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 论宁阳县南宁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宁煤矿)北为煤层露头,东以F4断层为界与山东海力集团石屯煤矿为邻,西以F7断层为界,南部与山东金阳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金阳煤矿相邻。矿井所采煤层埋藏较浅,周边矿井的开采对本矿井正常生产无影响。南宁煤矿于1975年3月建井,1982年2月投产验收,矿井生产能力6.0万t/a。2008年11月按照宁阳县南宁煤矿技术改造初步设计说明书和宁阳县南宁煤矿技术改造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对矿井进行技术改造。2010年5月20日泰安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同意矿井联合试运转,2010年10月19日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对矿井技术改造工程竣工验收,达到12万t/a生产能力,具备了生产条件。矿井采用斜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一对斜井,一个立井。矿井利用两条石门开采3煤层,即:-26m水平回风石门和-26m水平运输石门。-26m水平至-110m标高采用两条下山沿3煤层底板布置,作为主要运输和辅助运输,另一条利用原葛石矿主斜井作为副下山,在-110m经石门联通形成生产系统,-110m标高至-150m标高之间布置两条下山,在-150m标高形成生产系统后进行开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炮采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主、副斜井进风,立井回风。-26m水平轨道下山和运输下山进风,副下山回风。-110m标高至-150m标高布置两条下山在-150m标高进行联通,一条布置在3煤层底板进风,另一条布置在3煤层中进行回风。 矿井主斜井装备一台JTP-1.6型矿用提升绞车,电动机功率130KW,采用斜井串车1吨U型矿车,担负矿井煤炭、矸石、材料等提升任务。副斜井安装架空乘人装置,担负运送人员上下井任务。-150m标高至-26m水平施工运输下山运输煤炭,3200采区轨道下山安装架空乘人装置输送人员和辅助运输。3100采区3102工作面于2010年5月生产,预计2012年7月份生产结束。3200采区上分层于1984年至1987年进行了开采,限于当时采煤技术、设备等比较落后,下分层未进行开采。现决定对3200采区进行开采设计。根据3102采面和上下两巷、-110标高三煤运输巷开拓揭露情况和勘探钻孔地质资料,特编制3200采区地质说明书。第一节 采区概况一、采区位置及周边关系1、采区地面位置:位于西关庄村东北,地面为原葛石矿开采塌陷区,现已稳定,已进行了复垦,现为大面积农田。2、采区井下位置:本采区走向长平均约420m,倾向长平均约310m,面积约0.13km2。北部为3201工作面回风巷,深部为-150m标高,西部为井田边界,东部为F304断层,采区边界由10个拐点圈定。拐 点 坐 标 表 序号XY2-13963184.1639487465.732-23963054.1939487630.142-33963017.1639487762.242-43963034.0239487866.182-53963418.1939487885.142-63963462.4439487881.642-73963498.6039487809.592-83963418.6939487717.212-93963328.0439487582.44 2-103963252.3539487537.293、采区井下标高:-26m-150m。4、采区地面标高:+76+78m。二、地形地物1、地面建筑、设施:地面为原葛石矿开采塌陷区,现已稳定,已进行了平整复垦。现为大面积农田,无水渠、无高低压输电线路、无建筑物。2、地形:采区内地面标高为+76+78m,地形平坦,相对高差较小。3、地面积水范围:地面无水系和塌陷积水区。