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长的故事.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长的故事.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长的故事.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长的故事.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昌黎镇第一中心小学 赵书君教材分析:这篇文章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隐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本文没有一处谴责人们滥砍乱伐树木的行为,却把抽象的含义化为具体的物象,让我们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生分析:本文语言浅显、朴实,用娓娓道来方式向学生讲述了一个村庄从发展到毁灭的过程。但文章中也有含义很深的句子,与学生的人生体验有些距离,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体会,谈感受,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们的环保意识会更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读“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的用词准确,生动形象。4、通过自学、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5、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教育孩子们从小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教学难点: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2、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再次走进这个小村庄,去看看那里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课题。师:还记得那个小村庄吗?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本课的词语,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都记住了吗?1、出示词语: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2、用开火车的方式读一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齐读课题,对课题提出质疑,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设计意图】小小的课题也蕴含着许多的知识,而对课题的分析与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而这也正体现了细节成就魅力。(学生自由读课文)1、标出自然段。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品读课文、深入探究师: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村庄?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美丽的小村庄 消失了(一)体会小村庄美在哪里?1、(课件出示小村庄)说说小村庄美在哪里?2、品读句子、赏析词语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自由读、指名读)师:读了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这些词语给你什么感受? (出示课件,结合词语,让学生从画面中深入了解它的美。)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把小村庄的美读出来。师:故事的开头还有一处精妙的地方,有一个词语,如果没有了,整段话的意思都发生了变化,这个词语是“早先”师:为什么说,“早先”这个词语如果没有了,整段话的意思都不一样了?师:“早先”这个词语如果没有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庄依然存在。【设计意图】从文字的感悟到体会词语的妙处,然后再回到情感的升华。这样的设计符合新课标中从内容到形式,又从形式到内容的教学策略。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兼顾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过渡语:课文的第一句话就为整个故事埋下了伏笔。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可是后来这个小村庄却消失了,令人心痛的消失了,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二)品读小村庄毁灭的原因1、师:如此美丽的小村庄没有了,此时此刻你心里有何感受?(学生自由质疑)2、师:如此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消失了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读2-4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能表现小村庄消失的原因的句子,然后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自己的感受,最后形成本组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设计意图】尊重学生选择,留空白,让学生在强烈对比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然后再通过读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涵。3、品读2-4自然段(汇报交流)(课件出示)句子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A:理解“谁”,体会村民们砍伐树木的随意。B:谁谁指谁?(每一家,每一户)师:自由读句子,你读懂了什么?(读懂了人们想砍树就去砍了,很随便。)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C:从“拎”这个字。D:“拎”起斧头更能说明村民想都不想就去了。师:接下来我们研究土地是怎么裸露的。(探究体验活动)全体同学起立,你们现在是一棵棵茂盛的大树,此时的森林还是郁郁葱葱的;可是后来,家家户户的村民们都去砍树,这树啊,就越来越少了!给这些“谁”取取名字!(指导品读,加深体会:不论是谁都可以上山砍树,而且砍树的数量不限)a:曹家想做门,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坐下一排同学)b:孙家想做床,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又坐下一排同学)c:李家想做地板,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再坐下一排同学)d:刘家想做篱笆,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再坐下一排同学)师:同学们,你们看,原先山上有许许多多的树木,现在只剩下孤零零的几棵了,所以土地就“裸露了”E:学生再次感情朗读,体会村民们是怎样乱砍树的。【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选择,提出观点后讨论,学生可以从关键词、句多角度分析,解决本课教学重点,同时渗透环保教育。利用字词教学既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体会中国汉字的奇妙之处,又让学生在字词中顺其自然的理解了课文。同时探究体验活动的开展,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词语,更能感受土地裸露的过程。句子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A:理解“一年年,一代代”。(用一个词语来说:世世代代)师:长时间的砍树,小村庄还会发生什么变化? B:从两个“不断”中你体会到什么?(抓住“不断不断”和省略号体会人们破坏森林资源的持续性。)师:长时间的、不间断的、随意砍伐,用一个词来概括“乱砍滥伐”板书:乱砍滥伐【设计意图】此处作者省略号的运用意味深长,说明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在这里设置空白,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从而达到与作者心灵上的沟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过度采伐是如何形成的。句子3: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A、读句子说一说树木都变成了什么?B、相机理解“各种各样”、“应有尽有”等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说明村民们砍树看得多,砍得很过分)C、品读“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了。”(仿佛看到了滚滚浓烟,有很强烈的画面感) 理解:人们是怎样利用树木的,特别是人们把树木当柴烧,这是多么低效的利用方式,又是多么轻易的破坏方式啊!句子4: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师:你觉得他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A、 品读“不错”和“还都不错”。B、 体会一个“还”字的味道。学生体会:人们只顾着眼前利益,日子表面上看起来过得很好,他们只看见生活的富裕,没察觉到环境的变化。再读课文2、3自然段。充分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4、教师小结:村民们这样随意的、大量的、长时间的砍伐树木,小村庄能不消失吗?【设计意图】通过对文字的充分理解,学生对小村庄消失的原因已全然了解,此时积蓄的情感急需释放,这样一来而后的表达也便会水到渠成。四、情感升华,引发思考师: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看看小村庄是怎么消失的?句子5: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a: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雨? b:“大雨没喘气儿”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大雨接连不断地下,一刻也没停。)c:用了什么修辞手法?d:对比两句话的不同,你有什么发现?“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师:第句“小村庄”后面有逗号,这个停顿让你想到了什么?(想到了小村庄的村民,村民们怎么样了,真令人担心。)【设计意图】从美丽到毁灭,让学生的情感形成巨大的落差。这样强烈的冲击力才能调动学生深入探索的欲望,才可以让学生真正的深入文本,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文字感受能力。五、理解锋利斧头的象征意义句子6: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a:什么都没有了?都是什么没有了呢?(课件出示:_没有了,_没有了,_没有了的句式,指名说) b:“锋利的斧头”代表什么? 师:小村庄由美丽到消失,谁是罪魁祸首?(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去说。)小结 :村民们破坏环境,乱砍滥伐,只砍树不种树的生活方式是小村庄最终消失的根本原因。这样的生活方式只能是一时的,是不能长久的。六、回味课文,引发思考 (出示课件)原先那个美丽的小村庄已经没有了,山坡上光秃秃的,人们要在空荡荡的山谷中立一块警示牌,上面写什么?说出来。师:从课文中找一句话写上去,写哪句“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荒凉的、空荡荡的山谷中,立着一块木牌,我们一起读木牌上的字。(齐读三遍,一咏三叹)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整体感知它。【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这节课的创新点,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感受,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灵活性思维,发表对环境保护这一主题的感悟,同时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立足于刚掌握的知识,考察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又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勇于表达自我的能力。七、布置作业,拓展延伸师:洪水过后,山谷中又来了一批村民,他们要在这里生活,动手建设自己的家园。他们会怎么做呢?想象村民们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