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设计研究.doc_第1页
城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设计研究.doc_第2页
城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设计研究.doc_第3页
城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设计研究.doc_第4页
城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设计研究.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设计研究曹小琳 晏永刚 景星蓉(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重庆,400045)摘 要:依据城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频度统计法、专家调查法,设计出一套由5个子系统(资源消耗子系统、环境污染子系统、资源循环利用子系统、环境保护子系统、经济发展子系统)和27个基本指标组成的“三级叠加、逐层收敛”的城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CCEMIS)。在此基础上,进而阐述了城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CCEMIS)的层次结构,从而为城市循环经济实证评价和动态评估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参考。关键词:城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基金项目:重庆市软科学计划资助项目“重庆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与监测方法研究”(CSTC,2007CE9072)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Study on Measurement Indicator System Design of City Circular economyCAO Xiao-lin, YAN Yong-gang, JING Xing-rongFaculty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Real Estate,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400045Abstract: Based on basic principle of designing measurement indicator system of circular economy, city circular economy measurement indicator system (CCMEIS) is established which is composed of five subsystems such as resource wastage subsystem, environment pollution subsystem, resource recycling subsystem,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ubsystem, economy development subsystem and twenty-seven basical index through the way of literature study, frequency statistics, expert investigation. Furthermore,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CCEMIS is illustrated. This paper also provides som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empirical evaluation and dynamic assessment on city circular economy. Key words: city circular economy; measurement indicator system; hierarchical structure城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不仅构成评价循环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前提基础,而且也是全面度量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度的理论依据。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的城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才能利用一定的方法手段对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和预测,才能对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判、找出存在的问题、校正其发展方向。对于不同城市,由于循环经济的发展特点各异,相应的指标选取也应有所区别。但为了体现不同城市之间的可比性,应建立一套具有普适性的测度指标体系。鉴于此,必须结合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建立一套具有导向性、综合性和通用性的城市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以指导地区循环经济的运行与操作,从而为定量评价、科学监测城市循环经济系统运行态势奠定基础。1 城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循环经济的目标不仅具有多元化、系统化、动态性、阶段性的特点,而且需要统筹兼顾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生态等目标,同时还应体现区域公平、效率优先的特征。因此,为科学、客观、全面地度量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设计城市循环经济的测度指标体系,必须遵循如下6个基本原则。1.1 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与传统经济的特点、运行机制截然不同,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就在于“3R原则(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因此,在进行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选取时,必须全面遵循“3R(Reduce、Recycle、Reuse)原则”,所选取的循环经济的测度指标应充分体现社会经济发展中资源减量化投入、资源再循环利用、资源回收利用状况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循环经济的“3R”原则在整个测度指标体系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既是构成循环经济测度、评价的指导原则,而且也成为循环经济测度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2 系统层次性原则循环经济的测度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其涉及到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不单纯是经济指标子系统或者环境指标子系统。同时,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程度的各个子系统之间不仅相互独立,而且相互制约。因此,设计出来的指标体系不仅要能够全面反映循环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且能够客观体现测度指标体系内在的层次关联性与系统协调性。一般而言,设计出来的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由“多极菜单式”指标组成,构成一个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有机联系的评价指标逻辑框架。1.3 全面代表性原则全面代表性原则强调测度指标体系应尽可能反映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各个因子,且宜从全方位、多角度综合考察、衡量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避免产生遗漏和偏差。在此基础上,力求所选取的指标与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确保各个指标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指标之间不能够发生相互交叉重复的现象,也即要求指标层的各个指标尽量独立,从而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1.4 科学指导性原则根据科学指导性的内涵,指标体系一定要建立在科学、客观的基础上,指标概念必须明确,并且必须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循环经济的科学内涵和城市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由于城市循环经济评价具有地域性的特征,因而所选取的指标体系必须立足于各地域的不同特色,体现各城市的差异因素,使之具有地域性和普适性,从而确保设计出来的测度指标体系对当地的决策管理部门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1.5 动态开放性原则循环经济的测度指标体系不仅受到地理空间因素的影响,而且在时序尺度上不断地动态演进和持续变化,同时与外部信息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在设计城市循环经济的测度指标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地区循环经济系统的动态变化,使其随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进,且易于趋势预测和动态监测,从而确保其能够综合反映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与运行态势。1.6 实践操作性原则鉴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健全用于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核算制度,使得许多指标在统计资料中存在数据缺口,尤其是资源回收和资源循环利用指标,缺乏数据来源或者比较准确的数字。为此,在设计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时,只能利用现有的统计数据和易于收集统计资料的指标进行设置。对于部分虽有价值但无法统计或者难以获得数据资料的指标,暂不列入指标体系,从而确保设计出来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同时,考虑到指标的定量化、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获得性,设计的指标体系应简明清晰,且易于操作和理解。