4、采掘影响及破坏程度:本次开采后对地表有一定的影响,引起地表下沉,下沉量不大于1m。三、采区内地质勘探情况区内共有勘探钻孔2个,由地质3队和泰安地质队分别于1961年和1984年施工,提供了3煤层可采赋存情况,具体情况见表。 孔号煤层终孔深度煤厚终孔层位封孔质量备注2713236.66.2奥灰合格84053390.95.917煤以下泥质岩合格四、采区原开采情况3200采区上分层于1984年至1987年进行了开采。本采区3煤层原始厚度为68m,根据物探和3100采区开采情况剩余厚度为4.5m。第二节 地 层本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属华北型含煤建造。本井田与整个华北地区一样,仅有上石炭统(C2),依据最新地层划分方案,本井田太原组和本溪组均划归上石炭统。井田地层系统自上而下分别为第四系(Q)、二叠系(P)、石炭系(C)、奥陶系(O)。一、第四系(Q)厚度1.0010.38m,平均厚度4.70m,由砂质粘土、砂、砂砾石层组成。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二、二叠系(P)1、下石盒子组(P12)残厚在0200m左右。为内陆河湖相沉积,以杂色粘土岩、灰灰绿色砂岩为主,局部含薄层粘土质泥岩,不含煤层。以杂色粘土岩之下的厚层状中粗粒砂岩与山西组分界,二者为整合接触。2、山西组(P11)为主要含煤地层,平均厚度86.9m。山西组的主要沉积特点是以中粗细碎屑岩为主夹可采煤层和浅色泥质岩。3煤层顶板砂岩中发育大型交错层理,但横向上多相变为粉砂岩和粉细砂岩互层。当3煤之上存在粉细砂岩时,发育有大量植物茎部和叶部化石。底板为厚度不大的灰色泥岩和厚度较大的粉细或中细砂岩互层。发育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等沉积构造。发育植物根系化石,与下伏太原组为整合接触。三、石炭系(C)1、上石炭统太原组平均厚度133.70m。为本井田的主要含煤地层。岩性由灰色、深灰色粉砂岩和泥岩、灰灰绿色砂岩、薄层石灰岩、煤层及底板粘土岩组成,为较典型的海陆交替型含煤沉积。共发育石灰岩7层(三、五、八、九、十上、十下、十一),其中三灰、十下灰厚度较大而稳定,是地层对比的极好标志层,本组共含煤15层(5、6、7、8、9、10、11、14、15上、15中、15下、16、17、18上、18下)。其中8、16、17煤层为可采煤层。太原组的主要沉积特点是:薄煤层、石灰岩与深灰色泥质岩交替出现,沉积旋回结构较为明显,沉积韵律清楚,标志层明显,分布稳定,各煤层虽较薄但层位较为稳定,易于对比。太原组在垂向上具有较好的三段性:十二层灰岩(顶界面)至十下灰岩,为主要的含煤段,稳定可采或局部可采煤层分布于本段中上部(16、17);十下灰岩至第五层灰岩,为典型的海陆交替沉积层段,多层薄煤层(大多不可采),薄层石灰岩和潮坪砂泥质沉积交互发育,小旋回发育清晰,易于划分;第五层灰岩至太原组顶界面、含稳定厚度较大的第三层灰岩,所含煤层大多不稳定、不可采,为灰岩、碎屑岩、极薄煤层互层段。太原组与本溪组为整合接触。2、中石炭统本溪组平均厚度在33m左右。含石灰岩3层,即十二灰、十三灰、十四灰,以十三、十四层灰岩厚度较大且稳定,含蜓类、海百合茎及腕足类化石,是主要标志层。含薄煤2层(19、20),均为不可采煤层,间夹杂色铝质泥岩,底部为紫色铁铝质泥岩和铝土岩(G)的山西式铁矿层,与下伏奥陶系灰岩呈假整合接触。四、奥陶系中统(O2)构成煤系基底,厚度大于800m,由茶褐色、肉红色厚层状质纯的石灰岩组成,间夹薄层状泥岩及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含珠角石化石。井 田 地 层 简 表地层厚度岩 性 描 述第四系4.7m由砂质粘土、砂、砾石层组成。二叠系下石盒子组0200m以杂色粘土岩、灰灰绿色砂岩为主,局部含薄层粘土质泥岩,不含煤层。山西组86.9m主要由灰灰白色砂岩、深灰色粉砂岩和粘土岩组成,含煤5层。石炭系太原组133.7m岩性由灰色、深灰色粉砂岩和泥岩、灰灰绿色砂岩、石灰岩、煤层及底板粘土岩组成。共发育石灰岩7层,含煤15层。本溪组33m含石灰岩3层,含薄煤层2层,均为不可采煤层。奥陶系马家沟组800m由茶褐色、肉红色厚层状质纯石灰岩组成。五、标志层特征井田内含煤地层主要为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煤系地层中标志层明显且较稳定。