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经济学说史课件参考资料第15章.ppt_第1页
高三政治经济学说史课件参考资料第15章.ppt_第2页
高三政治经济学说史课件参考资料第15章.ppt_第3页
高三政治经济学说史课件参考资料第15章.ppt_第4页
高三政治经济学说史课件参考资料第15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学说史教程 1 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经济学说史教程 textbookofhistoryofeconomictheory 第二版主编陈孟熙副主编郭建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经济学说史教程 2 第五篇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初的西方经济学说 第十五章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第十六章边际效用学派的经济学说第十七章马歇尔的经济学说 经济学说史教程 3 第十五章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 本章重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历史学派先驱者李斯特的经济学说第三节旧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第四节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第五节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阅读书目思考题 经济学说史教程 4 第十五章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 历史学派与制度学派被正统西方经济学视为 异端 历史学派的先驱者李斯特强调经济学的民族性 以其独特的生产力理论力促德国经济的发展 旧历史学派代表罗雪尔强调要建立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 新历史学派的代表施穆勒以历史统计方法研究经济学 强调心理 道德 法律等在经济中的作用 否认普遍经济规律的存在 制度学派的代表凡勃伦用历史的 心理的和法律的因素来解释制度 以社会改良主义来解决社会矛盾 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作用 本章重点 经济学说史教程 5 第一节概述 一 德国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英国 甚至落后于法国 19世纪初 德国仍是一个以宗法式的农业为主体的封建国家 社会经济的不发展导致了经济理论的贫乏 19世纪初期以后 英法资产阶级经济学作为输入德国 一些注重实际的经济思想家 力图从德国自己的民族实际出发去理解英法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强调政治经济学的民族性 这就是以李斯特 亚当 缪勒等为代表的德国 国家经济学 的产生 李斯特的民族主义经济学开创了德国经济学中 反古典 的传统 经济学说史教程 6 第一节概述 19世纪40年代以后 德国产生了自己独立的政治经济学 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把同英法古典经济学的对立发展到了极端的地步 在经济学研究方法上根本否定古典学派的抽象演绎法 极力推崇所谓的 历史方法 历史学派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 即旧历史学派和新历史学派 经济学说史教程 7 第一节概述 二 美国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 直到19世纪中叶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才得以在美国确立 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 美国资本主义却发展很快 到19世纪末 已赶上西欧国家 19世纪中叶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是以凯里为代表的庸俗的阶级利益调和论和保护关税理论 到19世纪末 美国出现了制度学派经济学 经济学说史教程 8 第二节历史学派先驱者李斯特的经济学说 一 生平 著作和学说特色1 生平 弗里德里希 李斯特 1789 1846 德国经济思想家 贸易保护主义倡导者 出身于德国一个制革匠家庭 曾担任书记员 会计检查官 图宾根大学财政学教授 议会议员等职 当时德国分裂为许多封建小邦 阻碍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他积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 呼吁消除封建割据 建立统一的民族市场 但反动势力的迫害 政治幻想的破灭以及生活的窘迫致使其精神 于1846年11月30日在奥地利自杀身亡 经济学说史教程 9 第二节历史学派先驱者李斯特的经济学说 2 著作 李斯特的经济思想反映在他的大量的关于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的文章和演说中 这些思想在他的主要经济著作中得到了系统阐述 这些著作包括 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等 其中最后一本书集中代表了李斯特的经济思想 经济学说史教程 10 第二节历史学派先驱者李斯特的经济学说 3 学说特色 当时德国资产阶级在经济上面临着双重任务 一方面需要在国内结束封建割据 实行自由贸易 另一方面 要求在国际贸易中实行关税保护制度 这使得李斯特的经济学说具有鲜明的特点 即反对英法古典经济学说 强调政治经济学的民族性 他没能区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理论和庸俗经济学说 而把它们统称为 流行学派 他要建立一种新的学说体系 即他所谓的 国家经济学 他提出 这种学说不是建立在空洞的世界主义之上 而是以事物本质 历史教训和国家需要为依据 经济学说史教程 11 第二节历史学派先驱者李斯特的经济学说 二 自由贸易与保护主义李斯特的学说体系与英法古典主义的对立 集中体现在是主张自由贸易还是实行保护主义的论争上 李斯特从当时德国具体的历史条件出发 反对普遍的自由贸易 而主张在德国实行关税保护制度 李斯特他主张只有通过关税保护制度 使德国实现工业化 然后才能在国际贸易中实现自由竞争 他把保护关税制度看做将来在国际范围内实现自由贸易的一种手段 而不是目的 正是这一点使他既区别于传统的重商主义 又不同于英法古典经济学 而是二者的一种结合 经济学说史教程 12 第二节历史学派先驱者李斯特的经济学说 三 关税保护与生产力理论为了论证他所提出的保护关税制度 李斯特提出了独具特色的生产力理论 他认为 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要重要得多 它不仅可以使原有价值得到保存 而且可以使已经消耗掉的价值得到补偿和增殖 为了发展生产力 李斯特提出必须实行关税保护制度 他认为 实行保护制度的初期 可能会使生产成本增加 商品价格提高 并不利于消费者 但是这种损失却使生产力有了发展 生产成本会降低 从而会获得更大的物质财富 经济学说史教程 13 第二节历史学派先驱者李斯特的经济学说 