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2020年初中第二次适应性训练试卷C卷.doc_第1页
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2020年初中第二次适应性训练试卷C卷.doc_第2页
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2020年初中第二次适应性训练试卷C卷.doc_第3页
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2020年初中第二次适应性训练试卷C卷.doc_第4页
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2020年初中第二次适应性训练试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九年级下学期2020年初中第二次适应性训练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30分) (共8题;共30分)1. (3分)下面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女娲(gu) 寂寞(m) 蓬(png)勃 莽(mng)莽B . 澄(dng)澈 崛(ju)起 掺(cn)合 揉(ru)团C . 气概(gi) 幽(yu)光 藤(tng)条 不堪(kn)D . 溅(jin)落 挥洒(s) 泥潭(tn) 省(shng)事2. (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白磴 蛾眉 无可奈何B . 附丽 河伯 目不忍堵C . 尽致 伫立 雕粱画栋D . 探视 雷霆 株两悉称3. (3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两只海豚在上海的崇明岛搁浅了,令人惊奇的是在救助的过程中,它们终于不离不弃,如同一对患难与共的夫妻。B . 在他的心中,那是一本珍贵的书,多年来他一直珍藏着,因为那是我在他毕业前夕惠赠给他的。C . 日美之间围绕钓鱼岛问题,精心合作,再次上演了一幕“双簧戏”。一个在台前强势高唱夺岛论调,另一个在幕后,暗中借助一连串动作唆使怂恿、顺水推舟。D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围绕作风建设打了一套组合拳 , 其动作之快、力度之大、效果之明显,令人耳目一新,也让人充满期待。4. (3分)下列各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 , 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A . 文中“心灵”“广袤”和“比”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和介词。B . 文中“海洋和天空”“更为博大”分别是并列短语和偏正短语。C . “人们往往会自惭形秽”一句中的主语是“人们”。D . “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中两个“、”应改为“,”。5. (3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当仁不让”等。B .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一般认为,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端午习俗有喝菊花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茱萸等。C . “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常用的谦辞还有:家父、舍弟、鄙人、劳驾、赏脸、寒舍等。D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6. (3分)下列的说法,与作品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方鸿渐从北平大学毕业后,靠挂名岳父资助出国留学四年,游历三国,却身无长物,从德国人那里高价买了一纸假文凭回国。B . 方鸿渐在上海的工作和生活陷入困境后,就和赵辛楣等人一起到三闾大学任教。没想到,三闾大学帮派分立、勾心斗角,任教不易。C . 方鸿渐与孙柔嘉在三闾大学日久生情,当方鸿渐成为学校帮派之争的牺牲品时,两人决定一起离开,经桂林到香港,并在香港结婚。D . 与妻子回到上海后,方鸿渐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一家报社做些杂活。后来方鸿渐失了业,又因生活琐事与妻子吵架,最后决定再到重庆去找赵辛楣。7. (10分)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_,胡不归? _,胡为乎泥中?(式微诗经.邶风) (2)海内存知己,_ 。_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坐观垂钓者,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关雎里用来形容文静美好的姑娘的四字词语是_。 8. (2分)简爱中里德太太派人把简爱从桑菲尔德庄园接回家,向简爱进行了忏悔。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唉,我两次做了对不起你的事,现在很懊悔。”她停住了。“也许这毕竟无关紧要。”她喃喃地自言自语说:“那样我也许会好过些,但是,向她低声下气实在使我痛苦。”请问她说的“两次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指哪两件事?二、 阅读(50分) (共4题;共50分)9. (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1)“无言谁会凭阑意”中的“意”在词中指“_”。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残”字表达了主人公忧愁沮丧之意。B . “黯黯”写出夕阳残照之下景色的灰暗。C . 上阕情景交融,描写主人公登高望远春愁顿生之状。D . 下阕直抒胸臆,抒写主人公苦中求乐情深志坚之意。10. (15分)阅读小石潭记一文,完成小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甚,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潭中鱼可百许头(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傲尔远逝( )(2)下列四组划线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久居皆若空游无所依若有作奸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以其境过清以钱覆其口(卖油翁)乃记之而去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A . 四组全都不同B . 相同,不同C . 不同,相同D . 相同,不同(3)翻译句子。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4)文中哪三个句子最能直接体现小石潭的主要特征?从发现小石潭到离开,作者对于小石潭有哪几种独特感受?11. (12.