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届四会中学高二第一次质检考试题语 文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铅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写在答题卷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把答案选项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位置。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 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一、本大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 以下选项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确凿(zo) 鸟瞰(kn) 歼(qin)灭 模(m)样 B狡黠(xi) 垂涎(xin) 桎梏(g) 累(li)赘C靡(m)费 纤(xin)维 恪(k)守 牵强(qing) D殉(xn)难 屏(png)息 针砭(bin) 口供(gng)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采撷/诙谐 闲暇/遐迩 隽永/隽秀B贬黜/矗立 棘手/冲刺 会计/会晤C奢侈/对峙 侪辈/跻身 下降/降服D吞噬/嗜好 骸骨/弹劾 薄弱/薄雾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劳动法明确规定,试用期是 在劳动合同期内的,不存在试用期满才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 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电视剧亮剑播出前并未 宣传,可播出后却成为了人们争相谈论的热门话题。从美国开始的金融风暴几乎席卷全球,已经使冰岛宣布国家破产, 严重。A 包含 大事 事态 B 包涵 大肆 事态C 包含 大肆 世态 D 包涵 大事 世态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的_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_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_什么都不得不_。A装载徜徉致使割爱 B承载 徘徊 导致 舍弃C装载 徘徊 致使 舍弃 D承载 徜徉 导致 割爱5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新落成的美轮美奂的市体育馆前,彩旗招展,人声鼎沸。备战第十三届省运会的动员大会在这里隆重召开。市体委刘主任亲自主持了此次会议,刘主任首先邀请分管体育卫生工作的王副市长讲话:“近年来,我市体育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在上届省运会上,我市总分排名第二,这一历史最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面,我们欢迎王市长抛砖引玉作重要指示。”A美轮美奂 B人声鼎沸 C前所未有 D抛砖引玉6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郭德纲最近可谓“背”到极点,不仅深陷“圈地”“打人”风波,连苦心经营的德云社也被迫宣布停业整顿。然而就在人们以为郭德纲的事业恐就此一蹶不振之时,郭德纲团队却展现了其不俗的危机公关能力。事出仅半个多月,郭德纲就大有缓过气来之势,曾一落千丈的公众形象也有了卷土重来的可能。A苦心经营 B一蹶不振 C一落千丈 D卷土重来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B.“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 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D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 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其实几乎所有的高端品牌都存在这种困惑:一方面羡慕低廉的中国制造成本,一方面又顾忌中国制造呈现在外的价廉物劣的形象。 