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类析(共100张精美课件).ppt_第1页
高三语文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类析(共100张精美课件).ppt_第2页
高三语文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类析(共100张精美课件).ppt_第3页
高三语文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类析(共100张精美课件).ppt_第4页
高三语文高考诗歌鉴赏答题模式类析(共100张精美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6 25 1 2 第二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3 第三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4 第四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1 5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1 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2 06 25 2 练习4 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 看 字看似平常 实际上非常传神 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 改为 前人认为 看 字看似平常 实际上非常传神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06 25 3 1 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 2 提问变体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 解答分析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 得放在句中 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 06 25 4 4 答题步骤 1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 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 06 25 5 5 答题示例 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 看 字看似平常 实际上非常传神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 06 25 6 答 同意 看 在诗中指回望 步骤一 离人孤独地走了 还频频回望 每一次回望 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 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步骤二 只一 看 字 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步骤三 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 06 25 7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瞑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请简要分析 空 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 06 25 8 空 字在文中是 白白地 孤独 形单影只 的意思 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 痴痴地 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的宿鸟 鸟归人不归 触景生情 引起无限愁思 空 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 惆怅的感情 增添了全诗的 愁 味 使主题更加显明 06 25 9 推敲字词 前村深雪里 昨夜数枝开 齐己 早梅 郑谷将 数 改为 一 因为题为 早梅 如果开了数枝 说明花已开久 不能算是 早梅 了 齐己佩服不已 尊称郑谷为 一字师 一 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 06 25 10 早梅 晚唐 齐已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映春台 一 一代风骚王 的郑谷 06 25 11 晴景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改 飞来 为 纷纷 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纷纷 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 06 25 12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 的 绿 字 陶潜 悠然见南山 的 见 字 张先 云破月来花弄影 的 弄 字 宋祁 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 闹 字 尽人皆知 一个 闹 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 一个 弄 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 在鉴赏诗歌时 一要重点关照动词 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 06 25 13 例1 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 旧红板没一条 秋水长天人过少 冷清清的落照 剩一树柳弯腰 哀江南 孔尚任 一个 剩 字引人注目 作者并没有用 留 见 其妙处就在 剩 虽与 留 意思相近 但 剩 字一般是被动的 而且有 残存 残余 的意思 另外 剩 字有时间性 给人一种 无可奈何 之感 留 则无这么多含义 见 只就眼前而言 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 06 25 14 例2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例3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怨 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 既是曲中之情 又是吹笛人之心 溅 惊 二字 不仅用字新鲜 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 06 25 15 例4 雨去花光湿 风归叶影疏 郊兴 王勃 湿 言 光 疏 言 影 本身就不寻常 王勃写春雨 雨下的时间短 雨后日出 花上已没有雨水 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 所以说 花光湿 这个 湿 字极为确切 这个 光 字显得花有精神 所以说 光 字有情 风停了 在日光照耀下 叶影清疏 一个 疏 字 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 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 又显得有诗情 用字尽妙于此 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 06 25 16 在诗词鉴赏中 二要关注修饰语 例1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例2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一个 孤 字 写尽环境之孤苦 由此可达人心 潜 细 脉脉绵绵 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 最为密切 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 06 25 17 例3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 王昌龄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 兴冲冲地登上翠楼 去赏春景 一个 忽 字 突出闯入眼帘的柳色 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 想起了丈夫 不禁伤感 忽 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 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 06 25 18 在诗词鉴赏中 三要关注特殊词 叠词 拟声词 颜色词等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 李清照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杜甫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 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 06 25 19 v一剪梅舟过吴江 宋 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 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 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筝调 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06 25 20 流光容易把人抛 指时光流逝之快 樱桃和芭蕉这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 具体地显示出时光的奔驰 蒋捷抓住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 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 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 春愁是剪不断 理还乱 词中借 红 绿 颜色之转变 抒发了年华易逝 人生易老的感叹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 06 25 21 练习1 绝句二首 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 一岁四行役 的奔波流离之后 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第二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06 25 22 1 提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 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 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 情 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第二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06 25 23 4 答题步骤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 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 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 例如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雄浑壮阔 萧瑟凄凉等 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 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 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 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 感伤 