cm,BD=7cm,且D是AC的中点,则AC=_6已知点A、B、C三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若线段AB=8,BC=5,则线段AC=_7、一个角与它的余角相等,则这个角是_,它的补角是_ 8、三点半时,时针和分针之间所形的成的(小于平角)角的度数是_(第10题) 9、若1234=1234,四个角的和为180,则2=_;3=_;1与4互为角.10、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点O,若AOD=5AOC,则BOC= 度.11、如图,射线OA的方向是:_;射线OB的方向是:_;射线OC的方向是:_;(第11题)二、选择题(21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棱柱的侧面可以是三角形B、由六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所组成的图形是正方体的展开图C、正方体的各条棱都相等D、棱柱的各条棱都相等2、下面是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其中错误的是( ) 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M是AB的中点,则AB=2AMB、直线上的两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C、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D、同角的补角相等4、从点O出发有五条射线,可以组成的角的个数是( )A 4个 B 5个 C 7个 D 10个5、海面上,灯塔位于一艘船的北偏东50,则这艘船位于这个灯塔的( )A 南偏西50 B 南偏西40 C 北偏东50 D北偏东406、 平面内两两相交的6条直线,其交点个数最少为m个,最多为n个,则m+n等于( )A、12 B、16 C、20 D、以上都不对7、用一副三角板画角,下面的角不能画出的是( )A15的角 B135的角 C145的角 D150的角三、解答题(25分)1、一个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的4倍还多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