B陶文钊表示,在奥巴马政府看来,目前东亚力量失衡,美国希望重启“东亚平衡”,以期在日趋重要的东亚发挥更大的影响力。C19岁那年,钱伟长以中文100分,历史100分,其他各科加起来不到100分考入清华大学,最终进了物理系,而物理他只考了5分。D在当天酒会上,华谊兄弟宣布,华谊天意公司将投入巨资,筹拍古典史诗巨作曹操,全面而客观地演出乱世枭雄曹操的一生。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共22分。李应升诫子书 吾直言贾祸,自分一死,以报朝廷,不复与汝相见,故书数言以告汝。汝长成之日,佩为韦弦,即吾不死之年也。 汝生长官舍,祖父母拱璧视汝,内外亲戚,以贵公子待汝。衣鲜食甘,嗔喜任意,娇养既惯,不肯服布旧之衣,不肯食粗粝之食。若长而弗改,必至穷饿。此宜俭以惜福,一也。 汝少所习见游宦赫奕,未见吾童生秀才时,低眉下人,及祖父母艰难支持之日也;又未见吾囚服被逮,及狱中幽囚痛楚之状也。汝不尝胆以思,岂复有人心者哉!人不可上,势不可凌。此宜谦以全身,二也。 祖父母爱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训汝,汝傲而弗亲。今吾不测,汝代吾为子,可不仰体祖父母之心乎?至于汝母,更倚何人。汝若不孝,神明殛之矣。此宜孝以事亲,三也。 吾居官爱名节,未尝贪取肥家。今家中所存基业,皆祖父母勤苦积累,且此番销费大半。吾向有誓愿,兄弟三分,必不多取一亩一粒。汝视伯如父,视寡婶如母,即有祖父母之命,毫不可多取,以负我志。此宜公以承家,四也。 汝既鲜兄弟,止一庶妹,当待以同胞。倘嫁中等贫家,须与妆田百亩;至庶妹之母,奉事吾有年,当足其衣食,拨与赡田,收租以给之。内外出入,谨其防闲。此恩义所关,五也。 汝资性不钝,吾失于教训,读书已迟。汝念吾辛苦,励志勤学,倘有上进之日,即先归养。若上进无望,须做一读书秀才,将吾所存诸稿简籍,好好诠次。此文章一脉,六也。 吾苦生不得尽养。他日伺祖父母千百岁后,葬我于墓侧,不得远离。【注】李应升(1593年1626年),字仲达,号次见。明朝南直隶江阴人。万历丙辰进士,官至御史,为东林党人,敢言直谏,多次上疏弹劾权奸魏忠贤,入狱而死。韦弦:韦,熟牛皮;弦,弓弦。成语有“韦弦之佩”,意为用来警戒自己的有益的规劝。语出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防闲:防,防水的堤坝;闲,防兽的圈栏。泛指防备和禁阻。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吾直言贾祸 商人 B祖父母拱璧视汝 看待C衣鲜食甘 鲜艳 D以负我志 违背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若长而弗改 若上进无望B不复与汝相见 须与妆田百亩C汝长成之日 及狱中幽囚痛苦之状也D以贵公子待汝 当待以同胞 11下列各句,全部属于李应升对儿子的“告诫”的一组是( )(3分)汝长成之日,佩为韦弦,即吾不死之年也 汝少所习见游宦赫奕汝不尝胆以思,岂复有人心者哉 人不可上,势不可凌内外出入,谨其防闲 汝资性不钝,吾失于教训,读书已迟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身陷囹圄,不向阉党屈服,决心以死报效朝廷,因此写下这封信,作为临终遗言,教育尚未成年的儿子。B作者指出儿子身上存在的过于任性、不敬长辈、不能吃苦等毛病,要求儿子认清危害,改正缺点,学会做人。C作者要求子女们和睦友爱,妹妹出嫁时要以一百亩田地作为陪嫁,兄弟三人要平分财产,谁也不要想多占一点。D作者把自己的两点遗愿托付给儿子:一是希望儿子整理自己留下的文稿,二是希望将来把自己葬在父母墓旁。13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此宜谦以全身,二也。(3分) 吾居官爱名节,未尝贪取肥家。(3分) 汝念吾辛苦,励志勤学,倘有上进之日,即先归养。(4分) 三、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415题,共8分。雪晴晚望 贾岛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注】贾岛长安应举落第,与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这首诗大约写于此时。14、题目为“晚望”,诗人具体“望”到了哪些景色?请简要叙述。(4分)_15、末尾两句写的是什么内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_四16、默写(20分)(1)子曰:“其恕乎! _,_。(论语十则)(2)_,而后作;_,而后喻。(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_,_。