第二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06 25 24 第二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5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 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 一岁四行役 的奔波流离之后 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06 25 25 答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 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 江水映日 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 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 日丽沙暖 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06 25 26 练习1 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 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 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 钩疏箔 把帘子挂起问 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06 25 27 答案示例 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 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 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 又咆哮着远去 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 的雄伟气势 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06 25 28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问 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全诗展现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 步骤一 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 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 体现他的孤僻 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 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 又体现了他的高傲 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 但依旧相看不厌 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的形象 步骤二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06 25 29 景物类型 景物描写 季节 时令 地域等 场面描写 农事 战争 狩猎 离别等 色彩描写 鉴赏此类形象 基本思路是 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 挖掘其社会属性 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寓意等 试题类型1 概括景象 意境 特点 2 描摹诗歌图景 3 剖析作者思想 06 25 30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知人论世 关注背景 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 动作 心理 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1 概括诗词展现的形象 2 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3 表达诗词中形象的意义 06 25 31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 胡未灭 鬓先秋 泪空流 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 身老沧洲 注 沧洲 指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06 25 32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步骤一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 驰骋疆场 现在虽被弃置不用 但仍胸怀报国之志 心系抗金前线 步骤二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 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感慨 步骤三 06 25 33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 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 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 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 归来每日斜 注 带郭 意即靠近外城 问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06 25 34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 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步骤一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 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 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步骤二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 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步骤三 06 25 35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试简要的分析 蓑笠翁 的形象 答 1 寒冷 寂静 或 冷峭 2 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 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 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 忘掉一切 专心钓鱼 形体虽然孤独 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 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 这个被幻化了 美化了的渔翁形象 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 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06 25 36 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 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 试作分析 1 从形神两个方面 或从外貌 动作 心理等方面 2 垂钓小儿聪明 机灵 天真可爱 蓬头 侧坐 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 从 遥招手 怕 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 机灵 06 25 37 常见艺术形象类举1 不慕权贵 豪放洒脱 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现了他淡于富贵 傲视权贵的思想 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 豪放自负的性格 2 心忧天下 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 而能推己及人 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 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 对田园的喜爱 如王维 山居秋暝 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 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06 25 38 4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写前不见圣贤之君 后不见贤明之主 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 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 矢志报国 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 而不被重用的情感 形象鲜明 如 示儿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破阵子 6 友人送别 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 赠汪伦 王维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06 25 39 7 献身边塞 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 凉州词 王昌龄的 出塞 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 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 兵车行 则体察人民痛苦 反对战争 8 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 雨霖铃 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 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二 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在中国古典诗歌中 讲究的是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的天人感应模式 所以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的同时 往往要联系鉴赏诗人的形象 这两者是一致的 06 25 40 一 诗中赏画看画面形 色 动 静 欣赏诗的画面美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 诗中有画 的特征 欣赏诗的画面美 主要从四方面着手 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 二是画面色彩 三是动态 四是静态 06 25 41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问题 试从一个或两个角度赏析这首诗 诗里写黄鹂近景 白鹭远景 千秋雪远景 万里船近景 上联黄 翠 白 青 用了四种颜色 色彩鲜明 这样 就景物的远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面 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 万里船显得空间的广阔 画面色彩的丰富鲜明 境界的阔大 不仅给人以画面美感 更促人深远的联想 同时表现了作者开朗坦荡的心境 06 25 42 二 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 把握诗人的情感思想读一首诗 首先看它描写了什么形象 它呈现一种怎样的色调 并由此推及其内在情感 