关于生产力问题的观点 1 生产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一个社会的生产力不仅是物质财富累积的结果 而且也是科学与艺术 国家与社会制度 智力培养 创造发明等人类精神财富累积的结果 2 一国的最大部分消耗 是应该用于后一代的教育 应该用于国家未来生产力的促进和培养的 3 一国生产力的增进是国内各产业之间分工协作和国际间分工协作的结果 经济学说史教程 14 第二节历史学派先驱者李斯特的经济学说 总结 李斯特以生产力理论来补充英法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 论证当时在德国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必要性 并且把组织管理和教育等看做影响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 李斯特对于生产力的理解是不科学的 他还不能够正确地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说史教程 15 第二节历史学派先驱者李斯特的经济学说 四 关税保护与经济发展阶段论李斯特认为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贸易政策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 他提出 一个国家的经济一般必须经过以下五个发展阶段 即原始未开化时期 畜牧时期 农业时期 农工业时期 农工商业时期 当一个国家从原始未开化时期向畜牧时期 农业时期和农工业时期过渡时 对经济发展最有利的政策是自由贸易 到了农工业阶段 则必须实行关税保护政策 进入农工商业时期以后 自由贸易原则又重新得以适用 经济学说史教程 16 第二节历史学派先驱者李斯特的经济学说 李斯特认为 当时的德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第四个阶段 即由农工业时期向农工商业发展的时期 因而必须采取关税保护制度 以发展德国的民族工业 李斯特的经济发展阶段论是不科学的 他把社会历史的发展仅仅理解为国民经济部门的演进 而完全抛开了社会经济更迭的主要形式即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一根本因素 因而不可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作出科学的说明 经济学说史教程 17 第三节旧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 一 历史学派的形成和学说特点1 形成19世纪中叶以后 德国逐渐走向统一 1848年革命以后 资本主义在德国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促进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 但当时德国已出现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 这使得革命以资产阶级背叛革命向贵族地主阶级妥协而告终 历史学派正是德国资产阶级向贵族地主阶级的妥协在经济理论上的产物 历史学派经历了两个阶段 19世纪40 70年代称为旧历史学派 70年代以后称为新历史学派 经济学说史教程 18 第三节旧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 2 学说特点旧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的特点 1 反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抽象演绎法 反对进行任何理论抽象 主张用所谓的历史方法代替科学的抽象法 更加否认普遍的经济规律的存在 主张用国民经济学代替政治经济学 2 反对古典经济学所倡导的自由放任 主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经济学说史教程 19 第三节旧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 3 极力美化封建制度及其残余 在理论上为普鲁士式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作辩护 鼓吹阶级利益调和 反对各种社会主义学说 4 宣扬大日耳曼民族的优越性 鼓吹民族沙文主义 从理论上证明德国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合理性 这些特征 反映了其学说为德国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庸俗性质 旧历史学派的创始人是威廉 罗雪尔 其主要代表人物还包括布鲁诺 希尔德布兰德和卡尔 克尼斯等人 经济学说史教程 20 第三节旧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 二 罗雪尔的经济学说1 生平 威廉 罗雪尔 1817 1894 19世纪中叶德国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旧历史学派的创始人 出身于旧官僚家庭 曾在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历史和政治学 后在哥廷根大学和莱比锡大学任教 2 著作 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 国民经济学体系 16 17世纪英国国民经济学说史 和 德国经济学说史 等 经济学说史教程 21 第三节旧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 3 学说 罗雪尔作为历史学派的创始人 最早提出了所谓 国民经济学的生理学方法 即历史方法 他以他的历史方法与古典经济学的抽象法相对立 历史的方法具有如下特征 1 国经经济学的目的在于说明经济生活的现在和过去 2 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只有与法律史 政治史和文化史紧密联系起来 才能对经济生活作出完整的说明 3 国民经济学不只研究现在的经济状况和单个的国民 必须结合过去的情况和国民整体 获得启示和教训 4 历史的方法不轻易颂扬或否定一种经济制度 经济学说史教程 22 第三节旧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 罗雪尔虽然强调历史研究 注重历史资料的搜集 但是他并不否认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研究 罗雪尔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作了划分 即社会经济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 童年 青年 成年和老年 因而 整个发展过程具有上升的和下降的不同趋势 他认为 国民经济在其发展的所有阶段都要受三种主要经济因素的支配 即自然 劳动和资本 经济学说史教程 23 第四节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 4 缺陷 罗雪尔的经济学方法论是不科学的 他没有的事实材料进行理论加工和抽象 罗雪尔对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也是错误的 