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历史六下《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课件_4_第1页
鲁教版历史六下《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课件_4_第2页
鲁教版历史六下《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课件_4_第3页
鲁教版历史六下《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课件_4_第4页
鲁教版历史六下《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课件_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宋代相国寺建筑宏伟豪华 极其热闹 在这里定期举行庙会 远近四方的商人汇聚到这里 各种杂技 戏曲表演更为相国寺增添了许多生动色彩 2 3 两宋时期人们衣食住行以及娱乐和传统节日上的新的发展和特点 4 宋朝的衣食住行 第一部分 5 宋代的服饰发生了哪三个方面的变化 想一想 6 一 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北宋初年 崇尚节俭 衣帽上不得缀饰珠玉 对各级官员的服色都有严格规定 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 到后来 奢侈之风盛行 统治者的衣饰精美华丽 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 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 南宋有的学者认为 今世之服 大抵皆胡服 7 官员服饰 从节俭变为奢侈 劳动者服饰 受少数民族影响 小袖狭身的短衣 陋习 妇女缠足 8 宋朝时南北方在饮食上有什么区别 这些差异今天还存在吗 找一找 9 肉食 北宋羊肉为多 南方吃鱼多 10 主食 北方以包子等面食为主 南方以稻米为主 南北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11 看一看 注意以下几幅民居图片 看一看哪幅是农村百姓的房屋 哪幅是城市平民的房屋 哪幅是达官贵人的宅院 12 13 宋代农村百姓的住房较简陋 多为低矮的茅屋 稍富裕些的人家 以茅屋和瓦房相结合 构成一组住宅 城市平民的住房 平面多为长方形 屋顶以草或瓦覆盖 稍讲究些的 外建门屋 内为四合院 院内还种花草 贵族官僚的宅弟相当宏伟 前堂后寝 以穿廊相连 两侧还有耳房和偏院 14 宋朝缺马 人们多用车 也有驴车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己很普通 士大夫一般骑驴 骡 那时的交通比较发达 供住宿的邸店很多 宋诗里的 邸店如云屯 就是形容族店业的兴旺 穿越时光光隧道 来到北宋京城 想一想 你怎样改变自己的衣食住行 才能适应当是人的生活 15 由节俭到奢侈 由严格规定到精美华丽 劳动者小袖狭身的短衣 妇女缠足的陋习 饮食丰富 小吃种类繁多 北宋以羊肉为主 南宋以鱼为主 北方以面食为主 南方以稻米为主 农村住房简陋 以茅屋为主 城市居民多为四合院 贵族官僚宅第宏丽 多用牛车和驴车 乘轿子 骑驴和骡 交通也很发达 旅店业兴旺 16 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第二部分 17 1 什么叫瓦子 2 什么叫勾栏 3 瓦子和勾栏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4 瓦子和勾栏的出现反映了什么问题 瓦子和勾栏 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瓦子里面专供演出的圈子 市民文化生活或精神生活的丰富 18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千门开锁万灯明 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旦 中秋节 元宵节 端午节 一岁除 望明月 正月中旬 端午 春节 19 元旦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 20 2 民族政权的并立和各民族之间的密切交往 宋代出现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的原因 1 经济重心的南移 21 1 下图是一幅以儿童生活为主的风俗画 请你判断它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社会生活 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2 下列对宋朝北方一普通百姓衣食住行的说法 错误的是 A 身着黑色的小袖狭身短衣在田间劳作B 吃饭以面食为主C 赶着马车带着全家出去串门D 住宅是低矮的茅草屋 C C 22 3 下图的诗句形象地说明了宋代的什么节日 A 中秋节B 元宵节C 春节D 元旦 D 23 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 有说书的 唱曲的 演杂剧的 耍杂技的 表演踢球的等等 令人眼花缭乱 瓦子里还有许多摊位 卖饮食 药材的 卖古玩 字画的 剃头 剪头的 相面 算卦的等等 十分热闹 大的瓦子 可容几千人 瓦子的存在 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请回答 1 材料中的 瓦子 是一种什么场所 2 它在宋朝城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 从它的内容上看主要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哪两方面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城市的繁荣 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