一般而言 作品所描绘的外在形象画面 具有鲜活 明丽和昂扬向上色调的 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高昂乐观的 反之 外在形象画面具有阴暗 凄冷和低沉色调的 其内在形象情感则是低沉伤感的 06 25 43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赠别杜牧多情却是总无情 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多情却是总无情 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06 25 44 试比较下面两首诗 说说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什么 第一首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 一反传统悲秋题材 后两句描写白鹤冲云 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 境界阔大 色彩明丽 情调高昂 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的写照 那么 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 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 第二首写离筵寡欢场面 一二句叙今昔 以前欢聚多情 而今别去 转觉无情 三四句以暗淡的蜡烛垂泪的外在形象 暗写离人流泪的内在形象 引人联想到离人一往情深 难舍难分之态 这两首诗中 排云白鹤 与 蜡烛垂泪 形象 二者在色调截然不同 前者是奋发向上的 后者是伤感愁苦的 06 25 45 台城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问题 1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 诗人为什么说 台城柳 无情 2 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 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为什么 06 25 46 1 台城已是 千门万户成野草 而台城柳色却 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与荒凉破败的历史遗迹形成鲜明的对比 使诗人触目惊心 而台城堤柳却不管人间兴亡 不顾诗人的哀痛 枝繁叶茂 所以说它无情 2 同意 因为诗人身处晚唐 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 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 如梦一场 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诗人凭吊台城古迹 回顾六朝旧事 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 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 怀古伤今 06 25 47 三 借助意象 品味意境情感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 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 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的融合与表现 是一首诗的构成单位 是诗歌构思核心 1 借助意象 品味意境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江月人去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明月 风灯 宿鹭 跳鱼等意象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清幽 静谧的意境 06 25 48 2 借助意象 体味情感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坠落的夕阳 无声的落花 寻旧垒的归燕几个意象 可体会到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抒写对人事变迁的无比惆怅之情 就其不变者而言 天气 亭台阁与去年毫无二致 就其变者而言 夕阳虽美好 但终究要沉没 好鸟相鸣似有意 但落花流水却无情 词人在好鸟娇花中叹人生的虽美好 终将消亡 但 似曾相识燕归来 寓意着消亡中又含有的存在而令人欣慰 06 25 49 三 鉴赏诗歌的物象物象 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 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 言情 言心声 分析思路 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 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 精神 抓物与志的 契合点 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 情为何端 06 25 50 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 迎风而发的形象 寒 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 迥 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 白玉条 之喻 疑梅为雪之错觉 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作者以梅自喻 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 坚韧刚强 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06 25 51 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问题1 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 渴望驰骋疆场 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问题2 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06 25 52 白鹭图刘羽芳草垂杨荫碧流 雪花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 独向斜阳叹白头问题 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 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白鹭是一个孤独 寂寞 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悲剧形象 06 25 53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 回答问题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 散作乾坤万里春 在这首诗中 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 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梅花 突出了它耐寒 清高 报春的特点 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衬托 对比 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06 25 54 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的 的特点 高洁 淡雅 朴素 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品质 写出了王冕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 纯洁的操守 06 25 55 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 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 外形 内心世界 品质 感情等 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06 25 56 诗歌 明确诗人 诗歌 生活 寓意的关系 生活 诗人 意义 读者 提供资源 含情创作 巧妙鉴赏 凝结寓意 06 25 57 鉴赏其形象 人物形象 a 诗中的诗人形象 我 一般指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己 b 作品中其他人物 自然景象或意象 诗人感情的载体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客观物象 06 25 58 答 第一句 少小离家 与 老大回 在句中自对 第二句以 鬓毛衰 具体写出了 老大 之态 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 这样就写出了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 也为下两句作了铺垫 1 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 例 读贺知章的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答问题 问 诗中第一 二句是如何概括出作者久客他乡的事实的 06 25 59 答 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 烘托出诗人送别时凄寒孤寂之情 更展现出诗人的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 诗人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 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 心地纯洁 例 读王昌龄的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回答问题 问 诗人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 06 25 60 例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06 25 61 周瑜 小乔初嫁羽扇纶巾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诗人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尊还酹江月 人物形象 雄姿英发 人生如梦 06 25 62 为什么诗人要想到周瑜呢 对比当中 感叹自我 06 25 63 2 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客观物象 鉴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06 25 64 诗歌的意象 有单一的比喻性意象 烘托性意象 象征性意象 还有组合的意象等 意象之情感 杨柳 惜别圆月 思念落叶 失意春风 得意大海 开阔流水 叹惜古迹 怀旧梅花 傲视 审美的习惯 望月怀远 伤春悲秋 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 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等等 06 25 65 例 读曹植的 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问 这首诗用豆萁 豆子分别比喻什么 答 用豆萁比喻曹丕 用豆子比喻曹植 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 比喻性意象 06 25 66 例 读王翰的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问 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 答 将士将畅饮时 战事告急 用美好的事物衬托战事的悲壮 烘托性意象 06 25 67 例 读王维的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 朝雨 柳色 除了写春色外 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 答 朝雨 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 