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诊断模拟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1页
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诊断模拟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2页
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诊断模拟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3页
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诊断模拟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4页
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诊断模拟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诊断模拟考试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各组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潺潺(chn) 怠(di)慢 不惮(dn) 船橹(l)B . 撺(cun)掇 凫(f)水 桕(jiu)树 旺(wng)相C . 皎(jio)洁 归省(shng) 絮(x)叨 晌(shng)午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震憾 霎时 风云变幻 招摇撞骗B . 枯燥 彷徨 名富其实 轻歌曼舞C . 帷幕 驰骋 销声匿迹 自圆其说D . 狡辩 堕落 川流不息 振耳欲聋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条公路修好才几个月,就到处坑坑洼洼,严重影响行车,实在是差强人意。B . 王局长听说明天巡视组就要来检查工作,他一个人在办公桌前辗转反侧。C . 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没有强健的体魄,却凭匹夫之勇 , 抓获了正在作案的小偷。D . 看了中央新晋常委王沪宁大学里的日记,我们了解到他是一个学富五车的人。4.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据报道:因支持韩美部署“萨德”反导系统,韩国乐天超市遭受中国人抵制,90%的门店在中国已关停。(把“在中国”移到“90%的门店”之前)B . 在国家批准建设雄安新区的消息公布之日当天,大量“炒房客”蜂拥来到安新县、雄县和容城县“炒房”,遭到有关部门痛斥。(将“蜂拥”和“来到”任意删除一个)C . 研究发现,在表明自己健康状况不佳的女性中,分别存在认为自己不开心和认为自己幸福的两种相反情形。(删除“分别”)D . 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过分宠爱等现象正在影响学校评价教育的标准,这对回归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来说,无疑是巨大阻力。(将“学校评价教育”改为“评价学校教育”)5. (2分)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B .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C . 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D . 首领把裤腰塞紧,曲着眼望那鹰,说:“蛇!”几个汉子也望那鹰,都说:“是呢?蛇。”6. (2分)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沁园春雪一词作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诗人毛泽东。其中“沁园春”是词的题目。B . 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课文敬业与乐业中,课题“敬业与乐业”就是论据。C .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称谓方面很讲究,令爱、惠存、高寿、借光、赏脸等都属于敬辞。D .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觞、樽、玉钟、瑶盏、玉壶等都是酒杯的美称。7. (2分)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幸福的足寸是无所谓大,也是无所谓小的。_。_。_,_!这样,我们才能把握住属于自己的每一寸幸福。在此之后,你的脚丫已经不再长大,你的鞋子尺码已经固定所以,请学会丈量幸福,拥有一颗充满爱、充满自由、充满创造的心吧这正像脚上的鞋,穿者合适也就可以了童年的尺寸是一颗糖果的甜蜜,少年的尺寸是一次收获的快乐,青年的尺寸是一份创造的惊喜A . B .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1分)8. (6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聪明人与“笨功夫”“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钱钟书先生的这句话意味深长。有时候,“笨功夫”才是成功的唯一捷径。愚公率子孙挑石移山,智叟笑其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这“笨功夫”的背后却是智者的远见。聪明人很多,可是能下“笨功夫”的人也同样多吗?拥有了聪明的头脑就一定会成功吗?答案是否定的。贝索,爱因斯坦好友,被他称为“在全欧洲都找不到第二个的知音”。贝索思维敏捷、鉴别能力强、知识渊博,在“相对论”的创立过程中曾经给予爱因斯坦很多的启示,甚至被誉为“相对论的助产士”。这样聪明的一个人却一辈子也没有过自己的建树。说到原因,爱因斯坦用过这样一个比喻:贝索是灵活、敏捷、讨人喜爱的蝴蝶,却又像蝶儿那样少了专注的精神,在某个地方稍作停留便飞走了;而他自己则像一只愚笨的鼹鼠,挖起洞来心无旁骛。正是这种差别,使爱因斯坦成就了伟业,贝索却一事无成。在我们周围,也有很多贝索式的人物。他们天资出众,却对事业少了一种专注的精神,对待问题常常是浅尝辄止,最终浪费了天资,“泯然众人矣”。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农场主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贵的手表遗失在小山般的稻谷堆中。他承诺,谁能找到手表,就给他50美元作为赏钱。人们都卖力地四处翻找,可在成堆的谷粒中“大海捞针”,谈何容易。许多人忙到太阳下山仍一无所获,只好失望地回家了。最后,仓库里只剩下一个贫穷的小孩。天慢慢变黑,四下一片寂静。小孩虽然害怕,却不愿放弃,仍在翻找。突然,“滴答、滴答”的声音传进耳鼓,他停下动作,凝神细听。仓内更静了,滴答声也变得更为清晰。“是手表的声音!”小孩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循声在漆黑的谷仓中找到了那只手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专注地对待一件事,总有一天,你会打开成功的大门。如果能“一生磨一剑”,何惧宝剑不够锋利?如果不畏苍山远,自然能够做到“山高人为峰”。台上三分钟的光鲜,是台下十年功的辛苦。下得了“笨功夫”才是真正的“聪明人”。聪明的人,你说呢?(1)第二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有关宋濂的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 明代宋濂幼时家贫,努力克服困难,刻苦求学,终于成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4)央视记者柴静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世上所有的好东西都是聪明人用笨功夫做出来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9. (25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林清玄有时会在晚上去逛花市。夜里九点以后,花贩会将店里的花整理一遍,把一些盛开着的,不会再有顾客挑选的花放在方形的大竹篮推到屋外,准备丢弃了。多年以前,我没有多余的钱买花,就在晚上去挑选竹篮中的残花,那虽然是已被丢弃的,看起来都还很美,尤其是它们正好开在高峰,显得格外辉煌。在竹篮里随意翻翻就会找到一大把,带回家插在花瓶里,自己看了也非常欢喜。从竹篮里拾来的花,至少可以插一两天,甚至有开到四五天的。