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七年级上册 第18课三国鼎立 上课时间: 个教案学校:惠萍中学 姓名:茅捷敏【课程标准】:了解三国形成的史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与统一北方的关系、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2.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3.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及它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指出三国的大概地理位置,提高识图的能力。4.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著名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了解文学描写和历史真实之间的不同,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景、设身处地、史实辩析、讨论战争胜败原因、评价历史人物等方式,采用探究启发式教学,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历史情境想象,使学生感受分裂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进而产生对和平平平的向往,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通过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部统一局面的形成,了解曹操、诸葛亮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我国历史进步所起的作用。3.通过历史史实和三国演义的对比,区分历史资料与文学作品的不同,培养学生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2、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已学内容检测】:1. 西汉早期用什么东西造纸?东汉时,谁改进了造纸术?2. 东汉时期成书的数学名著是哪一部?3. 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是什么?它的工作原理怎样?是哪个朝代、什么人发明的?4. 汉代最著名的医学家是哪两位?他们的主要成就是什么?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班固(1)材料说的是哪部著作?(2)著作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人?(3)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著作是什么体裁?为什么叫这个体裁?(5)如何评价这部著作?官渡之战时间:200作战双方:曹操和袁绍特点:以少胜多结果:曹操大败袁绍作用: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知识要点梳理】赤壁之战时间:208作战双方:孙刘联军和曹操特点:以少胜多结果:曹操大败作用: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三 国 鼎 立三国鼎立吴: 时间:222年; 建立者:孙权; 都城:建业汉(蜀):时间:221年; 建立者:刘备; 都城:成都魏: 时间:220年; 建立者:曹丕; 都城:洛阳三国经济吴:造船业发达,曾派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的联系 蜀:丝织业发达,蜀锦行销三国魏: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经济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教学设计】第一部分:导入新课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把学生带入情境。“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些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所创造的故事就发生在中国古代的三国时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段英雄辈出的时期。第二部分:活动探究活动一、官渡之战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一段,问:假如你生活在东汉末年,你的生存环境是什么样?你的愿望又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那么,是谁顺应人民的愿望,结束了北方战乱局面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3.显示官渡之战形势图,问:你能根据示意图上提示的交战时间、地点、交战双方、兵力对比、交战结果,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官渡之战吗?一起归纳:官渡之战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活动二、赤壁之战1.显示赤壁之战形势图一起归纳:赤壁之战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两次战争的主角都是曹操, 却出现了不同的结局。那么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的曹操为什么会失败?分组讨论,教师总结3赤壁之战发生在阴历的11月,按一般规律,在十一月的时候,中国盛行的是西北风,可为什么这时会刮起东南风呢?是不是真的像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样,是诸葛亮在七星祭坛上向上天求来的呢? 学生回答,教师分析活动三、三国鼎立1.课件显示三国鼎立形势图)问:是哪三国?请学生到前面看图回答,生答。根据三国鼎立知识一起回答:政权名称 时间 创建者 都城(今名) 魏 蜀 吴 2.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三国的治理与开发。把学生分成三部分,代表三国,分别介绍三国经济恢复、发展的情况,在学生介绍时分别出示魏、蜀、吴经济代表成就图片。第三部分:全课小结结合板书,课堂小结。【当堂反馈、拓展延伸】: 1、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是在 A.211年 B.222年 C. 220年 D. 263年 2、下列人物没有生活在三国时期的是 A.刘备 B. 曹操 C.诸葛亮 D.孙权 3、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图,名成八阵图”赞扬的是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 诸葛亮 4、三国时期的夷州指的是今天的 A.台湾 B.海南岛 C西藏 D. 广州 5、三国鼎立形成的标志是 A.曹操劫汉献帝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官渡之战曹操战败 C.赤壁之战结束后 D.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建立6.阅读下列材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词中的“三国”指哪三国?2、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一著名战役有关? 3、这一战役爆发前,曹操已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性战役是?【布置作业】:【教后反思】:【设计意图】1由于本课内容是学生平时所熟识的,而且对这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因此在教学中,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对人物的评价客观公允,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在课堂活动中创设大量的历史问题,组织讨论,使学生在思考和争论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并渗透历史的发展规律。 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把这两个问题确立为本课的重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两个问题则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这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带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本课的难点。【教学点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本着“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明晰”的教学精神,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探讨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历史事实,并透过历史事件,让学生在探讨中领悟到在重大历史事件的背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而且还是推动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本节课以一曲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宏阔的气势,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巧妙地导入到本节课的内容。又以秦汉是我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时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措并举促进教育培训提质增效的策略及实施路径
- 探索河流水质自然恢复路径的策略及实施路径
- 复杂地形区域土石方施工方案
- BIM与AR技术在建筑施工可视化中的应用研究
- 新能源企业2025年国际化能源互联网平台建设报告
- 2025年车工评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品牌媒体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 北辰区微信营销方案
- 2025年海洋能发电与海岛地区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报告
- 辽宁财务咨询方案
- 养老服务合作协议
- 工行授权委托书模板
-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
- 《埃菲尔铁塔唯美》课件
- 《电化学储能电站消防验收规范》
- 道路交通安全培训课件
- 2022年海南省中考语文试卷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阅读理解真题及答案详解(全套)
- 干细胞治疗滑膜炎的有效性
- 工程预决算书
- 丰顺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