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高考专题六 选修 海洋地理 课件 人教版.ppt_第1页
高三地理高考专题六 选修 海洋地理 课件 人教版.ppt_第2页
高三地理高考专题六 选修 海洋地理 课件 人教版.ppt_第3页
高三地理高考专题六 选修 海洋地理 课件 人教版.ppt_第4页
高三地理高考专题六 选修 海洋地理 课件 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六选考部分选修海洋地理知识点一海底地形及其形成1 海底地形分布规律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 分成大陆架 大陆坡 洋盆和洋中脊等类型 2 海底地形的形成 1 海底扩张说与洋壳的形成 2 板块构造学说与洋壳的消亡 2009 福建莆田一中期末 读 某岛屿附近的海底地形图 等深线单位为米 完成 1 3 题 1 该岛屿近海海底有石油 天然气资源 则可能分布在 a 甲处b 乙处c 丙处d 丁处 2 丙处海底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a 大洋板块内部的岩浆活动b 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张裂c 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d 大陆板块内部断裂下陷 3 该岛西部海岸线目前80 左右正处于被侵蚀状态 下列哪些活动可能是其原因 河流上游修建水库 河流上游乱砍滥伐 兴建港口防波堤 开采河口海岸砂a b c d 解析第 1 题 海底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海域 第 2 题 丙处等深线密集 且海水深 为海沟的分布区 主要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俯冲处 第 3 题 海岸线被侵蚀 可能与河流水量减小有关 也可能是人们对海岸破坏造成的 答案 1 a 2 c 3 d 知识点二海 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1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2 海 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1 图解海 气相互作用与水交换的过程 2 海 气相互作用与热交换的过程 3 海 气相互作用与水平衡 4 海 气相互作用与热量平衡 2009 北京西城模拟 云气西行 云云然 冬夏不辍 水泉东流 日夜不休 上不竭 下不满 吕氏春秋 圜道 这段文字主要涉及 a 静态水资源的更新过程b 水循环的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环节c 水循环的降水和蒸发环节d 全球水量不均衡原理解析由题干文字叙述知 水汽常年西行 泉水日夜不停地东流 故涉及的水循环环节是水汽输送和径流输送环节 b 知识点三海洋开发1 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 2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3 潮汐能和波浪能的开发利用 近年来我国海洋捕鱼量大幅度下降 且捕上来的多是小鱼 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气候异常b 石油泄漏污染了海洋环境c 修建人工岛和海港设施d 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解析我国近海存在过度捕捞现象 鱼的个体越来越小 从而导致渔获量大幅度下降 d 知识点四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1 海洋自然灾害及防范 2 海洋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 废油排入海洋形成油膜浮在海面 抑制海水的蒸发 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 同时又减少了海面潜热的转移 导致海水温度的日变化 年变化加大 使海洋调节气温的作用减弱 产生 海洋沙漠化效应 据此完成 1 2 题 1 产生 海洋沙漠化效应 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a 人类生活污染b 陆地上工业生产排污c 近海石油的开采 加工和运输d 港口建设 2 有关海洋沙漠化产生的危害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海洋生物因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b 使沿岸地区气候更加炎热干燥 干旱面积将会扩大c 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d 使热带水温降低解析 海洋沙漠化效应 主要由废油对海水的污染造成 而废油的来源主要是近海石油的开采 加工和运输过程 其造成的危害是海水温度的日变化 年变化加大 而热带水温降低不符合题意 答案 1 c 2 d 考向一海岸带与海底地形示例1 2009 福建文综 结合有关知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分别说出图中海峡东 西海岸主要的海岸类型 并说明判断理由 2 说明海峡西岸的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及有利条件 解析据图中经纬网及海岸轮廓可判断此海峡为台湾海峡 我国海岸划分为 沙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 基岩海岸 生物海岸 分析上图可以看出台湾海峡东海岸特点为海岸线平直 属于沙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 西海岸特点 海岸线曲折 多岬湾 为基岩海岸 西海岸为我国的浙江 福建沿海地带 这里经济发达 交通便利 人口 城镇密集 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滩涂面积大 适宜综合开发港口建设 滩涂养殖 晒盐 滨海旅游等 答案 1 西岸 基岩海岸 海岸线曲折 多岬湾 东岸 砂质 沙砾质 海岸和淤泥质海岸 海岸线平直 2 港口建设 多优良港湾 滩涂养殖 滩涂面积较大 滨海旅游 海岛 海岸 景色独特 气候宜人 滩涂晒盐 气温高 晴天多 海岸带综合开发 人口 城镇密集 交通便利 经济发达 方法技巧海岸线和海岸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海岸线 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 