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11课 梨园第2单元课件岳麓版必修三.ppt_第1页
高中历史第11课 梨园第2单元课件岳麓版必修三.ppt_第2页
高中历史第11课 梨园第2单元课件岳麓版必修三.ppt_第3页
高中历史第11课 梨园第2单元课件岳麓版必修三.ppt_第4页
高中历史第11课 梨园第2单元课件岳麓版必修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请做好上课准备 第11课 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 宋代南戏产生的背景和流行区域 元代杂剧创作繁荣的原因 流行区域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京剧产生的背景 过程 发展概况和艺术特征 教学目标一 基础知识 1 通过对戏曲发展历程的学习 了解人类的思想文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2 通过对古代戏曲发展和经济水平的分析 掌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 教学目标二 能力与方法 1 通过对中国古代戏曲发展史的学习 了解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化 提高民族自豪感 2 通过对京剧艺术的感受 体会京剧艺术家们的杰出才华 激发学习动力 教学目标三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一 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 傩戏二 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 宋代南戏三 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元杂剧四 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 京剧 内容概述 思考 在原始社会 原始人类遇到一些可怕的事情总是归于一种无形的力量 认为是 鬼 怪 作祟 在这种情况下 怎么办 一 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 傩戏 1 产生背景 以可怕的形象来驱逐恶魔 于是形成了一种巫术仪式 傩 思考 在原始社会 原始人类遇到可怕的事情总把它归于一种无形的力量 认为是 鬼 怪 在作祟 在这种情况下 怎么办 一 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 傩戏 1 产生背景 穿戴绚丽服饰 载歌载舞是傩和戏曲的共同点 随着宗教色彩的淡化 演员逐渐代替巫师 表演目的由娱神转向娱人 并发展出人物性格 故事情节和表演艺术 这样巫术仪式就转化成戏曲表演 所以 傩戏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源头之一 思考 傩与戏曲有什么共同点 傩怎样演变成戏曲 一 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 傩戏 2 傩的发展 讨论 怎样设计一种曲艺形式能博采众长 吸引观众 二 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 宋代南戏 1 产生背景 清明上河图 中的说话场面 指出这种戏曲流行的区域 并说一说为什么在这一地区戏曲获得了很大发展 这种戏曲流行在浙江的温州以及福建的泉州 福州一带 所以叫南戏 二 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 宋代南戏 2 流行区域 原因 宋代是我国政治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时期 由于北方的战乱 人口流徙到南方 大量南徙的北方人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工商业发达 城市经济繁荣 民间表演技艺十分兴盛 南戏就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形成了 宋人周密 癸辛杂识 记载 温州乐清县有个叫祖杰的恶霸和尚欺压百姓 乡人告到官府 祖杰行贿于官府 官府不但不治他的罪 反而将告状人治罪下狱 在这种情况下民间艺人将之写成戏文上演 广为宣传 造成社会舆论压力 最后恶霸和尚被治罪 二 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 宋代南戏 思考南戏主要流行于社会中的哪个阶层 有什么社会功能 3 特色 南戏主要在民间流行 一般由民间艺人或者下层知识分子创作 剧目多表现民间故事 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探究 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中 诗文被认为是正统的艺术 而戏曲则被视为旁门左道 故元代以前的戏曲类艺术多为优伶 艺妓等下层人物为之 不受文人们重视 因此也很难产生高品位的作品 到元代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 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剧作家和高品位的戏曲作品 使元曲成为与唐诗 宋词并称的我国文学史上三大瑰宝之一 为什么许多元代的文人纷纷将一腔才情宣泄在戏曲创作之中 三 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元杂剧 总结 元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很低 蒙古灭金后 停止科举考试将近80年 文人入仕的机会相对地说要少多了 九儒十丐 他们的地位仅高于乞丐 被打入了社会的底层 使他们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的群众 有机会了解底层群众的生活和情感 体会底层人民的痛苦和愿望 他们较高的文化修养 广博的学识 推动了元杂剧的文学艺术水平 使之逐渐演变为一种成熟而完美的艺术形式 元代杂剧的出现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 