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Q人物形象分析纵览全文, 阿Q形象可以作三个层面、两个阶段的分析。1. 所谓三个层面, 是指阿 Q 形象内涵的主要方面。( 1) 阿Q是一个贫穷的流浪雇农。他上无片瓦, 寄居土谷寺, 下无寸地, 只能靠打短工度日; 他虽然也颇能干,“真能做”, 割麦便割麦, 舂米便舂米, 但常常不能维持个人的生计;“恋爱”以后, 只剩下一条万不能脱下的裤子; 他甚至连姓赵的权利也没有。他深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但是他却对自己的这种社会地位没有明确的意识。为了摆脱困境, 他不得不常常在想象中把自己抬到高于别人的地位上。这时, 他的想象便脱离了他的实际处境而表现为骄傲自大。当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 他感到了自己卑屈,于是便自称是赵太爷的本家, 辈分比赵秀才还高, 以此使自己精神上感到一些空洞的喜悦。然而, 他的实际的卑微低下根本无法保证这种空洞的想象长远的存在, 别人的嘲笑和威压很快便破坏了它。在这种情况下, 他便不能不陷于自轻自贱之中, 并且又将自轻自贱当作一种资本而把想象高人一头。( 2) 阿Q是一个落后、不觉悟的农民。由于封建思想的毒害和无业流民的身份和经历, 他思想性格有很多复杂的因素。包括传统农民特有的小生产者的狭隘、保守和封建的“纲常”、“圣贤”等思想的遗毒。尤其是对他的两性观, 鲁迅先生作了重点的描写。他年近30尚未婚娶, 穷困潦倒到一文莫名的程度, 无父无母, 无亲无故, 原本是不应产生“严男女之人防”“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这样一些传统封建观念的。没有两性之间的直接接触和自由恋爱, 他是注定无法找到异性之爱的; 但他却盲目地维护着两性观念, 而处在另一端的则是他的本能欲望。这时, 两者的冲突和矛盾使他显现出极为荒谬可笑的特征。当阿Q本能的欲望发展起来时, 连他自己也觉得这是不道德的, 因而他便偷偷的做; 被人发现后, 自觉理屈, 不得不屈从于别人的惩罚。而在平时, 他又以正人君子的面目出现, 见一男一女在一起说话, 他便投块石头警示一下。这时这两个极端又在无形中相互加强: 他越是压抑自己的本能欲望, 便越是增加了对别人的敏感, 越是变本加厉的束缚别人, 把自己变成一个传统伦理道德的维护者; 而这又使他更难以承认自己的本能欲望要求的合理性, 自己也便越不敢公开接近女性。他与吴妈的“恋爱悲剧”便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发生的。在这里, 一个“正经”的阿Q和一个“不正经”的阿Q统一在了一起。他还认为革命就是造反, 是大逆不道。他有着无业游民的狡黠、泼赖, 他敢于入伙偷窃, 能对“文童”的爹爹独不表崇奉, 他常以城乡两便的“眼界”而瞧不起所有人。( 3) 阿Q幻想未来, 妄自尊大、自轻自贱、自欺欺人、对屈辱的健忘和向更弱者泄愤。精神胜利法使得他不能正视自己的处境, 安于屈辱的奴役生活和命运。精神胜利法绝对不是阿Q精神世界中的独有现象,也绝不是十分奇特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表现, 凡是不能在平等的关系上看待人与人的本质关系;不承认社会的不平等是正常的人, 都不能不以精神胜利的方式来承担在强权者面前所受到的实际歧视和凌辱。封建等极观念在封建中国影响的普遍性, 也正说明精神胜利法对当时国民性弱点的概括普遍性。在阿Q正传中, 鲁迅清晰地向我们表现了阿Q精神胜利法不断升级的过程, 从而说明了一个在下意识里承认人的不平等地位的合理性, 没有任何切实的平等要求的人是怎样不能不沿着精神胜利法的螺旋性阶梯一步步向上爬的, 是怎样在精神胜利法的虚幻意识中不断加深自己的奴隶性并使自己变得愈加孱弱无力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从维护自己空洞的“面子”出发的。一个没有自我意识的人, 其自我价值永远是以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衡量的, 他无法对自己做出明确的价值判断, 无法从自我的发展中正视自己存在的价值, 因而便特别注重维护自己的“面子”。这种对面子的重视本身便带有精神胜利法的性质, 因为他不是从自己的实际自强出发而获得自我价值的真正充实, 而只是用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的好坏获得精神上的要求。2、所谓两个阶段, 是指阿 Q 在辛亥革命的前后的不同表现。小说最后集中描写了辛亥革命给未庄带来的影响, 以及阿Q的造反与命运在革命党没有危及封建政权, 受到封建政权的压制、杀戮之时, 他不了解革命, 把他们视为不如自己的下等人看待, 无法把革命同自己的欲望和要求联系起来, 对于杀革命党抱着盲目欣赏的态度。这种欣赏态度的根源是建立在“他们还不如我”的幸灾乐祸的情绪上的。当革命党即将获得胜利, 连赵太爷也在革命的威胁下惶惶然之后, 阿Q才对革命党刮目相看并且自己也要投奔革命党了。他兴奋地上街大喊“造反了! 造反了! ”他以为革了命,就会“我要什么就是什么, 我喜欢谁就是谁”。然而他对革命的盲然无知, 糊里糊涂地去投靠假洋鬼子, 结果假洋鬼子“不准革命”, 最后反而做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勾结的牺牲品。阿Q虽被监禁、杀头, 但还是精神上的胜利者。