海岸带 海洋和陆地相互交接 相互作用的地带 其范围由潮间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的宽度 考向二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示例2 2008 上海地理 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变化曲线比较接近 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附近的海域 2 图中显示 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 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 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 其原因是 3 南纬60 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 它与北纬60 附近的海域相比 海水盐度大的是附近海域 这两个海域的海水盐度不同的原因是 4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 可以看出 是影响海水盐度的重要因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水温度 盐度的相关知识 以及读图能力 第 1 题 读图可得答案 第 2 题 海水盐度的高低 主要取决于气候因素 即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其次还要受寒暖流 河流径流量的影响 另外 海区的封闭度与附近海区海水的交换量也能影响海水盐度的高低 第 3 题 盐度的数值和南北纬60 附近盐度的高低可以通过读图得出 分析原因可根据第 2 题解析中提到的因素来分析 第 4 题 根据材料分析 得出结论 答案 1 蒸发量回归线 2 地处赤道低气压带 降水丰富 3 34南纬60 北纬60 海区有大陆淡水大量注入 南纬60 基本上全是海洋 4 蒸发量降水量入海径流量 方法技巧海水温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考向三海洋资源开发示例3 2009 福州质检 阅读 世界潮汐能富集的岸段及著名潮汐电站的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潮汐发电就是利用 通过控制落差 推动驱动发动机发电 其发电原理与水力发电原理相似 2 分析图中潮汐能富集的岸段及著名潮汐电站 归纳潮汐能分布规律和能量转化过程 3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潮汐发电站理想的坝址 并推测潮汐电站的组成 4 从能量来源的角度分析水能发电和潮汐能发电的异同 解析潮汐是利用海水涨落潮差的势能发电 其发电流程为潮汐涨落 大坝蓄水 势能 水轮机发电 潮汐发电站多建在口窄肚大 利于筑坝的河口或海湾出口处 答案 1 海水涨落潮差的势能水库水轮机 2 分布在潮差大 封闭性好 浅窄的海峡 海湾和河口 首先将海水势能变为机械能 再转变为电能 3 口窄肚大 利于筑坝的河口或海湾出口处 进潮口 贮水库 发电机组等 4 相同 从发电原理上看 筑坝使大坝两侧产生水位差 利用水位差的势能带动水轮机发电 从大坝选址上看 要选择在较为狭窄的河段 从直接转化的能量看 都是由地球引力作用于不同水位差产生的势能转化来的 不同 从大坝选址看 水能发电的大坝一般选在河流的中 上游落差大的部位 潮汐发电站的大坝应选在河口处 从能量来源看 水能是地势高低起伏导致河流产生能量 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能 潮汐能则是由于天体的引力使海水产生潮差 主题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示例1 2008 江苏地理 下图为 黄河三角洲某海岸带环境问题示意图 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字母a表示 b表示 c表示 2 该海岸带侵蚀后退的最主要原因是 填选项字母 a 过度开采利用地下水b 入海径流 泥沙量减少c 大面积围垦滩涂湿地d 过量排放 倾倒废弃物 3 苇滩 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有 填选项字母 和 a 延缓全球海平面上升b 容纳 净化污染物c 增加河流水量d 保护生物多样性 4 近年来 经过有效治理 黄河枯水期入海径流量明显增大 简述这对改善该海岸带环境的作用 方法点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主要对题目材料的理解和对题目设问的审思 例如本题要紧密结合 黄河三角洲某海岸环境问题示意图 准确把握海岸带环境变化的内在原因 并结合试题设问可得出本题结论 第 1 题 可以根据示意图中各框内容的相互关系进行推理判断 一般填空的内容都是常见术语 第 2 题 抓住设问中的 最主要 这个关键词 就不会多选其他选项了 第 3 题 湿地兼有水 陆特征 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 对维持生态平衡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 蓄洪防 旱 降解污染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 4 题 可以从示意图中关键框的内容中寻找答题要点 如 淡水变咸 海岸侵蚀后退 海洋污染 答案 1 海水入侵全球变暖海洋污染 2 b 3 bd 4 减轻了淡水变咸 延缓海岸侵蚀后退 减轻海洋污染 易错点 不会判断洋流性质和成因示例2下图为 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 箭头表示流经该海域的洋流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该海域位于 南 北 半球 图示洋流是 寒 暖 流 2 该洋流位于大陆的 东 西 岸 在它的影响下 大陆沿岸形成环境 3 如该海域位于太平洋 则洋流的名称是 按成因属于流 错因分析解答本题时 很多学生不能根据题目所给海水温度数据判断海区的位置和洋流的特征 从水温的分布来看 北高南低 符合南半球的水温分布规律 洋流从冷水区向暖水区流动 应为寒流 符合该条件的洋流有西澳大利亚寒流 本格拉寒流和秘鲁寒流 位于太平洋的是秘鲁寒流 为补偿流 答案 1 南寒 2 西荒漠 3 秘鲁寒流补偿 纠错感悟在解答以上问题时必须清楚地把握海水等温线与洋流的关系 第一 暖高寒低 即暖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纬度海区 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度海区 第二 