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纳兰词的美丽与哀愁摘要:纳兰性德生于清顺治十一年,正黄旗人,天资聪颖,博通经史,擅丹青,精于骑射,十七为储生,十八举乡试,二十二岁殿试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之所以留名至今,是因为他作为横绝一代的词人,以心碎的惊艳之美出现在文坛之中。纳兰容若之词清新真挚、意象优美,将白描的抒情手法运营纯熟。那些字里行间的情感世界,或感叹或缅怀,或咏物或述边,或动或静,或悲或喜,牵动着读者内心最柔软的情思。“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惊鸿一瞥间,纳兰词在江南烟雨中若隐若现,展现着独特的美丽与哀愁。关键词:纳兰性德 意象之美 化用之美 悼亡词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一 烟雨平生:美丽与哀愁交织的起点“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纳兰性德的一生如同这首婉约的小令,前半生是满地落花堆砌、眼波心事难懂的少年风流,后半生是形单影只的哀怨惆怅。纳兰的词总显得凄婉断肠,或许可归于爱情的不如意,那些落英缤纷的篇章总是让后人羡慕不已,也唏嘘不已。他情真意切却情深不寿,实在是一个可怜的罗密欧。纳兰的一生只有短短的三十一年,而其中的十几年间都在为几个女子缠绵悱恻、感怀悼念。然而,比起历朝历代无数仕途不顺、一生颠沛流离的文人墨客来说,他实在不算是一个悲剧的男人。一个男人梦想的或该有的他都拥有了,或拥有过。一个深爱着他的妻子,一个默默仰慕他的小妾,一个至死不渝的红颜知己,一群淡泊名利、相濡以沫的朋友,除此之外,他还有令人羡慕的显赫家世和出身。他并不甘心于父亲安排的锦衣玉食,不耻于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地位和才干,更不满足于仕途平坦、官运亨通。比起一年三贬的苏轼、颠沛流离的少游和总不得志的李太白,纳兰性德年纪轻轻就被康熙选中做了近侍,可以说,他的一生也许是可喜的。纳兰性德,在繁花似锦中心境高远,甚至荒芜,是心性所致。那个封建的时代,社会道德和家庭使命像牢笼约束着世上的每一个人,然而与许多文人不同,纳兰的痛苦并不是家庭或者社会强加的。纳兰的相逢是在美丽的人间,那围着围栏的金井之边,那落红堆积的深秋时节,那翩翩飞舞的年少时代。少年恋人眼波流转,最是天真无邪的初见。然而,相逢之后,尘世浮尘,现实的结局总是“从此簟纹灯影”,邂逅爱情之初总会心花无涯,相守总是可望不可即。纳兰词中总是透露着一种“我是人间惆怅客”的无奈和心酸,揪着读者柔软的心,不明白这个温润如玉的男子何故如此忧愁,或许是他万事无缺,反而容易执着于遗憾,始终为没有得到而愁肠难解。二 解构纳兰词的美丽元素纳兰词的美丽元素集中于他的爱情词之中。“人生若只如初见”是这种美丽意象的启蒙。天地未开、混沌未分的朦胧时刻,时光如卵、岁月如梭,故事和主人公都未破壳而出。或许,来不及发展,也就来不及悲伤。最初的惊鸿一瞥便戛然、便收梢,留得住初见时心花无涯的惊艳,才耐得住寂寞终老。1 意象之美诗歌创作带有艺术家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这种内在情感通过具化的意象表达出来,“立象以尽意”,独特的艺术形象和感染力由此而来。纳兰词中不乏传统意象的借鉴和吸收,如菊花寓意着高洁和隐忍;杨柳扶风往往代表思亲、怀乡之情;鸿雁是在外游子客居他乡、羁旅孤独的体验。纳兰性德在诗文创作中并不排斥固定意象的运用,善于以大众审美为基调,营造出浑然一体的艺术氛围。与此同时,纳兰词的个性化意象之美是不容忽视,甚至是更为鲜明的。以其对“梦”的描写为例,经典诗文中有大约100多种自创的意象,吹梦、残梦、幽梦、魂梦、远梦等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并不常见,形成了他独有的风格。