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基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单元测试卷 第五单元 命题人:方志玲 2013年11月17日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基础(67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44分)(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念家乡的句子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5)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7)夜雨寄北李商隐在诗中想象了与友人剪烛夜谈的情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晏殊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对偶句,被誉为“千古奇偶”。(9)观沧海中表现作者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0)把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默写完整: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6分) (1)原来杨修为人sh ci fng kung ( 恃才放旷 ),数犯曹操之忌。 (2)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min min s q (面面厮觑 ),都软到了。(3) 两个虞候口里不言,肚中xns ( 寻思 ):“这厮不值得便骂人!” (4)操因疑修zn hi ( 谮害 )曹丕,愈恶之。(5) 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du d r li ( 对答如流 )。) (6)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shng zhu( 商酌 )。 (7)屠户横披了衣服,tin zhe( 腆着 )肚子去了。 (8)因见他姊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wxn su dn( 挖心搜胆 ),耳不旁听,目不别视。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美好的城市”改为“城市美好的愿望”)A三位学生虽然都是外校的学生,但他们的表演对我校的师生并不陌生。(将“他们的表演”和“我校的师生”调换位置。)B通过这次湖景中学中学生知识竞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将“通过”或“使”去掉)C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致力于构建和谐美好的城市。(将句尾“美好的城市”改为“美好的愿望”。)D爱因斯坦是最杰出的20世纪科学家。(把“最杰出的”调整“20世纪”后)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xx市中小学正掀起“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高潮,不少学校正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与经典相伴。材料一 某小学在校园环境文化的营造中,充分利用书香长廊、橱窗、墙壁、黑板报等空间,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国学经典的文化元素,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快乐成长。材料二 某九义学校提倡快乐学国学。校园内众多的楹联、教学楼墙上的弟子规、经典美文以及出自经典的指路牌(“三乐苑”“积步轩”)等等,都让学生随时能接触到经典。材料三 某中学让古诗文、名言警句上墙、上板报。只要走进校园,可以看到孔子、孟子、老子等圣贤的经典名句把各个角落的橱窗装点一新,可以看到同学们以国学经典为内容的书法展,可以看到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板报,处处显现出同学们与传统文化的亲近。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4分)各校非常重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注重营造国学经典诵读的环境氛围。(意思相近即可 )二、阅读(33分) (一)说知论智(10分)王蒙什么是智慧?是“知识多”吗?不。知识多,是渊博,是活字典,未必就是智慧。掉书袋(指说话好引经据典、卖弄学问)的人,学贯中西、文通古今的人,是学问大家,但未必是最好的智者。仅仅有一种绝活,人们会称赞你心灵手巧,称呼你是能工巧匠,却不一定认为你很有智慧。今天,追求技巧、想走捷径成功的人越来越多。这又是“智慧”吗?不,最多是心眼多,是投机取巧,是机灵鬼。智慧要求远见,要求眼光,要求对于对象的整体性把握,要求不仅经得住一时一地一事的考验,而且经得住较为长期与全面的检查。智慧要求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要求有所不为,有所作为,要求学有新意,事有新意,言有新意。