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biso详解.doc_第1页
最新biso详解.doc_第2页
最新biso详解.doc_第3页
最新biso详解.doc_第4页
最新biso详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板BIOS设置详解无论是CPU、硬盘还是显卡,都要插在主板上才能发挥出各自的效能,就连所有的外设也都需要连在主板的各个接口上才能工作。因此,主板就像计算机的神经中枢一样,极其重要。在本文中,我们将就主板芯片组以及BIOS的具体设置为您进行讲解。所有组装过计算机的人,对主板都再熟悉不过了。与CPU、显卡、硬盘等部件不同,主板本身并没有什么可以进行优化的设置,但几乎所有其他部件的优化又都与它有关。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主板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您了解其组成及功用,为您今后的使用及优化打下基础。BIOS设置解读BIOS全名为(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电脑中最基础而又最重要的程序。这一段程序存放在一个不需要电源的可重复编程、可擦写的存储器中,这种存储器也被称作EEPROM。它为计算机提供最低级的、但却是最直接的硬件控制,并存储一些基本信息,计算机的初始化操作都是按照固化在BIOS里的内容来完成的。准确地说,BIOS是硬件与软件程序之间的一个“转换器”,它负责解决硬件的即时要求,并按软件对硬件的操作具体执行。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都会接触到BIOS,它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板的BIOS设置项目众多,设置比较复杂,很多朋友对这些设置并不了解,而且一些媒体的大量介绍中也存在说明不严谨的情况,很容易对读者造成误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主板BIOS内的诸多设置以及最优的设置方式。在此我们以主流的845PE主板为例进行说明。其他主板中一些比较特殊的BIOS项目我们将在后面进行补充。SoftMenu III Setup我们在此用来进行示例的是升技(Abit)主板,SoftMenu III Setup是升技特有的超频技术,可以通过在BIOS中的软设置来达到超频的目的,SoftMenu III的主菜单里提供了丰富的CPU外频调节、倍频调节、AGP/PCI总线频率调节以及CPU/内存/AGP的电压和频率调节等功能。这个项目相当于一些主板中的“Frequency/Voltage Control”调节功能,只是不同厂商的称呼不同,但是实现的功能都大同小异。这里面的设置多为CPU超频玩家而设计,具体设置方法我们在上次的 CPU超频部分已经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在此就不重复了,需要了解的读者请参考上期应用专题中的相关内容。颇具特色的SoftMenuIII Setup选Standard CMOS Features (标准CMOS设置)这里是最基本的CMOS系统设置,包括时间日期、驱动器信息和显示适配器等,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是halt on:系统挂起设置,缺省设置为All Errors,表示在POST(Power On Self Test,加电自测试)过程中有任何错误都会停止启动,此选项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并检查一些必要的周边设备。如果用户希望能加快启动速度的话,可以把它设为“No Errors”,即不检查任何周边设备错误。Advanced BIOS Features (高级BIOS设置)Virus Warning(病毒警告)选项:Enabled(开启),Disabled(关闭)这个项目可以防止外部程序对硬盘引导扇区和硬盘分区表中的内容进行写入,当发生写入操作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告并暂时中断程序的执行。虽然它并不能保护整个硬盘,但是对破坏硬盘引导扇区与文件分配表的病毒具有一定的防范作用。要注意的是,它的开启对于硬盘的分区、操作系统的安装、某些磁盘工具程序的执行,以及BIOS的升级,都会有较大的影响。出现的提示警告,会导致这些程序的中断。建议初级用户将该选项打开,高级用户则将其关闭,系统默认是“Disable”。值得说明的一点是,某些主板自带有抗病毒功能,它可以提供比普通病毒警告更高一层的预警防卫,不过当使用自带BIOS的PCI控制器(如SCSI卡或ATA硬盘控制卡)启动时,病毒可以绕过系统BIOS来攻击连接在这些控制器上的硬盘,这种保护将完全失效。BIOS中自带的防病毒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系统的安全。