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家园建设之我.doc_第1页
网络家园建设之我.doc_第2页
网络家园建设之我.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家园建设之我“建”有感无纸化办公是信息时代的发展特征,怎样利用网络,开发个体潜能,集中群众智慧,协同献计献策,激活创业豪情,是各部门各单位的头等大事。如何实现资源共享,如何管理论坛交流,如何扩大对外宣传这些问题也摆上了领导的议事日程。电脑网络越织越密,老师们也都实现了人手一机,学校的服务器、交换机已投入巨资,教室的多媒体设施也均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网络建设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校领导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早在三年前就非常重视校园网络建设。不仅在硬件设备上舍得花钱,而且在软件开发上不惜人力。我们的校园网,无论内网还是外网,设计得都很美观,规划周密,项目齐全,功能也算完善。美中不足的是花架子搭得挺漂亮,可填充的内容少得可怜,大多数老师还没养成利用的习惯,这是很大的遗憾。为什么没人用呢?通过两天的观察了解和思考,我认为校园网在创建之初就有先天性不足。请看目前的窘况之一:办公室发布个通知要在校园网投稿,然后打电话联系王老师给上传,单纯的页面展示又形不成反馈,无法交流互动。加之时间的延迟,受众面的狭小,怎么都不如在校门口挂个小黑板来得直观方便。内容本来就少,老师们又想不到看,这就导致恶性循环。破除这个怪圈,需要动大手术或干脆推倒重建。万事有了目标才好行动。先让我们设想一下理想化的网络状态。一、利用率高,资源共享。利用率是衡量网络价值的着眼点(当然,网络是把双刃剑,这儿是指正当利用)。资源共享,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互相监督,彼此促进是网络利用的终极目标。怎样算利用率高呢?老师们上班第一件事是登录校园网看各部门、各年级有什么新闻或通知,备课时首先想到上教研资料库中搜寻相关信息并把成果与同事共享,名师的公开课可以下载到硬盘上随时观摩,教学心得可以形成自己的随笔集,连对别人文章的评论也不失散日积月累,每个用户的发言、评论、课件汇集在一起,会给人一种成就感。小河丰盈大河满,如果多数老师都形成自己的文集,校园网的主页面就不愁无米下锅了。二、内容丰富,注重互动。内容丰富的重要性,无须赘言,内容供给、采集的渠道却值得探讨。按目前的采编方式,一人种粮千人吃,不可能满足大家胃口。就算再增加三个网管,也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理想的网络资源应该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形成互动,有效交流。这就需要诱导群体共同参与,只有调动起大家参与的积极性,网络建设才好办。积极性从哪里来,靠政治高压,靠道德说教,靠分数量化,靠金钱刺激,都属无能之策。参与的积极性要从老师的需要来,从兴趣来,从自身的学习来,从环境的带动来不管从哪个渠道来,没有互动,形不成积累,看不到个人的成果,这样的网络注定是无源之水,不可能成气候。三、数据库运行,论坛化管理。在计算机网络方面,我充其量只算个业余爱好者。好多东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许,旁观者清,还是让我从普通用户的角度谈校园网的理想化运营。早在数年前,我也做过静态网页,尽管我动了许多脑筋,耗费了大量精力,但因为网站的交互性不强,是单方面的信息投射,最终因访者寥寥而荒废。后来,我利用购买的域名和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