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20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3:电和磁.doc_第1页
苏科版2020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3:电和磁.doc_第2页
苏科版2020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3:电和磁.doc_第3页
苏科版2020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3:电和磁.doc_第4页
苏科版2020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3:电和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2020年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23:电和磁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关于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磁铁能够吸引所有的金属物品B . 通电导丝周围和磁铁周围一样存在磁场C .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D . 通电螺线管内部不存在磁场2. (2分)下列有关电和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B . 磁场是由磁感线组成的C . 互相摩擦的两个物体带同种电荷D . 摩擦起电实质是创造了电荷3. (2分)下列各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 ) A . 常见做法 目的 高山上用高压锅做饭 升高沸点 家用电器金属外壳接地 避免人体触电 拉开弓把箭射出 利用弹性势能 B . 家用电器 物理原理 电饭锅 电流的热效应 电风扇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吹风 电磁感应 C . 日常现象 物理知识 冬天玻璃窗户上的“冰花” 凝固 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热 热传递 汽车急刹车时人向前倾倒 惯性 D . 能量转化 应用实例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蓄电池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动机 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内燃机 4. (2分)下列事例中,能表示能量转化或转移具有“方向性”的事例是( ) A . 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也可以转化为电能B . 热量可以自发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却不能自发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C . 动能可以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D . 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内能也可以转化为机械能5. (2分)对图所示的四幅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感应线B . 实验现象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C . 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D . 动圈式扬声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6. (2分)如图是研究电磁现象的四个实验装置。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能证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这个现象是法拉第首先发现的B . 图中开关闭合,磁场中的导体棒会受力运动,该过程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 . 图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当导体棒AB上下运动时电流计指针偏转D . 图是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图,电磁继电器被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领域7. (2分)如图所示是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装置,当导线AB如何运动时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偏转( )A . 垂直于磁感线向左运动B . 平行于磁感线向上运动C . 平行于磁感线向下运动D . 保持静止8. (2分)下列四幅图中,工作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 帽子上的风扇B . 手摇发电机C . 扬声器D . 自制小电动机9. (2分)关于磁体、磁场和磁感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铁和铝都能够被磁体吸引B . 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C . 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D . 磁感线从磁体的S极出来,回到磁体的N极10. (2分)如图是有关电与磁实验的装置图其中用来研究电动机原理的是A . B . C . D . 11. (2分)现在电动自行车为人们的出行带来的很大的方便.小明在某次使用电动车的过程中发现:关闭并拔出电动自行车的钥匙,用力踩踏使其前进,会发现按下喇叭开关时,喇叭也能发出鸣叫,这是因为此时:( ) A . 电动自行车的内部电路漏电了B . 电动机变成了发电机C . 发电机变成了电动机D . 钥匙开关没有切断喇叭与电源的连接12. (2分)如图所示,ab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当ab在磁场中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A . 垂直纸面向里运动B . 垂直纸面向外运动C . 沿纸面向右运动D . 沿纸面竖直向上运动13. (2分)磁体的特征是( ) A . 与带电体一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B . 只能吸引铁不能吸引其他金属C . 能够吸引铁、钻、镍和其他磁性材料D . 只能吸引异性磁极14. (2分)如图所示,将条形磁铁A放在电磁铁的左侧,右侧放软铁棒B,闭合开关,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 A,B都被吸引B . A被吸引、B被排斥C . A,B都被排斥D . A被排斥,B被吸引15. (2分)如图是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制作水银温度计时,在玻璃管中封入一段金属丝,电源两极分别与水银和金属丝相连,当温度达到金属丝下端所指的温度时( )A . 衔铁被吸引,电铃发出报警声B . 衔铁被排斥,电铃发出报警声C . 衔铁被吸引,电铃停止发出报警声D . 衔铁被排斥,电铃停止发出报警声16. (2分)小鸣同学手拿一段钢锯条,将钢锯条的一端靠近小磁针的N极,他发现小磁针向钢锯条靠近,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他做出了以下几种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钢锯条原来一定有磁性,且靠近小磁针的一端是N极B . 钢锯条原来一定有磁性,且靠近小磁针的一端是S极C . 钢锯条原来不一定有磁性D . 钢锯条原来一定没有磁性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0分)17. (2分)交流发电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_和_,大型发电机发出很高的电压和很强的电流,一般采取_不动、_旋转的方式发电,为了增强磁场,还要用_代替永久磁体 18. (2分)电磁铁有许多优点:其磁性的有无可以通过_来控制;磁性的强弱可以通过 _来控制;磁极的性质可以通过_来改变 19. (2分)电磁铁有许多优点:其磁性的有无可以通过_来控制;磁性的强弱可以通过_来控制;磁极的性质可以通过_来改变20. (2分)三个磁体相邻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D端为_(N/S)极,B端为_(N/S)极。21. (2分)如图(a)所示,一根垂直于纸面的导线P放置在一水平放置条形磁铁的正上方,若导线受到磁铁给它的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则导线中电流的方向是垂直纸面_(选填:“向外”或“向内”);现将该导线稍微向右平移一段距离,如图(b)所示,则这根导线受到磁铁对它的作用力的方向为_(选填:“右下方”、“右上方”、“左下方”或“左上方”)。三、 作图题 (共2题;共10分)22. (5分)如图所示,请标出蹄形磁铁的N极和S极。23. (5分)根据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方向,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电源的正极.四、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6分)24. (5分)研究电动机的工作过程。 (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磁场对_有力的作用。甲图中,线圈左右两边框ab、cd的受力方向相反,其原因是_。线圈从图示位置再转动_度后线圈将恰好达到平衡位置,并最终停在该位置。(2)乙图中的线圈可以持续转动,是因为它加装了_,该装置能在线圈_(选填“刚转到”、“即将转到”或“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3)丙图所示的电动机模型中,调换器件_(填图中的序号)的放置可方便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通电后电动机模型不转动,若是接触不良,可以把铜片(电刷)再弯曲一下,以增加它的_(填物质的物理属性)。25. (3分)(2014北海)实验室里,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是_:如图甲所示,量筒中石头的体积是_cm3;正确使用试电笔是图乙中的_图(选填“A”或“B”);如图丙所示,闭合电路中的导线ab迅速向左运动,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这是_现象 26. (8分)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1)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_(选填“增加”或“减少”),说明电流越_,电磁铁磁性越强; (2)由图示可知,_(选填“甲”或“乙”)的磁性强,说明电流一定时,_,电磁铁磁性越强; (3)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分散的原因是_; (4)本实验中用到了多种研究方法:如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和线圈匝数有关时,就应控制电流相等,下列实验的研究方法和这种方法不同的是_A研究电流大小和电压、电阻的关系B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C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本实验中还用到了其他研究方法,如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用什么来显示,下列实验的研究方法和这种方法不同的是_A在测量小灯泡的功率时,用电压和电流之积来表示电功率B研究电热和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液柱的高度差来表示电热多少C研究动能大小和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小木块被推开的远近,来表示动能的大小(5)本实验进行了多次实验,多次实验的目的和下列实验多次实验的目的相同的是_ A . 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B . 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C .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1-1、2-1、3-1、4-1、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