(孟子鱼我所欲也)(4)鹏之徙于南冥也,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5)求之不得,寤寐思服。_,_。(诗经关雎)(6)蒹葭萋萋,白露未晞。_,_。(诗经蒹葭)(7)_,_。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氓)(8)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_,_。(陶渊明饮 酒 )(9)_,_。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10)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王湾次北固山下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面 包 沃尔夫冈博歇尔特 她突然醒来。两点半。她寻思,为什么会突然醒了。哦,原来是这样!厨房里有人碰了一下椅子。她仔细地听着厨房里的声音。寂静无声。太安静了,她用手摸了一下身边的床,发现是空的。这就是为什么如此特别安静的原因了没有他的呼吸声。她起床,摸索着经过漆黑的房间来到厨房。在厨房两人相遇了。表针指着两点半。她看到橱柜边上有个白的东西。她打开灯。两人各穿衬衣相对而立。深夜。两点半。在厨房里。 在厨房餐桌上是一个盛面包的盘子。她知道,他切过了面包。小刀还放在盘子旁边。桌布上留下了面包屑。每晚他们就寝时,她总把桌布弄干净的。每天晚上如此。然而现在桌布上有面包屑,而且小刀还在那里。她感到地上的凉气慢慢地传到她身上。她转过头来不再看盘子了。 “我还以为这里出什么事了。”他说,并环视一下厨房四周。 “我也听到了什么。”她回答,这时她发现,他夜晚穿着衬衣看起来这是老了。跟他年龄一样老了,六十三岁。白天他看起来还年轻些。他看起来已经老了,他在想,穿着衬衣的她看起来相当老了。不过也许是头发的原因。夜里女人显老总是表现在头发上。头发使人一下变老了。 “你应该穿上鞋子的。这样光着脚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她没有注视他,因为她不愿意忍受他在撒谎。他们结婚三十九年之后他现在撒谎了。 “我原以为这里有什么事。”他又说了一遍,又推动了自制,把视线从一个角落移到另一个角落。 “我也听到了什么。于是我想,这里出了什么事了。” “我也听见了。不过,大概什么事也没有。” 她从桌上拿起盘子,并用手指弹去桌布上的面包屑。 “没有。大概没什么事。”听到他不安地在说。 她赶紧帮他说:“过来,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 “走,睡觉去。站在冷地上你会着凉的。” 他向窗户望去。“是的,一定是外面出了点什么事。我还以为是在这里。” 她把手伸向电灯开关。我必须现在就关灯,否则我必定还会去瞧盘子的,她想。我不能再去瞧那个盘子。“过来,”她说,同时把灯关灭。“这大概是外面有什么事,刮风时檐槽常常碰墙壁。这肯定是檐槽之故。刮风时它总是哗哗乱响。” 两个摸着走过黑黢黢的过道来到卧室。两双光脚在地板上拍击作响。 “是有风,”他说,“已经刮了一整夜了。”当她睡在床上时,她说“是的,刮了一夜的风。刚才大概就是檐槽在响。” “是呀,我刚才还以为是在厨房里。大概就是檐槽吧。”他说着话,仿佛已沉入半睡中。 她注意到,当他撒谎时,声音多假。 “真冷,”她说,并轻声地打着哈欠。“我可钻被窝了,晚安。” “晚安。”他回答,又说了一句,“是呀,可真冷啊。” 随后就是寂静无声。许多分钟后她听到,他在小心、轻声咀嚼。她故意深沉又均匀地呼吸使他不致发觉,她尚未入睡。然而他的咀嚼节奏均匀,倒使她慢慢进入了梦乡了。 当他第二天晚上回家时,她分给他四片面包;平时他只有三片。 “你可以慢慢吃,吃四片。”她说着离开了餐桌。“我吃这面包消化不了。你多吃一片吧。我消化不好。” 她注意到,他把头深深埋在盘子上。他没有摔跟头。就在此刻她对他非常同情。 “你可不能只吃两片面包。”他对着盘子在说。 “够了。晚上我吃面包消化不好。你多吃吧,吃吧!” 过了一会儿,她才又坐在桌旁的灯下。 (选自外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包智星译) 注活尔夫冈博歇尔特:西德废墟文学的先驱和重要代表作家。小说面包写的是一战后人们在饥荒处境中的生活。 17. 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5分) 18. 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5分) 19. 