他不理解生物有机体的进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区别 因而在他对经济发展过程的分析中也就看不到经济的社会形式的变化 罗雪尔反对各种社会主义学说 为德国容克资产阶级利益辩护 提出利己心是人类生来俱有的 人类利己心同社会主义是不相容的 极力宣扬阶级利益调和 鼓吹阶级利益的协调是一国繁荣的基础 经济学说史教程 24 第四节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 一 新历史学派的形成和学说特点1 形成 19世纪70年代德国完成统一 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 普法战争以后 德国获得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到19世纪末 德国已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这对德国资产阶级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新历史学派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经济学说史教程 25 第四节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 2 学说特点 新历史学派经济学家 承袭旧历史学派的传统 否认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经济规律的普遍意义 极力鼓吹国家的超阶级性 阶级利益调和 宣扬社会改良主义 以此来否定马克思主义 对抗科学的社会主义 新历史学派的创始人是古斯塔夫 施穆勒 主要代表人物还包括卢约 布伦坦诺 阿道夫 瓦格纳 阿伯特 艾伯哈德 谢夫莱 卡尔 毕歇尔以及稍后的韦纳 桑巴特等 经济学说史教程 26 第四节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 新历史学派的特点 1 不再否认经济规律的存在 而认为探索这种规律是经济科学的主要目的 但他们怀疑经济学能否揭示这些规律 提出在经济研究中必须运用历史归纳法 2 以所谓历史统计方法代替旧历史学派的 历史的生理学 方法 并力图用历史统计方法来分析和考察现实经济问题 经济学说史教程 27 第四节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 3 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攻击马克思主义 以社会改良主义与科学的社会主义相对抗 4 极力鼓吹国家的超阶级性 美化德国容克资产阶级专制政权 吹捧德意志帝国是一个 理想的王国 5 强调心理 道德和法律等意识形态因素在经济中的作用 并且以此来解释各种社会经济现象 经济学说史教程 28 第四节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 二 新历史学派的主要经济观点新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只是埋头于经济史的研究 他们在经济学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称得上是理论的东西 只能说有一些基本的经济观点 1 强调心理的 道德的因素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强调法律对经济的制约关系 3 强调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鼓吹国家的 超阶级性 经济学说史教程 29 第四节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 三 新历史学派的经济政策新历史学派以其方法论和基本观点为基础 提出了社会改良主义的经济政策主张 新历史学派不同于旧历史学派的一个特征在于 它不仅在理论上为德国容克资产阶级辩护 而且还提出实际的政策主张 为普鲁士国家政权出谋献策 新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和政策主张不仅是庸俗的 而且也是反动的 这一学说不仅为19世纪末俾斯麦的国家社会主义所利用 而且其中某些观点也成为20世纪初叶德国法西斯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一 经济学说史教程 30 第五节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 一 制度学派的形成和学说特点1 形成 19世纪60年代南北战争以后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得以在美国最终确立 20世纪初美国已完成了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 垄断资本的发展 在美国造成了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加剧了国内阶级矛盾 在上述历史条件下 资产阶级需要有新的理论对现代资本主义作出符合其利益要求的解释 由此在美国就出现了以克拉克为代表的理论学派经济学和以凡勃伦为代表的制度学派经济学 经济学说史教程 31 第五节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 2 学说特点 资产阶级需要有新的理论对现代资本主义作出符合其利益要求的解释 由此在美国就出现了以克拉克为代表的理论学派经济学和以凡勃伦为代表的制度学派经济学 经济学说史教程 32 第五节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 特点 1 不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天然合理 尽善尽美的制度 承认它存在缺陷 对现代资本主义提出了批判 但他们的批判是一种改良主义的 2 以历史的 心理的和法律的因素来解释制度 把制度说成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 从而使他们的学说带有主观唯心主义特征 3 以相对的和进化的观点解释社会经济发展和制度演变 否认社会发展过程中革命性飞跃 4 制度经济学家极力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 强调政府在调节和管理经济中的作用 经济学说史教程 33 第五节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 制度学派的创始人是凡勃伦 主要代表人物还包括康芒斯和密契尔等 勃伦着重于制度的心理和文化分析 把制度的发展看做思想意识演进的结果 他的学说又被称为制度的 社会心理学派 康芒斯着重论证法律在决定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强调法院调节和管理经济的重要性 他的学说被称为制度的 社会法律学派 密契尔把制度研究与经济周期的统计检验结合起来 论证统计检验是说明制度演进的主要依据 他的学说又被称为制度的 经验统计学派 经济学说史教程 34 第五节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 二 凡勃伦的制度经济学说1 生平 托尔斯坦 凡勃伦 1857 1929 制度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出身于美国农村中一个挪威移民家庭 早年就学于明尼苏达的卡尔顿学院 后进入霍普金斯 耶鲁 康奈尔等大学深造 从1890 1922年 他曾先后在芝加哥 