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学业(升学)质量检查试卷B卷.doc_第1页
河大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学业(升学)质量检查试卷B卷.doc_第2页
河大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学业(升学)质量检查试卷B卷.doc_第3页
河大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学业(升学)质量检查试卷B卷.doc_第4页
河大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学业(升学)质量检查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大版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学业(升学)质量检查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共3题;共20分)1. (12.0分)古诗文名句填空与选择。 (1)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 (2)野芳发而幽香,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沉舟侧畔千帆过,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5)一样的贬谪困境,不一样的诗人情思。诗人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其中颔联“_,_”即景生惆怅之情;诗人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即景抒情,“_?_”道尽英雄失路的感慨。 (6)最近,新闻报道时常出现“中美贸易摩擦”专题。一位做外贸生意的朋友感到自己事业可能会受到影响。下列哪句诗文最适合描述这位朋友的处境?( ) A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B .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C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D .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2. (2分)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元丰六年、庆历四年、崇祯五年等都是采用年号纪年法。B . 家君、鄙人、晚生、世先生等词语都表示谦称。C . 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被称为“永嘉四灵”,因为他们的名或号都有“灵”字。D .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不同朝代典型的文学样式。3. (6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一种符号,万千个方块,数千年发展,叙述过太平盛世,描绘过烽火战争,传承着中华文化,傲视着世界文明这就是汉字。汉字有着与西方文字迥然不同的特点,它是祖先灵性的_,是构筑中华文化的_,是中国精神文明的_。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精巧符号,创生至今,不管语音如何变化,结构都基本稳定。作为记录中华文化的载体,汉字是我们更好地了解祖先的有力媒介。不仅如此,汉字还是充满活力的文字系统,它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各种字体的发展,在书写材料上也不断演变 , 即便到了计算机时代,依然不惧挑战、焕发出新的活力 , 是中华文化勇于变革、积极进取精神的缩影。(1)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A . 结晶 旗帜 核心B . 旗帜 核心 结晶C . 结晶 核心 旗帜D . 核心 结晶 旗帜(2)下列对语段中划线词和划线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断演变”“积极进取”这两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B . “不管语音如何变化,结构都基本稳定。”这是个假设关系的复句。C . “汉字是我们更好地了解祖先的有力媒介”一句的主干是“汉字是媒介”。D . “即便到了计算机时代,依然不惧挑战、焕发出新的活力”中顿号的使用是错误的。(3)请任选一种字体临写下面的文字。 二、 阅读理解(70分) (共7题;共70分)4. (5.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别李浦之京(唐)王昌龄故园今在灞陵西,江畔逢君醉不迷。小弟邻庄尚渔猎,一封书寄数行啼。(1)默写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和岑参逢入京使含有“故园”的诗句。 此夜曲中闻折柳,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2)“故园今在灞陵西”中“故园”一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3)结合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和岑参的逢入京使,分析三首诗中“故园”的意思及其蕴含的情感,并谈谈对阅读古诗词方法的发现。 5. (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白牛生者,金华潜溪人,宋姓,濂名。尝骑白牛往来溪上,故人以白牛生目之。生躯干短小,细目而疏髯,性勤。他无所嗜,惟攻学不怠。与人言六经,或厌其繁,生曰:“吾舍此不学也。六经其曜灵乎?