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六、作文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带路向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机敏和风趣,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说这是为了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他们得唤回自己。有位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你有过对“唤醒”的体会或“唤醒”的经历吗?请以“唤醒自己”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立意自定。班级: 学号: 姓名: 2013届四会中学高三第一次质检考试语文答卷 二、13、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句各3分,句4分) 三、14.(4分) 15.(4分) 四、 16.(20分) (1) , (2) , (3) , (4) (5) , (6) , (7) , (8) (9) , (10) , 五. 现代文阅读(16分)17.(5分) 18.(5分) 19.(6分) 六. 20.(60分) 200 400 600 800 10002013届四会中学高三第一次质检考试题答案一、1、C(A.“歼灭”的“歼”应读“jin”,B、“累赘”的“累”应读“li”,D、“屏息”的“屏”应读“bng”,“口供”的“供”应读“gng”)2C(ch/zh;chi/j;jing/xing;Axi;xi;jun/jn; Bch;j/c;kui/hu; D. sh;hi/h;b。)3A(包含:里边含有;包涵:客套话,请人原谅。大事:大力从事之意,中性词;大肆:无所顾忌之意,贬义。事态:局势,情况(多指坏的);世态:社会上人对人的态度。)4. B (“承载”义为“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而“装载”是“用运输工具装”的意思,第一空填“承载”较妥。“徜徉”义为“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与句意矛盾,故只能用“徘徊”。“割爱”指“放弃心爱的东西”,与原句中“什么都”不吻合。)5、 D(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谦词,比喻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用在这里不得体。)6.D(解析: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形象”不能说“卷土重来”。A苦心经营: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B一蹶不振: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C一落千丈: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7、A (B搭配不当。经过为介词,“经过的实践”作状语成份,句子的主干变成“理念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主谓搭配不当。 C表意不明 “部分”可为福利院,也可为孤儿。D搭配不当。完成与理想,完成任务或实现理想。)8B(A.语序不当,“低廉的中国制造成本” 应改为“中国制造的低廉的成本”,“ 几乎所有”前后矛盾。 C.成分残缺,应在“其他各科加起来不到100分”后面增加“的成绩”; D.搭配不当,“演出乱世枭雄曹操的一生”应改为“表现乱世枭雄曹操的一生”。)二、9A招致10B(A连词,表假设,如果;B介词,和、跟/动词,给;C结构助词,的;D介词,用,拿。)11B(和是叙说,不含告诫意味。)12C(文章是说“倘嫁中等贫家,须与妆田百亩”, 如果嫁到中等或贫穷人家,才以一百亩田地作为陪嫁”, 而不是选项中所说的“妹妹出嫁时要以一百亩田地作为陪嫁”,另外,“汝既鲜兄弟”指作者只有一个儿子。“兄弟三分”,指作者与其兄其弟三家均分财产。)13、这样就应该谦逊恭谨,来保全自身,这是第二点。(3分。“全”、“二也”各1分,全句大意1分。“此”以为“因此”之类,不扣分。)我做官,爱惜名声和节操,从来没有贪婪攫取,使家里富裕。(3分。“爱”“肥家”各1分,全句大意1分。“爱”译为“喜爱”“重视”“吝惜”“吝啬”算错,“肥家”意译为“为家里捞好处”之类,不扣分。)你要念着我辛勤劳苦,激发志气勤奋学习,假如有考取科举的一天,就先回家奉养老人(4分。假设关系1分,“辛苦”1分,“上进”1分,“归养”1分。)【参考译文】我因为正直的言论招致灾祸,自己料想唯有一死来报效朝廷,不能再和你相见,所以写几句话来告诫你。你长大成人的时候,能把这些话当做警戒自己的规劝,也就是我虽死犹生的时候了。