Quick Power On Self Test(快速加电自检测)选项:Enabled,Disabled这个设置可加快系统的自检速度,使系统跳过某些自检选项(如内存的多次检测),为了加快系统启动速度,建议高级用户开启此项目。First/Second/Third Boot Device(第一、二、三个启动设备)选项:Floopy、LS120、CDROM、HDD-0、HDD-1、HDD-2、HDD-3、S-ATA、SCSI、LAN、USB、Disabled此项目用来让用户设置第一、二、三个设备的启动顺序,可以设置为软驱、LS120驱动器、光驱、(第0,1,2,3块)硬盘、串行ATA接口、SCSI卡,以及网络和USB启动等,也可以关闭该项目。一般用户可以将第一个启动设备直接设置为HDD-0,从硬盘直接启动。设置系统引导时的设备启动顺序。Boot Other Device (从其他设备启动)选项:同上此项目用于还需要从其他设备启动的时候,一般没有需要就可以关闭它。Swap Floppy Driver (切换软驱启动顺序)选项:Enabled,Disabled如果用户有两个软驱,并设置为从软盘启动,且此项为开启状态,那么系统将从B软驱而不是A软驱开始引导,一般关闭即可。Boot Up Floppy Seek(搜索软盘驱动器)选项:Enabled,Disabled此项目开启后,开机时会自动检测软驱存在与否,如果每次开机都要检测软驱,势必会导致启动时间过长,因此建议选择Disabled。Boot Up NumLock status(启动时数字键盘的状态)选项:On,OFF开启此选项,开机会后会自动打开数字键盘,一般选择ON。Disable Unused PCI Clock(关闭未使用的PCI插槽的时钟)选项:YES,NO这是一个很新的设置项目,开启此选项后,系统会自动侦测未连接设备的PCI插槽,并停止向这些未使用的插槽发送数据信号。反之,系统就会始终向每个PCI插槽都发送时钟信号。建议选择YES,这样会节约一些系统资源,也可以节约一些电能。除了上述内容外,高级BIOS设置中还有一些其他设置项目。“APIC Mode”是高级可编程中断控制的模式设置,默认模式为Enabled,不需要改动。APIC一般用于扩展可利用的IRQ数量,以避免IRQ的共享和冲突发生; “MSP Version Ctrl For OS”,这是设置在操作系统下多处理器的运行版本,一般设置为“1.4”,如果用户使用的双处理器系统运行在很老的操作系统下,那么需要选择“1.1”模式;“Report No FDD For OS”,一般设置为“YES”,可以让用户在没有软驱的情况下运行一些比较老的操作系统。“Delay IDE Initial”用来设置IDE的延迟时间,可以以此来支持一些很老的IDE设备。但由于绝大多数用户使用的是比较新的硬盘,不必设置延迟时间,因此设为“0”秒就可以了。此外,一些主板在此页中还有一些别的选项,不同的主板之间有一定差异。CPU L1 Cache(CPU的一级缓存)选项:Enabled,Disabled此设置用于控制CPU的一级的开关,L1 Cache对机器的整体性能有很大影响,关闭以后系统的性能会下降得非常明显,因此建议任何时候都打开此项目。CPU Level 2 Cache/External Cache(中央处理器二级缓存/外部缓存)选项:Enabled,Disabled此设置用于控制CPU的二级缓存开启/关闭,它对系统和超频的影响如同一级缓存一样重要,关闭L2 Cache能够提高超频的成功率,但会大大降低处理器性能。CPU L2 Cache ECC Checking(CPU二级缓存ECC校验)选项:Enabled,Disabled系统可以启用CPU内部二级缓存的ECC(Error Checking and Correction,错误检查修正)检测,默认值是Enable,它可以侦察并纠正单位信号错误,保持资料的准确性,对系统的稳定性有所帮助。启用ECC检测会延迟系统自检的时间并降低系统的性能,而且必须在内存支持开启这个功能的情况下才有效。Boot Seq & Floppy Setup (引导顺序),有的主板选项为Boot Sequence。这项设置也是决定系统进行引导时启动设备顺序的,若想加快系统自检的速度可设为(C Only),直接从硬盘引导。对于一些带Raid功能的主板,具有额外的IDE控制器,这时应该选择从SCSI/RAID首先启动。Assign IRQ For VGA(给VGA设备分配IRQ)选项:Enabled,Disabled目前,许多高端图形卡都需要IRQ(Interrupt Request,中断请求)来增加与主板的数据交换速度,开启之后能大幅提高总体性能。HDD S.M.A.R.T. Capability(硬盘S.M.A.R.T.能力)选项:Enabled,DisabledSMART(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自动监测、分析和报告技术)是一种硬盘保护技术,开启后能实时地监控硬盘的工作状态,报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隐患。打开这项有利于提高对硬盘的保护,提高系统的可靠性。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高级芯片组特征设置)首先是“DRAM Timing Selectable”,我们在内存优化方面已经对其详细讲过,在此就不过多重复了。