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沧海 说课稿平坝区第二中学 郭红霞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观沧海,下面我将从教材、目标、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第一方面:说教材观沧海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该单元展现的是几位作者对自然美景的不同体验。观沧海是 一首古体诗,主要写了曹操登上东边的碣石山上去观看大海。表达了曹操的想一统中原的远大的抱负和豁达的胸襟。第二方面:说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项: 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理解诗歌意思。2.结合诗句内容,掌握诗中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3.能从诗人所写景物中体味诗人博大的胸襟,以及想要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为什么要确立以上三个目标,而不确立其它目标呢?其理由如下: 我们常说:诗歌是诗人情感的高度浓缩。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是基本的语文素养。其次,本单元要求学生背诵和默写诗歌,第一条目标紧贴教材。其次,本诗共十四句,除了前两句叙事,最后两句属符文,跟诗歌内容无关外,其他十句都在写景,所以对诗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写景方法进行教学是由诗歌本身的内容确定的。 我认为观沧海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和思想教育的典范作品。为什么这样说呢?观沧海是曹操在消灭了吕布、袁术以及袁绍主力后,于建安十二年(即公元207年)北伐乌桓,追歼袁绍残部,经过碣石山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在登临碣石山时所看到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图景,又利用诗歌的重要特点想象,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美景,抒发了诗人消灭北方割据势力,统一北方的雄心壮志。当然,曹操要实现这一壮志,当时要做的事还很多,比如刘表还未消灭,但我们知道,后来的曹操不仅统一了北方,还雄心勃勃地想征服江东乃至全国,赤壁之战就是最好的诠释。因此,通过本诗的教学,一方面可让学生感受曹操的博大胸怀和远大理想,另一方面也教育学生像曹操一样,胸有大志,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第二方面: 说重点、难点 我把本诗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法;教学难点确定为景物描写中如何蕴涵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理想。原因有二: 从课本的编选意图与课文的特点来看,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明白这一点,需要指导学生 体会“诗言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文学主张,体会诗不是为写景而写景的,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这一本质特点。 从学生的认知情况来看,学本诗时,学生虽已进入七年级,但是因为他们大多受条件的限制,没见过大海,与曹操的时代相隔较远,很难体会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寄寓的“志”:大海吞吐日月星辰,象征曹操所具有的消灭北方割据势力,统一北方的豪迈气概和雄心壮志。 第三方面:说学法学法上,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以朗读为主 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阅读习惯。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第四方面:说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环节1 导入新课。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果我们把中国的文化比作是璀璨的银河,那么中国的诗歌就是其中最闪亮、最光彩夺目的一颗,中国是诗的国度,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我国的第一位伟大爱国诗人是屈原,我国诗歌最繁盛的朝代是唐朝,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歌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我们学过的木兰诗是一首乐府诗,静夜诗是一首绝句,在山的那边是一首现代自由体诗今天,我们就再次进入诗歌殿堂,进一步领略一下诗歌的魅力,学习一首乐府诗曹操的观沧海。(出示课题)环节2在此,整首诗歌围绕“观”字展开。(1)全诗由哪个字统领全篇?(观)(2)谁在观?(在此引入作者简介)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人,封号魏武帝。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短歌行、碣石篇、龟虽寿等不朽诗篇。(3)曹操在什么样的背景当中观的沧海?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击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袁绍。袁绍残部逃到乌桓(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想得到乌桓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即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在此,着重让学生体会诗人当时这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的心理,以此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慷概激昂)环节3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诗歌。读出诗人内心的踌躇满志、意气昂扬之感。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为引导学生开展独立的阅读实践,教师以多媒体展示名家范读,之后学生齐读、自由读等多种读书形式。以读代讲,进一步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环节4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有何特点?在此学生点出所写景物,教师书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所写景物不同。由 “澹澹”和“竦峙”来引入 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在引导学生注意“日月”和“星汉”并非现在作者眼中所见,而是作者想象出来的,由此引入诗中“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完成目标二。环节5从作者所写之景,可品出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教师明确:抒发了作者想要一统中原的政治抱负以及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那两句诗最能体现作者这样的情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环节6 课堂总结。通过教师的梳理总结,使本课知识要点化,系统化,给学生以强化记忆。帮学生确立远大的志向。环节7 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全诗。2.课下搜集有关曹操的资料,写一篇对曹操有关人物介绍及评论。好处: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发挥学生想象力,促进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融营销实战模拟题集及案例分析报告
- 2025年旅游行业从业资格认证考试模拟卷及答案解析
- 2025注册验船师考试(C级船舶检验专业综合能力)仿真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基础素养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药销售代表专业能力提升面试指南及模拟题
- 2025年智能家居产品经理中级笔试预测题与考试指南
- 2025年无人机航拍测绘技术中级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初级造纸工岗位面试要点与常见问题解析
- 广东省肇庆市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从业人员晨检记录表
- CQI-9热处理系统审核第三版(中文版)
- 马兰士CD6004 使用说明书
- 2023年泰州市高级教师职称考试试题
- 业余足球比赛技术统计表
- 社情民意写作基本知识要点课件
-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GMP培训专家讲座
-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共38张PPT)
- 金风15兆瓦机组变流部分培训课件
- 膀胱镜检查记录
- 沈阳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三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