你生长在官府,祖父祖母像看待奇珍异宝(拱璧:一种大型玉璧,径长尺二,用于祭祀,因须双手拱执,故名。后比喻极其珍贵的事物)一样看待你,家族内外的亲戚都用对待尊贵公子的方式对待你。你穿着鲜艳的衣服,吃着甘美的食物,喜怒任性,娇生惯养已成习惯,不肯穿布衣旧衣,不肯吃粗茶淡饭。如果长大成人还不能改正,一定会陷入贫穷饥饿的境地。这样就应该用节俭来珍惜眼前的幸福,这是第一点。你从小见惯我四处为官显赫得意的样子,没见过我做童生和秀才时低眉顺眼谦恭待人的样子,以及祖父祖母在艰难中支撑家庭时的情景,更没见过我身穿囚服被捕入狱,以及在监狱中被囚禁时万分痛苦的情形。你不尝着苦胆去好好想想这一切,又哪里算得上是有人心的人呢?做人不能居高临下,不能仗势凌驾他人。这样就应该用谦恭来保全自身,这是第二点。祖父祖母疼爱你,你却因为亲近而忘了尊重;你的母亲教育你,你却傲慢而不亲近她。现在我遭遇难以预料的灾祸,你替代我做儿子,能不恭敬地体会祖父祖母的爱护之心吗?至于你的母亲,她还能依靠什么人呢?你如果不孝顺,上天都要惩罚你了。这样就应该用孝心来侍奉长辈,这是第三点。我做官珍惜自己的名声和节操,不曾贪婪攫取,使自家富裕。现在家中留下的财产,都是祖父祖母勤劳辛苦积累的,况且经历这次大难,已经花费了大半。我曾有誓愿:兄弟三人,财产均分成三份,自己一定不多拿一亩田一粒谷。你要像对父亲一样对待伯父,像对母亲一样对待寡居的婶婶,即使有祖父祖母的命令,也丝毫不能多占多要,以致违背我的心愿。这样就应该以公平之心来继承家业,这是第四点。你既然没有兄弟,只有一个庶出的妹妹,就应该拿同胞妹妹看待她,倘若她嫁到中等或贫穷人家,必须给她一百亩陪嫁田地;至于庶妹的母亲,已经侍奉我多年,应当让她丰衣足食,分给她养老的田地,让她收取田租来供养生活。家里家外进进出出,要严守规矩。这关系到恩德道义,这是第五点。你天资不愚钝,我教育不够,你读书已经很晚。你要念着我辛勤劳苦,激发志气勤奋学习,假如有考取科举的一天,就先回家奉养老人。如果科举没有希望,也要做一个读书秀才,把我留下的文稿书籍,好好整理。这关系到我们家文章学问一脉相传,这是第六点。我深以为苦的是人生在世不能为父母养老送终。将来等到祖父祖母百年之后,一定把我葬在他们坟墓的旁边,不能远离他们。三、14答案:(1)诗人倚着手杖向远处眺望:在夕阳斜照下,溪水上空升腾起鱼鳞般的云朵,几乎多至“万重”;在遍山皑皑白雪中,采樵人缓然下山,回到白雪覆盖下的茅舍;远处山冈上,野草正在燃烧,劲松郁郁苍苍,日暮的烟霭似断断续续生于石松之间。(解析:本题考查诗歌意象以及内容与题目的关系。这要紧扣题目中的“晚”和“望”字,并结合全诗来进行作答。)15答案:诗人在回山寺的路上,听到山寺上传来钟声,暮游之余,恍如倦鸟归巢,禁不住心潮起伏,平添了更浓厚的诗意,也吐露出诗人心灵深处的隐情。这两句又起着点活全诗的妙用,前六句景色全是望景,这一声清亮的暮钟,由视觉转到了听觉。这钟声不仅惊醒默默赏景的诗人,而且钟鸣谷应,使前六句所有景色都随之飞动起来,整个诗境形成了有声有色、活泼动人的局面。(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指出这两句使整个画面动了起来并指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即可,不要忽视诗歌所给的注解。)四、(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则)(2)困于心,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鱼我所欲也)(4)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5)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关雎)(6)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7)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诗经氓)(8)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 酒 )(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10)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五、17(4分)、答:1、妻子发现丈夫凌晨在厨房(1分)。2,妻子仔细观察后发现丈夫偷面包(1分)。3、厨房对话中,妻子没有揭穿丈夫的谎言(1分)。4,第二天妻子找借口把自己的面包匀给丈夫(1分)。18.(6分)答:第1句,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了丈夫寻找借口意欲掩盖真相的心理(2分)。 第2句,与第1句内容上重复,体现了丈夫内心的慌张与不安(1分)。第3句,动作描写。