煤层本身的厚度、结构及间距易于对比。煤层及标志层的物理性质特征明显,与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测井曲线反应清楚,定性定量可靠。通过采用标志层、测井曲线及岩性组合等煤层对比方法及多年的开采,本区可采煤层的层数、层位、厚度、结构已对比清楚。本区主要标志层有:1、3煤层顶板砂岩灰白色中粒砂岩,有时为粗粒砂岩,厚度最大可达20m左右,全区稳定。成分以石英为主,斜长石次之,斜长石多因次生蚀变而高岭土化,呈灰白色,为山西组辅助标志层。2、三灰:位于太原组上部,平均上距3煤层40m左右,下距8煤层10m左右。浅灰灰色或灰白色,质纯致密,平均厚度3.40m,富含海百合茎化石。3、第九、十下灰之间的灰绿色砂岩灰绿色,中粒结构,含植物茎部化石。底部颗粒变粗,常变成粗砂岩,对其下部岩层有冲刷现象。厚度最大可达十余米。4、十下灰:位于太原组下部,为16煤的直接顶板,平均上距三灰92.56m左右。厚1.557.78m,平均4.34m,灰至深灰色,质纯致密,含硅质,较坚硬,中下部含燧石结核,富含化石。5、十三灰:区域俗称徐家庄灰岩,位于本溪组的上部,上距太原组十下灰35m左右、石灰岩厚1.6013.57m,平均9.00m,灰浅灰色,质纯,其上部及下部岩层为灰绿色,杂色粘土岩,本层石灰岩含海百合茎,腕足类化石,其上部有时可见第20层煤。6、十四灰:区域俗称草埠沟灰岩,位于本溪组中部,平均上距十三灰5.0m左右,厚0.001.60m,平均1.30m,为浅灰乳白色,质不纯,灰岩砾块与粘土岩混杂沉积,具砾状结构(俗称疙瘩状灰岩),其上下层均为杂色粘土岩。此外,石灰岩与煤层的特殊组合关系可作为地层对比的重要标志。井田内,十下灰与16煤层,十一灰与17煤层,八灰与14煤层,九灰与15上煤层等,均为石灰岩与煤层直接接触,灰岩为煤层的直接顶板。五灰与三灰之间夹8煤层,这种特殊的煤岩层组合关系,成为地层对比的重要标志。附: 煤、岩标志层间距表 单位:m9第三节 地质构造一、断层情况采区西部是井田边界F7断层,采区内F301为倾斜断层,F304 为斜交断层,是采区东部边界断层。 断层产状情况表 编号性质产状落差(m)对生产的影响程度F1-1正2655502.0采区东部断层,影响不大。F1-2正276752.5采区西部断层,影响不大。F301正295787.0采区中部断层,影响不大。F304正1858045采区东部边界断层,影响较大。F7正2987680-120采区西部边界断层,影响较大。二、其他地质情况以及对回采的影响本矿区受汶泗凹陷和郓城断裂控制,呈东西向长条状分布。凹陷带内保存了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并发育有上侏罗统的蒙阴组和第四系。本井田处于宁阳煤田最东端的中浅部地段,总体形态为一走向近东西的单斜构造。主要含煤地层为下二叠统山西组和上石炭统太原组,煤系和煤层沉积稳定,井田内中小型断层发育。本采区褶曲不发育,煤层走向变化不大,总体倾向为东南。根据矿区内多年的揭露和周边矿区的资料,本采区无陷落柱,无火成岩侵入。第四节 煤层、煤质一、煤层本采区含煤地层为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其中本溪组含两层极不稳定的极薄煤层,石盒子组不含煤层,因而本区主要的含煤地层为下二叠统山西组和上石炭统太原组,平均总厚度约为220.6m。共含煤22层,煤层平均总厚13.33m。其中可采或局部可采4层,即煤3、煤8、煤16、煤17,平均总厚度为9.64m,可采含煤系数4.37%。3煤层位于山西组下部,为主要可采煤层。平均下距山西组底界面16.25m左右,厚度1.8212.65m,平均5.93m。由于3煤层厚度大、技术设备能力有限,原葛石煤矿采用分层开采方法开采3煤层,开采上分层后接续矿井投产,原葛石煤矿闭坑,遗留大量资源。2007年底,南宁煤矿委托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综合工程处进行瞬变电磁法物探,根据勘探结果和采掘揭露情况,3煤层剩余厚度平均4.5m,局部区域煤厚在5.06.0m,为较稳定可采煤层。二、煤质(一)概述山西组3煤层为条带状结构的半亮煤半暗煤,颜色为黑色及褐黑色,光泽暗淡,条痕为褐色,贝壳状及不平整状断口,条带状及线理状结构,薄层状构造。煤质坚硬,性脆,节理不太发育,裂隙内有次生方解石石脉充填。