他以为“人生天地间, 大约本来有中比美时间探疑 “阿Q” 时要抓进抓出”, 临到杀头前临街还喊着“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精神胜利法竟然伴随到他生命的结束。阿Q的悲剧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他肉体的消亡, 而在于他人性异化、精神变态。阿Q的悲剧沉痛地控诉了封建愚昧对人的精神上的戕害, 表现了作者对安于现状, 忍于屈辱、自寻精神逃避的被害者怜悯之情。阿Q正传 在艺术上的成功首先在于注重现实主义文学典型的塑造,阿Q正传把文学典型塑造的方法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鲁迅先生开掘了阿Q这个人物的内部世界, 同时也就开掘了中国整个社会及其思想的状况。阿Q的世界中包括了整个封建社会中各色人的精神因素。阿Q是一个人, 同时又是封建时代所有的人。他有上等人的蛮横, 也有下等人的卑怯;他有道学家的正经相, 也有流氓无赖的流氓相; 他是一个极端的保守派, 反对革命, 同时又是一个激进分子, 拥护造反; 他主张中庸和平, 讲“君子动口不动手”, 同时又是一个惹是生非, 抢先向王胡、小D使用武力的武力主义者封建文化所可能产生的各种精神特征, 在阿Q的精神世界中都表现了出来, 因而其中也就有各种不同的人的影子。鲁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人物, 同时也就展示了整个现实世界, 表现了一种文化弊害和在这种文化窒息中形成的国民性的弱点。阿Q正传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 与鲁迅的这种典型化的方法是息息相关的。其次,阿Q正传在艺术上另一显著特点是: 把喜剧和悲剧有机地结合起来。作者用喜剧笔调写悲剧, 塑造的是一个富有喜剧性的悲剧性格人物。“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阿Q有勤劳质朴的一面, 他终生劳动不得温饱, 本来向往革命却作了无辜的牺牲品, 阿Q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喜剧将那些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阿Q身上的阿Q主义是无价值的东西, 作者将他逐层剥露, 引起人们的警觉和反省。阿Q性格交织着悲喜剧因素, 两者相互交织、融合。阿Q的悲剧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包裹在喜剧形式之中的。他的每一个悲剧性遭遇, 都包含在可笑的观念与大量可笑的言行中。他处处受人欺凌, 常常被人抓住辫子朝着墙上碰,就其遭遇本身而言, 是悲剧性的。可是当他用虚幻的精神胜利法轻而易举地将严肃的重大的现实悲剧性冲突化为乌有时, 当读者以正常思维方式期待人物做出应有的严肃反映落空时, 悲剧性就出现了。矛盾呈现出畸形的、怪诞的状态, 这种矛盾反差越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开发公司股东合作协议中的项目融资与资金管理
- 二零二五年房地产项目认筹与工程进度监督合同
- 第三人民医院肉类配送服务合同(含食品安全检测及冷链管理)二零二五年度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电商定向合作协议书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租赁担保合同范本(含租赁合同违约责任)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过户与配套设施改造合同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无锡汽车租赁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水利工程投标廉洁自律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成品柴油安全生产与应急救援服务合同
- 2025版车辆租赁合同续签:越野车辆租赁续约协议
- 支付合规性评估方法探
- 2024年个人与公司走帐协议书模板范本
- 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
- 2024年初中生物教师进城选调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套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大单元教学设计)
- SH/T 3533-2024 石油化工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正式版)
- JT-556-2004港口防雷与接地技术要求及港口装卸区域照明照度及测量方法-PDF解密
- 成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护理-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正式版)JBT 3300-2024 平衡重式叉车 整机试验方法
- 多渠道外贸客户开发
- 整式的乘法基础训练题(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