智慧,是指人的一种高级的、主要是知性方面的精神能力。“智”强调的是知识与胆识,是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估量、选择与决策。“慧”主要是悟性,是对于是非、正误、成败、得失等的迅速感受与理解掌控。尽管智慧给人的印象首先是一种能力,但能力不可能完全脱离品质与境界。我们说到远见、大局、明辨、敏锐与周全,说到选择与决策、承担与应变、淡定与冷静、正视与勇气,这都不是鼠目寸光、私心杂念、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蝇营狗苟、妒贤嫉能、夸张矫饰、胆小怕事、苟且偷安的人所能做得到的。相反,只有具有远大的目光与胸怀的人,具有谦逊兼听、从善如流品德的人,具有求知好学、服膺真理性格的人才能做得到。我还喜欢讲一句话:智慧是美丽的。智者会有更好的风度,更宽阔的心胸,更从容的举止,更自如的挥洒,更多的包容与耐受,当然也有更多的自信、自尊、自爱。在中国古人那里,不常用智慧这个词,而喜用“知”。儒家讲得更多的是“学”字,要人重视学习,重视切磋琢磨。老庄常常抨击或贬低“知”,提倡厚朴,反对滥用智谋。老子讲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些意思都与我们今天讲的“大智若愚”相通。真正的大智是深藏的,是不那么张扬外露的。这也包含了警示人们不要耍小聪明、不要一心投机取巧、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意思。大的智慧,不等于万事通,事事通。有些有大智慧的人,某件小事上可能冒傻气。比如牛顿,为了便于家里一大一小两只猫出入,要求木匠在大门上凿出大小两个猫洞;因为着迷做实验,煮鸡蛋时却心不在焉地把怀表放进了锅里。怎么获得智慧?自然要汲取全世界的一切智慧成果,弘扬民族文化的益智精华,倾听时代高端与科学前沿的信息与呼唤。更重要的是,面对我们的生活实践,有所实验、有所创新、有所尝试、有所撷取、有所思索、有所发现、有所见解。智慧的依据是生活,是世界,是实践,而不仅仅是书本。5.下列对文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A.作者认为:智慧主要是知性方面的精神能力,是与品质、风度、心胸密切联系的大智若愚的一种境界。B.第段“智慧的依据是生活,是世界,是实践,而不仅仅是书本”一句中,“仅仅”一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C.本文的主要思路是:先诠释什么是智慧,智者的表现,后谈怎样获得智慧。D.从第段文字可知,作者支持老子的观点,反对儒家思想。6.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对比论证(道理论证);将品质境界完全相反的两类人加以对比,突出强调了智慧是不可能完全脱离品质与境界的。7.读完本文后,你觉得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3分)(可以从知识、能力、品质、风度、心胸等方面作答。答出三个方面,语言流畅者,即可得满分。完全脱离本文内容来谈者,不得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花事文文6岁那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一棵小树开满了粉红的花朵,小而密,那俏丽的花枝还多情地探出墙外,引来了不少小蜜蜂和白蝴蝶,过路的行人无不驻足观望。文文不知道那是什么花,问妈妈。妈妈说是桃花。过了半个来月,那树上的花朵落光了,枝上长出了绿叶。文文慢慢把这事忘了。第二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小树又开满了粉红的花朵。文文和爸爸路过院墙外,文文忍不住赞叹道,好美的桃花啊!爸爸说,那不是桃花,桃花开得更大,开得更稀,颜色更红。文文问,那是什么花?爸爸说他见得少,不大清楚,也许是樱花。文文一定要问个明白。爸爸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它又不能当饭吃!过了十来天,那树上的花朵全都凋谢了。文文又慢慢忘了这事。第三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小树又开满了花。文文叩开王大伯的院门,问他那树上开的是什么花?王大伯说是一个远方亲戚给的树苗,他也不清楚,不过看样子像是海棠花。文文从没有见过海棠花,但他似乎听人说过海棠是在秋天开的。于是又继续问下去。王大伯很不耐烦地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它又不能当钱花。后来花落了,文文又慢慢把这事忘了。第四年春天,王大伯院子的花如期开放,又唤起了文文的好奇心。文文特意找来邻居家的一个读中学的大哥,问他那是什么花?那大哥睁大眼睛,看了大半天也说不出花的名字。文文急了,问,你不是上了生物课吗?怎么会不知道?大哥说,甭提了,生物课是副课,全被主课老师占用了。不过看花样子像是桑树花。文文不信,说他见过桑树花,不是这样子的。大哥很丢面子,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考试又不考它!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几度花开花落。不知不觉,文文已经上中学了,这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那棵小树悄悄长成了大树,树上的花越开越多,煞是壮观。可他仍不知道那是什么花。一次,文文问生物老师,生物老师却说课本上也找不到,文文便说您教生物课,肯定知道。