System BIOS Cacheable(系统BIOS缓冲)选项:Enabled,Disabled打开这个项目,可以把系统BIOS里面的内容映射到主内存F0000H-FFFFFH中,它能加快系统读取BIOS的速度。不过,操作系统对BIOS信息读取的几率非常小,开启以后也很难提高系统整体性能。另外,许多程序都通过这个地址来写入数据,建议选择Disabled,释放内存空间并减低冲突机率。Video BIOS Cacheable(视频BIOS缓冲)选项:Enabled,Disabled开启这个项目,显示卡BIOS的内容就被映射到主内存C0000H-C7FFFH中,它能加快存取视频BIOS的速度。同样,操作系统也很少读取显示卡BIOS的内容,因此即使打开也难以提高视频性能,建议大家选择Disabled。AGP Aperture Size(MB)(AGP区域内存容量,单位:MB)选项:4、8、16、32、64、128、256AGP的一个特征功能就是把系统内存分出部分区域作显示内存来用。过去,不同显卡因分配AGP区域内存容量不同而性能有细小差异,但现在的显卡动辄使用64MB的显存容量,此选项已经失去意义了。而且,AGP内存设置容量过大会影响应用程序和游戏的运行,因此通常这个值设定为内存容量的一半或三分之一。Init Display First(首先启动设备)选项:AGP,PCI这个项目是设置用户使用PCI还是AGP显示卡。由于现在的显示卡都是AGP接口的,所以选择AGP就可以了。使用整合型主板的用户,也可选择AGP。AGP Date Transfer Rate(AGP传输速度)选项:2X,4X,(8X)这个项目是设置主板的AGP总线的传输方式的,有的主板上显示为“AGP Mode(AGP模式)”或是“AGP Capability”。现在主板都能支持AGP 4X,但是不一定都能支持AGP 8X,只有主板和显示卡同时都支持AGP 8X模式,才能开启这个选项。有些主板采用自动识别方式来侦测AGP接口,有些主板则干脆在BIOS中屏蔽此项功能。一些主板专门提供了AGP设置项,可以进行更细致的功能设置。一些主板专门有AGP设置的项目,在这里可以看到更多的功能选项、“AGP Fast Write”是最常见的一个选项,设置AGP快写功能,开启后可以提高AGP的传输效能,让CPU不通过主内存而直接将数据写入显示卡的显存中,提高了效率,尤其能使Geforce 256后的一些显示卡提高较大幅度的性能。另一项重要的选项是“AGP Sideband Address”,即AGP边带寻址选项。所谓“边带寻址”,是指一种独立的地址和指令总线,图形控制芯片可以借助它来迅速地获取数据,而无需打断系统内存数据流的连续传输。为把AGP总线的传输效率与吞吐量都发挥到极致,AGP 2x协议把其中的地址总线从数据总线中单独分离了出来,在理论上是给AGP总线另添加了8条额外的边带线路。这8条额外的线路总称为边带地址端口(Sideband Address Port),简称为SBA。虽然SBA采用的是8位带宽的传输界面,但它允许图形控制芯片并行地向系统内存发出新的AGP数据请求和传输指令,同时又不干扰其他数据连续不断地通过AGP总线的主32条地址数据传输线路(简称AD)。实际上,图形控制芯片也可以通过AD线路向系统内存发出新的AGP数据请求,不过这样一来,就会给AGP总线正常的数据传输增加负担,因此建议打开这8条额外的线路传输数据和指令请求。Integrated Peripherals(综合周边设置)在这个项目中,可设置一些周边设备和端口。在“On Chip IDE Device”项目里,设置的是主板的IDE端口状态。将两个IDE控制器都设置为Enabled开启状态,并将模式都设置为Auto模式就可以了。这里面的“Serial ATA Bridge”设置的是串行总线接口,如果用户不使用这个端口可以把它关闭,设置为“Disabled”。Integrated Peripherals可以对周边设备进行设置。在“OnChip PCI Device”项目里,设置的是主板USB控制器的状态,默认为Enabled开启状态。因为USB端口是PC很常用的一个端口,因此一定要打开。下面的两个选项是USB键盘与USB鼠标的支持方式,可以设置为“OS”或“BIOS”,前者表示通过操作系统支持,后者表示通过BIOS支持,一般选择通过BIOS支持。再下面的“OnChip Audio Controller”是设置板载的音频状态,很多主板都板载有声卡或是AC97音频功能,如果用户自己另插声卡,就可以关闭这个主板自带的音频功能,此项目根据用户的不同情况而定。对主板USB控制器的状态进行设置。在“Onboard PCI Device”项目里,设置的是主板其他采用PCI总线工作的设备的状态,这里面只提供了板载的网络功能的开启或关闭功能。对板载的网络功能的状态进行设置。“Onboard FDD Controller”是设置是否开启板载的软驱控制器,如果关闭,软驱即不可用。“Onboard Serial Port”是设置板载的串口参数,一般保持默认,不需要更改。“Onboard IR Port”是开启板载红外端口,这需要外接的红外插件来实现和其他设备之间的红外传输,一般普通用户用不着这个项目,可以关闭它。