斯坦福 密苏里等大学和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任教 经济学说史教程 35 第五节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 2 著作 主要经济著作有 有闲阶级论 企业论 德意志帝国和工业革命 美国的高级学术研究 既得利益和工艺状态 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 工程师和价格制度 以及 不在所有权和近代企业 等 经济学说史教程 36 第五节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 3 学说 凡勃伦以新的 本能主义 心理学作为他的经济学的哲学基础 他认为 传统经济学以边沁的 苦乐主义 心理学为其哲学基础 断言社会发展具有越来越好的趋势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凡勃伦以新的心理学为基础 把本能引入经济学领域 用以解释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 他对于制度的分析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一种心理的分析 经济学说史教程 37 第五节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 他给制度下了定义 所谓制度就是 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 他写道 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 他把私有财产 价格 市场 货币 竞争 企业 政治机构 法律和谋利行为等等 都说成是广泛存在的社会习惯 即制度形式 凡勃伦进一步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制度 一类是财产所有权或金钱关系的制度 一类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技术或物质生活的工具供给 经济学说史教程 38 第五节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 凡勃伦认为 由于机器利用和企业经营服从于不同的目的 因而就使两者发生了矛盾 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弊端的根源 凡勃伦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方案 他主张组织所谓 技术人员苏维埃 把经济的控制权转到它手中 以此来代替企业经营 这样 以追求利润为目的企业经营就将被抛弃 由此产生的一切矛盾也就自然会消失 经济学说史教程 39 第五节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 凡勃伦的制度经济学说以特有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天然合理性和永恒性提出了怀疑 揭露了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些矛盾和弊端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现实 这是他的经济学说的进步意义 他的制度经济理论并不完全科学 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并没有触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 他认为制度的演化是不可预测的 以此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结论 他否认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提出改良主义的政策主张 否认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 经济学说史教程 40 第五节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 三 康芒斯和密契尔的经济学说1 约翰 洛克斯 康芒斯 1862 1945 生平 制度学派的理论家和实践家 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早年学习凯里的经济学说 还曾研究过亨利 乔治的经济学说 后进入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受教于经济学家伊利 康芒斯先后在大学任教 他还是一个积极的社会活动家 主要从事劳工运动和社会立法活动 他曾先后参加了威斯康星州产业关系委员会和美国总统产业关系委员会 经济学说史教程 41 第五节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 著作 主编 美国工业社会的历史记述 共10卷 美国劳工史 与安德鲁合著 资本主义的法律基础 制度经济学 和遗著 集体行动经济学 等 在后三部著作中 康芒斯从不同方面系统阐述了他的独特的制度经济理论 经济学说史教程 42 第五节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 学说 他认为 制度就是指控制个体行动的集体行动 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 使之遵循一定的规范 使个体免受强迫 威胁 歧视或不公平竞争 集体的控制也能使个体的行动得到解放和扩张 康芒斯把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解释为一种交易关系 并由此引出阶级利益调和论 他承认现实社会普遍存在着利益的冲突 但他又认为借助一些调节方式可使冲突得到解决 在现代社会中有效的协调方式主要有三种 即经济 法律和伦理 经济学说史教程 43 第五节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 总结 康芒斯的制度经济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状况 特别是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了揭露和分析 承认资本主义现实中存在着阶级利益的冲突 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 他的经济学说不是一种科学的理论 而是一种改良主义的经济理论 同时 他把现代资本主义看做是由法律制度决定的 则是完全颠倒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学说史教程 44 第五节制度学派的经济学说 2 威斯利 克勒尔 密契尔 1874 1948 生平 早期制度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最早系统研究经济周期问题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出生于美国 在芝加哥大学学习时师从凡勃伦 后留校任教 他曾先后执教于加利福尼亚 哈佛等大学 并曾在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任职 1922 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