在测井曲线上,呈现高的视电阻率和低的自然伽玛值,特征比较突出明显。在煤层中有少量的薄膜状黄铁矿存在。(二)煤质特征根据宁阳煤田东区详查(最终)地质报告、宁阳县南宁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中提供的有关煤质方面的资料。1、灰分3煤层原煤灰分产率(A,d)平均为16.37%,属低中灰煤层,浮煤灰分产率(A,d)平均为6.69%。 2、挥发分3煤层原煤挥发分产率(V,daf)平均为38.14%。3、胶质层厚度3煤层原煤胶质层最大厚度(Ymax)平均为13.33mm。4、硫分3煤层原煤全硫(St.d)平均1.05%,属低中硫煤,浮煤全硫(St.d)平均0.67%,属低硫分煤。5、磷3煤层原煤磷含量(P.d)平均0.0058%,浮煤磷含量(P.d)平均0.0023%,属特低磷煤。6、发热量3煤层原煤位热值(Qb,ad) 平均为27.89Mj/kg,可燃基高位热值(Qb,daf) 平均为34.29Mj/kg,属高热值气煤。7、灰熔点3煤层原煤灰成分以SiO2为主,其次为Al2O3,煤灰软化温度(T2)平均为1342,属难熔。8、工业牌号3煤层煤的工业牌号为气煤。第五节 煤层顶底板3煤直接顶板多为深灰色粉砂岩,厚度23m,平均2.5 m,富含羊齿类植物化石,泥质胶结。老顶为灰白色中砂岩,厚度一般为6m左右,沉积稳定。据邻近煤矿岩石力学测试,粉细砂岩顶板抗压强度为39.2260.8Mpa,抗拉强度为3.24Mpa,纯剪切强度为10.1011.96Mpa,老顶的抗压强度为88.25127.48 Mpa。底板一般为粉细砂岩互层,灰至暗灰色,厚度几米至十几米,一般在几米左右。局部沉积有几十公分厚的灰色粘土岩伪底,含根部化石,吸水性强,易膨胀底鼓。但3煤层顶板受采动影响,顶板完整性遭到破坏,抗压强度有所降低。第六节 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一、瓦斯2011年8月经瓦斯鉴定,鉴定结果为低瓦斯、低二氧化碳矿井,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09m3/t,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23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1.38m3/t,绝对涌出量为0.29m3/min;掘进工作面瓦斯相对涌出量1.52m3/t,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2.27m3/min. 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04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0.06m3/min。二、煤尘爆炸性2009年7月委托山东泰山矿产资源监测研究院对3煤层煤尘爆炸性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3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煤尘爆炸指数为41.14%。因此,生产中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制定相应的措施,确保安全生产。三、煤的自燃发火倾向性2009年7月委托山东泰山矿产资源检测研究院对3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3煤层为二类自燃煤层。四、防止煤炭自燃的措施及建议1、采区或井巷风流中出现CO,并带有雾气或水珠、煤油味、汽油味、松节油味或焦油味时,必须查清根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2、确保总回风巷巷道通风断面,及时把断棚、冒顶空间清理干净,减小通风阻力,实现低压通风。3、引进新的阻燃剂,对高温区隐患点进行注浆。4、井下配备一定数量的注浆材料,发现自燃现象及时注浆。5、充分发挥火灾监测系统,及时预报各监测点气体变化情况,提供可靠数据,预防火灾的发生。五、地温本矿地温恒温带在地表以下50m左右,约为15,地温梯度为2.7/100m左右,地温正常。