“Onboard Parallet Port”是板载的并口设置模式,可以选择并口工作的几种模式,也可以关闭并口。Power Management Setup(能源管理设置)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设置ACPI Suspend Type(ACPI 挂起模式)。选项有:S1(POS)和S3(STR)。选择S3(STR)可以支持STR模式,STR是Suspend To Ram的缩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挂起到内存”。具体地说,是把数据和系统运行状态信息保存到主机内存中,开机后可不通过复杂的系统检测,而从内存中读取相应数据直接使系统进入挂起前的状态,使启动时间大幅度缩短。但是S3的功能需要操作系统配合,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等操作系统可以在安装时自动安装S3功能,而WIN9X操作系统需要在安装时键入“setup /p j”命令才能装入S3功能。在能源管理设置中,可以对开关机时间等进行设置。“Power Batton Function”选项是设置关机按钮的关机时间的,如果选择“Instant-OFF”,则按下按键后就会立刻关机。如果选择“4 Sec Delay”,则需要一直按着开机按钮四秒钟才能关机。PnP/PCI Configurations(即插即用和PCI设备)这里是设置即插即用和PCI设备的高级设定项目,一般用户不需要改动任何项目,都保持默认就可以了。对于即插即用设备和PCI设备,建议您不要改动任何默认设置PC Health Status(系统健康状态)这个项目是设置和察看电源与系统温度状态的地方。第一个项目为“FAM Fail Alarm Selectable”,如果开启,则需要选择一个监测的风扇端口(可以是CPU风扇或是其他系统风扇),在风扇停转或出现异常后,系统会发出警告。第二项为“Shutdown When CPU Fan Fail”,如果开启这个项目,在CPU风扇停转以后,系统会自动关机,这样可以避免CPU因为过热而烧毁。第三项“CPU Shutdown Temperature”,可以设置当CPU温度超过某一值后,自动关机,防止CPU因为过热而损坏,如果开启,建议将温度设置在60到65度左右为宜。第四项“CPUWarning Temperature”是设置当CPU温度超过一定温度后进行报警,如果开启该项,建议将报警温度设在55至60度左右为宜。在这个项目中,您可以对计算机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还有一项“Smart FAN Speed Control”,是一些主板所特有的智能风扇功能,在普通应用中,由于CPU并不是100%满负荷工作,因此CPU的发热量也不在最大限上。在BIOS中开启这个选项,可以让风扇降速转动,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电力,而且还可以降低噪音。设置的百分数意义为,降速后的风扇转速可以以70%、80%或90%的原始转速转动。下面很多不可选择的蓝色项目显示的是系统温度、CPU温度和风扇转速以及各部分的电压状况,高级用户可以从中察看现在系统的工作状态。主板主要芯片组和接口处理器接口AMD Athlon雷鸟或XP处理器Socket462 CPU插座,在插槽中间我们可以看到测量核心温度的测温探头以及测温电阻Intel Socket478奔腾四处理器插座内存接口支持168pin SDRAM内存的内存插槽。SDRAM为上一代的内存标准,最大特征是有168个金手指。主板内存插槽,我们可以看出,插槽支持的内存类型为184pin DDR SDRAM。DDR SDRAM即双倍速传输SDRAM,它是一种新型标准,通过时钟的上下沿来传输数据,以达到双倍速传输数据的目的,因此设计上也与普通的SDRAM不同。BIOS主板BIOS芯片,它采用内嵌式,是现今阶段比较流行的一种BIOS芯片。它实质上是一个ROM芯片,它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系统设置信息、开机上电自检程序和系统启动自举程序。BIOS设置有保障一招快速还原升级主板BIOS一向被朋友们认为是高难度的DIY操作,所以许多新手也不敢随便升级BIOS。其实,只要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BIOS的升级并不可怕。但是一旦升级失败后怎么办?这里就教新手们在升级主板BIOS失败后一个比较常用的解救方法。有一些主板(主要是使用Award BIOS的主板),BIOS中有一个引导块(Boot Block),在升级BIOS时一般是不会被覆盖的,也有的主板在写入新的BIOS文件之前会询问是否覆盖引导区(Update BIOS Including Boot Block and ESCD)(为保险起见,最好选“N”)。假如Boot Block未被破坏,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恢复原来的BIOS。不过,BIOS中的Boot Block只支持软驱和ISA显卡等最基本的硬件,假如显卡是AGP或PCI接口的话,操作时就只能盲操作了(现在一些主板的BIOS的Boot Block也支持PCI显卡),但此时软驱仍可以正常读盘。