以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为例: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词中意象众多,雨、花、双鱼、清泪是传统意象,一般能够读懂,旨在营造凄凉、哀伤的情境,而“魂梦”是作者的独到表达,刻画爱妻先逝后自己浑浑噩噩的生活状态。通过意象的衔接和转换,这样一幅画面立体、形象:远方天气阴雨凄迷,容若手捧亡妻信笺,立于凋零的花瓣之下,回想这三年的似梦非梦,流水流淌。又如,沁园春中,词人也通过意象抒发情感。绣榻是妻子生前歇息小憩的地方;斜阳代表对生命无常、来去匆匆的感叹;春花是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这些琐碎的生活意象见微知著,缅怀着从前的点点滴滴。毫无疑问,这里的意象之美重在罗列,层层递进,加深词人哀愁的郁结。纳兰性德词风低沉,情思恳切,“冷”“残”“寒”“孤”等词语出现频率较高,与“月”“花”“烟”“香”“红”“夜”“沙”“秋”等相衬使用,渗透残缺、孤独之感,在饮水词中更是登峰造极。袁行霈曾言:“意象,首先必须呈现为物象,否则很难为人理解。”纳兰词在此基础上,与蕴含感情色彩的形容词相连接,细细雕琢,使那些无情无性的自然事物带上浓厚的情绪意味,或清丽自然或哀怨阴霾,或哀婉动听或气势奔腾,摇曳着古诗词的意象之美,也成为纳兰词经久不衰的魅力源泉。2 化用之美细细研读,会发现纳兰词化用技法的运用次数很多,特别是以唐宋婉约派诗人及花间派词人为蓝本的化用。从类型上看,“明化”“暗化”“正化”“反化”兼而有之,原句化用、减字化用、增字化用、改写化用等具体手法交错使用。化用绝不是简单的临摹或抄袭,自然典雅、直抒胸臆、了无痕迹是化用之美的最高境界。从抒情角度看,容若化用前人诗句和自己的文学主张、性格爱好密切相关。例如,在虞美人中有言:“回廊,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这是纳兰容若追忆十年前恋情而作的。“回廊”是作者的相思之地、伤心之地,岁月静好,往事历历在目,爱情的创伤显得更为沉重。“一寸相思地”巧妙地化用了李商隐无题一词中的一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又如,在采桑子一词中:“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这是一段对曾经恋人的思念之作,通篇以百无聊赖的意蕴为基调,化用了晏几道鹧鸪天中“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的诗句,容若反用其义,以反问的语调,剖析梦中欢乐的幻灭,与晏几道刚好相反。从写景的角度看,化用也可以锦上添花、事半功倍。菩萨蛮寄梁汾苕中有言:“知君此际情萧索,黄芦苦竹孤舟泊。”正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黄芦苦竹”,描绘言梁汾身处险恶隐忧的人文环境之中。又如,在沁园春中:“踟蹰久,忽崖砅转石,万壑惊雷。”描写的是纳兰性德奉命出使觇梭龙的沿途自然风光,与蜀道难中的“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崖砅转石万壑雷”这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除此之外,虞美人中的“狂瘦”反化南史沈昭略传,暗指仕途失意。金缕曲中“有解忆”反化杜甫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的诗句,隐喻盼望之情。蝶恋花出塞中“一往情深深几许”明化“庭院深深深几许”而成。正化是与前作保持本身含义上的相通或相似,情感基调要求一致,这也是化用手法中最常见的。反化则恰好相反,新作者与原作所要表达的意思相悖,是一种异化的思维模式,既化用又驳斥,体现矛盾之美。明化顾名思义是明显的、不遮掩的化用,不作歪曲婉转,直截了当,意思表达明白显豁。暗化则要求在化用诗文时不露痕迹,读者倘若不熟悉古籍前作,通常难以察觉。不得不说,暗化是纳兰性得化用之美的核心体现,可谓:“凡用事用语,妙夺化工,无复丝毫痕迹,乃为至佳。”