凸向即流向 即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为洋流的流向 第三 低来寒 高来暖 即由低温海区流向高温海区的洋流为寒流 由高温海区流向低温海区的洋流是暖流 1 2009 浙江金华 读下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从成因上看 台湾岛属于 a 火山岛b 珊瑚岛c 沉积岛d 大陆岛 2 从海底地貌上看 a地海底属于 这种海底地形的特点是 常见的海洋资源有 空间资源和旅游资源等 3 如果字母a表示台湾海峡 则从板块构造上看 b是板块 字母c是 字母d是 c地和d地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比较丰富的能源资源是 4 目前中日东海油气之争十分激烈 请你从地理学角度 油气田的生成等方面 说一说我国在东海大陆架上开采石油是我国主权范围之内的事 解析本题考查海底地貌及海洋资源 海洋权益等知识 答案 1 d 2 大陆架坡度小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化学资源 3 亚欧太平洋海岭火山地震地热 4 东海油田位于东海大陆架上 是我国领土的自然延伸 东海油田与日本冲绳诸岛之间的海底被冲绳海槽分开 石油是地质年代的有机物质沉积于海底 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形成的 而这些沉积物质主要是由河流从中国大陆上带来的 日本的少数海岛与中国大陆不可能对等地平分东海 故东海油田的开发是我国主权范围之内的事 2 2009 江苏盐城调研 读 海洋表面盐度分布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甲处盐度等值线的数值是 甲 乙 丙三处盐度变化的原因是 2 b c两处盐度相比 b处盐度 大于 小于 c处盐度 原因是什么 3 a海区重要的海洋资源是 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4 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 与 填字母 海区的水温升高有关 该现象对澳大利亚气候产生的影响是 解析第 1 题 依据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即可判定甲处盐度值 第 2 题 盐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低纬度递减 第 3 题 a海区为秘鲁沿海 有世界著名渔场 秘鲁渔场 附近有沿岸上升流 第 4 题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秘鲁海域海区异常升温 答案 1 33受河流淡水注入稀释的影响 2 小于b处靠近赤道地区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盐度较小 c处地处副热带地区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盐度较大 3 渔业资源附近有沿岸上升补偿流 将海底的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面 供浮游生物生长需要 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 4 a降水减少 气候干旱 3 2009 江苏地理 下图是 杭州湾 舟山群岛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天文角度看 形成钱塘潮 八月十八潮 壮观天下无 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日 地 月三者大致排列在同一直线上 其中位于中间 2 舟山群岛的基岩海岸特点是 主要海洋自然灾害是 3 填表回答舟山群岛海域目前已利用的主要海洋资源类型及其利用方式 解析第 1 题 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与地球所受引力大小有关 当日 地 月三者在同一直线时 地球受到月球和太阳引力合力达到最大 根据日 地 月三者的运动规律 农历八月十五 日 地 月三者位置大致在同一直线上 且地球在中间 但实际的钱塘潮最为壮观时期往往错后于一两天 还要受到风力 地形等因素影响 因此有 八月十八潮 壮观天下无 的现象 第 2 题 舟山群岛海岸属于基岩海岸 基岩海岸集中分布于杭州湾以南的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等省区沿岸 北方的山东半岛 辽东半岛 秦皇岛 葫芦岛附近以及台湾岛东部的海岸 也属基岩海岸 基岩海岸的特点是岸线曲折 水深湾大 岬湾相间 多天然良港 第 3 题 应理解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主要海洋资源类型 再结合舟山群岛海域实际开发利用情况填表回答 答案 1 地球 2 海岸曲折 陡峻多港湾风暴潮 3 4 2009 广东执信 中山 深圳联考 海洋环境与人类息息相关 材料一在美国阿拉斯加北部海域 陆续发现了北极熊的尸体 调查显示 北极熊的数目正在下降 材料二图1反映了全球不同地区冰川累积物质平衡变化 注 冰川累积物质平衡 积累量 消融量 安第斯山脉和巴塔哥尼亚地区位于南半球 材料三夏威夷群岛是位于太平洋中北回归线附近的旅游胜地 其旅游和制糖产业出口直接收入情况见图2 材料四有关ddt在食物链中的富集情况见图3 注 ddt为20世纪人类普遍使用的一种农药 根据上述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问题 1 结合图1判断 全球各地冰川呈现趋势 造成北极熊死亡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填正确项字母 a 受海豹群攻击受伤所致b 患了严重传染病c 长途游泳觅食 找不到大块浮冰休息而被淹死d 遭遇突发暴风雪和严寒 2 双选 根据图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项字母 a 当地饮食习惯改变 吃糖减少b 制糖业废水污染海洋 影响旅游业c 气候变化影响当地的甘蔗生长d 旅游业和制糖业之间没有关系e 旅游业比制糖业综合效益好 3 你认为应如何协调当地制糖业和旅游业的关系 4 图3反映的问题是 类似情况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什么危害 解析第 1 题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第 2 题 结合图2中旅游与糖和糖浆变化曲线可确定两条线的关系 第 3 题 由图2可以推知 制糖业的发展会影响旅游业 而旅游业的收益会更大 所以应从发展旅游业 限制制糖业思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