如果对盲操作没有把握,也可以事先做好一张紧急恢复盘,除拷贝入awdflash.exe和*.bin两个文件外,再建立一个Autoexec.bat文件,内容如下:awdflash.exe *.bin /sn /py“sn”代表不备份旧的BIOS文件,这样可免去一次按“N”键的操作;“py”代表自动完成BIOS的刷新任务。这样就可以利用这张启动盘来自动恢复受损的BIOS了。不过,我有一点要特别提醒各位:现在7.0版本后的Awdflash.exe程序会默认刷新主板上的Boot Block,因此假如想保存Boot Block的话,必须在升级BIOS时使用/sb参数,这样就会强行跳过这一模块,这可要记住。升级主板BIOSBIOS管理着微机的底层输入输出模块,采用较新的BIOS可以改善微机的性能和支持新型CPU等。BIOS升级,以前是通过更换芯片实现的。但现在基本都是通过重写Flash ROM来实现了。新型的主板均采用Fla shROM,使用软件方法进行升级。那么,什么是Flash ROM呢?486档次以下微机的BIOS芯片是一块E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芯片上有一个小窗口,通过紫外线照射可以清除BIOS内容,所以这些芯片上都贴有一块印有厂商标记的不干胶,用于保护芯片中的BIOS。EPROM 的BIOS升级、维护都很不方便。在586以上的主板中普通采用了更新的芯片技术Flash ROM来作为BIO S程序的载体。Flash ROM也称为闪速存储器,在本质上属于E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 平常情况下 FlashROM与EPROM一样是禁止写入的,在需要时,加入一个较高的电压就可以写入或擦除。因此,其维护与升级都很方便。BIOS升级的程序盘一般由主板厂商提供,也可以到互联网上去下载 。为预防用户误操作删除Flash ROM中的内容导致系统瘫痪,一般 的主板厂商都在 Flash RO M中固化了一小块启动程序(BOOT BLOCK)用 于紧急情况下接管系统的启动。一般主板上有关Flash RO M的跳线开关用于设置BIOS的只读/可读写状态。关机后在主板上找到它将其设置为可写 (Enable或Write ),重新开机,就可以重写BIOS升级了。 Flash ROM升级需要两个软件:一个是FlashROM写入程序,一般由主板附带的驱动程序盘提供;另一个是新版BIOS的程序数据,一般需要到主板厂商的网站上下载。升级前请检查B IOS数据的编号及日期,确认它比你使用的BIOS版本更新,同时一定要注意检查它与你所用的BIOS是否是同一产品系列。BIOS升级程序只能在DOS实模式运行,以下情况可确定您的系统处在实模式下:a)用无Config.sys及Autoexec.bat文件的系统软盘开机,或开机时按F5跳过。b)Win98启动时,按F8在启动菜单中,选取 Safe mode command prom pt only。当你确认处于实模式后, 在DOS提示符下键入PFLASH ,即可进入更新程式画面,为安全起见,建议您先选取1Save Current BIOS To File将目前系统之BIOS内容备份到您的磁盘中, 以 防止在更新BIOS的过程中发生错误时,还可以重新写回原先之BIOS数据文件然后,选取Update BIOS Including Boot Block and ESCD将整个BIOS区域更新,并依照提示,键入欲更新之BIOS数据文件名,便开始更新BIOS。在更新BIOS的过程千万不要随便关机!若更新BIOS失败,应及时用“热拔插”等方法加以修复。清除CMOS方法总结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清除。一.系统可以启动,可以进入CMOS,并且没有设置开机密码,可以软清除CMOS,并恢复到默认的设置。(1)进入CMOS设置,调入原始默认设置开机按DEL,进入CMOS设置,在CMOS设置主菜单中,选择LoadFail-SafeDefaults(载入故障安全缺省值)使用此菜单载入工厂默认值作为稳定的系统使用或LoadOptimizedDefaults(载入高性能缺省值)使用此菜单载入最好的性能但有可能影响稳定的默认值。有些主板只有LOADDefaults。就是恢复出厂设置。调入完成后,按“F10”或在主菜单上选择Save&ExitSetup(保存后退出)退出,重新开机即可。(2)使用DEBUG,清除CMOSDEBUG必须在DOS环境下运行;如安装有98的机器,开机后按F8键,进入选择设置界面,选择6项,即可进入DOS;如果安装是2000或XP,由于其已经不支持DOS,因此需要使用DOS启动盘,并将DEBUG拷到启动盘上运具体操作如下:C:DEBUGO7010O7101Q二.由于超频无法开机或进入系统或以前在CMSO设置中,将SecurityOption(安全选项)设置为SYSTEM;可用放电的方式,来清除CMOS。(1)使用CMOS清除跳线关闭电源,打开机箱,在主板上找到CMOS清除跳线,其一般为一个三针跳线,在主板BIOS芯片或电池旁边,标有CLEARCMOS标识。一般正常情况下,其跳线是在1-2的位置上(保存),我们只要拔下跳线,短接2-3,稍停恢复到1-2,CMOS即清除。