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与唐诗 宋词并称的艺术奇观 1 元杂剧创作繁荣的原因 元戏曲演出壁画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白朴 马致远 郑光祖 和王实甫 三 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元杂剧 2 流行区域 学生活动 根据同学们掌握的知识 选择介绍一个代表人物或代表作 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3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关汉卿 1230 1300 号已斋叟 大都 今北京市 人 元代杂剧作家 据记载 关汉卿共创作了63个剧本 其中 窦娥冤 救风尘 望江亭 拜月亭 鲁斋郎 单刀会 调风月 等 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画像 窦娥冤 插图 窦娥冤 书影 感天动地窦娥冤 元代剧本的创作极大地推动了戏曲的发展 以后的各戏种不断将之改编并搬上舞台 元曲已经将诗词 歌唱 对白 音乐 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 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 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既然叫 京剧 我们能不能认为京剧就是北京地区土生土长的戏曲形式 如果不能 那为什么叫京剧 在京剧产生之前 北京地区流行哪些戏曲形式 为什么这些戏种都要到北京表演 四 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 京剧 京剧不是北京的地方戏 而是在众多地方戏曲的基础上博采众长逐渐形成的 因为它是在北京形成并最初在北京流行 所以被称为 京剧 1 产生背景 北京地区流行的戏曲很多 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被称为 雅部 的昆曲 为宫廷所垄断 深受士大夫文人喜爱 第二类叫 花部 包括了除昆曲外的所有地方剧种 昆曲由于脱离群众 曲辞深奥 逐渐衰落 花部 的地方戏高度繁荣 最为流行的是弋阳腔体系 明清时期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中心 戏曲的繁荣是为了满足皇室贵族 官员 商人和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 如果京城要搞什么庆典活动 就更成为各戏种展示自己的良机 京剧的发端遇到了什么契机 京剧发端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在北京地区地方戏曲繁荣发展的情况下 假设你是徽班的班主 你要怎样才能使你的徽班在北京站住脚跟 吸引观众 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四 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 京剧 2 产生过程 标志事件是徽班进京 三庆 四喜 春台 和春 京剧的发端的契机是 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辰 博采众长 兼容并蓄 为我所用 清乾隆年间弋阳腔系统的四大徽班入京后 对秦腔 昆曲等诸腔调兼收并蓄 并大量融进了北京语汇 使京城观众耳目一新 嘉庆 道光年间又和进京的汉调艺人合作 使西皮 二簧两种声腔合流 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 到1840年左右 京剧的唱腔 念白 剧本和表演已经成熟 尤其是出现了以演 京戏 为主的一批演员 他们不再以徽戏 汉戏为名 而以演 京戏 自居 从此 诞生了一个独立的剧种 京剧 同治 光绪年间 京剧已经被北京市民承认 成为人民最喜爱的舞台艺术 并很快风靡全国 京剧成为我国戏曲中最具有全国性 典型性的剧种之一 它的剧目最丰富 表演最精细 流行最广泛 观众最普遍 影响也最大 被公认为 国剧 四 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 京剧 2 产生过程 四 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 京剧 3 艺术特征 综合性 唱 念 做 打 四 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 京剧 3 艺术特征 写意性 舞台布置的写意 一桌二椅 四 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 京剧 3 艺术特征 写意性 人物化妆的写意 戏曲脸谱 四 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 京剧 3 艺术特征 写意性 人物服饰的写意 长袖善舞 四 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 京剧 3 艺术特征 写意性 舞台行动的写意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四 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 京剧 3 艺术特征 京剧名段欣赏 铡美案 选段 一 中国古代戏曲的源头 傩戏1 产生背景2 傩的发展二 中国古代戏曲的形成 宋代南戏1 产生背景2 流行区域3 特色三 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元杂剧1 元杂剧创作繁荣的原因2 流行区域3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四 中国古代戏曲的繁盛 京剧1 产生背景2 产生过程3 艺术特征 小结 说唱脸谱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喳喳哇 说实话京剧脸谱本来确实挺好看可唱的说的全是方言怎么听也不懂慢慢腾腾咿咿呀呀哼上老半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