下面例举几个纳兰词中暗化的范例:御带花重九夜中的“向禅榻茶烟”并不是简单的在榻上喝茶抽烟,而是来源于杜牧的“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又如,“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是化用柳永诗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暖护樱桃蕊,寒翻蛱蝶翎”暗化了李煜的临江山一词。化用之美在于贯通古今,既表达了作者的文学意象,又使作品的历史内涵得到了扩张,短短数十字之间折射出古人对人生的理解和启迪。纳兰词化用之技,技巧纯熟、不着痕迹,呈现优美不俗、设计精巧的风格,文雅之气浓郁芬芳。三 解构纳兰词的哀愁情绪悼亡之作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特殊文学体裁,情真意切,不乏感人肺腑之作。纳兰性德词作的十分之一都是悼亡词,数量之多、质量上乘为人称道。纳兰容若的悼亡词以回忆为视角,通过细节描写,刻画沉痛的哀思,最终形成凄美哀婉的词风。其艺术特色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 生动的细节描写。“细节之处见魔鬼”是文学创作的箴言,刻画细节往往显得真切动人。纳兰性德在其悼亡词中将夫妇间生活琐事详细描摹,字里行间流露出相濡以沫的情分,如青衫湿遍悼亡中有言: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这里的夫妻情深连用了三处细节刻画:第一,“青衫湿遍”是词人痛哭流涕,泪珠洒在衣服上,阴湿了一大片,足见心挚意诚,别出心裁;第二,妻子逝世已经近半个月了,银灯之下依旧能看见缝补衣服的身影,听见剪刀咔咔的声音,突出追思之深;第三,词人想到妻子平日里“小胆怯空房”,现在却“独伴梨花影”,更觉凄凉,担心妻子难以抗拒孤独,心怀不忍。三处刻画,层层递进,小事之中蕴含大情思,可见,以小见大是纳兰词感人至深的因素之一。2 恰当的对面着笔。纳兰性德与妻子卢氏感情深厚,相知相通,因此,常以己之心度人之心,痴想着妻子的种种活动,特别是对自己平日里的关爱和思念。这种对面着笔的写法立于纸上,别有一番意味。如青衫湿遍悼亡中的技巧运用: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湿、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诗句是说“我”多么希望用“我”的滚烫泪水将你叫醒,让你活过来,回到“我”的身边。可有时又怕你醒来之后为“我”伤神,劝”我”放弃儿女情长。细细读来,让人有一种无奈之感,仿似一种相见而有不敢见的冲动,五内淤积,情思深远。3 精致的幻境描写。纳兰性德常常在幻境特别是梦境中看到妻子的影像,似幻似真,虚无缥缈,醒来后又一片惆怅。如沁园春代悼亡中“梦冷蘅芜,却望姗姗,是耶非耶”的拷问和沁园春瞬息浮生中“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的感叹,都是对幻境的描写。前者写看到妻子姗姗来迟的婀娜多姿之态;后者写伴随着一阵灵风,妻子的幻影一闪而过,来不及捕捉就消失在天边了。诸如此类,好像与妻子在冥冥中短暂相会,这种神志迷离恍惚的状态让人心疼。4 渲染凄清的环境。环境是衬托情感的不二之选,纳兰词多婉转、冰冷之作,他在凄清的环境刻画中衬托那种无奈、哀怨的心思,使词境深婉而悲凉。最经典的是于中好中“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与沁园春中“真无奈,倚声声邻笛,谱出回肠”,词人将哀思之情全盘托出,令人动容。四 结语纳兰性德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其词清新真挚,文字意境优美,显示出高妙的白描抒情手法和技艺。无论是爱情词、友情词、风光词还是悼亡词,都交织着美丽与哀愁的意象和元素,这种矛盾仿佛已经成为纳兰词的标志,让读者在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