此时CMOS中数据为空,在随后的开机中,系统会提示CMOS数据错误等,提示按F1进入CMOS设置,此时,我们进入CMOS设置后,调入默认设置后,保存重新开机即可。(2)用断电法清除CMOS设置如果主板上没有此跳线或没有找到。我们可以方便的使用断电法清除CMOS首先在主板上找到CMOS电池;取下电池,然后用一金属导体,短接主板电池座中的正负极,用短路的方式,快速放掉相应电容中的存电,而达到清除CMOS的目的。短接正负极一般1分钟左右,即可清除CMOS,然后将电池正确插入电池座中,重新开机即可。主板BIOS刷新方法刷新主板BIOS方法其实无外两种:一种就是在DOS环境下用软盘操作,而另一种就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使用专用的BIOS刷新软件来刷新主板BIOS。就方便而言,当然是在操作系统下完成刷新更加简单便利。下面笔者就来介绍一下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如何刷新主板BIOS。 预热 现在新硬件层出不穷,BIOS不可能预先具备对如此众多的硬件的支持。还有就是对于新出品的主板,其自身还需要在不断地完善,这时就需要更新BIOS的内容了。刷新主板BIOS后通常能提高主板的兼容性,使主板支持更多的新硬件,解决一些兼容性方面的BUG,有的时候还能增加一些主板功能。 在文章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BIOS的含义: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存放在主板上一芯片中。其中的Firmware(固件)代码决定了系统对硬件支持、协调的能力。 既然我们知道了刷新BIOS的好处,那我们就进入今天的正题:刷新BIOS文件的方法。 DOS下刷新BIOS 1. 制作一张纯净的DOS系统启动盘,软盘中仅保留Msdos.sys、Io.sys、C三个文件。 2. 将新版本BIOS文件和刷新工具拷贝到软盘中。Phoenix-Award BIOS所对应的BIOS刷新程序为“Awdflash”,AMI BIOS所对应的BIOS刷新程序为“Amiflash”。 3. 使用启动盘引导进入DOS模式,当见到“A:”提示符后,从键盘输入“Awdflash.exe”或是“Amiflash.exe”命令,按屏幕提示开始BIOS刷新。 回顾在DOS环境下刷新BIOS的整个过程,软驱与软盘是必需的。但大家都知道,现在攒机谁还会选择“鸡肋”般的软驱呢。当然我们还可以将BIOS升级文件及刷新工具备份在硬盘内,然后使用光盘启动在DOS环境下再刷新BIOS,但这样做会有不确定因素产生,有可能导致刷新失败。 现在有许多主板厂商都推出了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更新BIOS的软件,比如:华硕主板的Update ,MSI主板的 LiveUpdate3, 磐正主板的Magic Flash,Abit升技主板uGuru工具等。 一般说来,比较知名的主板厂商基本上都推出了操作系统下更新BIOS的软件,但一些小主板厂商就没有这些特别的服务了,这时我们怎么办呢?没关系,我们还有件法宝,那就是由BIOS供应商所提供的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刷新程序。 主板使用的BIOS主要有两种:Phoenix-Award BIOS和AMI BIOS。现在对应这两种BIOS的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刷新程序都有,只要你确定了你的BIOS属于哪家厂商就可以进行刷新了。 BIOS刷新软件介绍 如果要检查我们主板采用的是何种BIOS,可以查看主板说明书,查阅主板的型号及相关信息。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测试软硬件系统信息的工具可供我们使用,例如EVEREST,这是一个硬件系统测试工具,它可以详细地显示出计算机各方面的信息。 对于使用AMI BIOS的主板,需要使用的刷新软件就是AMI_winflash。 软件使用起来也是相当简单。先到主板网站上下载主板最新的BIOS文件,然后打开AMI_winflash软件,点击软件左上角的“File”,在新出现的工具栏中点击“Load BIOS & Flash”,随后找到下载的BIOS文件,按下回车键即可。 使用Phoenix-Award BIOS的主板,需要使用的刷新软件是WinPhlash。WinPhlash采用中文界面,直观明了。首先我们要做的是保存原始BIOS文件:在“为现有的BIOS指定备份文件”下的栏框内输入你要保存的BIOS文件名,再指定存储路径。然后再在“指定新的BIOS文件”下栏框内指定你所要刷新的BIOS文件,最后点击文件界面下方的“刷新BIOS”即可。 BIOS刷新注意事项 1. 在DOS下使用BIOS刷新程序时,一定要在纯DOS环境下,即便用光盘启动也只能使用只包含DOS程序的启动盘。 2.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修改时,运行刷新BIOS程序时,一定要关闭杀毒及防火墙等内存驻留程序。