一日无之,则冥冥夜行矣。”或笑其迂,生曰:“我其迂哉?我若迂,孟子则迂之首矣。”生好著文,或以文人称之,则又艴然怒曰:“吾文人乎哉?天地之理,欲穷之而未尽也。圣贤之道,欲凝之而未成也。吾文人乎哉?”生不肯干禄 , 或欲挽之使出。生曰:“禄可干耶?仕当为道谋,不为身谋。干之,私也。”生安于义命,未尝妄有所为。(节选自宋濂白牛生传)【注】艴(f):艴然,生气的样子。干禄:谋求官职俸禄,即求官。干:追求,谋取。(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仕 当 为 道 谋 干 之 私 也。(2)翻译下面句子。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性多勤,他无所嗜,惟攻学不息。(3)请分点概括【甲】【乙】两文中提到的“嗜”的表现。 (4)【甲】文中“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乙】文中“艴然怒曰”,宋濂待人接物的态度是否矛盾?请结合选文相关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6. (22.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最美的对视她久久凝视着,凝视着。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16岁的男孩。与所有这个年龄的男孩子一样,他有着清澈、纯净、稚气未脱的眼睛。他也深情地凝视着她,凝视着她,然后,向她深深地鞠了一躬。几个月前,他的眼前还一片漆黑。4岁那年,因为一场大病,他失明了,从此,他的世界就漆黑一团。直到三个月前,他获得了一位刚刚去世的老人无偿捐助的一只眼角膜,才得以重见光明。那位老人,就是她的母亲。她的母亲,被社区追评为“最美的人”。她代表已经去世的母亲,上台领奖。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为母亲颁奖的,正是受捐的男孩。早在6年前,年已八旬的老母亲,就向子女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给需要的人。一双儿女都表示赞成,并和老母亲同时做了捐献登记,一家三口身后捐献眼角膜登记表的编号连在了一起,分别是“351、352、353“。这组温暖的数字,就像小时候妈妈牵着她和弟弟的两只小手一样,齐步向前走着,温情、坚定而有力。随着年龄增长,老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她的眼睛,因为白内障而使视力严重下降,看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她说服母亲去做白内障手术,这是个小手术,可以恢复不少的视力。可是,老母亲却死活不肯答应。老人说,自己身上的器官都老化了,没啥用了,只有这眼角膜还行,将来还能够捐给别人,万一做了手术,损坏了眼角膜,那可怎么办而且,自己也活不了几年了,看不清楚也没什么关系,但保住眼角膜,就可以让别人一辈子都看得见。老人固执己见。最后,还是眼科医生说服了老人,做白内障手术,对眼角膜不会有任何损伤,老母亲这才放心地接受了眼角膜手术。老母亲又生病住院了,这一次,病情凶险。自知时日不多,老母亲心里惦记着的,仍然是捐献眼角膜的事,这可是她这一生最后的愿望。担心自己临终时,可能无法再清晰地表达捐献的意愿;也害怕自己一旦撒手走了,子女悲痛之中也许会忘了这重要的一茬,老人将那张“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病历本中,好让子女或者医生,在最后时刻,也不忘她的心愿。一个静悄悄的凌晨,老母亲安静地走完了一生,溘然长逝。她强忍悲痛,第一时间通知了有关部门。眼科医生小心翼翼地取走了老人的眼角膜,那“O。5克的挚爱”。老母亲的眼角膜,很快就被移植给了受捐人,为他人点亮了光明。在母亲节那天,她发了一条微信:“我知道,有些人正用您的眼睛看着这个从未谋面的世界。说不定哪天,我们的目光在茫茫人海中再相视,我知道,那是您爱的目光。”这是老母亲离开之后的第一个母亲节,她再也不能喊一声“妈妈”了,但她知道,母亲仍在注视着这个世界。她没有想到,会在这个场合,再一次看到母亲的眼睛。她凝视着,凝视着,热泪盈眶。男孩也惊喜而羞怯地凝视着她。两个人的目光,就这样对视,凝视。那是思念的目光,那是充满柔情的爱的交汇,那是我们所见过的最美最亲的对视。(1)这篇文章在记叙顺序上属于什么顺序?有何作用?(2)文中记叙了母亲哪几件事?(3)文中第段有这样一句话“老人固执己见”,“固执己见”一词运用是否恰当?为什么?(4)赏析下面句子表达效果。男孩也惊喜而羞怯地凝视着她。(5)文章为什么把男孩与她的对视称为“最美的对视”?7.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天眼南仁东传(节选)王宏甲1972年,美国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口径350米。1993年,中国的射电望远镜口径只有25米。没人会想到,2016年,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会出现在中国贵州。(“没人会想到”,在巨大的差距下,中国人独立自主创造的这个世界奇迹让全世界为之震撼。)“我们的落后是明摆着的。”1993年,南仁东提出争取把国际大射电望远镜建到中国来,他要表达的是:正是因为“落后”,我们更应该“奋起”。1994年,南仁东着手选址。他和团队用遥感技术及数据分析筛选出100多个洼地,再一个一个“用脚去选”。南仁东和伙伴们早已不记得走了多远的路,只记得坐在火边仰望璀璨的星空。2006年,由我国独立自主建造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项目正式决定选址贵州平塘大窝逝;2008年12月26日,FAST工程奠基典礼举行;2011年3月正式动工建设。这个大射电望远镜取名为FAST,蕴含着“追赶”“跨越”“领先”之意。此前,有外国人说:“一个连汽车发动机都做不好的国家,怎么能做大射电望远镜?”这激起南仁东痛彻的反思。多年来,我们多是引进外国零部件组装产品,自己只做外壳。缺少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岂能不落后!