杨柳 象征离别 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 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 象征性意象 06 25 68 望月怀远 唐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怀远 思念正在远方的亲人 遥夜 漫漫长夜 竟夕 通宵 披衣 表示出户 露滋 露水打湿 还寝 回卧室再睡 意象之情感 06 25 69 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升起 远在天涯的亲人与我同样望月 思念对方 多情的人 埋怨漫漫长夜 整个晚上想念亲人 屋里光照耀眼 于是将烛熄灭 披衣步出门庭 月明夜深 露水湿衣 寒意袭人 此刻 恨不能捧一把月光送给远方亲人 但是月光又怎么能抓在手里呢 还是回去再睡吧 也许能在梦中与亲人相会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 由望月引起相思 竟彻夜难眠 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 又是相思的见证 诗人通过写主人公的动作表达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06 25 70 枫桥夜泊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幅枫桥夜泊图的情调是孤寂的 但由于作者丰富 浓烈的设色和兴致盎然的景物描绘 并不引人进入 愁 境 反而能使人得到一种美感 06 25 71 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不仅可以使人们看到一幅登楼远眺的无限广阔的艺术图画 而且能够有力地激发人们 更上一层楼 的思想愿望 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06 25 72 登鹳雀楼 畅当迥临飞鸟上 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 河流入断山 登楼 于飞鸟之上远眺 天垂四野 黄河奔向远方山谷 这幅广阔的艺术图画 映衬出鹳雀楼的雄伟气势 06 25 73 2002年北京高考古诗鉴赏试题 比较同题诗作 王之涣的诗更胜一筹 你认为王诗的优胜之处主要在哪里 王之涣的诗不仅写出了在鹳雀楼上所望见的壮阔景象 而且包含着 登高才能望远 这一人生哲理 境界显得更加高远 参考答案 06 25 74 练习2 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第三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06 25 75 1 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或艺术手法 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3 解答分析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 要准确答题 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 描写手法 修辞手法三大类 第三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06 25 76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 如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托物言志 如 墨梅 石灰吟 一般是咏物诗 托物寓理 如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般是哲理诗 第三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06 25 77 第三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描写手法主要有 1 衬托 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如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反衬又有动静衬 如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声寂衬 如 日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以乐景衬哀情 如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等 2 联想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 如 野花留宝靥 碧草见罗裙 3 对比 4 白描 如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四野无闲田 农夫皆饿死 06 25 78 第三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 1 比兴 如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2 比喻 3 拟人 4 夸张 5 双关 如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 暗指感情的 情 6 用典 如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 后庭花 此外还有设问 反问 反语等 06 25 79 4 答题步骤 1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 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三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06 25 80 5 答题示例 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第三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答 此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一 天未放亮 星斗纵横 分外明亮 反衬夜色之暗 草虫鸣 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 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步骤三 06 25 81 练习3 春怨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第四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06 25 82 1 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 解答分析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 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 清新自然 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 明白晓畅 多用口语 委婉含蓄 雄浑豪放 笔调婉约 简练生动 第四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06 25 83 4 答题步骤 1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四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06 25 84 5 答题示例 春怨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第四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答 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 口语化 步骤一 黄莺儿 是儿化音 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步骤二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步骤三 06 25 85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词语 平淡清新绚丽质朴明快含蓄简洁洗炼 语言风格 第四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06 25 86 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 不落俗套 如杜甫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 有动景 有静景 有近景 有远景 有实景 有虚景 色彩绚丽 语言清新生动 第四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06 25 87 平淡又称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 全用白描 不加修饰 显得真切深刻 又平易近人 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 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 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 如陶渊明的诗 李煜的词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第四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06 25 88 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 绚烂的色彩 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的诗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四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06 25 89 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 明朗的 爽快的 泼辣的 往往是斩钉截铁 一语破的 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梦微之 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 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 昨夜三更梦见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 元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 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 惟梦闲人不梦君 两诗都写梦 但写法截然相反 白诗用记梦以抒念旧之情 元诗一反其意 以不曾入梦写凄苦心境 白诗用入梦写苦思 是事所常有 写人之常情 元诗用不曾入梦写心境 是事所罕有 写人之至情 第四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06 25 90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 常常不是直接叙述 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 言在此而意在彼 或引而不发 或欲说还休 让读者去体味 如杜牧的绝句 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梦令 李清照 1995年高考题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绿 红 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 肥 和 瘦 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词人惜花 为花悲喜 为花憎风恨雨 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 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06 25 9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