生物老师很生气,说,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还很多着呢!知道又有什么用,你还是先把课本上的知识学好!直到l6岁那年,文文读高中,他看了很多课外书,他在读契诃夫的戏剧樱桃园时,从书页间看到了一幅彩色插图,图中樱桃树上的花与王大伯院子里的那树上开的花竟一模一样。文文终于知道王大伯院子里开的是樱桃花了。更可喜的是,他在这年夏天还意外地看到树枝上结满了长柄小个的红樱桃。不会错。他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他要把这个重大发现告诉每一个人。他告诉了爸爸妈妈,也告诉了王大伯等人。可是他们对此一点兴趣也没有,都说知道那是樱桃树又有什么用!不过,文文觉得挺有用。等到来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樱桃树再次开花时,文文总自豪地对围在墙外看花的小朋友说,你们都看清楚,这树上开的可是樱桃花呀!好美的花!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9年第6期)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花事写一棵树上开满了粉红的花朵,大家不知道它叫什么花。一个叫文文的孩子,面对大人们的批评指责,花了十年的时间才弄清它叫樱桃花。(符合大意即可。答案侧重在后一句)9从修辞角度品味“那俏丽的花枝还多情地探出墙外”句中加点词的妙处。(4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美丽的花枝伸出墙外的情态,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1分)10.小说中文文的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是否有遇到类似的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4分) 答案示例:第一问“启示”(占2分):持之以恒可获成功:要善于发现问题:要敢于刨根问底答对一点,言之有理即可。第二问:写出类似问题(1分),写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并言之有理(2分)11.对本文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C)(3分)文章没有直接批判学校应式教育。A本文是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的。B本文的“花事”在文文心目中不是“小事”,它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C王大伯等人认为“不能当饭吃”、“不能当钱花”、“考试又不考它”,这些共同反映出人们的功利主义心理,也直接批判了学校应试教育的危害。D文文“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因为他通过了自己的探索、自己的努力,找到了多年没人能正确回答的问题。 (二)水浒传(节选) (8分)吴用道:“员外贵造,一向都行好运。但今年时犯岁君,正交恶限。目今百日之内 , 尸首异处。此乃生来分定,不可逃也。”卢俊义道:“可以回避否?”吴用再把铁算子搭了一回,便回员外道:“只除非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方可免此大难。虽有些惊恐,却不伤大体。”卢俊义道:“若是免的此难,当以厚报。”吴用道:“命中有四句卦歌,小生说与员外,写于壁上。日后应验,方知小生灵处。”卢俊义叫取笔砚来,便去白粉壁上写。吴用口歌四句:“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当时卢俊义写罢,吴用收拾起算子,作揖便行。卢俊义留道:“先生少坐,过午了去。”吴用答道:“多蒙员外厚意,误了小生卖卦,改日再来拜会。”抽身便起 。 卢俊义送到门首,李逵拿了拐棒,走出门外。吴学究别了卢俊义,引了李逵,径出城来。回到店中,算还房宿饭钱,收拾行李包裹,李逵挑出卦牌。出离店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清炒法与炒炭法精要
- 离婚协议书翻译及海外法律文件认证合同
- 商业综合体物业租赁及配套设施服务合同
- 网络直播平台合同中多元化收入模式下的价格确定
- 农户耕地杂地租赁及农产品加工销售合同
- 数学光盘配套课件
- 汉字互动游戏课件
- 脑梗死教学课件
- 六职技术测试题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丹东市秋招笔试热点题型专练及答案
- 幼儿园大班幼儿拼音字母表幼儿拼音字母表
- 《吴文化教程(活页版)》 课件全套 模块1-12 历史特征- 吴地产业经济
- 三级筑路工(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大学新生见面会初见欢共进步启新程模板
- 中职英语第三版第一册Unit1-Lesson1-课件
- 2024年全国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考试高频题(附答案)
- 光伏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表(含三级)
- 人教版:生命生态安全六年级上册教案
- 抖音洗浴按摩足浴商家本地团购短视频直播运营策划方案【抖音本地生活运营】
- 深水井施工方案
- 培养专业技术骨干证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