每当我把花一一插进瓶里,会兴起这样的遐想:花的生命原本短暂,它若有知,知道临谢前几天还被宝爱着,应该感叹不枉一生,能毫无遗憾地凋谢了。花的盛放是那么美丽,但凋落时也有一种难言之美。在清冷的寒夜,我坐在案前,看到花瓣纷纷落下,无声地辞枝,以一种优雅的姿势飘散,安静地俯在桌边。那颤抖离枝的花瓣时而给我是一瓣耳朵的错觉,仿佛在倾听着远处土地的呼唤,闻着它熟悉的田园声息。那还留在枝上的花则是眼睛一样,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人间,那深情的最后一瞥真是令人惆怅。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许久没有晚上去花市了,最近去过一次,竟捡回几十朵花,那捡来的花与买回的花感觉不同,由于不花钱反而觉得每一朵都是无价的。尤其是将谢未谢,更显得楚楚可怜,比起含苞时的精神抖擞也自有一番风姿。说花是无价的,可能只有卖花的人反对。花虽是有形之物,却往往是无形的象征,莲之清净、梅之坚贞、兰之高贵、菊之傲骨、牡丹之富贵、百合之闲逸,乃至玫瑰里的爱情、康乃馨的母爱都是高洁而不能以金钱衡量的。花所以无价,是花有无求的品格。如果我们送人一颗钻石,里面的情感就不易纯粹,因为没有人会白送人钻石的;如果是送一朵玫瑰,它就很难掺进一丝杂质,由于它的纯粹,钻石在它面前就显得又俗又胖了。花的威力真是不小,但花的因缘更令人怀想。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说世上有三种行业是前世修来的,就是卖花、卖香、卖伞。因为卖花是纯善的行业,买花的人不是供养佛菩萨,就是与人结善缘,即使自己放置案前也能调养身心。卖香、卖伞也都是纯善的行业,如果不是前世的因缘,哪里有福分经营这么好的行业呢?卖花既是因缘,爱花也是因缘,我常觉得爱花者不是后天的培养,而是天生的直觉。这种直觉来自良善的品格与温柔的性情,也来自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一个把物质追求看得很重的人,肯定是与花无缘的。爱花的人如果能自花中提炼智慧之香,用智慧之花来使心灵庄严,就能使我们有最深刻的觉醒,激发我们追求真实和永恒的智慧。当我们面对人间的一朵好花,心里有美、有香、有平静、有种种动人的质地,就会使我们有更洁净的心灵来面对人生。让我们看待自己如一枝花吧!香给这世界看!(文章有删改)(1)选文采用了_的表现手法,以花为线索,按拾花、_、爱花、_的顺序构思全文,层层深入,结构严谨。 (2)结合语境,说说句中划线词的含义及其作用。 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3)请赏析第段画线句子。 (4)简要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 (5)通读全文,谈谈文题“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的深刻含义。 10.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甲】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_而山腰反_。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_很成功,在_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乙】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1)【甲】文说明对象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甲】文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一种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3)【甲】文第段“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中“凡是”有何表达效果? (4)根据文意,将以下四个词语填入【甲】文横线上,它们依次是_、_、_、_。(填词语) A山腰 B山脚 C有霜 D无霜(5)【甲】文段能否交换,为什么? (6)【乙】文的内容说明了【甲】文中哪种物候现象?请简要说明。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1. (5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浮光跃金,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岀猎中表达自己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渴望戍边抗敌的句子是_,_? (5)请把李商隐的无题默写完整。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_,_。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2.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注】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解愠:指减轻老百姓的疾苦。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1)诗的前六句表现了孤桐的什么特点? (2)简要说说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13. (1分)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是美国著名记者_(全名)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2)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说:“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_。 A . 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B .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C . 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D .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14. (7分)某中学拟辑录一本中国经典诗文诵读读本作为校本教材,学校的文学社成员参与了编辑整理工作,假如你是这个社团的成员,请完成以下任务。 (1)确立主题。请你根据示例,完成下面分类,填补空白。 主题一:报国 内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主题二:_ 内容: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主题三:明德 内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按序整理。在辑录过程中,一些作品被打乱了顺序,请你按照作品所产生的朝代的先后顺序,把下列内容重新排序。(填序号即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俗子英雄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谢天狼。天将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_(3)话题讨论。社团成员林菲同学正在读初三,她认为初三的学生课业紧张,没有必要学习这套校本教材。请你劝说她改变这一看法,打开教材,诵读经典。(不少于50字)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15. (2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 , 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 , 钟鼓不修 , 子女不饬 , 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注】夏后伯启、有扈:古代人名。浅:狭,窄小。教:教化。张:乐器上弦。修:设置。饬:谨慎,恭敬。(1)文中“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中“善”的意思是_。 (2)下列对“夏后伯启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夏后伯启与有扈氏攻打甘泽却没有取得胜利,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