另外在刷新过程中一定要不重启系统或断电,否则将造成BIOS错误,而无法启动机器。 3. 下载BIOS文件时一定要确认对应主板的PCB版本号,不同批次的同型号主板PCB版本号是不相同的,千万不要搞错。 4. 虽说笔记本电脑也可以采取刷新修改过的BIOS文件来变相提升性能(刷新修改过的BIOS文件能够提升板载显卡的运行频率),但由于保修的序列号一般都被记录在BIOS文件中,如果刷新后被覆盖,那么质保就成了问题。 刷新失败后的修复 刷新BIOS或修改BIOS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一定要慎重。对于刷新BIOS失败,一般可以采取软、硬两种办法来解决。 软方法:利用Boot Block修复BIOS 刷新主板BIOS失败后的电脑在开机后仍然有读软驱的动作,并且软驱灯还亮,这就证明了BIOS里的Boot Block(根区)还没有损坏,你还可以利用Boot Block(根区)让BIOS执行可引导软盘上的Autoexec.bat文件来修复BIOS(Boot Block(根区)是BIOS里面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被刷新的)。当我们开机后,计算机会首先执行根区的程序,如果此时BIOS完好无损的话,计算机就会正常引导。但如果发现BIOS程序受到破坏时就会启用根区程序,但这时只支持软驱启动和ISA显卡显示,但现在的主板还有多少具备ISA插槽呢。所以我们只能使用软驱来“摸黑”修复BIOS。 Award BIOS的修复 在另一台电脑上制作一张纯DOS启动盘(仅保留Msdos.sys、Io.sys、C三个文件),然后把BIOS刷新程序awdflash.exe和BIOS数据文件*.bin拷贝到启动盘里。打开记事本,输入awdflash *.bin /py/sn/sb/cd/cp/r,另存为Autoexec.bat文件,拷入启动盘中。 将做好的启动盘插入到软驱中启动电脑,系统开始读软驱,在软驱停止读盘后,系统自动重新启动电脑。 Awdflash后缀指令所代表的意义:“/py”表示自动执行刷新程序 ;“/sn”表示不备份旧的BIOS文件;“/sb”表示刷新时强行跳过BIOS根区;“/cd”刷新BIOS后立即清除DMI数据;“/cp”在刷新结束后,立即清除即插即用数据(ESCD);“/r”表示刷新BIOS结束后自动重启。 AMI BIOS的修复 将备份好的BIOS文件保存在空白磁盘上,然后更名为“AMIBOOT.ROM”将软盘插入软驱中,启动计算机时,同时按住“Ctrl”和“Home”键,到听见软驱开始读盘为止。这时,AMI BIOS的引导模块会自动从软盘中读取“AMIBOOT.ROM”进行刷新,完成后主机会发出提示音,这时取出磁盘并重新启动机器即可。 硬方法:采用“热插拔”修复BIOS 如果连BIOS里的Boot Block都损坏了,那我们还可用“热插拔”的方法来修复BIOS。 这样做的前提是必须找到与你同型号的主板。 触摸机箱机壳释放掉身上的静电,然后打开机箱,取下主板上BIOS芯片。打开另一台相同主板的电脑主机,启动到DOS状态。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正常的BIOS芯片取下,再将刷坏的BIOS芯片插到主板上,用awdflash或是Amiflash软件将正确的BIOS文件刷到损坏的BIOS中。 “热插拔”一切操作都是在带电的情况下进行的,手上“功夫”不利索的朋友不要轻易尝试。 修改硬件设置的确具备一定的危险性。但通常时候,正确操作后出现问题的概率是相当低的,即便是失败也有挽救的办法。对于DIY爱好者来说,没有什么困难能阻碍他们改造硬件的热情,没有什么能比征服自己的电脑更有趣了。主流笔记本BIOS设置详解IBM笔记本电脑BIOS的设置IBM笔记本电脑进入BIOS的方法是:在冷开机(注意不是重新启动)屏幕上出现IBM标志,且左下角出现提示信息时,按F1键。按下F1键后后稍待一会就会进入BIOS界面。IBM在其TAXI四大系列中采用的BIOS界面有点像PhoniexBIOS的标准界面。其BIOS设置主界面分为上下两块,下方是主要信息显示,也是验正行货与水货的重要证据。其中各项目意义如下。BIOS Version:显示当前使用BIOS的版本。BIOS Date:显示BIOS的发布时间。System-unit serial number(主机序列号):为该IBM笔记本电脑唯一的序列号,IBM的保修服务就是以这个序列号为凭证的。原装的IBM笔记本电脑在机身、包装箱和BIOS中都有这个序列号。只有这3个序列号都完全相同时,才表示该IBM笔记本电脑没有被动过。System board serial number(主板序列号):为每一块IBM笔记本电脑主板唯一的序列号。IBM在保修时会查证该主板的序列号,并且会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来判断主板是否为原装。CPU Type:表示该笔记本电脑所采用的CPU的型号。例如:Pentium(R)III-Intel(R)SpeedStep Technalogy,表示该电脑采用的是笔记本电脑专用的Mobile PentiumCPU。CPU Speed:表示CPU的主频,上图中所显示的是900MHz。