开采下限为-150m,采深较小,在矿井正常生产中,地温对矿井生产影响较小。六、地压本矿井无地压观测资料,从3100采区3102采煤工作面实际情况看,本井田内地压不明显,在断层附近,裂隙发育、岩层破碎,易产生应力异常,随着开采水平的延深地压将不断增大,可能会出现底臌等现象,但对煤矿安全生产影响不大。第七节 水文地质一、含水层1、顶板:山西组3煤层顶板砂岩累计厚度约20m,以灰白色中砂岩为主,其次为灰色细砂岩,为砂岩裂隙型承压含水层,单位涌水量为0.0741/s.m,矿化度为0.79g/L,水质类型HCO3CLSO4-NaCa,该含水层为主要直接含水层。3煤层受到分层开采后,顶部砂岩冒落、裂隙发育,采空区充水、含水,其含水性需进一步探明。2、底板:本采区底板含水层主要为三灰、十下灰和奥灰。太原组第三层石灰岩(简称三灰)位于太原组的上部,浅灰灰色或灰白色,致密、坚硬,厚1.954.55m,层位稳定,顶、底部泥质含量增高,浅部溶穴、裂隙较发育,富水性较好。深部裂隙被方解石充填或半充填,富水性差,属岩溶裂隙型承压含水层,以静水量为主,易于疏干,其富水性与其埋藏深度呈反比。单位涌水量0.0010.55L/s.m,矿化度为0.78g/L,水质类型HCO3CL-NaCa,三灰为弱含水层。第十下层石灰岩含水层第十下层石灰岩(简称十下灰)厚度为1.557.78m,平均厚度4.34m,灰深灰色、质纯、致密、坚硬、厚度稳定,其下部或底部多为炭质或泥质条带状薄层石灰岩。浅部或构造附近裂隙较发育,富水性较强。深部裂隙多被方解石充填,属溶穴裂隙型承压水。单位涌水量为0.0371.061/s.m,矿化度为0.72g/L,水质类型为HCO3CL-NaCa。本矿主斜井在斜长110m(垂深46m)处揭露十下层石灰岩时,其涌水量为20.78m3/h,单位涌水量为0.47l/s.m。该含水层其富水性不均匀,煤田中部和西部富水性较强,东部富水性较弱。本溪组十三、十四灰含水层十三灰俗称徐家庄灰岩,位于本溪组的上部,上距太原组十下灰35m左右,厚度1.6013.57m,平均9.00m,灰浅灰色,质纯,含海百合茎,腕足类化石。十四灰俗称草埠沟灰岩,位于本溪组中部,平均上距十三灰5.0m左右,厚度0.001.60m,平均1.30m,为浅灰乳白色,质不纯,灰岩砾块与粘土岩混杂沉积,具砾状结构(俗称疙瘩状灰岩)。十三灰与十四灰之间为灰绿色,杂色粘土岩。奥陶系石灰岩含水层奥陶系石灰岩(简称奥灰)为煤系基底,岩性为茶褐灰、肉红色厚层状石灰岩,间夹薄层状泥岩及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含珠角石化石,多见缝合线,裂隙发育,一般被方解石充填,少量未充填裂隙发育成小溶洞,最大直径12cm。奥灰富水性主要取决于其裂隙溶洞的发育程度、埋藏深度、距露头带的远近以及排泄高程等因素,富水性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均表现为极不均衡。宁阳煤田内一般自西而东、由浅而深其富水性变弱。究其原因,一是自西而东第四系潜水的富水性变弱,其补给来源欠佳;二是由浅而深奥灰的风化程度变弱。3、其它水源1、地表水本井田地形平坦,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仅在井田以北有一条季节性小河流,地面标高+76+78m。本地区历年最高洪水位+66m,工业广场标高+80.0m,井口标高+82.0m,均高于历年最高洪水位。因此,该矿井不受地表水影响。2、采空区水本矿井通过近年来开拓开采,未发现原来巷道、采空区存有积水。2009年1月1日启用原葛石煤矿主副井筒进行排水,在两斜井安设两台DA1-1507型水泵,敷设两趟2195mm排水管路进行排水,已将3煤层采空区积水排至-125m标高(该标高为水位临时控制标高)。排水期间通过及时观测水量变化,未发现水位有异常变化现象。但在开拓开采过程中,按规定进行排查和超前探放水,避免发生突水事故。3、封孔不良的钻孔水井田范围内的钻孔一律采用水泥砂浆封孔,没有发现不封孔或封孔不实的现象,上部3煤层开采中也未发生钻孔导水。所以在本井田范围内不存在钻孔水的威胁,对今后的开拓开采没有影响。4、断层水通过开采揭露未发生断层导水现象。采区西南部F7断层,落差H80200m,本井田处在下降盘,奥灰与三煤接近对口,给断层导水造成一定的条件,按规定留设50m断层防水煤柱。