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铁 凝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20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可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1)下列对“有重量的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B . 是无功利性、无预期的自发性阅读。C . 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式阅读。D . 是各取所需、立竿见影的实用性阅读。(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网络阅读能使人们快速、便捷地获得大量信息,但人们也由此产生某种难言的失重感。B . “无用”的阅读不为生计,令人心境解放,容易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温暖和自身的价值。C . 文章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外,还运用了比喻论证,如第段的“疾风暴雨之势”“细嚼慢咽似的”等。D . 文章通过准确、通俗、朴实的语言将“有重量的阅读精神运动”这个抽象的内容阐述得清楚明白。(3)结合选文,谈谈现代社会为什么需要“无用”的阅读? 12. (17.0分)阅读马国福的作为草根的油菜花,回答问题。三四月的时光里,你只看见千朵万朵的黄花攒足了劲在田野里肆意地开着。你没有看到它们以种子的物态钻入地下时,如何隐忍着春寒,默默地蠕动,抱着咬定大地的信念,在破土而出的那一刻,把春天一毫米一毫米,一厘米一厘米地抬高。那举向天空的黄色拳头,肯定握着一种誓言。你肯定想不到,那足金的花瓣是来自地下的一双双深沉眼睛,深情地守望着天空,与大地厮守在一起,风来雨去,寒来暑往,书写一种无言的静美;那纤细的花蕊是无邪的胸怀里迸发出的一束束光芒;甚至那翠绿的叶片是种子在风中遥寄给天空、蜂蝶、鸟雀的一方洁净手帕。河岸边、田垄间、小路旁、堂屋后,甚至一些郊区的垃圾堆里,你都能轻易找到它们的影子。它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像一支仪态矫健的仪仗队,在田野里排练春天的舞蹈。你拿着相机对准它们,由衷地感慨,瞬间按下快门,企图定格这份无言的美。你做出好看的姿态,想与大地上美好的事物产生关联。它们就那样自我地站着,不为你忽长忽短的镜头所动,不为你过于热情的颂词所动,它们并没有向你献媚,依然挺直腰杆,保持着仰望天空的姿态,这多像一个思想者远离尘世喧嚣在安静思考啊。唉,这些我行我素的民间艺术家,再多的赞誉也买不走它们的风骨。作为草根的油菜花,深谙自然之道。美也罢,丑也罢,风光也罢,落寞也罢,花开花落之间,生命无非是一场自我信仰的轮回和传承。繁华总会过尽,芬芳必然随风而逝,一粒粒种子的信念里,裹着无垠的春色和对美的恒久膜拜。春风是大地的教父,节气是种子的号令。春天里,它们集体赶赴一场大地的集会,没有喧嚣,没有计较,有的只是一种借着集体的力量成就生命大美的洒脱。你看,一朵花扶着一朵花,一片叶子依偎着一片叶子,一缕风亲吻着一朵花蕊,这朴素的情怀里拥着的是对大地的恩爱。我看见,一朵花不会去抢另一朵花的风头,一朵花轻轻触动另一朵花的嘴唇,在田间地头深情拥吻。多美的约会啊,它们的每次亲吻,都能使我们脚下日益被掠夺得心力憔悴的土地少去一道皱纹。当花瓣凋落,它们捧出颗粒饱满的果荚,更像我们的父辈,沾着脚下的泥土,用不倦的劳作让手中的谷物在季节深处沉醉。我知道,没有人会把作为草根的油菜花当作玫瑰,供奉在案头,也不会把凡俗的奶黄色当作钻石的成色去熏陶浪漫的情感。美,一旦脱离了地气,作为自我的占有,就意味着枯萎。这些年,我常常看到无辜的油菜花被印在旅游景点的广告照片和宣传名片上,为一些人商业的计谋助兴。我也常常看到,它们成为那些伪艺术家笔下的点缀,成为它们谋取个人功名的筹码。当自然的美被当作陪衬和换取功名的资本,不是艺术病了就是我们的心灵霉了。你站在田野里举着相机,支起画板,摆出姿势,草根油菜花们还站在原地,就是不肯为你屈膝。你们拍够了,玩累了,乘兴走远了,以谈资、照片、画作、乐曲作为回忆往事和自我经历的标记,它们并不因你们的暂时垂青而忘记大地母亲的教诲。热热闹闹的人群离油菜花远去,它们并不感到孤单,谦卑地面对大地和天空,庄重地盛开,然后凋落。它们顺从节气的号令,从体内掏出一粒粒饱满的或黑或紫或红的菜籽。我们从中榨出油,调剂人间烟火里的酸甜苦辣,我常常因有幸啜饮了这来自泥土之上的金色琼浆而感到幸福地颤抖。(1)简要说说第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请说出你对第段中加点词语“霉”的理解。(3)从-段,你读出了油菜花具有怎样的“风骨”?请概括回答。(4)作者为什么用“草根”一词修饰油菜花?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5)结合本文和我们学过的爱莲说,请你通过比较说说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和内容上的侧重点。三、 综合应用(10分) (共2题;共10分)13. (6分)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校学生会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 材料一: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升高19米,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期。地球“发烧”也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水温升高导致蓝藻迅猛繁衍,从供水体系到天然湖泊都会受到污染,从而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急需建立的生活方式。材料二: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材料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完成“低碳生活”的相关问题。(1)什么是低碳生活?请给低碳生活下个定义。 (2)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3)在“低碳生活,我们能做什么”的主题班会上,大家推荐你做主持人。请写出你的开场白。 14. (4分)综合性学习。 “墨香书法展示”是教育部开展的“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之一。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走进墨香书法”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活动一材料探究)材料一:汉字书法是汉民族独创的,它以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材料二:汉字书法以“文房四宝”为工具书写情感,是书法家一生学识人品的反映。颜真卿作品的“庄严正直之美”、苏东坡书法的“潇洒飘逸之美”和毛泽东书作的“大气磅礴之美”都是例证。材料三:三幅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颜真卿楷书 王羲之行书 张旭草书(1)请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2)“文房四宝”指的是:_。 (3)根据设置的情境,完成下面对话。 王明:马上就中考了!哪有时间练习书法?还不如多背几个英语单词!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