“头深深埋下去”说明丈夫不敢面对妻子。体现了丈夫矛盾心理(1分)。一方面知道妻子确实会吃不饱。另一方面如果不接受妻子面包,自己又饥饿难忍(2分)19.(6分)答:小说通过饥荒中妻子维护丈夫尊严并为他省下口粮的小故事,不但表现了患难与共的真情,也歌颂了二战后饥荒中,人们互相砥砺互相关爱的精神。分析:第二段中,妻子已经很明确判断出丈夫偷了面包,但她并没有明言。 丈夫在被窝中吃面包,妻子可以安然入睡,也体现了她对丈夫深挚的爱。 最后妻子以谎话对谎话,更能体现她对家人和家的深沉的爱。六、作文的审题思路 这是一个命题作文,审题关键在于把握标题的构成。“唤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词义是:叫醒;使醒悟。在这道题目中我们可以抓住这个词义去立意。注意要阐释清楚“什么人(或什么事)”唤醒自己。(一)立意的角度有:为什么要唤醒自己?(唤醒自己的意义)怎样唤醒自己?唤醒自己的过程。(可以写作记叙文表现唤醒的过程)唤醒自己的什么?(唤醒自己的责任;唤醒自己的良知;唤醒自己的潜能)(二)不当立意举例:题目是“唤醒自己”,应是自我唤醒。如果写他人他物唤醒自己,或写自己被他人他物唤醒,或写他人他物唤醒他人。如有的同学写父母唤醒自己,自己被音乐唤醒;鲁迅被日本纪录片唤醒等。泛泛谈唤醒自己,既不说为什么要唤醒自己,也不说唤醒自己的什么。把唤醒自己等同于保持清醒,认清自己,提醒自己,劝诫自己,警示自己等。写成自己唤醒他人。如写文天祥兵败被俘,不为高官厚禄所移,唤醒民族气节。三、评分标准(参照高考的评分细则) 凡立意不当的,在三等末或四等打分;文体不明的,在三等末或四等打分;缺题目或改题目的,扣2分。字数不足的,每少50字扣1分;错别字1个1分,上不封顶;卷面5处以上涂改的,扣2分。【优秀例文】1.唤醒自己漫漫人生,离离远道。悠悠历史中只有清醒的灵魂才能寻得生命完美的归宿。然而,路边的野花散发着迷人的毒香,生活的诱惑让人们常常迷失了方向。走在人生道上,一个人不得不唤醒自己。唤醒自己,弃利求义。为人者,最重要的是清醒地守护着自己的信与义。国难当头,有人看不见民族危亡,生灵涂炭,看到的却是有利可图。一代奸臣秦桧,本是大宋朝的状元,不乏才干,却在国家危亡之际利令智昏,党同伐异,策划投降。为了自己的利益,他反对抗敌,害死了精忠报国的将领岳飞。终于,待到东窗事发,落得个身首两异的下场。“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感怀历史,人们在咒骂秦桧的同时,应时刻牢记,一个人,不能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弃信背义,追名逐利。面对利益的诱惑,为人者要及时唤醒自己。唤醒自己,舍暴取仁。为君者,最重要的是清醒地贯彻“仁义”和“王道”。昔时秦王穷兵黩武,威慑天下,收天下之兵,愚天下之民,然而看似固若金汤的秦王朝却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要知道,暴政不是治国之本,虽“董之以严刑”,人们终究只是“貌恭而心不服”。只有施行仁义,方可收聚民心。只可惜许多君王常是迷信强权,以至于出现了“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局面。身为人君,应时刻牢记强权下的太平盛世不过是昙花一现的骗局,只有仁义并行方可真正国泰民安。面对强权的诱惑,为王者要及时唤醒自己。唤醒自己,戒怠以勤。为学者,最重要的是清醒地相信“天道酬勤”。荀子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天才出于勤奋,此乃为学的不二法门。然而,总有那么些笃信天才的人,恃才而怠惰,甚至以勤为愚,抑勤而扬惰。这些人终将尝到失败的苦果,在功业无成中忏悔与思过。身为学子,我们应时刻牢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抛弃勤奋而迷信天才,一味怠惰,是注定不能成功的。只有沉下心来,苦心研读,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面对安逸的诱惑,为学者要及时唤醒自己。为人也好,治国也好,求学也好,人生在世,难免会有不清醒的时刻。天不会将你唤醒,迷失的人,若听天凭命,只会越陷越深,而迷茫的灵魂永远无法寻得生命完美的归宿。把握好命运,我们只有唤醒自己。【评分】22+22+8=52【点评】这是一篇典范的考场应试作文。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观点。接着用三个分论点建构起全篇的说理层次,每个分论点下又用正反对比的事例展开论证,论证的语言朴实中见功底。结尾总结全篇,重申论点,干净利落。分论点下的事例开掘与道理论证如果能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