二、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计算与留设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附录三第二条,含水或导水断层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参照以下经验公式计算: 式中 L断层防水煤柱宽度,m;K安全系数,一般取25;M煤层厚度,m;P作用于煤柱上的静水压力,按最大值3 M Pa取值;KP断层附近煤层的抗张强度,按1.6106 Pa取值。代入数据,35.2(m)通过以上计算,从确保安全生产的角度考虑,断层有一定的摆动性,边界断层或边界区域可留设50m的防水煤柱。三、隔水层特征1太原组泥岩、页岩、粘土岩隔水岩组太原组三灰至十下灰平均间隔约在92m,这套地层为典型的海陆交互型沉积。主要由灰深灰色粉砂岩,棕灰深灰色泥岩、粘土岩和灰灰绿色中砂岩、细砂岩组成,并夹薄层不稳定石灰岩三层和薄层不可采煤层多层,其中的粉砂岩、泥岩及粘土岩为良好的隔水层组,可有效地阻隔三灰与十下灰之间的水力联系。2、本溪组泥岩、粘土岩的隔水层组厚约30m,其岩性为杂色粘土岩,泥岩、G层铝土岩、石灰岩和煤层,其中粘土岩、泥岩、铝土岩均具有很强的隔水消压性能。但是隔水性能虽与岩性、岩石强度、含水层水头高度、构造发育、开采深度、开采方法等多种因素有关,然而与隔水层厚度的关系最为重要。正常情况下,该隔水岩组可以有效地阻隔奥灰与上部灰岩间的水力联系。但由于本溪组地层厚度较小,而且本井田断裂构造发育,导致该隔水层组隔水性降低。四、排水系统3200采区排水系统:工作面的涌水排至采区水仓,经3200采区副下山直接排至地面。五、避水灾路线3200采区避水灾路线:工作地点-110m标高车场轨道下山3200采区上部车场-26m水平运输巷 副井地面。六、涌水量分析根据本区其它工作面涌水情况,预计该采区正常涌水量45m3/h,最大涌水量为70m3/h。七、水害评价总之,该采区水文地质情况简单、含水层清楚,但考虑到采区开采将引起新的岩层变化,破坏已经稳定的岩层形态,为确保安全生产,采掘工程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要严格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对可疑区域及时进行超前探测,确认无水害威胁后,方可继续施工。八、防治水建议及措施1、认真查找分析资料,将积水范围、探水“三线”准确标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严格按设计施工。2、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施工前编制探放水设计,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对老空区进行超前探放水,并视探放水情况,及时补充编制其它探放水设计。3、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在掘进、回采期间,及时进行水情水害分析预报,对可疑区域进行超前探测,并对探放水效果认真总结。建立排水台账、探放水台账、水文观测台账等资料台账。4、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加强安全管理,增强抗灾能力。5、施工过程中,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煤层变湿、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煤壁片帮、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钻孔喷水、底板涌水、煤壁溃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报告矿调度室,并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在原因未查清、隐患未排除之前,不得进行任何采掘活动。