南仁东强烈地意识到:必须找回“自力更生”!这包括,即使有气吞山河的自信,仍需要面对重重困难。FAST建设期间,南仁东遇到很多技术难题,寻遍世界同类顶级技术,都无解。在他的倾情投入和亲自指导下,全国有近200家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攻关,经过了近百次的试验和失败。“每一次失败都是有用的”,南仁东一次次研究失败的原因。终于,一项项世界性的难题得以攻克,并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同时,那么大的设备,那么长的钢梁,那么重的零部件,都是当地政府带领群众“蚂蚁搬家”一点一点运进大窝凼的。科研队伍的力量、人民群众的力量,都在“自力更生”的旗帜下被极大地释放出来。(“蚂蚁搬家”“一点一点”,)2015年3月,南仁东病倒了,肺癌晚期。这一年,他70岁。秋天,手术后身体虚弱的南仁东返回工地,继续指导FAST的安装。2016年9月25日,是中国科学史上值得记住的日子。这一天,在贵州平塘大窝函,FAST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启用典礼。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信中写道“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它的落成启用,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在这封贺信里,FAST第一次被称为“中国天眼”。此前,因病情加重,南仁东被送回北京治疗。但在典礼前一天,他从北京回到天眼基地他执意要先去看看FAST:贵州,黄昏的高原上,夕阳又大又圆。南仁东戴上安全帽,兴奋而威严的表情俨然像一个将军。同事和学生要护送他,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他平静地摆摆手:“让我自己走过去看。”南仁东慢慢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前方,就是他为之奉献一切而终于建成的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巨大的反射面在夕阳的映照下射出万道金光,绚丽无比。此时,南仁东早已泪流满面。(“慢慢地”“一步一步”,)第二天,一轮朝阳喷薄而出。南仁东陪同前来参加落成启用典礼的国际天文学家们参观万山丛中的中国天眼。此时,开工之前曾考察过大窝函的国际大射电望远镜SKA计划总干事菲利普戴蒙德感叹道:“几年前是一片荒芜,现在居然可以运行,真的很伟大!”FAST的胜利建成,证明了找回“自力更生”的中国科学家和建设者们有着多么巨大的创造力。2017年1月,南仁东入选国家科技创新人物。这是南仁东生命的最后一年,病中的他原本不去颁奖仪式现场。但听说中央电视台要向全国播出颁奖仪式,南仁东又去了。他要借央视这个平台,说一段不能忘怀的话。他嗓音沙哑,话语断断续续(“断断续”却字字千钧,病中的南仁东难以忘怀的是FAST建设者和贵州人民的深情。)这个,荣誉,来得,太突然,而且,太沉重。我觉得我,个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但我知道,这份,沉句句的,奖励,不是给我一个人的,是给一群人的。我,更不能忘却的,就是,这二十二年,艰苦的岁月里,贵州省,四千多万,各族父老乡亲,和我们,风雨同舟,不离不弃我再一次,借这个机会,感谢,所有,帮助过我们帮助过FAST谢谢!谢谢!”这是南仁东要表达的最后的声音。2017年9月25日,“天眼”落成启用一周年。可是,10天前,南仁东永远地闭上了眼睛。2018年10月15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经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国家天文台于1998年9月25日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2019年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二一九年新年贺词:“此时此刻,我特别要提到一些闪亮的名字。今年,天上多了颗南仁东星”在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还讲到,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70年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追思“中国天眼”艰苦卓绝的建造历程,最大的成功不是哪一项技术的创新成就,而是找回了“自力更生”。“中国天眼”是国之重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更是我们宝贵的国之重器。(1)选文内容大多按时间先后顺序叙述,下列选项中没有按此顺序叙述的一项是( ) A . 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项目正式决定选址在贵州平塘大窝因。B . 手术后身体虚弱的南仁东返回工地,继续指导FAST的安装。C . 在北京治疗的南仁东回到天眼基地,要去看看建成的FAST。D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一九年新年贺词中讲到“南仁东星”。(2)选文多处写到外国、外国人的相关信息,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上世纪末,我国射电望远镜的建设水平在国际上很落后。B . 外国人对我国科技水平的怀疑激起了南仁东痛彻的反思。C . 中国人独立建成大射电望远镜这一壮举,让外国人敬佩。D . 没参与中国大射电望远镜的建设,这让外国人深感遗憾。(3)选文旁的批注有两处未完成,请补写完整,以说明其蕴含的情感。 (4)作者为何不用“南仁东传”作为标题?请简要分析。 8. (10.