Install memory:表示该笔记本电脑当前安装的内存容量。IBM笔记本电脑BIOS设置界面上方所显示的是主要菜单功能选项。选项前带三角箭头表示后面还有子菜单,用上下方向键将光标移动到某个选项上后,按Enter键即可打开下一级菜单。例如下面这些选项:ConfigDateTimePasswordStartupReStart五大功能详尽介绍(一)一Config(设置)选项。这是IBM笔记本电脑最重要的BIOS设置都集中在该选项中,如网卡无线网卡设置、串并口设置、红外线接口设置,以及PCI中断设置等。下面我们着重介绍一下Config中的重要选项设置。Network(网卡)选项。继续按回车可进入详细设置。利用该选项,用户可以设置网卡是否用于唤醒电脑等高级功能并可以同时管理两块网卡(但不包括PCMCIA网卡)。1wake on lan 如选择enabled,那么可以在局域网中,通过局域网中的其他计算机将笔记本电源打开,并且启动笔记本。如选择disabled则禁止这项功能。2flash over lan 允许可以从一个可用的局域网中,通过网线,来升级bios. disable则禁止这项功能RFID Security(无线网卡通信频率安全)选项。该选项用于设置无线网卡的一些参数。若用户在笔记本电脑中装备了无线网卡,就可通过该预留的选项进行设置。Processor Serial Number(处理器序列号)选项。该选项用于设置禁用或者启用Penfium处理器特有的序列号。没有特殊需要的话,建议保持默认的Disable设置。Serial Pont(串口设置)选项。该选项用于设置串口的启用禁用,以及改变串口的中断设置。建议具备串口的TAI系列IBM笔记本电脑打开串口设置(Enable),如果与其他硬件有冲突,可以自行更改。至于没有串口的X系列则建议设为禁用(Disable)。Infrared(红外线接口设置)选项。该选项用于设置红外线接口的启用与否和中断选项。和一般笔记本电脑BIOS不同的是,IBM笔记本电脑BIOS没有红外线速度协议的设置,所有的红外线速度协议都是在Windows中设置的。Parallet Port(并口设置)选项。该选项和串口设置原理相同,设置原则也一样,只是并口设置中还可以选择使用Bi-directional、ECP和Output Only三种模式。一般情况下,建议设置为Bi-directional,只有在确认并口外接的设备支持ECP模式时才启用ECP模式。PCI(PCI中断设置)选项。该选项用于设置各个PCI设备的中断。正常情况应使用墨认设置,尽量不要修改,否则网卡、Modem或声卡可能会无法使用。KeyBoardMouse(键盘和鼠标)选项。这里面的选项虽然不多,但是却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许多笔记本电脑用户都会外接鼠标使用,这时就要正确设置该选项。五大功能详尽介绍(二)该选项中各设置项目的意义如下:?TrackPoint(指点杆鼠标):用于设置是否使用指点杆鼠标,其中有3个选项,Disable表示禁用指点杆;Enable表示启用指点杆并且和外接鼠标共同使用(如果有外接鼠标的话);AutoDisable则表示在插入外接鼠标时自动禁用指点杆。?TypematicRate:表示击键的重复速度,也即一个键位允许连续触发的间隔时间。?Fn Key Lock:用于设置Fn键是按下时才生效,还是只按一下就自动保持锁定(就像大写字母键Caps Lock那样)。Display(显示)选项。该选项用于设置显示属性。IBM笔记本电脑默认的显示设置是比较保守的,用户可以自己进行优化。该选项中所包含的设置项目如下。?Default Primary Display Device(默认主显示装置):可以选择PCI或者AGP接口,默认为PCI,但是绝大多数IBM笔记本电脑都可以设置为AGP来加快启动速度。?Boot Display Device(启动时使用的显示装置):可以选择LCD、CRT和Both(即LCD和CRT)3种。设置为LCD,则笔记本电脑启动时只输出到自己的液晶显示屏,不会自动监测外接显示器装置;设置为CRT,则启动时系统会自动寻找外接显示器,建议一般用户不要设为这个值,因为可能造成启动时没有显示的故障:设置为Both,则会在启用自身液晶显示屏的同时启用外接CRT显示器,建议大多数用户采用这种设置。?HV Expansion(屏幕拉伸):该选项允许屏幕分辨率在低于其默认值时,强制满屏显示。?Brightness(亮度):该项目有Normal和High两个选项,建议设置为High,这样屏幕默认的亮度就是最高了。Power(电源设置):该选项中的各设置项目,也可以在IBM提供的Windows版本IBM Configuration Utility中设置,但如果使用的是Linux等另类的操作系统,就只能在这里设置了。该选项提供了在使用电池和外接电源时的电源设置,比Windows中的电源管理设置更加详细。1power mode for ac ,这种情况下选择maximum performance,因为是用交流电,不会有时间限制,所以要启动最佳性能。2power mode for battery 选择maximum battery life.因为使用电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