第八节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有关参数的确定一、资源储量估算方法本采区煤层倾角一般在24左右,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求得水平面积后,根据煤层倾角换算成斜面积,用斜面积和煤层真厚度估算资源储量。资源储量估算采用地质块段法,以块段水平面积乘以块段平均煤厚(伪厚)和煤层的视密度,即得该块段的资源储量。各块段资源储量的估算公式为:式中:-块段的资源储量(万t);-煤的视密度;-块段内煤层的平均真厚度(m);-块段的水平面积(m2);-块段内平均倾角()。最终计算结果取万t,保留1位小数。二、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确定1、块段平均煤厚确定3煤层由于钻孔资料相对较少,且原葛石煤矿开采后,原钻孔数据不能作为本次资源储量估算的参数,以2008年1月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综合勘查工程处对3煤层进行物探和近年来采掘工程揭露的剩余煤层厚度作为本次3煤层资源储量估算的依据。2、块段面积采用煤层水平投影面积,用AutoCAD2008软件,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直接从块段属性中读取块段面积。3、煤的视密度根据原勘探报告资料宁阳煤田东区详查(最终)地质报告及矿井 煤层取样测定 3煤层视密度为1.35t/m3。4、可采系数综合考虑煤炭工业技术政策规定并结合近年来矿井的实际回采率正常块段的回采率按80%。三、各类煤柱的圈定 1、断层煤柱:F7断层留设50m煤柱,F304断层留设20m煤柱。2、轨道下山保护煤柱20m。四、资源储量分类与块断划分根据煤层1:2000采掘工程平面图勘探线及断层,划分不同资源储量块段。1、块段划分原则块段应依据勘查网度和资源储量级别的要求,以勘探线和工程位置为基础,遵循以下原则进行划分和编号:1)同一块段内产状基本稳定,矿体基本连续,不受断层错动,形态较为规则,矿石类型、工业品级相同,品位比较稳定;2)块段分界线主要为各种煤柱保护线等,同一块段的资源储量级别相同。2、块段编号方法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契约规定遵守承诺书5篇范文
- 第七课 分享旅游经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六年级全一册新世纪版
- 情景对话练习:高一英语口语表达技巧教学教案
- 实践 我爱绿军装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音乐冀少版2024七年级上册-冀少版2024
- 技术资料档案标准化管理工具及使用说明
- 产品质量严控过程承诺书7篇
- 2025云南临沧市镇康县紧密型医共体总医院编外人员招聘3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省教育考试院招聘编制外工作人员5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第1课 生活在信息时代(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河大音像版
- 快乐童话世界之旅童话作文(10篇)
- 肺癌科普宣传知识课件
- 药厂生产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天津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数控机床维修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相关知识与技能测试试题及答案
- 农村房屋买卖合同模板
- GB/T 9258.3-2025涂附磨具用磨料粒度组成的检测和标记第3部分:微粉P240~P5000
- 水暖工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北师大新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乘除法的应用(二)》教案
- 幼儿园洋葱讲解
- 口腔诊所宣传简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