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来源:OECD、中科院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测算及其统计数据收集对策)(材料二)2018 年 4 月,上海出台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 2020 年,居民区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可是在上航新村搞试点时,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支持率只有 30%。(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19 年 2 月 25 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 31 日表决通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该条例将于 2019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条例规定,违反条文的垃圾处置单位,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 5 万元以上 50 万元以下罚款,针对个人违反该条例相关条文的情况,可处以人民币 50 元以上 200 元以下罚款。(资料来源:新华社上海 2019 年 2 月 1 日)垃圾强制分类之后,我的生活却被困扰了。家里的垃圾越堆越多,居民楼前的垃圾桶已经全面“撤桶”,且规定了每天只有在 7 时至 9 时、18 时至 20 时两个时间段才能倾倒垃圾。作为一个早出晚归的上班族,我似乎永远也无法按时按点倒上垃圾。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垃圾强制分类的初衷是好的,但可以制定得更加周全一点,比如,考虑一下城市里朝九晚五、辛苦工作的年轻人。另外,还需要考虑社会的时间成本。每天每人在垃圾分类上哪怕只多花 5 分钟,汇总到上海市所有人,每年合计 7.3 亿小时,损失时间相当于 36 万个全职职工全年的工作。我们还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把垃圾分类浸润到教育之中,这是一个从长计议的命题。一个好的政策,需要更细密周全的考虑,需要灵活人性的执行。这是此次上海垃圾分类政策一出,迅速引发舆论关注的问题所在。(资料来源:经济观察报2019 年 7 月 3 日)“对于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我第一时间关注,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同时也能感觉到,一些群众会对此不适应。”江苏南京市读者杨涛说,“这就好比当年的醉驾入刑,一开始社会上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如今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已经入脑入心。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分类也会从一项制度要求逐渐变成一种自觉习惯。”(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19 年 7 月 8 日)(材料三)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以填埋的方式处理垃圾,不仅占用土地大,还严重污染环境。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可以减少垃圾数量 60%以上。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 40 亿个,方便面碗 57 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双,这些占生活垃圾的 8%15%。1 吨废塑料可回炼 600 公斤的柴油。回收 1500 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 1200 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 吨铝矿。生活垃圾中有 30%40%可以回收利用,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选开就是资源。如果能充分挖掘回收生活垃圾中蕴含的资源潜力,仅北京每年就可获得 11 亿元的经济效益。可见,消费环节产生的垃圾如果及时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好途径。具有社会、经济、生态多方面的效益。(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在 9 年间的结构分布特点。 (2) 针对(材料二)中市民对实行垃圾分类的态度和看法,请你为垃圾分类的有效推行提出建议。 (3)某微信平台准备采用以上三组文字做一个专题,现在需要取一个大标题。你认为下列哪一个选项最适合做这组文章的大标题?请说明理由。 A扔错垃圾该罚款?B多元处理取代填埋焚烧C制度完善促进习惯养成D垃圾分类好处多,暂时麻烦怕什么?(4)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推行以来,一度引发争议。有人认为,垃圾分类要循序渐进,不应操之过急;有人认为,垃圾分类刻不容缓,应全面落实。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三则材料,发表观点并说明理由。 9. (3分)判断正误。 (1)鲁滨孙初次造船因太大而弃用,之后他又凿了一只小独木舟,但也未能乘它到对面的大陆。(鲁滨孙漂流记) (2)“言论的花儿,开的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这首诗写出了把话说得漂亮的好处。(繁星春水) (3)蟠桃宴前,悟空得知自己没有收到玉帝的邀请,就变成太白金星模样赴瑶池,搅了蟠桃宴。(西游记) 10. (2分)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