2 城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根据城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依据循环经济的内涵、理念和发展目标,在充分考虑现有可得数据的前提下,并在参阅最新国内外有关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牛桂敏,2005;章波,黄贤金,2005;王志宪,林丽,2006;曹小琳,晏永刚,2007)1-4,按照“文献研究法频度统计法专家调查法指标体系筛选”的研究思路,对影响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众多因子进行分析、梳理。城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具体可以概述为:通过对前人研究文献中循环测度指标出现的频度进行统计分析;而后,采用专家咨询的经验判断法,征求来自高等院校、环保部门、规划部门数位专家的意见,请求专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选出其认为的较为重要的指标。在此基础上,根据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地域特色,结合城市循环经济统计数据的可采集性对筛选出来的指标进行调整、分类及汇总,最终确定表征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系统的主导因子,从而构成一套“三级叠加、逐层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城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City Circular Economy Measurement Indicator System,简称CCEMIS)(CCEMIS如表1所示)。表1 城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基本框架Table 1 Basic framework of city circular economy measurement indicator system总体目标层系统控制层基本指标层指标内涵与计算式量纲指向性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指数(CCEDI)资源消耗子系统万元GDP能耗(I1)能源消耗总量/万元GDP吨标准煤/万元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值(I2)GDP/建设用地面积亿元/公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I3)能源消费量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人均日生活用水量(I4)日生活总量/人口总数升/人每公顷耕地化肥使用量(I5)化肥施用量/耕地面积kg/ha每公顷耕地农药使用量(I6)农药施用量/耕地面积kg/ha环境污染子系统万元GDP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I7)工业固废产生量/万元GDPt/万元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I8)排放达标量/排放总量%万元GDP工业废气排放总量(I9)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万元GDP万标立方米/万元生活污水排放量排放降低率(I10)第t年生活污水排放降低值/t-1年生活污水排放总量%汽车尾气达标排放率(I11)汽车尾气达标总量/汽车尾气排放总量%环境噪声达标区数(I12)环境噪声达标区个数/面积个/平方公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I13)%资源循环利用子系统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I14)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工业固废产生量%“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I15)“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工业总产值%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I16)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量/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当年竣工项目新增设计处理利用废水能力(I17)吨/日当年竣工项目新增设计处理利用废气能力(I18)标立方米/时环境保护子系统环保投资占GDP比重(I19)环保投资/GDP%工业污染治理项目完成投资占工业总产值比重(I20)工业污染治理项目完成投资/工业总产值%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I2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GDP%人均公共绿地面积(I22)公共绿地面积/总人口m2/人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I23)保护区面积/国土面积%经济发展子系统人均GDP(I24)GDP/总人口元/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I25)第三产业GDP/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I26)元/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I27)元/人3 城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城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CCEMIS)测度指标体系一共分为总体目标层、系统控制层、基本指标层三个层次等级。总体目标层由系统控制层加以反映,系统控制层由基本指标层加以表达,处在最底层的27个基本指标与循环经济测度指标总体目标层和系统控制层密切相关。其中系统控制层包括5个子系统(资源消耗子系统、环境污染子系统、资源循环利用子系统、环境保护子系统、经济发展子系统),并由27个基本指标组成。3.1 总体目标层总体目标层:从总体目标上综合表达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代表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运行态势、演进轨迹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的总体运行效果和情况,可以采用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指数(City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Index,简称CCEDI)进行综合评估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对于CCEDI的度量,可以通过系统控制层5个子系统综合测度。3.2 系统控制层系统控制层将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总体目标层解析为内部具有互相联系的若干子系统。系统控制层分别由资源消耗子系统(B1)、环境污染子系统(B2)、资源循环利用子系统(B3)、环境保护子系统(B4)、经济发展子系统(B5)5个子系统构成。资源消耗子系统(B1):用于测度循环经济输入端物质消耗水平和资源减量投入的程度,可以用资源消耗指数(Resource Wastage Index,简称RWI)来表征。RWI分别由万元GDP能耗(I1)、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值(I2)、能源消费弹性系数(I3)、人均日生活用水量(I4)、每公顷耕地化肥使用量(I5)、每公顷耕地农药使用量(I6)等6个指标来度量。环境污染子系统(B2):用于反映循环经济系统输出端污染减量排放水平和环境污染发展趋势,可以用环境污染指数(Environment Pollution Index,简称EPOI)来衡量。EPOI分别由万元GDP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I7)、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I8)、万元GDP工业废气排放总量(I9)、生活污水排放量排放降低率(I10)、汽车尾气达标排放率(I11)、环境噪声达标区数(I12)、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I13)等7个指标加以测度。资源循环利用子系统(B3):用于评价循环经济系统资源再循环、再利用的水平和程度,可用资源循环利用指数(Resource Recycling Index,简称RRI)来反映。RRI分别由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I14)、“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I15)、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I16)、当年竣工项目新增设计处理利用废水能力(I17)、当年竣工项目新增设计处理利用废气能力(I18)等5个指标加以反映。环境保护子系统(B4):用于反映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和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可以运用环境保护指数(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dex,简称EPTI)来表示。EPTI分别由环保投资占GDP比重(I19)、工业污染治理项目完成投资占工业总产值比重(I20)、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I2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I22)、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I23)等5个指标加以度量。经济发展子系统(B5):用于反映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状况,可用经济发展指数(Economy Development Index,简称EDI)来度量。EDI分别由人均GDP(I24)、第三产业所占比重(I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I2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I27)等4个指标加以测度。3.3 基本指标层基本指标层从本质上反映、解释各个子系统状态的行为、关系、变化等的内在原因和驱动力,并采用可测的、可比的、可得的指标及指标群,对系统控制层给与直接度量。基本指标层一共由27个基本指标构成,分别对应系统控制层的5个子系统。城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CCEMIS)的27个基本指标大体上全面、系统、客观表征了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较好地反映了循环经济的运行态势。4 结语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频度统计法、专家调查法,筛选出一套由5个子系统、27个基本指标组成的“三级叠加、逐层收敛”的城市循环经济测度指标体系(CCEMIS),明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